大众小说网 > 喜乐农家 > 第233章心头不觉也有了猜测

第233章心头不觉也有了猜测


  等吩咐完,他喝了口茶,沉声道:“梁大夫,此事非同可,你是否真有把握?”

  “没有绝对的把握,但我会尽力,大人不妨多安排几个病人在前院,我得一一看过,才能定论。”

  着,她当即又要来纸笔,写了一堆药材,道:“大人,这些药材,还请你帮忙收集一下,我得试药。”

  县太爷看了看,发现药材都很常见,不过药效看不懂,索性也懒得细问,直接点头应下,吩咐人去张罗了。

  等吩咐完,县太爷便歉然道:“我去写一封急奏,你们自便。”出了这么大的事,不禀报朝廷是不行的。

  “大人且去便是。”

  楚铭轩点头。

  等人走后,楚铭轩拉着梁依依在门口边望着外面灯火闪耀,声叹道:“这个县太爷不简单,你不该这么莽撞的。”

  “怎么?”梁依依惊讶。

  “你觉得他今日为何对你这般客气?”楚铭轩反问。

  “估计是之前欠我人情吧?难道还有别的想法?”梁依依挑眉,心头不觉也有了猜测。

  “还人情是真,同时他也看准了你是个直性子。”

  着,他见梁依依不解,声解释道:“出了这么大的事,他必须有所动作,心无大错,否则一旦闹大,他还不知从何下手,这官也做到头了。”

  不怕白忙活,反正听大夫的,就怕什么都不忙,那才是为官者的大忌。

  何况就是最后发现忙错了,也是听信了庸医,本心是好的。

  “这么,如果事情一发不可收拾,她会拿我当替死鬼?”梁依依脸色一沉,有些难以置信。

  “不好,看他那样子,不像那样的人。”楚铭轩想了想,果断摇头,县太爷的为人,他多少了解一些,不像是个无情无义的。“不过想利用你打破僵局,是肯定的,其他大夫都太滑头了,你看隔离之类的事情,你先前没,他不是也在做了吗,只是防止人心惶惶,动作不大罢了。”

  楚铭轩见自家媳妇脸色不好看,又解释了一句。

  当官的都不傻,哪怕只是一个县令,顾虑也很多,他想救人,想解决瘟疫不假,但身为父母官,他同样得应付朝廷,预防人作祟。

  就想眼下的瘟疫,看着严重,但最多不过殃及一个镇子加几个村子,根本谈不上严重,若是因这点事就大动干戈,而最后又被查出来,不过是简单的伤寒之类的,那就彻底闹了笑话,如果再有人怂恿几句,官也到头了。

  所以光有好心没用,还得用好手段,很显然,这县令熟悉这一套,所以才最后喊梁依依,才特意看重她。

  至于怀疑梁依依的医术,之前梁依依救了他,就最有服力。

  梁依依听了楚铭轩的解释,两眼瞪得圆溜溜,“这人心思竟然这么多,早知道我就不了。”

  不过话虽如此,但她还是被楚铭轩服了,虽然她对这个世界的官场规则不懂,但想到前世,她也琢磨出一些味道来了。

  想前世但凡有个洪涝灾害,地方官同样挺身而出,然后各个部门包括媒体砖家都一拥而上,各抒己见,不管有没有用,先发表意见,表示关心再,至于对不对,我心思到了,总比键盘侠要强。

  “看着这些人病死吗?”楚铭轩反问。

  “做不到。”

  梁依依叹息,她终究没那么心狠,不过她还是好奇地道:“那其他大夫呢,难道也故意装的?”

  “当然不是,他们是不懂,否则的话,哪还轮到你,毕竟怎么,事情真如你预想的,最后县太爷只会再欠你一个人情,其他人肯定巴不得。”

  楚铭轩冷笑道:“可惜他们没这本事,加上谁也不想得罪谁,所以才不得不硬着头皮起哄。”

  “这么,不管结果如何,他们这次是彻底恶了跟县太爷的关系?”梁依依挑眉。

  “那是自然,谁让他们蠢。”

  楚铭轩撇嘴,一脸不以为然。

  “啧,看不出来呀,相公,你懂得不少嘛,跟谁学的。”梁依依感慨,不得不她被楚铭轩服了,很难想象这男人病了这么多年,到底是哪里学来这么一套的,连官场的规则都这么清楚。

  没一会,外面传来嘈杂地脚步声,而后梁依依便见到之前离开的方春秋等人,纷纷赶了过来。

  这群人一进门,就诧异地打量了梁依依一眼,笑道:“梁大夫一直在此?方才有人传令,梁大夫有发现,大人请我们过来商议此事,想必是梁大夫对这次瘟疫,有了确定诊断?”

  “不知梁大夫可看出,这是何种病引起的?有何根据和出处?”

  这些人着,都满脸的不悦,显然对县太爷因为梁依依几句话就这般大动干戈,心头十分恼火。

  “不知各位神医又看出什么来了?”

  梁依依挑眉,冷笑一声,特意将神医两个字咬的很重,讥讽之意十分明显。

  尤其是方春秋,听到这话,脸黑成了锅底。

  “我等暂时自然没有眉目,此次瘟疫事关人命,岂能随意下定论。”

  有人冷哼,着还恼怒道:“倒是梁大夫你,一来就有发现,这反倒令我等好奇,要知但凡病理,自有出处,不知梁大夫根据何来?”

  梁依依心头火气,讥笑道:“个人传承,不便相教,除非你愿意入我门墙。”

  想知道拜师呀,不然我就是不教你!

  “你!”

  那人气的胡子一翘,脸色越发地黑了。

  “大人!”

  就在几人嚷嚷之际,县太爷从后院走了进来,他一进来,就看到几个大夫脸色不善,不由脸色微沉,道:“先前梁大夫回去给人诊断,发现此次瘟疫非同可,乃是毒瘟,不知你们有何见地?”

  毒瘟,就是流行病加中毒过敏之类的综合症,这年头十分少见。

  这种大事,为了防止这群庸医乱,他也必须征求所有人意见,当然,更多的则是不太放心。

  方春秋正怀恨她先前的讥讽,于是当即就道:“大人,我先前给三人诊过脉,发现他们脉象虚浮,却并不沉稳,加之寒热交替,内困外交,此症虽不像是风热,却也近似,绝不像是毒瘟,还请大人慎重。”

  “不错。”

  方春秋话音刚落,又有人接口道:“大人,所谓毒瘟,乃邪气入体引发身体浮肿,戾气毒力与人体相缠,其感之深者,中而即发,感之浅者,而不胜正,民之前确诊过几人,并未由此症状。”

  “不错,以记载来看,此次瘟疫,绝非毒瘟,还请大人明察。”

  “是啊大人,这怎么看都不像啊。”

  ……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顿时就将梁依依的诊断批判的一无是处,这群人看似没本事,但话却一套又一套,引经据典,从前饶心得到各种记载,如数家珍。

  县太爷听了,一时间眉头皱成了川子,没办法,他是外行,真不懂这些医术,但那些引经据典的东西,他毕竟是人,所以也听过不少,正因为听得懂,所以头更大了。

  难道自己看错人了?

  他有些无法肯定,但要让他怀疑梁依依的医术,同样很难,毕竟梁依依之前救他时,所用的针法,真是太罕见了,任谁见了,都不能她是庸医。

  想了想,他一时也不好定论了,但无论如何,他必须要有所动作,否则就像楚铭轩的,乌纱帽不保了。

  念及至此,他想了想,沉声道:“既如此,那依照诸位所言,此次瘟疫到底是何种疫病?”

  “这……”

  那几人被这么一问,顿时也有点懵逼了,他们方才只顾着打压梁依依,却没想过这写,不,应该他们也想过,但暂时还没定论。

  不过这群老滑头,自然谁都不肯承认自己什么都没看出来,他们也明白了,眼下县太爷急需一个对策。场面僵住了,他们都不敢轻易开口,好在这群老奸巨猾之辈,很快就找到了代表,当即就有几人,不断暗示方春秋,让他,没办法,他最先蹦跶出来的,就让他做个代表好了。

  方春秋被众人示意,脸色彻底的黑了,气的忍不住骂娘,但饶是如此,该的还是要,于是当即就硬着头皮道:“大人,此次瘟疫来的太过突然,病理如何,我等暂时还没答案,但我等已经在商议对策,人命关,我等也不敢贸然下决定,来之前我也正和薛大夫商议此事。”

  一群畜生,敢坑我,看我不把你们拉上贼船。

  薛大夫正是之前第一个嘲讽梁依依的中年人,此人见方春秋把自己也拉上了,脸色一僵,干笑几声道:“是的,大人,我们几人合力问诊,从脉象以及各方面推断,此次瘟疫极有可能是风热病,只是具体如何,还有待试药之后,才能见分晓。”

  “是啊是啊,还请大人多给点时间,不可轻举妄动。”

  ……

  余下几个大夫见自己被拉上贼船,纷纷附和。

  “风热?”

  楚铭轩闻言,惊讶地道:“不知各位大夫,从何判断这是风热的?方大夫,您身为神医,想必知晓出处?”

  着他脸色彻底阴沉下来了,风热,这种症状,还是白梁依依给花大娘看病时才提过一嘴,然而如今竟然连方春秋都这么确定了,可偏偏凑巧的是当时在场的方大夫就是方春秋的弟子。

  这要其中没有猫腻,打死他都不信,这种病,除了他家媳妇,这群庸医能看得出来?

  糟,难道被识破了?

  方春秋眼看楚铭轩问起,也有点慌神了,沉默少顷,沉声道:“大人,所谓风热,就算脉象虚浮,身体燥热,邪气入肺所致,脉象与风寒相似,却又不同,具体的但凡有点常识,都能分辨。”

  “这倒是有趣了,早上我治了一个村里的大娘,看着像风热,所以就这般,却不想方神医也这般认为的。”

  梁依依冷笑,她又不傻,哪里看不出当中的问题。

  恩?

  县太爷一听,目光一闪,瞬间明白了什么,不由摆了摆手道:“尔等可确定,此次瘟疫是风热病?”

  “这……”

  方春秋尴尬了,想了想道:“大人,严重者还不能确定,但染病较轻者,依民看,多半如此。”

  “既然这样,找几个病人,大家都来试试,各自下自身的看法。”

  县太爷点头,果断有了决定。

  他此时哪里还看不出问题,于是果断不给这些人继续狡辩的机会,堂堂县太爷,虽然只是个芝麻官,可那也是官,岂能容这几个人糊弄。

  这群大夫想要名望又不想出力,哪有那么好的事,真当我傻的吗?

  梁依依见此,心头一乐,又被这几饶厚脸皮感到震惊。

  她自然看出这群饶想法,想继续混着,然后等人将这瘟疫治好了,他们也跟着名望大涨。

  然而他们太看这位县太爷了。

  医术不行,老实承认自己没本事,想来县令也不会强求,偏偏这群人不知死活,没本事还要借着这个机会刷声望,这不是作死吗?

  地方的人就是地方的人,眼界和心胸就是差,这要换了州府之类的地方,那里的大夫绝对不会这般要强,反而巴不得离得远远的,毕竟一个不好,人头都保不住。

  很快,外面就传来几声咳嗽,紧跟着,几个差役抬着五个病人,放在了外面的偏院,为了安全,四周甚至都被戒备起来。

  这群人也不知是县令特意吩咐的,还是够麻利,竟然不知从哪里找来了石灰,在地上洒了一层。

  “好了,病人已经抬来了,你们都去看看。”

  县太爷大手一挥,率先起身。

  他这一动,其他人就是不愿意,也不得不跟着过去。

  等到了偏远,县太爷就吩咐道:“都上前吧,把各自查探的情况,单独写下来,而后在一起商议。”

  “是,大人!”

  几个大夫见此,不得不硬着头皮上,他们知道,这次是真的忽悠不过去了。

  随后,几人便一个个开始前去问诊,望闻切问,之前不知做了多少次的动作,这次他们做起来却无比的慎重和谨慎。

  没办法,县太爷太奸猾了,只让他们一个个的去,等出来了,就有人备好了纸笔,让他们写,从脉象到病因,以及各自的推断和猜测,都写清楚。

  不仅如此,两旁还有两个凶巴巴的衙门捕快,腰间别着刀,一副不合作就砍头的架势,谁也不敢马虎。


  (https://www.xdzxsw.cc/book/157507/8471268.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