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芈月传之姝为不易 > 第 79 章

第 79 章


  司马错他们本来将主意打到魏冉的头上,没想到他们高估了芈八子的野心,也低估了魏冉的敏锐。与姐姐相见之后,魏冉马上就清楚了他们的打算。魏冉对芈月几乎言听计从,司马错的主意可就落空了。

  他们信心十足,以为能抓住机会,不想却还未用尽招式就已落败。既芈月自请带公子稷入燕之后,卫美人首先请旨,等公子奂祭拜之后就随同去亲子到封地去。唐夫人虽亲子已逝,但也自请出宫择佳处清修。而其余新人因伴驾的机会不多,所以无一人有子嗣。几个眼明心亮的想着后半生总要快活些,也各自请了旨,想要自寻地方清修。这些人都得了芈姝厚待,都被提了俸禄。似唐夫人,还给指了专门的太医随行,精心照料身体,一时间往日纷纷扰扰的后宫忽然去了大半。

  小魏氏一身白衣与芈姝同行,看着冷清许多的花园感慨道:“往日总嫌弃这里喧闹,不知逛园子看的是花还是人。现在看着却觉得,人踽踽独行免不了伤怀,花朵孤零零的无人欣赏,开的再繁盛,入眼也觉得萧条。”

  芈姝笑言:“倘若天高云阔,哪怕独放于峭壁山巅,也会萧条之感尽去,高洁坚韧尽显。”

  小魏氏凝思片刻,蓦地笑道:“我啊,只是沙地里的小草。风吹多了长得粗糙。这辈子再难开什么花了。”

  “你不必如此悲观。想想你在宫外这十余年,经历脱胎换骨之痛,新生早就已经开始。现在想想,我觉得对不住你,不该让一个母亲离开自己的孩子。”

  “你的心肠比那时软了许多。”小魏氏淡然道:“我虽然被迫舍了许多,但得的也更多。如果不是为了缓解思念儿子的悲伤,我也不会拿起算盘和毛笔。若不曾拿起算盘和毛笔,我对人生二字仍停留在穿最贵的衣,食最精的米。哪里知道人生多艰,哪能得到助人之乐。如今义学兴建,百年之后史书上也会有我的一笔。生时享受学子百姓敬佩,死了也有旁人不及的荣光。我再无所求了。”

  芈姝笑笑不再说话,两人相伴在这花园中走了许久。这样悠静的时候可不多,心能一样悠静的则更少,多得片刻都是无上的享受。

  然路终有尽头。

  小魏氏用最标准的仪态屈膝行礼:“姝姐姐,希望我也能这样叫你。我感谢你曾逼迫我接触世上最真实的生活。你教我的,从前从没有人教过我。若非是你,我一辈子只能做一只羽毛鲜亮的鸟,被关在笼子里,不会捕食也不会飞。即便有幸懂得了人生的意义,也只会徒增忧愁。我方才说,人踽踽独行难免伤怀。但我清楚,现在这条路上有你,有八子,将来还会有更多的人,更多女子。我没那些高深的想法,但我希望有生之年能让义学开遍大秦各地。”

  “人贵有志,有志则事竟成。”芈姝虚抬双手扶她起来:“义学意义远不止如此。你做的,是我想做的一切事情最重要的基础。你知道我很早就打算改变各地氏族大姓在当地的垄断,均田与民,集富于国。义学若能成功设立助学田和养廉田,对来日推行新税制帮助极大。你做的,绝不只是在史书留下浅浅几笔,寥寥数字。”

  小魏氏的双眼变得澄澈而明亮。等到心情平复,小魏氏忽然俏皮地眨眨眼:“又来忽悠我替你白做工!姐姐那里,只管交给我。你只要做你想做的,就行。”

  改革二字,‘改’是目的,‘革’则是手段。

  诸公子才要摩拳擦掌,就被自己的娘亲打了个措手不及;群臣才要蓄积攻势夺摄政之权,就被芈姝雪片似的新政令砸晕了。

  义学遍地开花,或是整顿商户定价标准,甚至迁丁,都是小事。唯有助学田养廉田收税则剑指氏族,直面新老贵族根本利益,一经提出就在朝上掀起轩然大波。

  能在朝上混的风生水起,那些大臣们都不是易于之辈。助学田养廉田收税看似理所应当,但一旦展开势头,他们这些人迟早要被‘同一’。

  助学田养廉田都归义学所有,而义学则直属国家,不归各部。助学田乃是为义学增添收入的,所得钱财只用来修缮书馆,购置笔墨,增建学舍。而养廉田则是义学奖励那些从义学读书并逐渐成长起来的学子们。

  世风如此,各国对考取了功名的学子们名下的财产都免征税款。穷困学子出仕后,当地大户把田产挂在学子名下免税乃是常态。这也是贵族氏族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的原因之一。养廉田就是专门针对这种情况设立的。

  穷苦人家无钱买书的学子进义学读书,名姓住址都是登记了的,学里私下里从亭县处调去资财情况存档收录。有学成出仕的,学里会赠予一块中等田做养廉田,除此之外,学子不得接受任何形式的财产转赠。因为养廉田是白得的,所以国家不免税,只是比正常税款便宜一半。

  看上去国家白给你田地养家用,收税理所应当,但实际上此举一旦渐渐推广,接受养廉田的学子当官之后名下资产继续上税,百姓对‘读书人的田也纳税’就会慢慢形成定势。到时国家可以自行调节平民与贵族中取士的比例,平民官员因从前资产曾在义学备录,一旦国家抽检,所受贿赂势必暴露出来,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日后受贿的可能。

  圣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当一部分官员必须缴税,而另一部分官员不必纳税时,两者势必会形成冲突。到时候是大家都缴税还是统统都纳税,就全看国家态度是不是够硬,对时机把握的是否恰当了。

  不过不论成功与否,义学总归是为国家实行全面税收打开了一条路。即便此次不成,也为日后创造了更佳的条件。

  芈姝自己有信心把这条路走通,相对的,那些贵族官员们则嗅到了危险的气息。一时间上书反对的奏折如狂风暴雪连绵不绝,每一次朝会都对此事展开激烈的争论。

  然而养廉田毕竟占理,还未学成正苦苦挣扎在贫困之中的学子们占了全部学子的大半,另有许多明理的学子认为,义学为穷苦书生提供免费书籍是传扬教化,所以大力支持。养廉田只是意味着以后的日子可能拘束些,然而若无义学,他们中的大多数就几乎绝了日后入仕的机会!芈姝狡猾地用了全民参与的手段,并着人四处散播此事,争取舆论优势。至于樗里子等一心为国的老臣权臣,因为此举大益于国,只得偃旗息鼓,不再揪住摄政一事不放,给了芈姝积蓄实力的机会。

  大众舆论逐渐向芈姝那边倾斜,新老贵族也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反弹。就在争论到了白热化的时候,看似只懂思辨的惠后忽然露出獠牙,狠狠咬掉了几名中级官员。一连七位中等级别的各派官员,半夜被抄家查处。

  最令人讶异的是,动手的,竟然是一直反对芈姝摄政的樗里子司马错等积年老臣!若出手的是芈姝一派,大家还可以用以公济私等接口反过来声讨芈姝,但是动手的是‘自己人’,是一样的老牌贵族,这就好像在他们声势最旺的时候,忽然被釜底抽薪!

  改革么,只‘改’不‘革’怎么够?改革都是要流血的!

  贵族势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声势渐颓。最终,这场长达七个月的朝政之争,以惠后的全面胜利告终。


  (https://www.xdzxsw.cc/book/6390/4134768.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