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新北京人 > 第一百六十七话 刚需

第一百六十七话 刚需


  几个村民在村主任家门口吵成一团,好不热闹。

  恩赐养老院的王院长也一路小跑着过来。

  王院长双手叉腰,喘了几口粗气。

  “主任啊,昨晚……昨晚养老院的大门上让人泼了红油漆,看起来非常恐怖……养老院的员工们人心惶惶,老人们也是担惊受怕的,这可怎么好啊你说,简直没有王法了啊!”

  一个村民冲王院长轻蔑的冷笑一声。

  “还不是你引狼入室干的好事!自己还有脸抱怨!?”

  王院长一怔,“你,你这是什么意思?什么引狼入室……”

  村民一把将那件捡来的衣服塞进王院长手中。

  “你自己看!”

  王院长拿着衣服翻来覆去的看,终于看见了“云鼎轩集团”五个字。

  “一件衣服能说明什么?这绝对是阴谋,绝对是有人故意栽赃和抹黑云鼎轩。我不相信这是云鼎轩的人干的……”

  王院长举着衣服,非常激动。

  村主任站在村民中间,一言不发,表情复杂。

  另一个村民起哄:“你相信不相信随便!反正你也不是我们桃花峪的人。反正以后不管哪家地产公司敢进村子,我们就用棍棒伺候,先打出去再说!”

  王院长走到那个村民近前,“这位师傅,你如果不相信我刚才的话,我愿意拿着这件衣服去市里直接找他们老总,当面对质!你们当中可有谁愿意和我同往?”败独壹下嘿!言!哥

  村民没料到王院长竟如此的痛快了当,几个人你看我,我看你,迟迟没人应声。

  “王院长,我和你一起去吧,我能代表桃花峪的村民。”

  村主任总算发了话。

  村民们点头同意,没人反对。

  亚运村,云鼎轩总部四楼。

  午后阳光懒洋洋的投射进来,洒在孙晨的办公室里。王院长和村主任刚在三楼用过餐,已酒足饭饱。

  王丽芳亲自上前倒水,两人连忙道谢。

  孙晨从桌子后走出来,拿起茶几上那件印有云鼎轩字样的衣服,看了两眼,苦笑着递给爱人王丽芳。

  王丽芳看起来一看,气的把衣服扔在脚下。

  “混蛋!这么大一个地产公司,居然用这么下三滥的手法,真不要脸!不行,我得和王律师商量下,得通过法律途径,让他们登报发表声明,还要道歉!”

  孙晨轻轻捏了捏爱人的肩头,示意她不要激动,转过身对村主任说到,“主任,也许你跟我们云鼎轩没打过多少交道,不太熟悉,但王院长和我爱人已经是老朋友了,我们云鼎轩是家什么样的公司,王院长心里门儿清。这件事我不想做任何解释,我只想告诉二位,我的人干不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儿,否则,我第一个就要收拾他……”

  “对啊!王院长,咱们接触这么多年,我用公司的慈善基金给咱们养老院捐赠了不少钱财物,您回想一下,我可曾向您索取和要求过什么?我可曾提出过什么等价交换的条件?”王丽芳插了一句。

  王院长放下手中的水杯,坚定的摇摇头,极其郑重地说:“没有!一次都没有过!”

  王丽芳继续说:“在云鼎轩的慈善基金扶持项目里,恩赐养老院只是其中之一,我们同时还扶持着其他的众多项目,比如打工子弟小学,乡村贫困教师,留守儿童等。如果不是这次恰巧碰上桃花峪即将面临的这场灾祸,我们云鼎轩不会蹚这个浑水……”

  孙晨见王丽芳有些激动,赶忙打断她。

  “谈不上什么浑水,就是出于一个责任心,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桃花峪这么好的一片风景,最后沦为京城有钱人的玩具和后花园。在北京,像桃花峪这样的地方不好找了,真的快绝迹了……”

  “孙总,王总,我是个农民,我说话直,二位别往心里去啊。”村主任。

  孙晨笑着打个手势请村主任继续。

  “二位也算是北京有头有脸的人物,也是有钱人,也是权贵。桃花峪被开发成别墅区,二位也买得起啊,为什呢您二位会与其他有钱人做的选择不一样呢?”

  听村主任说话的确很直接,孙晨会心一笑。

  “主任啊,如果桃花峪盖别墅,我和丽芳的确消费的起。别说桃花峪,就是咱北京最贵的别墅和洋房,我也有能力买下来,眼都不会眨一下。之所以我们选择阻止富隆公司的开发,就是在挽救桃花峪,就是想保住你们的生态环境,保住你们祖祖辈辈生活的房子,仅此而已。”

  王丽芳握住孙晨的手,相视一笑。

  村主任听的十分动容,频频点头。

  王院长拍拍他的肩,“主任,这下放心了吧,我跟你说过,云鼎轩和其他公司不一样,他们来桃花峪竞标是为了保住咱桃花峪。”

  “王院长说的不完全对,”王丽芳笑着补充,“如果能在保住环境的基础上,搞一些环保的生态农业,能增加农民的收入,也能增加我们的盈利,那就更好了。但话说回来,即便这个项目不挣钱,我们也认了,毕竟环境才是最重要的!”

  “孙总,王总,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这样吧,我代表我们桃花峪村委向二位表个态:村民的思想工作就交给我,我保证说服大伙儿,让村民积极配合咱们的下一步工作……”村主任。

  孙晨见村主任说的诚恳,立刻打电话叫来了助理。

  “你回头找个中间人安排一下,我要和富隆公司的大老板见个面。要尽快!”

  “孙总,是找他们的我大股东还是董事长?”助理追问到。

  “谁说话管用,我就见谁!”

  助理下去安排。

  王院长感慨,“孙总真是雷厉风行啊。为了我们恩赐养老院为了桃花峪,真的是麻烦你们了!”

  孙晨站起身,坐回到桌子后,正色说道:“是时候互相亮亮底牌了,要不然他富隆公司以为我们过家家呢!”

  从马猴儿和杜斌口中得知准丈母娘的“惊险遭遇”后,苏达真是觉得后怕,万一丈母娘有个好歹,自己这辈子都可没脸出现在秦怡面前了。

  从范大爷的房子里搬出来后,买房子的想法始终在脑海中萦绕,苏达明白,在北京这样的都市中,如果没有房子,就相当于没有落脚的地儿,更谈不上稳定。

  之所以大多数的外地人,都渴求在北京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更多的是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寻求在这个超级都市中寻求内心的私属空间。

  而对于苏达来说,房子是通往他和秦怡婚姻的一条必经之路,没有房子,就意味着和秦怡的爱情将就无疾而终。

  房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用拷问秦怡,看看自己那准丈母娘刘海娟的眼神,一切都明白了。

  所以苏达暗下决心,房子的事还是要尽快着手敲定,否则自己的丈母娘不知道又会搞出点什么动静来。

  下午,几个园林工程师送来两版设计方案,苏达和王律师在小会议室里过了两遍,觉得并不十分满意,便早早散了会,由王律师亲自安排修改方案。

  苏达推脱说有点私事儿要处理,便开车离开公司。

  苏达要去见一个人。

  这个人是王丽芳介绍的一个朋友,此人在京城的地产界以营销策划而知名,业内人称“金点子”。

  苏达向王丽芳倾诉了丈母娘的事儿,王丽芳又气又乐,最后安慰苏达,买房子是大事,还是要先咨询专业的人,再做定夺。

  王丽芳便给了金点子的号码,让苏达自己抽时间联系。

  和金点子约定的是一家港式茶餐厅,就在北三环安贞商场附近。

  金点子说自己虽然是北京人,但喜欢粤式菜肴这口儿,苏达便欣然前往。

  把车停在地下车库,苏达急忙忙进了茶餐厅。

  由于还不到晚饭时间,茶餐厅里人不多,零星坐着三四桌客人。

  正四下举目寻找金点子,却听见窗边的座位有人争论。

  “你给我找个能抽烟的位置不得了么!脑子怎么这么死性?”

  “对不起先生,我们这里真的是控烟单位,没有吸烟区,要不,您换家餐厅行么?”

  “你这是什么态度,居然敢撵客人……”

  苏达看过去,一个个子不高,带着黑框眼镜的中年人,正和服务员就抽烟的问题理论。

  就是他!没错!和芳姐形容的一样,口才好,善于辩解。

  苏达想完,过去把二人分开,向金点子作了自我介绍。

  金点子尴尬的打发走服务员,也作了自我介绍。

  “就叫我老金吧,同行门都这么叫,我也听习惯了。你既然是王总的朋友,那咱就是自己人!我不和你客套了啊,这家餐厅不让抽烟,不介意的话咱换隔壁那家?”

  苏达哈哈大笑,说自己烟瘾也大,正有此意。

  两人一同出了茶餐厅,来到旁边一家咖啡厅,找到了吸烟区坐下。

  点了一壶普洱,几盘点心,老金悠哉的点燃了第一支烟。

  “兄弟,我听王总说你本身就是地产公司的啊,还是负责人,难道北京买房这事儿你还拿不准么?”老金。

  “咳!惭愧啊老金!我也是刚到云鼎轩地产公司,承蒙孙总王总器重,予以重任,可我本身对地产和房子真的外行,所以还得请教你!”苏达。

  老金抿了口茶,放下茶杯,摆摆手。

  “客气了,客气了!请教谈不上,都是自己人,你有啥想问的,不懂得,只管问,我老金知道的绝不装傻!”

  苏达见老金如此爽快,一下子放松不少。

  “老金啊,你说我一个外地人在北京,现在事业此刚刚有点起步,积蓄还不多,如果马上要买房子的话,你说是借款一次性付清,还是办理按揭合适呢?”

  老金吐着烟,扶了扶眼镜框。

  “你现在收入过万了吧,那我建议你既不借款一次付清,也不按揭。”

  苏达摇头表示不解。

  老金说道:“借朋友的钱一次性付清房款,看起来好像你利索了,省事了,其实一样不轻松。你看,朋友的人情债你算是欠下了吧,这个迟早都要还的,而且人家借那么多钱给你,你也要给人家利息吧,至少不可能比银行低吧,这样算下来,都是付利息,还不如办理按揭。”

  “可你办理按揭的话,又过于冗长繁琐。以你的收入水平和未来趋势来推算,我觉得办理分期最合适。先交上一笔首付,然后将余下的款项分成若干次补齐。至于每次补交的尾款和时限,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收入和销售员协商,应该问题不大。”

  苏达听完眼前一亮,连忙给老金满茶,“老金,你到底是专业的啊,分析的真够透彻!那我还有个问题。”

  “你说!”

  “你说我是现在就出手买房呢,还是再观望一阵子再说,万一要降一点价呢,毕竟现在太贵了,价格高的离谱!”

  说起房子价格,苏达显得有点无奈和憋屈。

  “NO!NO!NO……”

  老金摇着手指头说了一连串儿。

  “你千万不敢有这种观望的想法,瞅准了价格和户型,就要当机立断,马上出手,千万千万不要犹豫和耽搁!”

  “哦?为什么啊?”苏达好奇的问。

  “为什么?!这还用说么!就因为这是北京!大北京!大首都!”

  老金说着也兴奋起来,身体向前凑了凑。

  “你告诉我,咱北京具体有多少北京人和外地人。”

  老金向苏达抛出第一个问题。

  苏达摇摇头,“这个还真不知道。”

  老金冲苏达伸出两个指头。

  “两千万。北京城现在有两千万人!”老金手指又比划出一个八字,“其中,常住的外地人就有八百万,这当中当然也包括你。”

  “兄弟,你想想看,一千两百万北京人自己的房子都还不够住呢,又来了八百万外地人。外地人来北京打工上班,说句实话,有机会有能力的话,谁不想在北京买个房,安个家呢对吧!北京人结婚得买房,外地人想安家落户还得买房,那这对房子的需求你说旺不旺。这就叫刚需。”

  老金灭掉手中的第一支烟,笑着对苏达说。

  “你指望一个有强烈刚需的房地产市场降价,那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https://www.xdzxsw.cc/book/3294/2767501.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