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吕后本纪 > 233.齐王之死

233.齐王之死


  刘襄回到齐王宫后,郁郁寡欢,深感去年大肆张扬的诛吕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新皇帝刘恒虽把当年吕太后从齐国分割走的三郡还了回来,很明显只是一个安抚性奖励,而自己已打草惊蛇,现在全天下都知道自己有称帝野心,却不得,以后还有自己的好吗?最重要一点,齐地刘氏一脉恐怕以后会被长安所猜忌。但在吕太后的安排中,可是把自己两个兄弟都提到长安担了军中要职,而且刘章还娶了吕禄之女,刘兴居若再与吕家联姻,将来齐地刘氏可能要染指朝廷三公之位啊。

  现在,好像被人打了一闷棍。说起来,刘襄更厌恶长安的功勋悍臣们,他们操弄刘氏宗室对立,用刘氏之手杀吕氏,借刀杀人,自己被他们活活利用了。若没有齐国的起兵逼宫,借给他们仨胆儿也搞不掉吕氏;同时也恨新君刘恒,真是世间隐藏至深的险恶之人,这样的边缘人无功捡漏得到权柄,手段恐怕会更加毒辣惊心,越没资格得到却得到了,只会抓咬得更紧。指望他赏赐宽囿自己,等于与虎谋皮。而且,刘襄站在王宫里,手搭凉棚向西看,隐隐嗅到一丝不安的气息。这种嗅觉出自一种本能。吕太后在位时,自己从没有这种不安,她以大母的身份顶多分割自己的封地,尚有温情和怜悯,而这个四叔却不知会剪去齐国什么。刘襄有些后悔一年前没直接打进长安,要么一步登顶,要么杀身成仁,都不至于像现在这么不上不下地窝囊,里外不是人。尤其还要等着一个最不可信任之人对自己这个最有功之人的各种测试。刘襄认为刘恒得位不正,会心虚,会严苛地测试自己。想到这里,面对苍穹,他突兀地笑了两声,好像窥视到人性最阴暗的部分。内心里,有点怨恨刘章刘兴居和自己的鲁莽,异想天开啊,被悍臣们当了枪使,最后又遗祸自家,将来就是死了都没脸见高帝大父。而齐国,本来是远离长安宫廷祸患的一块富庶自由之地。

  齐王为此郁闷了多半年,直至八月,进入秋收,才骑马带着卫队巡视齐地各郡县。所到之处满目皆黄澄澄的庄稼,才让他心里转喜,齐国还是有丰厚根基的,谁也不用怕。半月后回宫,正赶上天气炎热,树上知了没完没了地叫,叫人烦躁难耐。刘襄一袭禅衣,带侍从来到宫外白水河边,外袍一脱,像往常一样跳进河里洗澡。以前都是下午洗,就那天晚了点。侍从们先是在岸上掖手看着,就见齐王的脑袋飘在水面上,慢慢向河心游去。然后侍从们歪坐在树下,也随意打着呵欠,谁都没太在意,毕竟年轻的齐王的水性之好,曾有庶民的孩子跌落水中,差点被淹死,还是齐王勇猛跳下去,夹着那孩子飞速游上岸来。

  就在大家打了个盹儿,一激灵醒来时,看看天,看看地,再看看眼前河里被风吹得轻轻起伏的芦苇丛时,忽然在水面上不见了齐王的脑袋。大家还以为齐王扎大猛子潜入水下了,就伸长脖子等着。这一等,好大一会儿,水面依然平静,没有人影。侍从们突然心慌,有人衣服也没脱,当即跳进水里向河心游去。然后接二连三的也都噗通下水,发疯般去寻找齐王。

  当众人如梭鱼般在河底拉网式搜寻时,终于发现有个白条条的身影被困在一团繁茂的荇藻里,犹如困在网中的鱼儿,累极后失去挣扎,双目圆睁,身子随着水草在缓慢的水流中轻轻摇摆……众人大惊,齐上前去解救齐王时,却发现那些水草如被人故意拧成绳索般把齐王的手脚给捆了,怎么扯都扯不断,关键是脖子上还勒着蒲草。那股蒲草之粗壮柔韧,一端连着河床里的根系,另一端被绑系在大把芦苇茎上,抻都抻不断。侍卫只得拔出短剑,斩断蒲草,才把早已没呼吸迹象的齐王拖离水底。

  年轻的齐王就这样以诡异的方式命丧河底,没人敢随意判断是无意溺毙,还是他杀。和惠帝去世时一样的年纪,二十三岁。

  齐王薨的消息传到未央宫,已是深夜,刘恒眼皮都没抬,继续看贾谊的《陈政事疏》。贾谊不亏是张苍的学生,年纪轻轻就以策士之才纵横天下之事。刘恒看得连连击节叹服,甚是喜悦。

  “陛下,齐王刘襄薨。刚刚传来的消息。”侍中以为声音太小,皇帝没听到,又禀了一遍。

  刘恒才从铜鹤立灯下抬起头,很平静,“知道了,交给宗正去办吧。宣贾谊。”

  身负大才的贾谊自交上奏疏后,就一直等待着;和陈平一样,都是从不怀疑自己的天赋异秉,都期待遇到明主。果然,终于等到皇帝内侍的到来。贾谊撑灯与内侍深夜乘马车到了未央宫,刘恒的兴奋劲儿还没下去。

  “博士的鸿篇朕已看完,尤其对博士对长安和各地藩王的高见很有兴趣。博士如待看待关东七国?”

  看来,关东诸藩国依旧是皇帝的心病。

  年轻的贾谊率性而谈,“陛下,关东诸国地处大汉最优良的土地,占据大汉最多的人口,他们的存在终不是长久之策,终会酿成对长安的挑战。”然后洋洋洒洒把各国的优劣分析了一遍。

  刘恒越听越觉得入耳,“博士,可有具体画策?”

  “陛下刚登基未稳,切不可轻举妄动,但可动之处却可以早做规划,比如这梁地,上接齐赵,下连楚吴,陛下要钳稳此地,可轻易牵制六国。这也是高后驾崩前执意把吕产封在梁地的原因,一个梁国就如安车之毂,可镇伏周边。”

  刘恒点头称是,同时差点吓出一头冷汗,幸亏还一直抻着刘章,没把答应他的梁王给他。

  “博士高才。朕任你为太中大夫,常伴在朕身侧可好?”

  贾谊简直大喜过望,刚来长安一年,就接连从博士迁至太中大夫,太中大夫的薪酬为每年六百石,关键是从博士这个皇帝的备询团里,上升到皇帝的内廷核心幕僚。这才是质的飞跃。根据大汉皇帝与三公九卿共治规定,凡是国政大事的画策、执行等,都在外朝三公手里,皇帝可做事的有限,事事被丞相掣肘。所以,皇帝也需要自己的内廷成员,给自己出谋画策,别事事都让外朝牵着鼻子走。

  所以,为了与强势的外朝抗争,刘恒一直都在秘密又诚恳地寻找自己的内廷班底,有才,还得对自己忠诚。贾谊是刘恒最看重的核心幕僚之一,一度觉得此人对自己堪比张良对惠帝、高后,都是能辅佐天子并能看出天下大势的奇才。而齐王薨,才是自己展开手脚的开始。

  当齐王薨的消息传到功勋朝臣耳朵里,大家也都没太多意外,反而有松口气的感觉。这齐王年纪轻轻,敢反吕,英勇是英勇了,但冒失,竟还觊觎帝位。自从新帝登基,活着就是多余了。英年早逝,迟早的事,大家都在等一个确切消息而已。没想到真没留到过年,薨在年底,年底大家都忙着各类成山的文牍,总陈一年的收益或损耗,开启来年规详,上报丞相陈平。陈平做丞相,很难应付的。

  但藩王薨毕竟是大事,朝廷还是按章程为齐王取了一谥号:哀。

  谥号,是为一个王盖棺定性。

  哀:早孤短折。

  这是朝廷众臣对刘襄一个相当冷静克制的评价。

  真正伤心的却是刘章刘兴居兄弟,自刘恒登了基,他们被彻底冷落了,几乎什么也没捞着,却成为长安最不受待见的人。本来以为还有齐国在东方作为基本盘和后盾,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现在连兄长也不明不白地去了。两兄弟见了面,竟泪眼汪汪,不知所措。

  刘兴居很激动,一口咬定:“兄长绝不是死于意外!”

  刘章则抱以沉默,突然深刻地意识到,无论对皇帝还是功勋大臣们,政变后的齐国对他们再不是盟友,而是烫手山芋般的对手,齐王想称帝,这是新皇帝刘恒不能容忍的;齐王逼死了长安派驻的丞相召平,而让娘舅做丞相,这在功勋大臣看来是大逆不道。

  似乎灭齐国刘氏兄弟,在所难免。所以,目前来看,不能再呆在长安了。

  “我们要想办法回齐国。”

  毕竟齐国还是七郡七十三城大藩国,没有了刘襄主事,势必成散沙。兄弟俩回齐,定会有一番作为。但就这样空着手回齐国吗?刘恒曾经答应的封赏呢?不能白白诛杀吕氏一族白立功了!

  于是兄弟俩给皇帝写了一份上疏,以齐国国丧为由,要求回齐,同时希望今上兑现当初诛吕时的承诺,赵国不想了,能把梁国封给刘章也是好的。

  其实这是哥俩以进为退的一步好棋。他们知道皇帝封他们任何一个为梁王的机会都不多了,这个时候要是明确要梁国,也许皇帝会退而求其次,不舍得给梁国,但没准也像年初安抚楚国一样安抚在政变中什么也没得到的刘氏兄弟,比如让刘章回齐国做齐王,像刘郢客以二王子身份回楚国做楚王二世一样,楚国和长安的账一笔勾销。

  刘章也觉得,如果自己能回齐为王,自己也能和刘恒之间的账一笔抹平。

  刘恒看了刘章的奏疏,却放之一边,没理会他的交易。齐王薨,齐王还有子嗣,为什么让你回齐国为王?齐国当然不能学楚国,刘郢客回去当楚王,他会对自己充满感激,你回去当齐王,只会对朕更痛恨吧。所以,刘恒毫不犹豫把齐哀王刘襄年幼的长子刘则下诏封为第三代齐王,长安再派出对自己负责的丞相去管理庞大的齐国,以后齐国就不会成为自己的心病了。

  那晚可以说是刘恒继位以来,睡得最踏实舒服的一觉。第二天一早,就把幕僚们都找来,在地上摊开大地图,把齐、赵、代、梁四个大藩国通盘考虑,没有了齐王和楚王这等拦路虎,长安朝廷可以分割大藩国了。只要感觉能威胁到长安,就要考虑分割。站在这个角度,刘恒突然脊背一凉,遥想当年吕太后恐怕也是这样看待这几个藩国并先分割强齐的吧,也差点分割了自己的代国。现在看代国,五郡之地,确实实力不容小觑,轮到自己,该分割也得分割。


  (https://www.xdzxsw.cc/book/143000/7458023.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