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吕后本纪 > 187.代国王后

187.代国王后


  惠帝三年,十月,接到皇帝诏的代王刘恒要去长安面君述职了。薄姬不忍儿子一人独去,怕他礼数不周,误事,便一同前往。

  薄姬此次去,数辆马车,除了上交汉廷的供奉,还额外带足丝织礼品,长安是刘氏宗亲老人和列侯们聚集之地,自己作为代国太后,自然都要走一走拜一拜的。

  自吕后在刘盈登基第一年,就处置了赵王刘如意,第二年就分走了齐国刘肥一郡来看,这第三年,代国要入吕后的法眼了。仔细想想,代国也的确有碍眼之处,代国很大,先帝为了代国为汉廷守好边,也汲取了上次刘仲失败的教训,又把云中等三郡划归代地,代国也就拥有四郡七十多县,虽整体不比齐国,但毕竟不差。代国离长安又近,有什么风吹草动,很容易传到吕后耳朵里,所以,薄姬只能低调低调再低调,拼命不让自己显眼。

  薄姬很聪明,凭着自身出身旧魏国王族,又做过魏国王姬,所以对宫廷之间的来往很是熟稔。她知道是难逃吕后天眼的,任何一个诸侯王国强大,都是原罪,所以即使身在代国也保持着与刘乐的交好。吕雉的性情像刘邦一样,精明果敢,洞察深邃,杀伐决断,且软硬不吃,但她有弱点,就是她是一个母亲,她有一个受过苦难的女儿刘乐。刘乐身为大汉的元公主,半辈子流离失所,日子并没过好,连个王后都没当两年就被亲爹给撸了下来,当娘的自然痛在心里,一百个疼爱都嫌少。在长乐宫时,薄姬就与失势的刘乐常有来往,把自己织的布匹常送与她。这分低谷处结来的情谊就没断过。而且薄姬看得长远,太明显巴结吕后会遭人讥笑,也会被小人忌恨,背地里说小话,但与元公主结交,元公主的夫君不过是落势的宣平侯,反而是落难时见真情。

  现在吕后是个神明般的存在,谁说话她都不一定听进耳朵里,但刘乐说话就会不同。薄姬一直小心翼翼用刘乐这条线维持着代国的地位。

  吕雉在长乐宫里,的确牵挂着代国,代国实在与众不同,其他诸侯国,汉廷都会派去与皇帝一心的丞相和太傅,丞相协助诸侯王管理国家,太傅是诸侯王的老师,从里到外教他如何与汉廷保持一心。但代国的丞相却不是这样,傅宽本是原魏国豹的属下,薄姬又是魏国王族,这整个代国几乎都属旧魏国的天下了。刘邦当时如此安排,是当年的情势需要,当时保住大汉比如何发展大汉更为迫切,现在大汉要发展,如何平稳发展,就要调整各个诸侯国了。

  薄姬当然不想让儿子治下的代国被太后调整,调整肯定会削弱自己。太后为什么要削弱自己?就是对代国不放心——如何让太后放心呢?

  薄姬这一年多来都在思虑这个问题:那就是与吕氏女联姻。

  薄姬一直隐约有这个打算,所以,每次与刘乐礼尚往来时,都额外再备一份,托转交给吕彦。

  吕彦为周吕侯吕泽的小妾之女,比刘恒长两岁。在长乐宫时,这吕彦就经常与刘氏宗室的孩子一起玩耍,薄姬就对她颇为留意。薄姬曾经比较了几个吕氏女,也重点考虑过张嫣,最终比较满意这一个:一是,吕彦与刘恒少年交好,双方比较熟悉;二是,吕彦性子好,也许因为母系一族人丁稀落的原因,生活比较谨慎隐忍,恰和自己一样;三,也是最隐蔽的一条,只所以选择吕泽这一系的女儿,而不是在还建在的吕释之那一系的,就是因为吕氏一族中,吕泽军功最盛,他本有封王的资格,只因吕家已有吕后在朝,他委屈为列侯,但他手下大将如云,众多也被封了侯,将来代国要有事,这些吕家旧部多少会因旧主的情谊为代国效力吧。

  所以,薄姬的马车到了长安,都没怎么修整,就马上带着刘恒去长乐宫拜见太后。

  吕雉早端坐于长案后,手下即代国地图,看着昔日旧人缓缓而入,刘恒长高了,这孩子的性情愈发像刘盈,温文尔雅一副好性子的样子,其实属最倔的一类;薄姬没怎么变,还像以前那样谨小慎微,属很周到很会做人的那类大家闺秀。吕雉很了解这两类人。

  薄姬也知道吕后了解自己,所以愈发老实透明,连装都不装,自己是什么样子就呈现出什么样子,她深知像吕雉这样的人,看自己都能看到骨头缝里,老实比精明好,笨拙的诚实比自以为是强。

  的确,吕雉不喜欢别人与她玩心眼,那点小心计,都是她玩剩的。

  “薄姬,路途颠簸,你也回来了。”

  “回陛下,妾此次回来,一是禀报代国之事,还另有一事相请。”

  吕雉要笑出声来,说实话,薄姬的聪明属于她感觉到安全的那类,你都对吕彦那么好了,都恨不得要对刘乐明说,吕彦我看上了,想要她做儿媳,刘乐能不在我面前念叨么?

  “说吧。”

  “陛下,小儿恒儿一十二岁了,已到娶妻年龄,妾看中一人,想斗胆恳请太后成全。”

  吕雉低头看一眼代国的城池,若把吕氏女嫁入代国,再想要回代国点东西,就晚了,也难了,想分代国一郡,得趁早。她这边思虑的功夫,外面就响起了一串笑声,刘乐带着女儿张嫣和吕彦过来了,在门外就说笑上了,“我就猜到薄夫人和恒弟回来了,一准在母亲这里,所以我也来凑热闹了。娘,今天要管我们饭哦。”

  吕雉很久没听到女儿如此笑逐颜开了,也不由随着她的欢快之声微笑。转眼,一位端庄秀雅的女子,身着淡雅帛锦曲裾,缓缓入厅,身后跟着两个雪颜少女,其中一个身量高些的,还有羞赧之意,却都是端得秀丽、美仪不可方物。三位女子姿仪美好地,分别见礼。

  薄姬马上起身拉着刘乐,上下打量,“宣平公主,您应到我代地瞧瞧,写信催您多次了,您定是嫌代地苦寒不肯去。”

  刘乐温言笑着,“家有张嫣和张偃两个孩子,我是哪里也去不了。不过,今天我要把你家的大事促成了,代地我是无论如何都要去看看的,顺便吃个喜酒。”

  然后,亭亭玉立的吕彦见过太后,又与薄姬见礼。薄姬一见,眉眼都是笑,上前拉着手,“彦儿呀,两年不见,你真是变得愈发俊雅端庄了,真让我想念。还是长安的水土养人呐。”

  刘恒虽已十二岁,但到底是个孩子,对男女之事未必那么清楚和热心,但路上早被母亲交待过了,见了吕彦,马上道:“彦姐姐,你跟我去代国吧,代国王宫很大,花园里还种了你喜欢的芍药,什么颜色的都有。”

  薄姬对儿子的嘴甜,很满意。

  刘乐此时的作用立显,回头打趣,“吕彦,我说什么来着,薄夫人就是看上你了,人家母子都想你赶紧嫁过去做媳妇。我也觉得这门亲郎才女貌,也算门当户对,是吧娘?”刘乐自然知晓薄姬的心意,自己就想出面替她把事办了。于是径直过去,坐在太后身侧,“娘,您不如趁这次薄夫人和恒弟都在,赐婚给他们吧,我们也算亲上加亲。”

  薄姬道:“妾就怕太后不舍的。”

  吕雉稍有点愣神,其实刘盈还没正妻呢,她一直压着此事,最重要原因是刘邦去世前,口头许诺了一个太子妃,戚家姑娘,要不是戚姬和如意那档子破事,这婚也早就定了。现在处置了戚氏母子,虽没扩大诛连,但毕竟刘邦的口谕还在,她就硬抻着不办罢了,就等戚家死了这条心,找个什么由头,把这事算了。至于刘盈另娶,她也一直盘算,谁家的姑娘合适,列侯将相都考虑了个遍,还就吕彦合适,年龄相近,性情相宜。只是刘盈没那么在意她,也可能从小玩到大的原因,没什么新鲜感。现在薄姬来求,想想,也是一门好姻缘。

  所以,吕雉就答应了,主要是刘乐在中间撮合,而且她一门心思想撮合成。刘乐也有自己的想法,不仅是一个单纯的说客,她一向不问政事,一直在家有照顾一双儿女。但刘恒和吕彦自是不同,一个是同父异母弟,一个是母系的小表妹,多年的情谊,让她从心里看好这门姻缘。还有一条,她知道母亲对代国的忌讳,也知道薄姬如履薄冰,她不想赵国、齐国的不快再发生在代国身上。她知道自己不懂权力,不懂政事,但她知道人心,知道如何用亲情关系去弥补这一切。

  所以,正是刘乐的帮助下,薄姬完成了心中大愿:与汉廷最有权势的姓氏联姻,以自保。

  吕雉本来有从代国再拿出一郡的想法,也因亲上加亲,不好提了。不过刘吕联姻,稳定于代,自己也可暂时放心。

  惠帝三年,周吕侯幼女吕彦嫁入代国,成为代国王后。这幢婚姻成为代国与汉廷最牢不可破的桥梁,让代国免于灾祸,让长安收获安心。第二年,代国王后产下一子,然后刘盈和吕雉就收到代王刘恒上报的奏折,请求立长子为代国王太子。

  刘盈自然同意。吕雉也高兴,意味着诸侯国下一代王中,有了吕氏血统;从此在内心里,代国与其他诸侯国,便有了不同。

  接着同一年,长乐宫再次下放宫女外嫁。宫女可自由选择,到了年龄的就回原籍,不想回的,可到诸侯王宫中做王的姬妾,或列侯的侍妾。毕竟大汉人口稀少,皇室以身作则,不会浪费有生育力的女子。

  这一拨送往代国的宫女中,就有窦猗房。窦女本是赵国人,因内吏抄错了名字,阴差阳错,被送到代国。代国也成了她的福地,在长乐宫她因常年服侍吕后,与常出入皇宫的吕氏女相熟,代国王后吕彦也是她旧识,等于她从服侍年长的吕太后,又换成年轻的吕王后,并成为五位汉宫家人子中唯一一位被代王临幸并生育子女的宫女。

  凡入王室侯府的宫女,吕雉皆赏她们一套《九章律》、《道德经》和其他有关黄老之治的典籍。这些女子在长乐-未央宫几许年,都学会了识字断句,也都有机会成为下一代王子或列侯的母亲,她们有责任把来自长安的教化带入各地。


  (https://www.xdzxsw.cc/book/143000/7457977.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