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吕后本纪 > 128.赵国之殇4:张敖自杀

128.赵国之殇4:张敖自杀


  汉九年十一月,寒风凛冽。

  长乐宫主大殿,萧煞肃穆。

  刘邦亲自提审张敖。毕竟是皇室的女婿,关了许久,又没烤问出其他事,况且,把整个赵国王廷一窝给端来,赵国人和天下人都看着呢,得给那么多双耳朵和眼睛一个交待。

  两旁陪列席陪审的有萧何,张良,韩信,周昌,吕释之,樊哙,刘敬,陆贾等重要朝臣。

  偏室里,屏风后面,本来是坐着戚夫人和如意,好奇,想看看赵王如何被定罪,母子刚坐定,就感觉到后面一束冷然的目光,如刺般扎得后背疼,一回头,就看到皇后已凛然立在门口,看样子也是看庭审进展的,看到自己在,竟没避让的意思。

  戚夫人思忖片刻,自己悄悄避了,带着儿子围着房间半圈,出了偏室。

  在门外,刘如意问,“娘亲,为什么不接着看了?”

  “看不看都一样,反正你也是赵王了。”

  此时吕雉立定在屏风后,稳丝不动,像影子一般听着前殿的动静。

  朝堂上,赵王给押进来,一个多月没见,形销骨立,瘦得没了正常人形,虽没遭惨无人道的大刑,很明显,这人的精气神已给折磨没了。也不知那些廷尉虎狼是如何在肉体之外精神上虐待得他。作为曾经的“寡人”,估计也是生无可恋吧,张敖见到龙廷上端坐的刘邦,就跪拜倒地,哽咽道:“皇上,臣从不敢谋逆,臣冤枉啊!”

  刘邦有点意外,冷笑着训斥道:“张敖,朕与你父张耳一向交好,张耳臣服于朕,朕帮张耳复了国,朕不觉得哪里辜负了你父亲。你作为张耳的儿子,朕还把公主许配于你,朕对你不薄,你却怂恿你的相国和内史在你国都以北五十里的柏人驿馆刺杀于朕,连你的内史都畏罪自杀了,你还敢狡辩,口口声声喊冤?!在骨气上,诚实上,品行上,你照你爹差太远了,朕很失望!你若敢作敢当,朕倒敬你是一条汉子,说不定还留你一条狗命苟延残喘。但你如此贪生怕死,哭哭啼啼,象个妇人,像个孬种,朕替张耳惋惜,虎父生出个犬子,眼泪汪汪,在众人面前丢人现眼!你为何没在出门时揪一根头发,套在房梁上,伸出脖子,以保张家美誉?”

  刘邦的苛刻凉薄,连朝臣们都意外,一时竟大眼瞪小眼。只有吕雉,最明白刘邦的意思,就是存心给你女婿定罪嘛,不定罪,收不了场啊。

  还真是知夫莫若妻。

  刘邦把张敖关了这一阵子,一直没押上王廷亲自审,就是因为造反的罪名迟迟落不实。要落实了,现在就可以堂上守着功臣们痛斥一番,敲山震虎:朕对你和你张氏家族如此恩德,你还人心不足蛇吞象密谋刺杀朕,造反,你不是死不足惜、自找是什么!?即便押赴刑场,喀嚓,砍了脖子,你也罪有应得!还能杀鸡儆猴。

  落不实,就面临着如何收场问题,总不能还让你回去当赵王吧?人家在坐的韩信,功高盖世,比你张家父子功劳大多了,也是谋反的罪名,甭管真的假的,被撸下了楚王,也没回去。你要一点罪过没有,让朕怎么办?

  所以,现在大殿里的,包括韩信在内的功臣们,都在等着:怎么办?

  此时生性软弱的张敖倒也收住眼泪,从容跪直,向皇帝行大礼,磕了仨响头,然后后退至朝臣中央,向两侧父亲的旧交,也分别磕了仨响头,然后从容爬起来,道:“陛下教训的是,臣虽清白,但也不再喊冤,更羞于存活于世。一切罪名臣都承担下来,但请皇上开恩,能把张氏妻儿老少,和受臣治下受连累的赵国臣民,放他们一条生路,哪怕有功爵位者削为庶民,外出流放,臣也在黄泉路上感激不尽!”然后回过身,昂扬大踏步向殿外走去。

  这倒让刘邦吃了一惊,内心也惊叹起来,话一激,还真生出大丈夫之慨!

  这是去哪?朝臣也纷纷赶紧站起来阻拦。

  周昌道:“张、张、张敖哪、哪、哪……”哪了半天,没哪出来。

  樊哙急躁,伸出手,“张敖哪里去?有理说你的理,你皇帝岳父在听着呐!”

  张敖面色灰白却冷静,不说话,只管快步走出殿外,在离大殿十多丈外时,转身走向一卫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抽出卫士腰间的长刀,向自己腹部捅去——

  这一动作太突然了!

  樊哙赶紧跑出来,大手捂住张敖呼呼如喷泉般冒血的肚子,“张敖,何必如此啊?!皇上只是在气头上,就看在公主的份上,也不会治你死罪!骂你两句,你何必以命相搏!”

  张敖望天,苦笑道:“舞阳侯,小姨丈,在下虽软弱,也是有二两骨头的,不想忍皇帝如此羞辱。请舞阳侯转告皇上,张敖一世清白,从没有行刺皇上篡位之念!臣一直感念皇上为张家复了国,感念皇上皇后把公主许配于我,我与公主恩爱非常,我与公主之子两个月前就封为王太子,皇上的外孙将是未来的赵王,我张敖忠心耿耿,就是到了阴间也不会背弃皇上!”

  众朝臣跟在后面,听完,唏嘘不已。刘邦从人群中走出来,连连叹息,上前道:“张敖,贤婿,你这是何苦?这事还没弄清楚,寻死有何助益?现在,你不能死,公主还在宫里,你儿子也在,太医——先好好养伤!”

  此时太医领了两个小厮正慌慌张张跑了过来。

  廷前御审也只能先到这里。

  吕雉一直站在屏风后面未动,对女婿这一下子,还是蛮激赞的,你说半天,哭半天,喊半天冤,都没有此举好使!一刀,就能震憾刘邦和朝臣。所以,只要你自己不是往心窝子上捅,你的小命算保住了!我的女儿也成不了寡妇了。至于赵国,你还回不回得去,那是下一步的了。

  张敖虽大刘乐二十多岁,但夫妻二人却感情甚笃。说来刘乐也是可怜的人,成长到十多岁的少女时光,从没安享到父亲、兄长这类家族男人足够的爱抚,所以碰到性情温和对自己尊敬又真正爱护的男子,自然如鱼儿遇到了水,必生死相随。现在看到夫君生死置之度外,而谋反罪名未除,刘乐哭泣之余,就是寻求父亲脱罪。

  刘邦早知道女儿先于犯人来了长乐宫,一直有意躲避她,不知说什么才好,尤其怕她求情。现在也没地方躲了,刚下朝,刘乐就在议政大殿通往昭华台的后门等着了。这后门是专为皇帝上下朝准备的。刘邦反而摆出一张生气的面孔掩饰。

  刘乐也是没办法,扑通跪在地上,“父亲——”就泪如雨下。

  刘邦就朝吕雉发脾气,“当年朕的话你就是不听,执意把孩子嫁到赵国,现在好了,你让她跪在我面前哭,哭有用吗?那张敖自裁算他识相,但依然死罪难逃!”

  刘乐哭道,“父亲,女儿不想失去夫君——”

  “你也有罪,赵国发生这么大的阴谋,刺杀你爹,你敢说你一点也不知情!”

  刘邦有点虚张声势,反正赵国是不能再还给张家了,“不过,念在张敖是朕的女婿和外孙亲爹的份上,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吕雉远远站着,本意是来劝女儿看开的,遭皇上的抢白也没为意,只是更进一步看清了皇帝的意图。自己也有自己的算计,即便张敖无辜,不死也不能占个好位置,皇帝策略已变;但就此死了,想必刘邦可能会生出悔意来,弄不好会让张偃继承父亲的爵位当赵王,那女儿刘乐就是赵国王太后。

  直到午夜,吕雉还在考虑着这些事,感觉头发上的白发又蹭蹭生长了,像那蓬莱河边春天的柳条一样,能直接伸到河水里。一到一双儿女生死尤关时,就像今天这样,头皮发麻。

  这长乐宫的女主就站在河边高处的小径上,借着惨淡的月光,回首望壮丽庄严、黑瓦红墙的座座宫宇,象征着权力之巅的,周测全是血光之灾啊。做一国之母,有什么好?有什么安全?连自己的儿女平常的生活都不一定顾得周全。随着叹息之声,眼眸却定在一高高阴影处,那里是昭华台的高大楼阁,亭子间,似乎也有一个人影在登高远望,苍凉孤寂如自己。

  吕雉犹豫了一下,就悄悄沿路走了过去。那个人影也看向了这边,似乎也犹豫了一下,也走下楼上高台,踱了过来。

  于是皇帝和皇后在子夜时,蓬莱河边的小径上相遇了,都连个随身侍从也没带。两口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沉默无声,又都各自叹一口气。

  “皇上睡不着呀?”吕雉话出口,阴恻恻之气,没法不带讽刺。

  “你也没睡着啊。”刘邦的意思,彼此彼此。

  “女儿也是娘的心头肉,十指连着心,没法睡着。”吕雉回过身,顺着皇帝的眼眸,也看向渭水对岸旧秦咸阳城疏离的灯火。

  “朕有朕的打算。”刘邦盯着远方,有“你得随我”之意。

  “我一直记得,当年我去四水亭找你有什么事,应该是阻止把我妹嫁给樊哙的事,当时和你吵了一架,套上牛车就走,女儿就坐在牛车上,忽然张开小手,叫你爹,让你抱。你那时忙呀,忙得没空照看孩子,忽然就追着牛车跑,把乐儿抱在怀里……我经常想起那一刻,你抱着她,父女抵头逗乐开怀的情景。皇上,我是不是真的老了?老爱回忆以前了?”

  月光下,转头望他,融融少来夫妻老来伴的眼神,想融化他,想唤醒他,哪怕就是交易也好。

  但皇帝只看着远方,没给予回应,公事公办的样子,“朕得以大汉社稷为重!”

  “欠孩子这么多,作为父亲,你从没想过要补救一点什么吗?”吕雉生硬地刺了一下。

  刘邦转头就走。

  吕雉伸手拉住了刘邦的手臂,“皇上,一点挽回的余地也没有了吗?”

  刘邦左手去掰对方的手,却没掰开,吕雉死死抓着。

  “作为一国之君,作为天下共主,朕有苦衷,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

  “真就这样把乐儿的赵国给了如意?”

  “怎么了?难道不是最佳安排?”刘邦回头,沧桑又凛冽的眼光看着她,“北疆这几个封国,你数数,这几年哪有一个安定的?不是这个有事,就是那个出症,这些封王们谁对朕真正忠心啊?都为自保一直在和匈奴人勾勾搭搭,以求平衡!你男人我也没办法,就不能给他们这个平衡,他们会养匈奴自肥自利!朕头疼,没有心力和他们兜圈子了,朕要封给自己的儿子,朕相信朕的儿子不会背叛朕!”

  吕雉预测不差,皇帝果然就是这么想的,老了,要给儿孙们画界了。

  “可皇上的外孙也不会背叛皇上。”

  “嗯?”

  “皇上,您想啊,”吕雉也推心置腹,“若如意做赵王,将来戚姬就是赵国的王太后。你要信不着张敖,换作咱们的外孙张偃做赵王,那咱们的女儿刘乐也是王太后。无论如意还是张偃,做王都在稚龄,是做不了主的,一切还不是由太后说了算?您是觉得是戚太后对您对大汉忠诚呢,还是你的女儿刘太后,对您对大汉忠诚啊?”

  刘邦一想,也对,又一想,“在如意和张偃成年前,当然乐儿不会背叛于朕。但这两个孩子长大后呢?如意是朕的亲子,张偃只是朕的外孙,外姓人,朕还治了他爹的罪,他到时会没有二心?”

  “那得起码二十年后了。皇上,二十年后再说,好否?再说,咱们的女儿,刚从一个赵国王后,退下来,什么也不是了,多伤心呐,再给她个王太后,也是一样的,反正都是刘氏的孩子,你的儿女……”

  吕雉还没说完,刘邦就摆摆手,很是孤绝,“赵国已是如意封地,皇后别再想了。这是朕的安排!”


  (https://www.xdzxsw.cc/book/143000/7457918.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