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众星之子 > 第181章 命悬一线

第181章 命悬一线


第181章  命悬一线

        方盒子的机器人外观无论让谁来看,大家的第一反应恐怕都是“这玩意大概不能动吧?”

        毕竟这些机器人外壳上的维格纳晶体尺寸实在是太小,肉眼根本观察不到。如果有足够强的光线照射在S3C7现在的外壳上,那么照射在外壳上的光子将会迅速被密集的维格纳晶体吸收动能,然后从可见光衰减成难以被探测的噪音。

        换言之,如果机器人暴露在可见光之下,那它们外壳上的维格纳晶体将迅速吸收光子和其他玻色子的能量,随后造成磁场负载增加,维格纳晶体不稳定态,最终因为光电效应导致系统负载功率过大,然后被烧成一块废铁。

        从这一点来说,S3C7确实是干潜入的好手——它是真正意义上的“见不得光”。在室内照明灯光下还好,一旦被太阳光直射,那它转眼就得烧。

        感受着正上方传来的奇怪剧烈震动,S3C7除了决定调整一下自己的行为模式以外,它同时还决定多往回带点东西。两千四百台S3C7分成两组,两千个一组的大号集群直接朝着地下室的方向开始全力挖掘。坚硬的金属层和浇灌的高强度混凝土,以及各种屏蔽碳棉都在S3C7的外壳面前都脆弱的不堪一击。仿佛那些有个各种外形的东西原本就只是一堆齑粉,只不过被什么东西临时拼凑在一起,这才展现出了物体的样子罢了。

        另外四百台S3C7则就地把躺在床上的多丽包围了起来。这个人看起来和普通人虽然有些差别,但总体来说……它在S3C7眼里看起来仍然是个人。这个人有一个令S3C7觉得非常棒的特点,它自己不动,而且对外界的刺激也没有什么反应。

        一个人,对外界的刺激没有反应,自己也没有主动的活动倾向,最多只有一些反射似的反应。这种人一般会被临床医学划分为植物人。虽然S3C7自己并不是专精临床神经内科的机器人,但它通过缜密的计算得出结论——养活一个花斑人的成本很可能比维持两个脑子更便宜和方便。

        毕竟那是一个有完整躯体的人,就算是S3C7也知道,一个有躯体的人要比两个飘在盐水罐子里的水煮蛋好伺候。

        来都来了,那就一起打包带走。S3C7开始挖掘起了宽阔的隧道。原本计划只要能搬走渡边和十四号的罐子就行,但现在多了一个花斑人,那就只能拓宽撤离隧道了。

        对了,还要在施工的过程中确保空气流通设计和防塌陷施工,要对鹿山下的断裂层加以固定……

        两千台入侵地下室的S3C7里迅速分出了三十台。它们挤开极其细腻的石粉和其他材料粉末,将它们在屏蔽室里推成了几个小“土丘”。土丘里含有各种金属、硅和有机物成分,除了微观结构不够“圆润”以及金属含量比例过高以外,它们和普通的尘土看上去也没有什么区别。

        方形的S3C7围绕着土堆,缓缓展开自己的外壳。三十个方块围着六个土堆,以几乎完全一致的速度展开外壳,从方块变成一朵“花”,看起来像是某种外星赛博生物正在围绕着土堆进行诡异的膜拜仪式。

        黑色的外壳彻底展开,露出外壳下方银灰色的“内在”。几根仿佛昆虫肢体的机械臂快速伸出,然后向体内“吞噬”起了那些仿佛尘土的灰色细尘。然后在同样展开的方块“后方”,一个又一个精密的零件被银色的机械臂取出,然后开始互相拼接,最后拼成了看不出用途的机械结构。

        这些机械结构在其中一台展开了浑身外壳的机器控制下互相连接拼装,最终形成了一台比普通方盒子S3C7大出两圈的……方盒子。

        从形成土堆到大方盒子拼装完毕,前后一共不过五十秒时间。

        大一点的方盒子在密集的维格纳晶体支撑下微微飘起,它原地转了一圈以校准和驱动身体中的所有部件,随后,它就担负起了所有的拼装工作——就在它自检的过程中,那些比它更小的S3C7已经生产出了一大堆零件,那些小土坡几乎快完全被掏空了。

        更多的机器人源源不断地向着外面传递着挖掘出的废料,几分钟时间过去,原本堪称“宽广”的地下电磁信号屏蔽室被几乎全部被方形的机器人占据了。

        <div  class="contentadv">        比原来大了许多的S3C7一部分直接把电磁信号屏蔽室的门给焊了起来,另一部分则贴在墙壁上开始了“拓宽工程”。

        随着大号隧道的逐步成型,两个装着大脑的培养槽出现在了电磁信号屏蔽室里。标注了渡边的那个水槽上有红蓝灯光闪烁,这是维持系统在提醒设备环境不稳定,渡边正在生理盐水里下沉着“愤怒”。

        另一个水槽里的十四号就沉稳的多,它用自带的屏幕表达了对“冒充”了自己的十四号的不满,“毕竟还是太年轻,一点都沉不住气!”

        虽然屏幕上有这么一行字,但十四号的水槽泵运转的转速和水泵所发出的噪音甚至超过了渡边那边的生命维持系统。

        虽然两个褶皱的水煮蛋的性格产生了轻微的差异,但至少在担心和愤怒的层面上,两个共同同样记忆过往的脑子达成了一致。以渡边的经验不难推断出,一旦自己被这些方盒子转移走了之后,下场肯定好不到哪里去。不论这些方块究竟是被什么人驱使,它们肯定不如杨伟民和陆沉更清楚应该如何维护一颗飘在生理盐水里的人脑。

        如果是个普通人遭道绑架,受害者未必见的就有立刻且紧迫的生命危险。但做为这个世界上仅有的“只剩脑仁儿”种族,渡边和十四号的存活状况是事实上的“命悬一线”。循环泵、氧合膜、葡萄糖、脂质和酮体配比……以及血液过滤设备,激素的检测和微量释放,这些重要设施的任何一环一旦出现问题,渡边和十四号几乎立刻就得死——他们最多能坚持个三五分钟,然后就会变成一团彻底开始腐烂的肥肉。

        大脑几乎全都是脂肪构成的,它是人体中“体脂率”最高的器官。

        这让渡边和自认为是渡边的十四号非常紧张——他们都是在死亡面前晃了一圈,甚至跳了一曲的人。现在也不能完全算是活着——只是还没有彻底死去而已。如果真就因为这种蠢事死了,在地狱里被自己放了鸽子的舞伴会不会恼羞成怒?

        这个世界上最能了解死亡感受的两个人,同时也是这个世界上最惧怕死亡的。

        ——

        “飞行结构稳定,锁定结构进入预释放位。”火星轨道上,一场注定会被历史记录的飞行前检查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做为副指令长,菲尔德完美地执行着自己的任务和使命,他对着手册完成了全部的检查项目,然后合上手册,深深吸了一口气。

        登陆舱内的气氛随着这深深地一口气,逐渐从兴奋和期待变成了紧张和不安。

        “锁定结构进入第一阶段释放位。”机械臂吊着登陆舱进行了一个Y轴上的180度旋转,砖红色和灰褐色混杂的巨大星球逐渐出现在登陆舱的舷窗上。

        “锁定结构进入第二阶段释放位。”跟随着菲尔德的口令,机械臂朝着X轴开始伸长。登陆舱需要进行大约二十分钟的“反向加速”以降低自己和火星的相对速度。加速过程中,登陆舱应当远离曙光七号,以确保结合体的安全。

        “最终阶段释放位就位,释放倒计时开始。”如果要打个比方,现在的曙光七号就像是北方严寒地区春节期间,一个试图用手放窜天猴的顽皮小孩——两根手指轻轻捏着窜天猴的尾巴,然后用另一条胳膊护住自己的脸,身体蜷缩,紧张的甚至开始金鸡独立。

        登陆舱被机械臂转移到了距离曙光七号最远的地方,然后机械臂缓缓回缩,紧接着往外轻轻一送。

        登陆舱离开机械臂的速度,是每秒五厘米。


  (https://www.xdzxsw.cc/book/97610158/135649239.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