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文唐 > 644 师徒夜话

644 师徒夜话


  岳山知道刘仁轨必然会来拜访他,所以早早就派人在枢密院门口候着,等他出来就引领着来到了侯爵府。

  见到岳山,刘仁轨老远就一鞠躬到底:“老师。”

  “哈哈……快免礼。”岳山迎了上去,大笑着道。

  和冯易这些弟子不同,刘仁轨属于带艺拜师,且多少有些功利的意味在里面。岳山对他的态度更加和蔼,也可以说是更客气一些。

  所以也没有怎么摆师父的架子,更多的是把他当成了一个同行者看待。

  “正则果然有统帅之才,这些年你在棣州的经营让我也自愧不如。尤其是千里奔袭倭奴国水师,真乃兵家奇迹,千百年后也必为后人所敬仰。”

  “老师谬赞了,都是您悉心教导之功,若无您哪有我之今日,微末之功实在不敢当您如此夸奖。”刘仁轨谦虚的道。

  “功就是功,过就是过,谦虚是有点,但也无需妄自菲薄。”岳山道:“走,我们到里面谈,好好给我说一下这一战的经过。”

  师徒二人到大堂分主客坐好,刘仁轨就把事情详细讲解了一遍。

  听完之后岳山大致明白了这一仗是怎么回事儿,虽然他没有真正带兵打过仗,但兵法读了不少纸上谈兵的本事还是有的,准确抓住了决胜的要点。

  信息。

  王大虎那边掌握了倭奴国准确的情报,从苏我入鹿组建水师,到招募了多少士兵,有多少船,在哪驻扎训练,港湾里有多少安全的水道……

  而倭奴国对大唐的了解相当于是零,他们的目标至始至终都是驻扎在新马岛上的那一个折冲府的海军。

  绝对没有人会想到远在千里之外的棣州海军主力会全体出动远征倭奴国,别说是倭奴国人,大唐敢这么做的一只手都能数的出来。

  反正岳山扪心自问,他是不敢这么做的,风险实在太大了。

  刘仁轨的胆略确实远超常人,他就敢做这个决定。

  在信息完全不对等的情况下,倭国人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被堵在港口里一把火给烧了。

  至于我的船更先进,我的士兵战斗力更强……这些反而都成了次要的。毕竟没有发生真正的遭遇战,完全是一场出其不意的突袭加一把大火。

  这一战情报才是决定性的因素,所以王大虎等人的功劳也非常的巨大。

  这也符合岳山教给刘仁轨的海军训练作战方法里罗列的几个要素之一……虽然他不懂海军,但前世也经常看影视作品和小说,很清楚海军和空军作战中情报的作用有多大。

  同等战力的情况下,谁能准确掌握对方的动静,谁能在交战中提前发现对方,谁就多了至少一轮的攻击。

  稍微关注一点海空军作战的人都能明白,多一轮攻击已经可以左右胜负了。

  或许有人要抬杠说陆军情报一样重要啊,其实任何军事作战情报都重要,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案例大多都利用的情报优势。

  但体现在海空军这个作用会被进一步放大。

  不过战争是刘仁轨指挥的,首功肯定是他谁也抢不走。毕竟没有他做出远征的决定,没有他准确到几乎没有失误的指挥,情报再好也没用。

  岳山也是因为原世界刘仁轨指挥过白江口之战,才提拔他当棣州水师都督的,说实话心中也没有多少底儿。

  关于那场战役的详细记载太少了,谁也不知道那场战役他到底是如何指挥的,而之后貌似再也没有他只会水师作战的记录。

  不过现在看来,统帅级资质的大佬确实有几把刷子,在海军发展的非常好。

  聊完战事,刘仁轨又向他汇报了这几年棣州海军的发展情况,就俩字,顺利。大唐及周边海域,棣州海军敢说一声无敌。

  尤其让岳山高兴的是,棣州水师官兵全面完成了扫盲工作,上至高级将领,下至扫厕所的小卒,都熟练掌握了读写技能。

  这完全是一个壮举,可以说是古往今来第一支识字率达到百分百的军队。

  不要觉得这是一个噱头,提高忠诚度、荣誉感什么的暂且不提,就说这样一支军队想扩张,简直太容易了。

  每一个士兵都是现成的低级军官,抽出三五个人,在弄六七个新兵蛋子组合在一起,不会影响战斗力。而且很快这些新兵蛋子就能变成合格士兵。

  别看现在棣州海军只有四个折冲府,现在一口气扩充成十个折冲府,都能保持不错的战斗力。

  换成其他军队增加一半新人试试,说变成乌合之众有点夸张,但战斗力绝对会降低一大截。

  虽然史书上并不缺那种大字不识一个的纯天赋将领,但细数一下,识字的将领多还是不识字的将领多?

  士兵会读书识字了,诞生合格将领的机会也会变高,这样一支军队才能保证人才不断绝,才能更长久的保持战斗力。

  所以对于这一点岳山狠狠的夸赞了刘仁轨,这个徒弟没有把他的话当成耳旁风,而是一直在严格执行。否则不会有这样的成效。

  刘仁轨也是亲自体验过带领一支全员识字的军队的优势之处,对提出扫盲教育的岳山也是非常的佩服。

  他研究过自己的这个便宜师父,虽然很少亲自负责某件事情,但不管是哪一行,他提出意见都可谓是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言出必中。

  即便很多看起来完全无用或者很荒唐的提议,时间总会告诉大家,这是何等的正确。

  所以,岳山对刘仁轨的表现非常满意,其实刘仁轨对他更是发自内心的佩服。

  师徒俩聊的也是越来越开心,初见时的客套少了许多,多了几分真诚。

  聊到京中的事情,刘仁轨半是夸赞半是调侃的道:“回京的船上就听说您最近又写了一部书,还引起许多佛教之人的抗议,您这是准备拿佛教开刀了?”

  岳山也笑道:“哈哈……还不至于。大唐是需要佛教的,我只是对它做了一些小小的改动。引起一些佛教徒的反抗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这不是已经被摆平了吗。”

  刘仁轨苦笑不已,给人家安了个祖先,这还叫小改动?不知道在你眼里什么是大改动啊。

  岳山不想和他谈这些事情,转移话题道:“你对海军建设有什么建议?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

  刘仁轨马上道:“还真有些话不吐不快,朝廷这些年对海军的发展依然不够重视。我们大唐的目标是万里海疆,必须拥有强大的海军。”

  “现在棣州只有四个折冲府,申城海军只有两个折冲府,泉州只有一个,七个折冲府守卫大唐海疆都很勉强,很难走出去。”

  “这次远征倭奴国我一度想要放弃,我们走了棣州就几乎失去了海上防御,万一北边有异动即便是我获胜也无法弥补损失。”

  “所以必须要扩充,就算不给棣州增加编制,也可以在附近另设一支海军,这样我们可以相互有个照应……”

  “还有一件事情以前和您说过,就是炮舰的事情。刚才去枢密院述职的时候,我也和枢密使汇报过,他说愿意上书圣人研究舰炮……”

  岳山心下了然,道:“舰炮的事情我会和卫国公一起上奏圣人,此时你等消息就可以了。这次你确实挑了个好时候,朝廷刚刚通过决议未来会进一步加强海上力量。”

  “海军扩充已经提上了日程,就看枢密院怎么安排了,研究舰炮的提议也大概率可以通过。”

  刘仁轨欣喜的道:“真的?那实在太好了。朝廷是不是……”他没有说完,而是指了指东方和南方。

  岳山点头道:“对,前几天圣人终于决定把寰宇全图的事情对部分大臣公开,并制定了大唐未来十年发展计划,其中就重点提到了海军。”

  “哈哈……”刘仁轨再也按捺不住情绪,兴奋的道:“真是太好了,太好了,我海军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这就是有一个好师父的好处,李世民没有向他透露任何这方面的事情,李靖也同样如此。

  如果不是岳山,以他现在的身份地位,或许还需要很多年才能明白朝廷在大战略上的计划。

  提前掌握内幕,对一个独当一面的将领来说太重要了。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更契合朝廷想法的决策,才更容易立功。

  “南边十有八九要交给申城和泉州海军,你无需操心。”岳山继续说道:

  “棣州的战略方向当在北方和东边,近些年你一定要时刻留意北边的动向,任何情报都不能放过。同时还要继续往北,最好摸索出安全的通往东边那处地方的航道。”

  “喏,弟子明白。”刘仁轨肃然领命,然后好像想起什么,说道:“孙使者带领的舰队不知道现在情况如何了,也不知道有没有到达那边。”

  提起孙福才岳山的心情也沉重起来,他率领船队出发恰好一年了,至今杳无音讯,也不知道情况如何了。

  他们是大唐派往东胜神州的第一支探索力量,到处都是未知,其危险程度超乎想象。有时候岳山都不敢多想,想多了会睡不着。

  计算一下时间,如果顺利的话此时应该已经返程了吧?不知道这个冬天能不能见到他。

  ……

  此时,远在地球另一端的海洋上,一支五艘船只组成的船队离开暂时停靠的海岸,在初升旭日的照耀下向着南方快速航行。

  一人迎着海风站在领航的船只船头,看着东方初升的太阳陷入了沉思,也不知道在思考些什么,让他如此的专注。

  直到身后有人大喊:“老孙,过来吃东西了。”

  站在船头的那个人这才回过神来,然后自嘲的笑了一声,转身去了船舱吃早饭。

  这个人正是大唐第一探索船队的首领,孙福才。

  如果岳山在这里一定会大吃一惊,不敢相信这就是那个白面无须的少年力士。

  他的变化是在太大了,原本加入海军后剪的一头短发彻底被刮干净成了一个光头,皮肤也变得黢黑,身躯也变得异常强壮。

  任谁看到都会把他当成一个彪形大汉。

  舰队远航即便他是领队也要出苦力的,总体算下来运动量不比军营训练的时候少。

  加上舰队出发以后为了节约蔬菜他们的饮食也变成了以肉食为主,海鲜吃腻了会在靠岸的时候猎取猎物获取食材……

  总之,除了生病的倒霉蛋几乎所有人都变成了肌肉男,而海上风吹日晒皮肤自然会变黑。

  但比起以前那种文弱不堪的模样,孙福才更喜欢现在的样子。

  就是离家太久,他有些想念大唐了,刚才站船头就是在想大唐的一些人和事。

  到了餐厅已经有许多人在排队取饭了,孙福才自然不用去打饭。虽然他和大家同吃同住,但毕竟是首领,有些特权还是可以享受的。

  比如吃饭不用自己打饭,厨师会提前把饭打好放在一边,他直接去取就可以了。

  大锅饭自然不会多好,一碗汤两个菜主食是大米饭。

  在海上面粉无法长时间保存,米饭成了主食,不过当初挑选成员的时候就有过饮食测试,选的都是能适应米饭当主食的人。

  其实这个测试大可不必,对大唐的大多数人来说能吃饱就不错了,谁还敢挑食啊。

  但岳山深知探索未知大陆的危险,有时候也许正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细节就会导致一个人的死亡,必须要做到完美。

  吃饭的时候坐在孙福才对面的那名船员笑着调侃道:“校尉,你的脸怎么红了?不会是涂胭脂了吧。”

  孙福才没好气的道:“滚蛋,你才涂胭脂了,你个兔爷儿。”

  “哈哈……”其他人也被惹得哄然大笑,纷纷调侃道。

  “老马就是个兔爷儿,他喜欢隔壁船的老牛。”

  “不对不对,我觉得他喜欢一个月前遇到的那个土人部落的首领,当时你不知道……”

  船上一群大老爷们,开荤段子那是家常便饭,连孙福才都没少被开,但没人会当真。

  孙福才自然也不会当真,他也没把那个人说自己脸红的事情放在心上,只以为是海风吹的了。

  等吃完饭他起身准备离开的时候,突然眼前一花,头有些眩晕感。他起初没在意,只以为是起的太猛了,摇了摇头试图把眩晕摇走。

  然而过了好一会儿眩晕感还在,并且伴随阵阵的呕吐感。

  他心中一惊,面上不动声色的告诉身边的人自己有事儿回船舱了,没事儿别去打扰他,说完转身离开。

  那位队长疑惑的看着孙福才的背影,总感觉今天校尉的脚步有些急促。随即摇了摇头觉得自己想多了,就把这件事情抛在了脑后。

  且说孙福才回到属于自己的单独舱室之后,脸上的表情迅速化为了惶恐。几步跑到床前柜头处,从里面拿出一个木匣。

  打开后取出一颗鸡蛋大的圆球,剥开外面白色的蜡层,里面是一枚黑褐色黑褐的药丸。

  这是医学院研究出来的成药,免除了熬药的麻烦,可以直接吃这些药丸。目前只有一些常规药物才有成药,比如伤寒药、拉肚子药等。

  探索船队出发的时候带了大量伤寒药和拉肚子的药,这也是船员最易得的两种病。而这两种药也确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起码挽救了三分之一人的命。

  孙福才手里拿的正是治疗伤寒的成药,一般服用的时候都是把大药丸搓成小药丸,容易下咽。

  可是这会儿他却略显急促的直接把药丸塞进嘴里,像是啃馒头那样一口一口吞服了下去。吃完一颗他还不放心,又取出了一颗吃下。

  吃完后他犹如泄气的皮球,瘫倒在床上,眼睛怔怔的盯着舱顶,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陡然打了个冷战人也清醒过来。

  那种眩晕感和呕吐感非但没有消失,反而更加严重了。

  他的脸也随之变得毫无血色。

  如果说刚才还抱有几分侥幸,那吃过两颗治疗伤寒的药后,他终于接受了一个现实,他很有可能得了

  疟疾。

  ------题外话------

  今天实在忙,也完全不在状态,本来想请假。

  但鉴于以前只要开了头就会各种断更的前科,还是决定码完这一章。还好完成了。

  刚才那一章乱码是为了混全勤,每个月六百块,比我的稿费都多。对我这样的扑街来说非常非常重要。

  给大家带来的不便请谅解。

  顺便,求票。跪求。

  :。:


  (https://www.xdzxsw.cc/book/83174/5773759.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