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文唐 > 615 敲打和偶遇

615 敲打和偶遇


  年底是朝廷最忙碌的一段时期,皇帝要召开各种会议召见封疆大吏,宰辅要对封疆大吏的工作进行考核、对今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制定明年的工作计划等等。其他各官吏也都闲不着。

  朝廷也接连发布了许多影响无数人的决议,但其中有一件事情最出乎大家的意料。

  李世民以太上皇的名义责令突厥把义成公主的尸骨收敛送还,并对她的贡献做出了表彰。

  这个命令比起别的决议来说很不显眼,却最惹人注目。无他,义成公主的身份太特殊。

  有些人想不通,皇帝这是想干什么?收买人心?以大唐现在的情况好像已经用不着以这样的方式来收买人心了吧。

  有些人无所谓,多数人甚至连这个人都不知道,如果不是李世民突如其来的表彰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知道还有这么一个和亲的公主。

  虽然看起来这位公主干过不少坏事儿,但人都已经死了,突厥也被打败,大家也就闲聊几句就把这件事情抛之脑后。

  但对于少部分人来说却非常的激动,崩了几十年的那根弦彻底松了下来,那就是隋朝的宗室以及对隋朝还有感情的一批人。

  连义成公主这样的人都能被原谅表彰,他们不用担心突然被清算了。

  但这些都不是最关键的,真正引起风波的是这份表彰里的一个词汇在文坛引起了争议和风波。

  华夏文明。

  是的,李世民在这份表彰里夸赞义成公主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华夏文明的传承和繁荣做出了贡献。

  华夏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大家都明白,就是中国或者中原文明的代称。

  孔颖达在他的著作里赋予了这个词更多的含义: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

  文明这个词的意思大家也知道。

  可把华夏和文明这两个词放在一起,这还是第一次。

  然而这份表彰只是提出了这个概念,却没有解释这个概念是什么意思。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个词大概指的是什么,可这个新概念的引入还是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一开始只是部分读书人讨论,刚好赶上过年大家需要走亲访友,吃饭闲聊的时候难免会提起这个话题,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

  真正引爆这个话题的还是太学、各大书院的学子的参与。

  自古以来学生都是最活跃的一个团体,他们有理想有热血又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又勇于接受新的事物……

  可以说他们的参与往往就意味着一件事情的发展迈入了新的阶段,这次也不例外。

  虽然此时书院体系才刚刚铺开开没有培养出多少学子,但这种影响力已经初步显现了出来。

  除了他们自己有这方面的时间和精神头之外,这些学子还很容易就能把他们背后的亲朋、师长等等一起拖进去。

  就这样关于华夏文明这个概念的讨论迅速蔓延开来,成为最热门的话题。

  热门程度甚至盖过了新年、朝廷祭天等等大事件。

  作为背后的操盘手李世民、岳山等人自然时刻关注着这一切,对于大家的讨论很是关心,但同时也提高警惕以防有人作乱。

  岳山作为新学领袖朝廷重臣,自然有不少人过来找他询问是怎么回事儿,他都统一回答:不要着急,等过一段时间朝廷自然会给解释。

  然后不管别人怎么追问他都一概不回答。

  别人他可以不回答,有一个人他却无法拒绝。

  “大郎,你不陪着娘娘去相亲,怎么有空到我这里来了。”见到来拜访的李承乾,岳山调侃道。

  “老师你快别说了,天天去见那些女子我头都大了。你说这事儿最后还不是父亲和娘亲说了算,让我看个什么。”李承乾连连摇头道。

  “你这话就不对了,那可是你媳妇将来要和你一起生活一辈子的,要是不满意婚后生活不和谐岂不是不妙。”岳山半开玩笑半劝说道。

  “你和丽质的婚事还不是母亲指的婚,现在不也你侬我侬的吗。半个月没见你,她都瘦了。”李承乾反过来调侃道。

  “呃……她真瘦了?”岳山连忙问道。

  “你……你这样要是让外人看到了大牙都笑掉了。”李承乾无语道。

  “嘁……自己媳妇自己心疼天经地义,不管谁在跟前我都这样。”岳山理所应当的道。

  “行了行了,我知道你们感情甚笃,就别在这显摆了。我今天来找你是有正事。”吃了一嘴的狗粮李承乾那叫一个糟心,转移话题道。

  “说吧,什么事儿。”岳山笑了笑道。

  刚才他是故意这么说的,相亲多了容易起逆反心理,李承乾现在就有这方面的预兆。

  要是他真腻歪了最后随便指了个女子结婚,合适了还好,不合适那以后问题就大了。所以岳山才开了个玩笑缓解一下他的情绪。

  经过刚才他那一番插科打诨,李承乾的心情明显好了很多。

  “华夏文明是是意思?”李承乾正色道。

  “你是想问圣人想做什么对吧。”岳山反问道。

  “是。”李承乾坦然的道。

  岳山沉吟了一会儿才道:“你今年已经十六岁又是太子,有些事情确实有必要让你提前知道。”

  闻言李承乾脸上浮出笑容,但紧接着就听岳山警告道:“你要记住什么都不要做,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学习,躲在一旁默默的观察这一切。有任何想法都要等你登上那个位置再去实施。”

  “难道父亲有疏漏之处也不能指出来吗?”李承乾不服气的道。

  “当然可以,别说你是太子,就算是普通官吏也有权力指出朝廷施政的疏漏之处。”岳山道:

  “但你要记住,只能是指出或者提建议,至于改不改那都要看圣人自己的意思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圣人身上。”

  “很多时候太子的身份还不如普通朝臣来的自如,朝臣可以死谏强迫圣人改变主意。唯独太子不行,你要是这么做了就是自寻死路。”

  李承乾眉头紧走,不悦的看着岳山,但还是强忍怒气问道:“为何?”

  “皇权是最独的一种东西绝对不容许有人分享,即便是父子兄弟夫妻都不行。谁敢染指谁死,哪怕是有一丝一毫的可能性都不行。”岳山严肃的道:

  “君臣地位分明,君就是君臣就是臣,臣子权力在大始终是臣子威胁不到皇权。可太子不一样,他是储君。”

  “储君也是君。”

  “圣人最器重的就是太子,因为太子优秀皇权才能延续下去。但也最忌惮太子,太优秀的太子会威胁到他的地位。”

  “自古以来太子难当,既要表现的优秀让圣人和群臣满意,还要把握好那条线不要引起圣人的怀疑。”

  “尤其是你这样的太子最难当,圣人雄才大略正处当年……如果你把握不好这条线,后果不堪设想。”

  李承乾脸色阴晴不定,眼神里有惊恐、有怀疑、有不服……

  看着他的表情岳山也叹了口气,对一个十六岁的少年来说这些话有些太残酷了。

  这些话并不在太子教育的计划之中,如果有可能他永远都不想对李承乾说这样的话,可今天不说不行了。

  李承乾飘了。

  说实话李承乾就是蜜罐里长大的孩子,没有真正吃过苦。他所谓的那些吃苦都是人为创造出来的,他自己心里也清楚这些是假的,所谓的体验生活始终都隔着一层。

  他的表现又一直很优秀,学问方面获得了李纲等大儒的表扬,从政方面也表现的可圈可点。李世民甚至都下旨把部分奏折先送到东宫让他看一遍给出意见。

  这一桩桩的成就确实很了不起,换成任何人都会飘。

  岳山一直都在忧虑这件事情,还给李世民提过醒,只是他没想到的是李承乾居然飘到这种程度了。

  直接跑到一个臣子家里问皇帝想做什么。

  如果岳山是太子党还好说,私下和自己的心腹揣摩皇帝心思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可严格来说岳山不是啊,他是标准的帝党,而且还是皇帝最重要的心腹谋臣。

  你一个太子跑到皇帝的心腹谋臣那里问皇帝想干什么,这是多膨胀才会做出来的事情?

  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他迷失在了众人的赞美之,以为皇帝让三省把部分奏折送到东宫就是允许他干政……

  他飘了。

  皇帝突然下旨厚葬义成公主,还首次提出了华夏文明的概念,谁都知道这里面有大文章。而岳山必然是知情者甚至是谋划着之一。

  可除了文坛部分比较熟悉的人之外,没有人来找他打听消息。尤其是官场上的人,不管关系好坏都绝口不提这件事情。

  连普通官吏都不敢打听的事情,你一个太子不撇清关系就算了,还跑过来打听,不是飘了还能是啥。

  你爹为了这个位置连你爷爷都囚禁了,把你大伯叔叔都杀了,你居然……梁静茹都给不了你这么大的勇气吧。

  见到这种情况,岳山才决定用这一番话敲打一下他。

  一个臣子给太子说这样的话有点大逆不道了,不过他身份特殊,说了问题也不大。而且事后他会把这件事情告诉李世民的。

  说一千道一万,太子的教育问题主要还是看皇帝。让皇帝知道太子陷入了某个误区,比父子两个因为互不了解产生误会要好得多。

  李承乾走了,带着茫然和彷徨离开的。

  岳山并没有挽留他,也没有强行开导,有些事情还需要自己想通才行,他也相信以李承乾的心智能自己走出来。

  且说李承乾从四姓坪岳府离开后骑着马返回了长安城,不过他没有直接回宫,而是在大街上漫无目的的闲逛起来。

  这是他一直以来养成的习惯。

  有人遇到难题


  (https://www.xdzxsw.cc/book/83174/5738547.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