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大周王侯 > 第六七五章 空自叹

第六七五章 空自叹


  林觉摇头道:“袁先道么?他也是受人指使罢了。 他背后必是另有其人指使。知道我现在落魄了,便让人来落井下石。袁先道除非是老糊涂了,否则这么点事他是不会闹大的。”

  杨秀将信将疑,不过林觉的话也不无道理。林觉总是梁王府的女婿,虽然现在落魄至此,但身份还是不同的。袁先道若是真要对林觉不依不饶的话,那便是跟梁王府过不去了。然而林觉殴打官的事终究不是件小事,杨秀心里还是放不下。

  “倘若当真要是闹将起来,那该怎么办?此事可大可小,普通百姓殴斗尚且要吃刑罚,更何况是官身,而且你是以下犯,打的也不轻。”杨秀眉头拧成疙瘩,咂嘴道。

  林觉微笑道:“那也没什么,大不了官儿不做了,或者蹲班房。这又不是什么死罪。我想虽最多不过革职罢了,我在京城也待的腻味了,倘若被革职,回杭州逍遥去最好。”

  杨秀沉默半晌,轻声道:“林兄都心灰意冷了,这官场确实是待着没什么意味了。倘若林兄不当官了,杨某也打算辞官归家,种几亩田,过些与世无争的日子好了。我的心其实也很累了,有心报效朝廷,可惜这一辈子怕是没有这么一天了。”

  林觉微笑道:“杨兄可别因为我这么做,条例司的杜大人是我好友,他便辞职离京了,我都愧疚了许久。你再这么做,岂非叫我背负更大的愧疚。”

  杨秀道:“我不是为了林兄,我是自己觉得没什么意味。你也不是不知道,这一辈子我恐怕都要在这里熬着,然后老了跟江胡两位大人一样,一无所成终生碌碌。我以前还抱着希望,但你林兄状元之才,后台也硬,都落得如此地步,我还有什么想法?不如归去。”

  林觉心一动,沉声问道:“杨兄,听说你当初也是一甲第九名高的进士,怎么进了这里呢?那是怎么回事?我一直想问问你,却又怕唐突。”

  杨秀苦笑道:“还能如何?得罪了人了呗。”

  “得罪了谁?看来这个人权力不小啊。”

  “是啊,我得罪的是当今的枢密使杨俊。”杨秀叹道。

  林觉惊愕道:“那是怎么回事?”

  杨秀笑道:“也没什么,我跟他其实根本不认识。他信杨,我也信杨,但我们可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我至今都没跟他见过面。你一定很怪既然我们都根本不认识,又怎么会得罪了他。其实,我到现在为止,也不明白是为什么。只是有人跟我说,我春闱时写的那篇策论得罪了他。这是别人跟我说的,我想或许也正是这个原因吧,因为除此之外,似乎没有任何的理由了。”

  林觉皱眉道:“你是说,你写的章涉及到了这位杨枢密?”

  杨秀道:“那一年春闱的策论是关于朝廷对西夏的政策的讨论,前一年西夏刚刚发生了叛乱,党项人叛乱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自我大周灭西夏之后,党项部落反叛朝廷的事其实发生过多次。当时朝廷采用的政策便是强硬的政策,采用的便是咱们这位杨枢密的办法。你应该也听说了,便是臭名昭著的《灭绝令》。虽然,没有人承认这个灭绝令是朝廷下达的,杨枢密也从未承认过,但人人都知道这是杨枢密的主意。”

  林觉缓缓点头,灭绝令他是听说过的,《国朝史略》虽没有详细记载,但关于西夏叛乱之后的一些记载还是能得知端倪。虽然《国朝史略》说的是杨俊如何临危受命,率十五万大军横扫西夏诸部,平息叛乱的英勇事迹。但写史书的人也从一个隐晦的角度写了一些残酷的事实。如说,《国朝史略》说,平叛之前,西夏诸部人口二百七十九万,杨俊平叛之后,西夏诸部的人口骤降至二百零三万。读书不细心的人自然不会明白这两个数字意味着什么,但林觉可不会放过这样的细节。两个数字之差是七十六万人。而西夏叛军李玄昊的兵马最多时也不过二十余万,这七十六万人当除去二十余万,还有五十万人的性命终结于这场平叛行动。

  这其实便是臭名昭著的《灭绝令》所致。据说,杨俊为了稳固西夏局面,防止再生大乱,便下令将各部族十岁以,五十岁以下的男子尽数诛杀。既造成极度的恐怖气氛,也从人力铲除西夏叛乱的有生力量。这种办法固然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如此残暴血腥的举动,却也让以儒家仁爱治国的大周朝廷难堪,更莫说拿出来炫耀和展示了。故而,这件事一直都是保密的,所谓的灭绝令朝廷也一直没有承认过,只是在民间传的沸沸扬扬罢了。

  “想我大周惶惶天朝大国,尊儒重道,仁义治国。做出这等事情来,自然是不齿于人的。即便是为了平息叛乱,也不该用这等灭绝手段。故而,策论之,我对灭绝令确实抨击了几句,也骂了几句下达此令之人。可能是这件事惹恼了他,所以授官时便被人暗使了手脚。”杨秀轻声道。

  林觉笑道:“你是怎么骂的?”

  杨秀道:“当年年轻气盛,言辞确实过分了些。我说此举有违天和,下达灭绝令之人当受严惩,否则天理难容。诸如此类的这些话吧。”

  林觉哈哈大笑道:“确实够狠的,你要严惩他,他还怎容你仕途顺利?倘若以后你当了宰相,他岂非要被你给严惩了?”

  杨秀呵呵笑道:“宰相?这辈子也不可能了。不过倘若我真的当了宰相,我是一定会严惩这种屠戮生灵,伤天害理之人的。偏偏朝廷认为这么做是有道理的,这种人现在身居高位,坐在枢密使的位置。在我看来,那是一种羞辱。”

  林觉道:“那么,依你之见。像党项人的叛乱这种事,你该如何解决呢?”

  杨秀想了想道:“我并不反对派兵镇压反叛,但镇压不是目的,只是为了平息叛乱而已。要想真正的让西夏归心,需要的手段必是仁政。光是以杀戮使之屈服,并不能让他们心向朝廷。我认为,当让西夏诸部学儒尊道,兴办学堂,加以同化。如果他们变的跟我们一样,对大周便有认同感,便会从心屈服。只有心服了,叛乱才不会发生。倘若当年平叛之后,朝廷不是下达什么‘灭绝令’,而是积极进行这些方面的尝试,那么现在新长大的一批党项族人早已同化了。哪里会像现在,即便在灭绝令之下,西夏诸部还是会反叛,朝廷也不得不派驻重兵屯守。这充分说明,杀戮是不成的。”

  林觉缓缓点头。杨秀的想法是一种以化同化的手段,这种办法确实是最为有效和稳固的办法。只是收效缓慢,朝廷岂会等得?谁不爱立竿见影的手段,像这次变法一样,从皇到两位大人,无不急功近利,希望一夕之间便可改变,这便是急功近利的心态。朝廷层精英皆如此,可见大周朝其实已经走了一条歧途。任何一个朝廷,其实都应该深耕细作,日拱一卒的去做事。为长久计,十年百年计,那才是层精英们应该有的态度。而非是为了一时之计,那便目光短浅了许多。整个大周的精英阶层的目光短浅,必然会导致国家前进方向的偏差,这其实融为一体的东西。

  不过,杨秀的想法却也有些天真的成分。对于异族,有时候教化是无用的。否则世便没有那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话了。事实同化不是以杨秀的办法进行同化,而要加许多的其他手段。诸如内迁,分散安置,通婚,以及强硬政策的高压。杨俊的办法是从消灭对手,所以显得血腥残暴。但怀柔之策的目的其实也是消灭对手,只不过是从精神,从生活方式消灭对手。这其实看似明,但在某种程度也是一种残暴的屠杀。

  “然则你怀疑是杨俊暗使了手段将你安排在此处。不给你任何的机会?”林觉微笑道。

  “不是怀疑,我甚至收到过警告,我知道是他,虽然他并没有出面。我这一辈子也够倒霉的,我不过是提出自己的想法罢了,我大周不是鼓励畅所欲言么?谁料想会因言得咎。哎,我那妻子见我得罪了大人物,升官无望,便吵闹不休,生出外心。我一想,与其如此,何不一别两散,各自安好,于是便写了书放她离去。这件事真是影响了我一辈子,我的一些都毁于那篇章。”杨秀深深的叹息道。

  林觉微微点头,伸手拍拍杨秀的手背道:“杨兄莫要感伤,有些事未必便是坏事。像你以前的妻子,很明显她是不能跟你共患难的,离开了也离开了。以杨兄这般人才,将来必有佳侣。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倘若杨兄一辈子跟这个妇人过一辈子,说不定还更是一桩悲哀之事。”

  杨秀苦笑道:“林兄永远都是那么乐观豁达,这都能被你说成是好事。”

  林觉正色道:“我可不是信口开河。命运之妙便在于不可捉摸。谁能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命运的扭转也在一瞬之间,谁也不可预知。你怎知你将一辈子在此蹉跎?反正我是不相信的。我们要做的便是不断的磨炼积累自己的本事,机会来时,自会抓住。风云际会,春风化雨,只要机会到来,机缘合宜,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

  杨秀苦笑着看着林觉,心道:你现在都这样了,居然还这么乐观。莫忘了你刚刚闯了大祸,也许很快便大祸临头了。

  不过,林觉的这番话,倒是挺宽慰人心的。杨秀压抑的心情也似乎好了许多。

  ……

  事情的发展有些出乎人的意料之外,或者说是出乎江胡两位大人的意料之外。江大人和胡大人虽然嘴巴说着为林觉担心的话,但他们期待的眼神出卖了他们的内心。他们其实希望有些什么事情发生。倒不是这两个老东西心有多坏,而是他们平淡的生活过的太久了,总期待能发生些什么让生活变得不那么平淡。

  可是,他们的期望却落空了。一下午都在门口转来转去,听到一点动静都以为是袁先道带人来兴师问罪的两位大人,直到天黑都没有看到他希望看到的人。而次日一整个午,两个老家伙依旧保持着亢奋的状态在门前转悠。终于,到午后时分,他们意识到,这件事似乎没有下了。

  两人既失望又纳闷,那两位学士被动打的半死,差点溺毙的事情这么过去了?袁夫子居然没带人来兴师问罪?这也太荒唐了吧。这可是大罪啊。以下犯,还是凶狠的殴打,这都没事?简直难以相信。

  林觉看出他两人的心思,午后坐在廊下打盹的时候,很有深意的对两位大人道:“两位大人想看戏么?我林家江南大剧院京城分号有好戏可看,两位大人可免费去看戏,精彩的很。保管不会让你们失望。”

  江胡二人也没听出什么意思,懒懒的打着阿欠,百无聊赖的道:“不看啦,没什么好看的,还不如打打瞌睡。”

  这件事消无声息的这么平息了下去,连林觉也觉得有些意外。因为林觉认为算不会有什么大事,袁先道起码也会来训斥自己一番的。林觉其实已经想好了当袁先道来的时候,自己该怎么应对他。但现在肚子里想好的对策却根本用不。整件事销声匿迹,像从未发生过一样。看来袁先道还是知道进退的,他本心怀鬼胎,却也不敢跟林觉正面对刚,他还没有跟梁王交恶的胆子。再说,这件事他也是受人嘱咐,犯不着为此得罪梁王府。

  林觉不仅感叹,扯大旗拉虎皮的办法永远都是有用的。这年头除了权势地位之外,其实并没有什么能对人造成威慑的东西。自己的所谓才学智慧,并不能替自己挡灾,反倒是自己并不在意这王府女婿的身份,在关键时候却是挡灾的盾牌,给了自己一次庇护。

  袁先道没来兴师问罪,甚至也没再派翰林学士来公房坐镇了。恐怕是因为来崇政殿说书公房风险太大,没有人敢冒这个险。所以公房之却意外的因为这件事得到了安宁。书也不用誊抄了,也不用搬出来晒了,公房里的人也恢复了以往的慵懒。江胡两位大人恢复了每天靠在大椅打瞌睡的状态,林觉和杨秀两人也有了大把的时间交谈。

  江大人和胡大人不理解,林觉和杨秀怎么有那么多的话要说。两人嘀嘀咕咕的在廊下,在葡萄架旁,在院子的鱼池之侧说的津津有味。江大人和胡大人心想:言多必失,年轻人不懂这个道理。终有一天他们会明白,少说话,打打瞌睡才是最好的。

  林觉和杨秀当然不是没话找话的闲聊,两人说的都是朝堂正在掀起的这场波澜的话题。朝堂的事情愈演愈烈,近乎白热化。每天,林觉和杨秀都会去打探最新的消息。毕竟距离崇政殿很近,可随时溜达去左近。虽然他们两人的官职是无法靠近的,但杨秀在宫时日长,他和宫内侍侍卫们很熟络,倒也可以探听一些大殿之发生的事情。两人对于事情的走向倒也知道的不少。

  林觉为严正肃和方敦孺捏着一把汗,特别是当吴春来领衔的《十罪疏》奏之后,林觉紧张到了极点。林觉知道,这是一轮有预谋的进攻,先是群臣奏,造成舆论纷然之态,然后主力军领衔出战,集火力有系统有条理有规划的对严正肃和方敦孺进行讨伐。这一战成败不但干系到变法的命运,也干系到严正肃和方敦孺的命运。倘若败了,那十条罪状之哪怕只有一条罪成立,严正肃和方敦孺两人也将完蛋。

  二月十六傍晚,林觉和杨秀趁着人少的时候得到了去往崇政殿大殿门前的机会,林觉也看到了那篇方敦孺和严正肃联名张贴的《答十罪疏并众官之劾书》。从字里行间,林觉看出是方敦孺的手笔。这篇章写得确实精彩,有理有据有节,含蓄露着锋芒,却并不咄咄逼人。在目前这种混乱的局面之下,笔杆子的重要性极为重要,而方敦孺则有力的发挥了这种优势。林觉相信,这篇章有可能会带来不错的效果,但林觉坚信,这一次的冲击所带来的后果绝非是舌战群臣或者是一篇雄便可以抹平的。《雇役法》的颁布已经让朝廷进入了一种撕裂的状态。这是根本利益的撕裂,已经形成了难以弥合的伤口。后面,会带来更大的难以预料的结果。

  果然,数日后,当朝廷下达了限制条例司权力,以及任命吴春来为副相的两道圣旨之后,林觉立刻便从嗅到了不寻常的意味。一方面表态支持严正肃和方敦孺,强调支持新法的立场。另一方面却又开始安抚反对者,限制条例司的权力。这看似是皇帝郭冲再搞平衡之术,实际是皇内心之的矛盾心理作祟。换言之,皇对新法的坚定支持之心已经有了动摇,这是一个危险的先兆。

  新法的推行,严正肃和方敦孺目前拥有的权力,都是建立圣的支持的基础之。如果这最大的靠山心有了动摇,后果不言而喻。或许此刻还只是矛盾动摇,倘若接下来这矛盾更大,动摇更大,那将地动山摇。此刻这些许的内心的波动,便是这一场大弹劾大辩论所带来的直接的后果。

  林觉试图将自己的分析跟严正肃和方敦孺说一说,提醒他们注意圣态度的转变。然而,二十三日午,林觉去条例司衙门求见时,甚至连严正肃和方敦孺的面都没见到。他的求见遭到了两人无情的拒绝。林觉无可奈何,只得颓然长叹离去。


  (https://www.xdzxsw.cc/book/77539/4789571.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