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君心旋复 > 第4章 殿中探

第4章 殿中探


  第四章殿中探

  方如萱回应道:“是的,多谢娘娘挂怀。”

  皇后娘娘举起戴满了珠宝首饰的右手,轻轻抚了抚鬓角,道:

  “丞相的女儿想必也非同凡响,可否出来让本宫一见。”

  罗帷顿时懵了,该说什么,该做什么,她完全不知道。

  站在她身旁不远处的兵部尚书之女刘司艳,挽着同伴户部尚书之女江顾霞,两人面贴面窃窃私语:

  “即使高贵如丞相之女,也不过是个村姑般没见过世面的罢了。”

  江顾霞附和:“可不是么,大半年纪耗在山野,能有什么教养?”

  这二人相视一笑,发髻上的金钗也跟着微微颤动。

  其他贵女们,见罗帷第一个被皇后娘娘钦点,心里也暗暗嫉恨着。兵部、户部尚书与丞相交好,他们的家眷自然知晓一点罗家家事,可其他的官员子女,甚至根本不知道罗丞相还有一个女儿。且这个刚刚及笄的妙龄少女,面容姣好,身姿秀美,莫不是哪里讨来瞧准了塞进宫里的吧?

  在罗帷犹豫不决之时,身边的罗镜赶忙推了她一把,罗帷不得已只好站了起来,走到母亲身边,向母亲投以求助的目光。方如萱牵起女儿,一齐走到了皇后面前。

  “娘娘,罗帷她刚刚回京,之前一直待在偏僻的山村里,若有什么不周全之处,望娘娘恕罪。”

  “不碍事,本宫听说这十年来都是罗丞相的妹妹罗珊在教养她,当年罗珊琴艺才情名冠天下,教出来的侄女恐怕也不会差。”

  方如萱附和着点点头,心里倒是逐渐明了。两位皇子陪侍在侧,这很可能是一场未来太子妃、王妃的初选。

  皇后将罗帷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肤白貌美,体态纤细但不瘦弱,倒是难得的佳人。坐在一旁的大皇子和二皇子见母后已钦点出了一位官家小姐,终于也暂时放下心中不耐,端详起罗帷来。

  央泽坤此时也生了一丝兴趣,明明是相府千金,却像个没进过宫的丫头似的。她总低着头,那乌黑亮泽的头发就像前些天北邻仓琅国送来的墨玉一般。莫不是在乡野待久了,真上不得台面了吧?他想一睹罗帷真容,便开口问:

  “罗姑娘,听说你在世外桃源隐居多年,那个地方有什么趣事能说来听听吗?”

  二皇子竟主动开口问话了?场下其余夫人小姐无不惊异,心属二皇子许久的江顾霞也狠狠绞起手中衣袖。就连一直沉着冷静的罗夫人都忍不住抖了抖身子。

  只有罗帷,听了央泽坤的问话之后似乎歇了一口气。她抬头,对上高高在上的那人的目光:

  “殿下,小女在央国东南边境的雁停村生活了十年,若要说这十年来的趣事,想必三天三夜也说不尽呢。”

  如水如雾的明眸,稍稍带些羞怯,可却毫无遮掩地望进他探寻的目光里。黛眉杏目,粉面含春,竟是倾城的容貌。央泽坤的心跳骤然停了一拍。

  “这样......你不如说说你们那儿有什么玉京见不着的东西。”

  罗帷报以浅浅一笑,道:

  “雁停村位于央国东南药谷之处,说到这药谷,就不能不提四季里漫山遍野的奇花异草,春夏山间枝桠上多是挂满金铃子,地上长满冬葵子,秋冬瓜果飘香的时节一过,我便随着村里人去寻茯苓与凤仙草,即使大雪皑皑的节气里,扫开积雪,常常能发现化作人形的何首乌,从没有一日不是满载而归。”

  罗帷这一番话,让不少久处于深闺中的夫人小姐心生惊叹。她们低声交换着不屑之词,可心中又渐渐羡慕起来。

  谁人对那如画美景和丰收的喜悦不抱有期许?就连殿上坐着的两位皇子,都被她这几句话所吸引。

  唯独正座上的皇后一人微蹙眉头,心无波澜。山村再美,终抵不过皇城巍巍,她今日要来给皇子择一良偶,对于什么山村乐趣只当是几句废话。见央泽坤还要接着问下去,她赶忙启口:

  “不知罗姑娘这些年里可有时间看什么书,你所处的村庄里又是否有教书先生?”

  罗帷稍微一忖度:

  “回娘娘,罗帷自看完四书五经,最感兴趣的便是诗歌乐理。父亲每年会从玉京带来许多书籍,各个方面都稍有涉猎。另外,雁停村本是没有教书先生的,前些年一直是姑姑在教我,直到三年前村里来了一位姓许的先生,曾是个进士,我若有问题便去问他,倒是受益匪浅。”

  皇后娘娘垂目寻思,忽而又睁大了眼,满目不可置信。

  “这先生可是许彦?”

  “......正是。”

  皇后面色突变,罗帷见状,连忙屏息低头。坐在皇后身侧的央泽明,此刻也正死死盯着她,目光仿佛能在罗帷身上灼出一个洞来。

  许彦,进士出身,曾经的翰林院学士,也曾贵为皇子师。十年前镇国将军叛国一案受到牵连,革去官职,随当时的御史大夫一家左迁至西都,做起了杜瑾之儿子的教书先生,直到三年前失踪,行踪不明。

  央泽明心里百感交集。当年父皇有意留下许彦,可他不受皇恩,非要随杜家西迁,丝毫没有考虑过他这个学生的感受。

  罢了。皇后心想,旧事旧人重提无义。她望向太子,只见他面色沉重,心下更是叹气。

  “本宫今日乏了,这便回去,各位夫人小姐也好生歇息。”

  “娘娘慢走。”

  殿中的夫人小姐见皇后与皇子们这便走了,面上装着恭敬地拜别,心里又恨了这罗府千金一星半点。自家闺女比起她差不了多少,竟然连露面的机会也没有,怎么不气人!

  皇后娘娘走后,罗帷这才大舒了一口气。

  “帷儿,娘刚才看到皇后母子脸色乍变,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我也不知道。”罗帷同样心绪不宁。

  回到家之后,罗帷换了身轻便衣服,夜已深,可她了无睡意。漫步至园中,半倚在亭子里的石柱上仰望头顶上的半片天。寒凉夜风吹过,她丝毫不觉得冷。漫天星汉,灼灼其华,亲近遥远。罗帷伸出手,张开五指,指缝中泄下无数星光。这里的夜空,和之前十年间的夜空并无二致,只是,她的感觉已大不同了。

  罗帷吩咐下人从琴房随意搬来一张琴。这是一张伏羲氏的古琴,安置好后,她轻抚琴身,琴身有一处断纹因而音色更加清亮,是一把绝佳好琴。琴额处刻有二字“清宵”,真是匹配了此情此景。

  罗丞相处理完公事后正打算回房就寝,忽闻清风送来一段无比熟悉的琴声。那乐音犹如泛着涟漪,层层涤荡而来。

  “帷儿,这么晚了还在这里弹琴啊?”

  罗帷看到父亲走来,连忙起身准备迎接,却被罗均制止住了。

  “刚才在房门前听到这一曲《清宴》,仿佛妹妹还在这偌大的府里一般。”

  “爹爹过奖了,小女现在还不能和姑姑比肩。”

  罗均微笑着坐在亭子里,想起妹妹,笑中更带一股心酸。

  十年前,罗珊与翰林院学士许彦情投意合,红媒已定。他为了拉当时的镇国将军与御史大夫下马,和兵部侍郎刘光德谋划了这冤假错案,又因许彦是杜谨之挚友,必会一同论罪,他担心妹妹受到牵连,这才狠心拆散鸳鸯,不让罗珊与许彦再见。

  他回记起当年将妹妹锁在房里的情景。

  那日,他亲自送饭至罗珊房间,她已三日滴水未进。

  病中的罗帷跟在他的身后,怯生生地望着自己的姑姑。她还只有六岁,当时顽疾复发,却非要跟来见姑姑。

  罗珊见到心爱的小侄女,红肿的双眼再次落下泪来。她漠然接过饭菜,道:

  “为了帷儿,我会吃的。丞相您不是要送她到东南隐居避病吗,让我带着她走吧。”

  她将兄长赶出门去,留下了小小的罗帷。

  没想到妹妹对那许彦用情至深,竟对他这亲兄恨之入骨,更挺身而出带着罗帷避病东南,再不肯踏进玉京半步。

  儿时病中的遭遇罗帷也记不清了,可那日在姑姑房中的记忆却分外清晰。

  姑姑嚼蜡般咽下饭菜,又将她抱在膝上,缓缓说着:

  “帷儿,若你今后爱上一个人,姑姑多希望他是个普通人。”

  “为什么?”

  “或者,他是一个连你父亲也奈何不了的人。”

  年幼的自己根本听不懂姑姑话中意思,只觉得她的声音是那么悲凉而无助,因而这么些年一直牢牢记在心里。

  虽然现在,她仍旧没有更多体会。

  “帷儿,这曲《清宴》过于哀伤,可否换首来弹?”

  “父亲不爱听,女儿便不弹了。”

  罗帷换了首稍稍欢快些的曲子,顿时园中飘满春意,可人心若也能轻易便欢欣起来,那该有多好。

  只是罗帷没想到,用不了多少时日,甚至快得来不及准备,她就体会到当年姑姑话中深含的意义了。谁又知晓这样有心而无心的一句话,即将一语成谶。


  (https://www.xdzxsw.cc/book/49346/2831222.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