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许大茂的妖孽人生 > 第65章 数码影音工程的提议

第65章 数码影音工程的提议


  对许大茂这个本家,许部长还是很欣赏的。


  不论他出于什么初衷也好,能直接大手笔给中科院捐了1亿块钱,这种事情并不是谁都能做出来的。


  大陆之外的红顶商人并不少,对国内有过突出贡献的同样很多。


  可像许大茂这般直接给中科院送上1亿科研经费的,还真是蝎子粑粑独一份儿。


  80年以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对人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起了经济、社会、文化、军事等各方面深刻的变革。


  许多国家为了在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都把发展高技术列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惜花费巨额投资,组织大量的人力与物力。


  就在今年年米国提出的星战计划、欧洲尤里卡计划,RB的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等,对世界高技术大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震动。


  国内不想搞吗?


  当然也想搞。


  可现在国家虽说是经济发展和科研教育两手抓,但说到底偏重的还是经济发展。


  许大茂的1亿科研经费,听上去很多,但对科研项目来说其实并不多。


  可就是这1亿经费,让中科院的一些老科学家动了追赶外国科技发展的心思。


  四位科学家在得知有人给中科院捐赠了1亿的科研经费的三天后,向国家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中国高技术的建议。


  眼下虽然还没得到回复,可许部长认为这件事情大概率会被提上日程。


  这事现在还属于机密,许部长当然不会对许大茂他们说,可这一点也不妨碍他对许大茂的赞赏。


  如果许大茂知道这位部长心中所想的话,一定会惊呼“863计划”。


  可现在许大茂可没那个心情了。


  他看着刚才还阴云密布,转瞬间就看着他满脸笑容的许部长只觉得有些发毛。


  这前后的反差确实太大了。


  许部长:“小许,你为北影厂做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现在北影厂也算是在香江打出了一些名气。可这样还不够,今后你对北影厂的发展有没有什么打算?”


  谈到公事,许部长的神色郑重不少,许大茂自然也慢慢收敛起脸上的笑容,沉默片刻后回答说:“今后还是以国内市场为大后方,先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站住脚。在占据东亚和东南亚市场后,向全球拓展,将北影厂打造成跨国影视公司。再来就要不断拓展产业链,打造出华纳那样的世界级影视集团。”


  王洋和许部长互相看了对方一眼,他们没想到许大茂心里竟然打着这个“不切实际”的主意。


  而且看起来他不像是信口胡诌,而是真的有这番想法。


  被问到这样的事,许大茂觉得一些事情也应该和许部长说一说。


  “许部长,我这个想法虽然看似不切实际,但这是我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从77年到今年的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中不难看出来,就这样的影片目前我们国内是拍不出来的。


  好莱坞正不断将高科技运用到电影拍摄中,包括最先进的电脑技术。


  现在这些技术还不是很成熟,但我认为到了十几年之后,电脑图像技术将会成熟,而好莱坞电影将会完成升级换代,进入重工业时代,好莱坞电影人的想象力将会得到全面释放。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所以我这次去香江成立了一家特效公司,专门研究这种计算机图形技术。


  这家公司以后会有回到国内,但现在还是不行。”


  许部长和王洋是真的震惊了,尤其是王洋这个许大茂的老上级。


  他没想到许大茂这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厂长心里竟然藏着这么多事情,而且也一直在为国内的电影事业发展而努力着。


  反观他们每天忙的有时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可是却丝毫没想过以后如何发展北影厂和国内电影的事情。


  为什么许大茂不将香江的特效公司设置在大陆,许部长他们自然也明白。


  外国有许多东西是禁止向国内出口的,想要买那些先进的设备只能以香江作为中转站。


  与其多费功夫,还不如直接将公司设立在香江。


  “许部长,从那些特效电影中不难分析电影和计算机未来的发展,我认为数码影音在未来大有可为,数码技术将取代现在的录像带,数字电影将取代胶片电影。


  我们不能事事都落后别人一步的。”


  许大茂的见识和眼光,让许部长觉得很惊异,不过一想到他几个月的时间就能收购香江电灯公司,也不得不承认许大茂这个“人才”的厉害。


  可这许部长又怎么会知道许大茂的良苦用心呢。


  中国电影在90年代是雪崩的年代。


  雪崩的原因很多,电视和VCD的冲击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要应对电视和VCD的冲击,最有效的办法是拍摄商业大片。


  因为电视机屏幕很小,无法展示浩大的场面,视听感受也完全不能跟在电影院比。


  在60年代好莱坞为了对扛电视带来的冲击,出现了一股史诗大片的热潮,《宾虚》、《阿拉伯的劳伦斯》、《埃及艳后》等等众多轰动一时的史诗电影都诞生在这个时期。它们使得好莱坞进入了大片时代,让好莱坞得以在电视的竞争中生存下来。


  等到《星球大战》为首的科幻大片横空出世后,好莱坞电影彻底从泥沼中走了出来。


  90年代中国电影雪崩后,一直找不到出路,直到2002年张一谋的《英雄》横空出世,在两个月的放映时间里取得2.5亿元的惊人票房,轰动了整个电影界。


  随后《无极》、《夜宴》、《投名状》等古装大片纷至沓来。国内导演不擅长拍商业片,这些大片很多口碑都不怎么好。


  不过正是这些大片把观众拉回了电影院,让市场热了起来,让中国电影逐步回暖。


  好莱坞的古装大片潮十多年后,诞生了《星球大战》。


  中国电影在进入大片时代十几年后,孕育出《流浪地球》。


  现在有了北影厂,国产大片将提前不少年。


  当然这必须是我们的特效技术能够跟上时代步伐的基础上。


  许大茂想要通过他提议的这个数码影音工程,将掌握的手中,否则就无法阻止中国电影在90年代的雪崩。


  上一世国内的DVD企业风光一时,到2000年左右,中国成为全球DVD的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


  但产销量巨大背后存在的严重问题是,DVD的核心专利和技术标准全部为国外企业掌握,DVD的核心元器件都是从国外进口,在国内只是简单的组装,中国企业基本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


  如果许大茂只是将VCD搞出来,而不是掌握全部专利,那么许大茂搞出的VCD会跟跟上一世的DVD一样,将在国外企业的联合绞杀下死亡。


  这就就必须将从光盘、光头、解码芯片,到影音技术,到VCD片源,整个产业链的技术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是不可能凭借一家公司轻易完成的。


  所以许大茂才会向许部长这位文化系统的老大,提出自己的意见。


  虽然这个意见提的有些早,但必须要未雨绸缪。


  在数码影音这方面国内已经落后一大截了,再磨磨蹭蹭下去难道还要让人家掐住自己脖子吗?


  许部长皱眉沉思,这个事情太过重大了,不是他一个人能够决断。


  不过若是那几位科学家的提议被上面批准之后,或许能搞一搞。


  “这个事情关系重大,你以后跟别人也不要再提起,现在你的任务就是给我管理好北影厂。等我们找到合适的厂长人选,你就继续担任出口工作的副厂长。”


  好一个工具人啊......


  许大茂很无奈,说到底他就是一个工具人。


  工具人就工具人吧,左右体制内许大茂在怎么混,也就永远都是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副职。


  许部长来这里一趟可以说也意外知道了许多东西。


  他也需要慢慢消化一下许大茂给他提出的各项建议。


  许大茂和王洋一路送许部长从北影厂离开。


  “王叔,你觉得我这个建议能成吗?”许大茂向王洋问道。


  “等命令就是了,还有以后这个事少提。”


  王洋说了一句,然后慢悠悠的走到门卫这里,逗弄毛球两下后,牵起了狗绳。


  许大茂看了他王叔一眼,然后向他办公室走去。


  “许厂长,您回来啦?”


  文群在看到许大茂的那一刻,立刻迎了过来。


  许大茂点点头然后招呼文群到了他的办公室。


  虽然离开了几个月,可这办公室内依旧干净整洁。


  在椅子上坐下后向文群问道:“最近几个月厂里没什么事情吧?”


  “许厂长咱们厂里一切正常,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发生。”文群立刻回道。


  “那两部电影的拍摄进度怎么样了?”


  文群知道许大茂问的是《刀马旦》和《南北少林》这两部电影。


  他平常也一直关注着这两部电影的拍摄进度,所以也没有什么迟疑。


  “这两部电影可能要等到年前那段时间才能拍摄完毕,加上后期制作的话,估计要明年夏天才能出口上映。”


  这进度也就那么回事吧!


  许大茂对这种事情还真苛求不了,北影厂的这些导演可不像香江导演那样,一个两个的都是快枪手。


  和文群又聊了几句,许大茂挥手将他给直接打发掉。


  又是无聊的一天啊......


  (https://www.xdzxsw.cc/book/173677/9028678.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