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四蜕 > 81章、校场观兵1

81章、校场观兵1


  1、

  “跟人借钱,从来都是锦上添花,哪有雪中送炭的?你不是还没得着那些地吗?这信用就谈不上啊。”

  这句话把大周天子噎得说不出话来。

  “大王陛下,我给的这个点子,也不写到期给多少利,就是与商人共担风险,这对商人的诱惑是更大的。”

  姬延听不懂,很意外,问李审:“你这话我听得糊涂。崔瑞写在券上的利息,已经很高了,确凿无疑,他们都不大情愿,为什么我不写利息,他还愿意了?你给我说说,商人都是怎么想的。”

  “大王,这世上的商人,有两种。一种呢,不敢赌大的,哪怕守着一年那蒙蒙细雨似的利息,他也不敢放弃。但有一种商人,他就喜欢赌大的,假如有一个买卖,成了可以翻倍,输了就掉脑袋,他都敢。他就喜欢这个。”

  哦,是这样啊?还挺有意思的。那你是那种商人呢?

  李审嘿嘿一笑,我既不敢赌大的,也不稀罕小的,所以呢,高不成低不就,在洛阳这地方,只能算中等。

  崔瑞在边上帮腔:“大王,我觉得这可行。”

  姬延微微一笑:“那就这么干吧。也没别的招了。你再去召集商贾,富户,把这意思说一下,这个券,写我的名字。”

  崔瑞说:“既然如此,那就不借五十万钱了,直接借一百八十万。以所占秦国三年贡赋为抵押,分给借券者一半,不管多寡,都给一半!”

  “有气魄!”李审赞道。

  这个数字把天子吓了一条,犹疑地看着崔瑞,心想,五十万都够呛,你还敢说一百八十万,能弄到吗?

  “这世上没有借不到的钱,只有给不了的利息。”

  “你这数字太大,还利息倒是不怕,万一本金都不够呢?”

  “那就再借嘛。只要周转得起来,不怕没有钱生钱!”崔瑞心想,大不了加点贡赋,只要能启动,还怕它停下来?

  李审给崔瑞竖起大拇指,崔大夫,高识卓见,令人敬佩,古之范蠡、计然,不过如此!

  姬延没有犹豫,颤巍巍的一挥手:你就去办吧!

  崔瑞没有马上召集各商贾富户,而是先放出风声去,这次借钱总数就是一百八十万,多一个子也不要。以夺得秦国土地三年的贡赋为抵押,不但三年后保本兑付本金,还以三年贡赋的一半作为利息,不论多寡,一概一半。

  这个消息经过一天的传播,已经在洛阳上下传了个遍。这才再次召集富户们来开会。

  结果还真出乎意料的好。

  富户们经过一天的盘算,觉得这买卖划算,纷纷踊跃认募。

  徐格最先发言:“这买卖划算,但如果我要得多,怕你们骂我肥水不流外人田。鄙人把话撂这里,如果你们能把这一百八十万都要走,我就吃个亏,不挣这个钱,要是你们拿不完,剩下的都归我。”

  许浣也搭腔:“各位,大家都是场面上的人,我也明人不说暗话。去年送给楚国的古董,都是楚国几百年王陵,以及宗族大夫的陵墓里的宝物,要真让我仔细地卖,远超这个数。如今国家有急事,需要用钱,否则也不会让那么大的利给我们。我先认二十万,剩下的你们说。”

  崔瑞有点尴尬地说:“每人最多只能先认十万,假如不足,再说吧。”

  许浣一摊手:“还限购?那你们下面谁喊个十万,你喊了我出钱,名字写你的,私下算我的。”

  他话一停,商贾富户们不干了,纷纷报数,很快就募完了一百四十七万,剩下三万,徐格当众表示不满,崔瑞只好写上徐格的名字。

  钱的事情,居然就这样完美解决了。崔瑞派人到各家各户,按照券上写的,交割钱款,洛阳各家箱子底下的,市面上的钱币,瞬间就被抽去了大半。

  对于这个结果,天子和太子都是喜出望外,想不到还能这么玩,崔瑞真是个天才!让他掌度支一事,简直是驾轻就熟。

  钱有了,就扩大招兵,勉强把人数凑到了一万,这就算是能看得上一些了。

  天子的诏令发出不到二十天,楚国的人就到了。因为楚国早得到风声,准备最充分,派了项燕带了两万人马,参与此次会盟。朱英随军参赞。

  楚军驻扎在东门外,离庞煖练兵的地方不远。项燕带的这些,依然是项氏的私兵一万,加上配属的一万,甲仗鲜明,与周国这群刚凑合在一起的乌合之众,形成对比。

  好在周人拿出一些刚造好的甲仗,分发给士兵,勉强遮住些颜面。

  赵人对神兵的威力是最清楚的,因此周国发出的会盟邀请,他们也丝毫不怀疑,平原君派自己的小儿子,赵壶,也领着两万人马,比楚国稍晚两天抵达洛阳。驻扎在北郊。

  有趣的是,跟着赵壶来的,还有冯亭的一个孙子,冯恭。冯亭把韩国的上党献给赵国,又在长平之战中与赵括一起战死,对韩国对赵国,都是无可置疑的大忠臣。这次听说周国得到了神兵,冯恭无论如何都要来看一看。

  韩国与周国关系最紧密,这个事情从头到尾都清楚,只派了五百弓弩手,由一个叫暴推的小校尉领着。暴推没什么名声,但他祖父在韩国可是个名将,当年暴鸢在垂沙之战打败楚国,活抓楚将唐昧,可是大大长了韩国的威风。

  二十多年前,白起进攻魏国,韩国派暴鸢救魏,暴鸢被白起打败,损失了很多人,不敢回国,就留在了魏国。然而韩国念他多年的战功,没有清算他在韩国的家人。二十多年后,他的孙子暴推,也当上了韩国的一个小将领。

  暴推上奏周王,韩国路近,不必多派兵,到有事的时候,再增兵。跟着暴推来的使者张步履,是张氏嫡系,比张爰还亲,可以全权负责此事。

  魏国方面,也派了一万人马,不几日也到了。

  燕国使者先到,告诉周王,一万五千人在后面,因为路远,要晚点到。

  齐国没有动静,大家一点都不奇怪,也没打算见到他们。

  周王姬延,看到各国诸侯突然一下来了这么多,这是他当大王几十年,从来没见过的景象,不禁心花怒放。

  他看出来了,来的这些人,都是在各国说得上话的人物,但职级都比较低,这说明各国都很重视但都很谨慎。

  接下来几天,那是每日召见,宴席招待。

  等燕国的人来了后,周国安排在南郊举行了一场观兵会盟。这安排的座次,是按照各国使者的年纪来排的,谁也不得罪。

  大王姬延邀请来的各国代表都入座了后,他缓缓登上高台,由姬绛向各国使者把各自的身份名字互相介绍一番,然后宣布开始观兵。

  什么叫观兵会盟呢?就是在会盟仪式前,安排各国展示军容。规定每军抽五百人,进行操演。

  赵国由赵壶带来了三百骑兵,就在场上表演骑射。每一队由五骑并排冲过来,离标靶还有五十步,就搭弓射箭,因为箭簇是贵重之物,就用木杆代替,射完就往斜刺里掉转马头。三百人一轮骑射下来,场面十分壮观,姬绛在台上看了,禁不住赞叹。

  这就是赵武灵王八十多年前胡服骑射留下来的骑射战法,果然非同小可。他问赵壶,这骑射战法,离敌人还有几十步就射,杀伤力还是蛮大的。

  赵壶心里很得意,嘴上谦虚地说:“赵国连年大战,国家新定,腾不出手,家父只让我带了这三百骑兵,人数少了点,不能攻坚,只能偷袭骚扰,不求有多大战功。”

  姬绛赞道:“有用,有用,已经很有用了。”

  接下来是项燕组织了五百长戟兵进行列队训练。这个,去年在洛阳已经玩过,但这次人更多些,气势更足。

  长戟兵的战法很简单,就是列队慢慢往前走,只要走到近前,佛挡杀佛,神挡杀神。两人抬一杆大戟,十人并排上前,走得虽然慢,但到了阵前,什么都挡不住。

  这种战法,最重战士的勇气,几百人必须紧密靠在一起,实行密集进攻。但是这个长戟兵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过于笨重,速度太慢,必须要由长盾兵保护,等行进到有效距离,才发起最后冲锋,否则别人一阵箭雨就损失大半了。

  也是这个原因,这个古老的兵种,慢慢地就退出了历史舞台了。

  韩国的来的都是弓弩兵,这个没法表演,因为太浪费箭枝。只是演示了下阵型,空手比划比划。

  魏国的派了场刀盾兵演武。

  简单说吧,各国都演示了一遍,就等周国最后来一下了。

  众所周知,周国武备不行,大家就等着看笑话。庞煖领着五百人进场了。这些是从那几千乌合之众里挑出来的,还能看得过去。

  赵壶听说在周国领兵的是庞煖,因此对他特别留意。看到庞煖的样貌,觉得很诧异——这真的是庞煖??

  姬绛很疑惑,难道你还见过庞煖?

  他是武灵王时的人啊,怎么也得八十多了吧?


  (https://www.xdzxsw.cc/book/154969/8181059.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