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雏凤清吟 > 第二十九章 九殿下

第二十九章 九殿下


  从二姑娘的庄子再往西十多里路,有个叫陈家村的地方,曾经出过一个举人。

  因其幼年时父母双亡,家中有些财田,族亲颇有侵占和苛待之意,便在二十多年前中举后变卖了家产,携妻带女上京春闱,后一直都没有回来。

  一直到了七月,忽然来了几十号人,还出了兵丁,厘清了他的族地,赎回了原本卖出去的二百亩地,建起了二个卷棚院子,到了十月,更是来了百十号人,运回了三具棺椁落葬在了他的田地中,周边的便做了祭田。

  等棺椁落葬后,一大一小二个卷棚屋子就都住了人,算来倒有四五十来个人。很多都是骑马佩剑持刀的侍卫。看起来住在正房的那位少年应该十分富贵才是。

  那到底是什么人呢?没人敢近前去探视,但有人猜测是举人的后裔,这三口棺椁该是举人、举人娘子和女儿才是。若果真如此,这少年的身份就很耐人寻味了。。。

  西边的卷棚屋子是个三进院子,庭院很是宽敞,正房虽有五间但比较狭窄。

  如今站在正房门口的正是二姑娘所见的那位十二三岁的少年,在他身后除了小魏子还有梅姑姑等六七个侍女。

  徐伴伴从门外快步走了进来:“九公子,祭奠物事俱已备齐,请您上祭了。”

  几百步开外就是埋葬三个棺椁的地方,圆圆地建了二个坟头,高出地面丈五,具是用汉白玉做的围档,坟前是一座双檐攒尖顶四面碑亭,上书着:“显成恒公陈氏夫妇、显妣真懿夫人陈氏墓”。

  左边的只写着:“不孝子立。”没有落款。

  若是外人看见,怎么看就觉得怎么奇怪:这母亲不和父亲合葬,倒是和外祖父母葬在了一处,也没个名字,莫非是被休?合离?

  厅碑前七鼎六簋,放着三牲九礼,牛、羊、猪、鱼、腊、果、稷等物。香烛燃起,和着西北风,左飘右荡,欲明欲灭。

  九公子站在亭前,眼睛透过那块亭碑,看到了五个多月前月华殿的寝殿。

  他的母妃,不,那时候还是昭仪,躺在床上吃力地嘱咐他:“离他们远远地,再不要去查什么真相,也不要争。只要你好好地活着,娘便能瞑目了,你记住了吗?”最后一句话,昭仪的声音忽然提高了些。

  看着娘撑起身子满是期待看着他,他忍着痛恨含着泪点头:“记得了,儿子去余杭,父皇已经准了。”他伏在床边压抑着声音痛哭不止:这仇母杀弟之恨让他如何忘怀,如何罢手啊。

  第二天娘就去了。父皇加封华妃,葬入皇陵。

  而她的真身和那个生下来就死了的男婴和她父母的骸骨都秘密运回了南边,昭仪的故乡余杭陈家村。

  他的弟弟,因着落地而亡,连个葬身之地、碑文都没有,母妃舍不得,就合在了一个棺椁。他也被父皇打发去皇陵守孝,其实来的是余杭乡下。

  “九公子,该行礼了。”徐伴伴轻声提醒着似乎神游天外的九殿下。

  九公子,不,九是殿下。

  文曦陛下第九子钱郦稷,收回隐隐含着泪意的目光看向祭桌上的香烛。

  他的母妃一生坎坷,先是随父母历经艰辛来到京城,再遭遇父死母病花光了积蓄,最后母亲病重不治而亡,她孤苦无依无力葬母,只得卖身于前来招宫女的嬷嬷。

  在宫中又吃尽了苦头,九死一生才有了他,虽然陛下恩宠无比,却也招到了其他嫔妃的嫉恨,趁着父皇因前朝兵灾之乱多日不进后宫之便,下死手害了母妃和弟弟。。。

  母妃,不报此仇非人子啊。

  九殿下三跪九叩,大礼祭拜。

  祭奠完毕,九殿下往回走去,眼望四野,寂然无声。

  虽然身后跟着一众几十人,但他还是觉得清冷而萧肃。

  远处炊烟袅袅,该是农人们在烹鸡烧鹅吧,明日就是除夕了,九殿下的眼神有了点温度。

  回到了屋里,大宫女赵槿伺候着他换了常服,秦瑜端着茶放到了书桌上,一边轻声回禀:“公子,熊领侍卫求见。”

  侍卫熊玉卿是他的领侍卫,辖下三十个侍卫每天分了两班守护着他的安危。

  日前因着小魏子言到那三架马车是那个小姑娘的,他一时好奇这山野之地怎么也有这般讲究的乡绅富豪,该不是哪家小隐隐于山水的名士国师吧,就让他去打听了,估计是探着消息特来回禀吧。

  探着又如何,那些人事与他有什么干系?都该离他远远的才是。他母死弟亡孑然一身,虽有父亲却是陛下,眼里只有家国,哪里还能记得有一个远在几千里之外的儿子。

  他孤苦伶仃就如同。。。就如同五年前靖西侯世子的遗孤,跪在灵堂凄楚无比。可是,你至少还有亲娘在啊。。。我的亲娘啊。。。

  九殿下双手捂住了眼。半晌,才使劲搓了搓,接过了秦瑜递过来的帕子又擦了擦,回复了她:“让他回去吧。”声音有些嘶哑。

  秦瑜暗暗叹气,本来以为殿下能听些乡野消息,也能开解些,没想到更加沉郁了几分。

  这华妃娘娘去世都快半年了,殿下一直都愁眉不开,除了从净寺上香回来后有些笑意了,今日怎么又成了这副模样,可怎么办好呢?

  伺候在屋子里的梅姑姑和赵槿都垂首不语,心里也都琢磨开了:殿下心情复又抑郁,因是刚祭拜了母弟之故。只明日便是除夕,这屋里屋外的一点过年的气息都没有,也不吉利。虽说要守孝不可饮宴,但也不至于暮气沉沉至此,他还年小,长期以往不利长成,得让他开怀一些才是。

  梅姑姑悄悄地退出了屋子,往前院去找陈先生。

  九殿下此次下乡,他的父皇指派了四位先生师傅教授于他,分别是书、画、棋、骑射功夫。

  梅姑姑找的陈先生名文彦,字邦之,号野叟,是文曦朝首屈一指书画大师,善山水,精花鸟,工金石,一直供职于朝廷,本也是九殿下的业师之一。

  她便是想请他借着作画,说动殿下出去走走,或许能展眉些。

  陈先生六十上下的年纪,很是清瘦的一个老人,头发花白,又不修边幅,看上去有些邋遢的样儿。

  到了余杭后,因着殿下无有心思写字作画,他每日就自个儿登山看景。

  他本号野叟,最爱着山水田野,正画着一副溪山垂钓图。

  听了梅姑姑的诉求,便应诺过了年与殿下一起鉴赏新作,再邀了他去外面走走。

  陈先生愿意了,可是殿下是否肯出门呢?梅姑姑又担心了起来。


  (https://www.xdzxsw.cc/book/86155/4461667.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