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不那么纯真的年代 > 第七十四章 网红电商之路

第七十四章 网红电商之路


  “你这边先坚持一下,回头我让人力那边多发点儿招聘广告。”

  面对人力缺口张十三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安慰一番:

  “另外咱们集团的第一所大专已经通过审核了,明年就能参加统招,到时候需要什么样的员工咱们自己去培养。”

  有邓利民关照,洛山师范升级大专的进程快了不少,原本需要一年的评审流程只用了几个月就完成了。

  前几天邓利民的秘书刚刚传来消息,现在洛山师范已经可以正式更名为‘永定省阳光职业技术学院’了。

  要不是时间实在太紧,阳光高职今年就可以参与高考统招。

  不过就算再等一年也没什么关系,现在洛山师范的名气已经打出去了。

  今年报名的人数已经突破了往年的记录,甚至很多考上高中的学生都有来报名的倾向——以洛山一中的教学水平,考不到班级前十名几乎就没有上大学的可能,还不如早点出来挣钱。

  张十三已经特意嘱咐过招生办多留意一下那些严重偏理科的学生,目的就是为了挖掘程序员的苗子。

  程序开发其实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困难,哪怕六七年后扩招的大学生犹如过江之鲫,仍旧有很大一部分从业者是非对口的。

  很多人都是在培训班上了三个月的速成课,就出来找工作了。

  这些人大多只知道一点最基础的开发常识,稍微复杂点儿的问题都解决不了,不过这并不耽误他们从事一些基础的开发工作。

  张十三打的就是这个群体的主意,他就不信自己用三年时间培养出来的学生干不过那些只培训过三个月的流水线生源。

  不过比较难受的是,这些学生起码要到2011年之后才能发挥作用,所以眼下他对郑雁北碰到的用工荒也没什么好办法。

  于是就在郑雁北幽怨的眼神之中,张十三拍拍屁股离开了开发部,颇有种落荒而逃的意思。

  既然外挂软件已经开发出来了,那么“网红战略”也到了实施的时候。

  邓佳怡早就完成了公司的注册工作,一家文化传播公司和一家模特经纪公司已经开始招募人手了。

  最好招纳的就是文案编辑,北都那么多大学生可不是开玩笑的,

  只要有电脑就能工作,工资也比发传单、当家教高上不少,连招聘公司都是经过爱聘网官方认证的,这么好的工作吸引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眼下网赚还没成为骗子的代名词,所以广告发出去没多久,就收到了好几千份简历——自己有招聘网站就是这么任性。

  至于网红的人选也不是很困难,各大艺术院校每年出来那么多毕业生,可不是人人都能当明星。

  相反,能进娱乐圈的只是很少一部分,大部分人并没有走上演艺道路。

  有的人怀着一腔热血成了龙套,一些有底子或者赶上机遇的进了艺术团体,还有一部分做了老师继续培养下一代一考生,至于剩下的绝大多数就从事了其他行业。

  所以对于擅长抓住每一个机会的艺校生来说,哪怕张十三的经纪公司是新成立的,也没有阻挡他们报名的热情。

  负责招聘工作的是孙晓洁,那个最早跟着张十三干的实习生。

  原来她负责爱聘网的经营,后来公司做大了之后能力有些跟不上,被新来的经理挤掉了。

  张十三也没亏待她,让她转到了人事部门当了一个小主管,而网红招聘正好是她负责。

  “张总,明天就是面试的日子,但是我们有些拿不定主意,您能参加一下吗?”

  “明天呀……现在有多少个报名的了?”

  “报名的有500多人,安排在明天面试的有100个,差不多需要一整天时间。”

  “我没那么多功夫,这样吧,明天上午我过去一下,至于接下来的工作就靠你们了。”

  张十三哪懂什么招聘,就是觉得面试网红跟选妃差不多,想去开开眼界而已。

  “那太好了,您要是让我们招个财务、招个技术我们还知道怎么面试,但是您说尽量招长得漂亮的,我们就不知道该怎么选了。”

  “也不全要好看的,有特长或者比较有意思的都可以,比如会穿衣服的,会化妆的,至于相貌你就按照比前台高两个档次来面试就行。”

  张十三对网红公司的定位非常清晰,就是只做互联网红人,并不掺和竞争激烈的演艺和模特行业。

  而网红变现大体上有那么几种方式:一是做广告,二是粉丝打赏,三是网红电商,四是形象代言,五是网红转型做演员。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第一,第二和第三条,至于做形象代言和转型做演员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在视频直播还没火起来之前,那么网红的盈利模式只剩下了做广告和做电商。

  电商变现就是张十三重点关注的,在招聘网红的同时,他已经安排人去注册淘淘店和收购服装以及化妆品商标了,网红带货就是新公司的主业。

  “好了,还有其他问题吗?”

  “还有一个事儿,艺人包装这一块公司没人懂,所以邓总安排我们找一个专业的经纪人,这是他们的简历,您可以看一下。”

  “先放这儿吧,回头我看一下。”

  孙晓洁离开之后,张十三看着手中的简历有些出神,他一直没有放弃过做电商的打算。

  直到他重生之前天朝互联网领域的规模早已超过了万亿,网络公司的数目根本数不过来。

  但是真正盈利的依旧只有少数几家,其中光是BAT的营收就占据了全天朝所有互联网利润的半数以上,剩下的绝大多数公司都在烧钱亏损阶段。

  所以别看互联网火热的不行,真正能挣钱的并没有多少。

  有意思的是,越是高大上的项目盈利的越少,真正挣钱的都是那些看起来比较"土"的项目。

  按照行业分类来讲,整个互联网领域里,电商获取的利润占了四成,游戏占了两成半,剩下的那点儿才是其他行业的。

  所以不管从垄断程度讲还是创业难度来讲,做电商都是最合适张十三的选择。

  相比起跟小马哥抢食来说,还是马星人那边比较好混。

  哪怕再不喜欢腾旭,作为一个现代人也不得不使用QO和微言,毕竟大部分人的人际关系都在这两个软件上。

  但是电商就不同了,马星人的能量再大也不能强迫别人必须在淘淘网上购物,总有一些淘淘网涉及不到的领域。

  张十三的目标就是借助爱团网的平台做一个聚美优品和唯品会的结合版出来。

  但是在前期没有用户基础的情况下,开淘宝店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先通过网红推广淘淘店的品牌,等到自己的项目做起来之后,到时候这些通过网红带货火起来的品牌就可以起到撑场子的作用了。


  (https://www.xdzxsw.cc/book/84691/4627680.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