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不那么纯真的年代 > 第六十八章 几乎不可战胜的对手

第六十八章 几乎不可战胜的对手


  刘松和王强的经历只是冰山一角,每天都有类似的交易发生在不同的地方。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搬出校园,萝卜公寓的经纪人已经忙疯了,恨不得24小时连轴转。

  毕竟每成交一套房子都有丰厚提成,这么好的机会可是可遇不可求的。

  内网显示签单最多的经纪人半个月的收入就已经过万了,这个数字狠狠的刺激了一波其他经纪人。

  胡晓军也不愧是在房产圈子里浸淫了十多年的老油条,瞅准机会上线了一系列针对毕业生的优惠活动。

  不仅仅是缓解房租压力信用卡分期业务,他还借鉴爱团网的砍价模板做了一个租房砍价的推广游戏。

  只要有20个人帮着点赞,那么首月的房租就可以优惠200块钱。

  活动效果当然是出乎意料的好,真金白银的优惠总能激发出人们无限的潜力。

  再说20个赞而已,对同学遍天下的毕业生们来讲根本不叫事,随便转发两个群就搞定了。

  很多新客户都是通过这种方式知道萝卜公寓的,到后期甚至出现了房源负增长的趋势——新房装修的速度根本比不上业务员签单的速度。

  现在的情形已经不是经纪人求着租客付租金签约,而是租客争先恐后的催促经纪人尽快签单,哪怕每个月需要多付一些服务费也是很超值的。

  对毕业生们来讲,花点钱享受一下萝卜公寓的小清新装修以及极其正规的管理制度,可比跟黑中介斗智斗勇有吸引力的多。

  都是天之骄子,工作之后稍微加两天班这些钱就能赚出来。

  当然业绩的增长只是萝卜公寓扩张的一方面,趁着毕业季的功夫胡晓军也没少笼络人才,众多新鲜血液替换了那些尸餐素为的老油子。

  大学疯狂扩招的后果越来越明显,已经有不少人喊出了“毕业即失业”的口号。

  所以这次萝卜公寓的大换血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虽说以萝卜公寓的体量肯定是招聘不到“北清南浙交复科”这种级别的人才,但是吸纳一些地方性二本和大专院校的的毕业生并不是什么难题。

  对于很多来北漂的大学生来讲,萝卜公寓远超同行的高薪资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只要肯努力,收入超过程序员都不是什么问题。

  现在萝卜公寓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比例已经超过了90%,剩下的那些都是刚起步时张世祁带过来的老员工,主要负责的也都是公司旗下那些自有房产,跟萝卜公寓的主业并不是一回事。

  张十三对此是非常支持的,学历早就摆脱了奢侈品属性逐渐成为入职门槛。

  或许有些工作不需要高学历就能完成,但是同等条件下张十三还是更偏向招聘有学历的员工。

  不说别的,单单是北都市政府给的补贴就有很多是带着学历要求的,学历不达标,连申请很多政策的资格都没有。

  ————

  经过阵痛式的调整之后,萝卜公寓终于迎来了长足的发展。

  胡晓军也完美的证明了他的能力,公司的业务几乎不用张十三再操心——作为半个外行,他也不大可能比胡晓军做的更好。

  所以闲不住的张老板又开始忙碌其他的事情。

  不过天不遂人意,某天,郑雁北告诉他说新成立的ios小组已经把《水果勇士》的内测版本开发出来了。

  张十三迫不及待的去验收开发成果的时候,王小溪悄悄跟他说胡晓军有急事找他。

  “张总,恋家开始推广他们旗下的洋葱租房,对我们的业务造成了不小影响。”

  “洋葱租房?不叫白如吗?”

  闻言张十三一愣,洋葱租房是什么鬼,白如哪里去了,难道是自己大chaos特抄的蝴蝶效应把白如搞没了?

  想想也不是不可能,毕竟提前好几年入行,或许原来的白如团队都不知道在哪窝着呢。

  胡晓军被问的有点懵,疑惑的说道:

  “他们现在上线的品牌就叫洋葱租房呀,白如是什么?”

  “没什么,早先我这边得到的消息是恋家准备把自营业务起名叫白如租房,没想到突然改掉了,你继续说。”

  张十三敷衍了一句,胡晓军也没在意,有些担忧的说道:

  “或许是为了蹭我们的热度吧,现在洋葱租房发展的很迅速,借助恋家众多的门店资源至少累积了8万平米的房产,下一步应该就是给我们硬抗。”

  胡晓军不担心是不可能的,虽然现在恋家还不是未来年营业额7000亿的中介巨无霸。

  但是对萝卜公寓来说,他们仍然有着极大的优势。

  首先是房源方面,萝卜公寓的房源都是业务员挨家挨户扫楼出来的。

  虽说也有不少是通过电话拜访打出来的,但是所占比例很小。

  而恋家手里却有半个北都的房屋资料大辞典,经纪人能直接联系到大半的租赁房东。

  第二个是经验优势,对于如何促使客户成交,中介经纪人有着丰富的策略和话术。

  而这些经验积累显然是萝卜公寓的经纪人不具备的。

  最后就是规模,不说别的,恋家老总左军向来秉行“逆势扩张”的经营战略。

  2008年一年恋家可没少开店,截至目前再北都至少有300家直营门店。

  而萝卜公寓总共才有三家门店,经纪人还没80个,但是恋家随便一个门店就有一二十人的规模,全部算起来的话,人数足足是萝卜公寓的一百倍。

  拼规模肯定是拼不过的,张十三现在真有种个人站长挑战腾旭的感觉——像极了像风车冲锋的唐吉柯德。

  “看来他们准备跟咱们来场蔬菜大战了,不过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弄了8万平米,你知道他们怎么是操作的吗?”

  “房源这块儿都是从门店签的,人员也是从门店租赁小组那边抽调的资深经纪人。”

  胡晓军对洋葱租房的调查还是比较详细的,至少很多非公开的细节都调查到了。

  “虽然员工都还是在门店工作,但是整个业务完全是独立运营的,公司架构和经营模式跟我们差不多,我们换掉的老员工有不少都加入了洋葱,等于是优中选优搞出来的一个小恋家。”

  不仅如此,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竞争优势是萝卜公寓没有的,作为一个专业的中介机构,恋家旗下还有自己的金融机构。

  比起萝卜公寓的信用卡分期来说,起码10%的利息是烂在自己锅里的。

  “你有什么想法?”

  张十三有些头疼,碰都恋家这种行业巨头确实很无解。

  就算有着重生的优势他也没什么好办法,两者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简直是狗咬刺猬无从下嘴。

  好在作为老板,碰到搞不定的问题的时候就可以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甩锅给手下,说不定胡晓军有自己的想法呢。


  (https://www.xdzxsw.cc/book/84691/4627674.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