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不那么纯真的年代 > 第二章 六道沟小学

第二章 六道沟小学


  有王麻子在前面带路,张十三安心了不少,人生地不熟的还是有个向导更加可靠。

  唯一的问题就是王麻子的拖拉机跑的实在有点慢本来就是小马拉大车先天不足,更何况现在车斗里还塞满了人,能跑的快才怪。

  哪怕油门已经踩到底,把12马力的柴油机憋出一阵一阵的黑烟,张十三看了一下仪表盘,此时的速度依然没有超过20公里每小时,只能放慢速度亦步亦趋的跟在后面。

  等路程过了一半两辆车从国道拐进山里的黄土小路之后,行进的速度更是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点。

  一个小时都跑不了五公里,比乌龟还慢,张十三只能耐着性子慢慢挪动。

  这倒不是说两人的驾驶技术太差,实在是眼前的路根本算不上路,除了不长草以外,完全没有一点可以被称之为路的地方。

  小路沿着半山腰盘旋而上,一边是梯田,一边是悬崖,最宽的地方不足五米,最窄的地方更是连三米都不到。

  路面坑坑洼洼不说,时不时还会有一段沙话路,就是那种跟沙漠一样的构造,土壤都是流动的,随便来阵风一吹就能扬起大片沙尘,开车走在上面随时都有打滑的危险。

  幸好张十三刚刚换了新车,奔驰系的强力四驱足以保证它的通过能力并不弱于前面的拖拉机,可以算得上是有惊无险。

  车是他前阵子刚换的,自打上次安志远说他的车配不上他身份之后,张十三就有了换车的心思,恰好买房的时候办了贷款省下一大笔钱,就通过张仕久提了一辆奔驰。

  原本也考虑过那些商务款,不过相比起来还是越野车更符合他的年龄段,没想到误打误撞恰好解了他此时的燃眉之急,幸好换了车,要是还开着去年买的紧凑级,别说通过性,就这烂路足以能把他的早饭给颠出来。

  在这点上娇生惯养的张十三就不如本地土著了,拖拉机上的妇女们早已习惯了这种恶劣的路况。

  哪怕修在崖壁的小土路没有任何保护措施,也丝毫没见她们露出胆怯或者恐惧的模样,仍旧叽叽喳喳的聊着天儿,仿佛身下的颠簸根本不存在一样。

  或许是对张十三这个自己开车过来支教的“老师”太过好奇,坐在车尾的几个年轻女人时不时就会指着他笑闹一阵。

  隔着玻璃张十三也听不见对方在聊什么,不过按照常理猜测应该少不了荤段子。

  天朝农村妇女的嘴皮子功夫向来是所向无敌的,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女人们,因为平时很少有其他娱乐活动,卦耍嘴就成了各个年龄段妇女们的唯一消遣。

  张十三的村子就是这种情况,只要一群妇女聚在一起,连谁家老爷们儿的屁股上有几颗痣都能打听出来。

  而且说起话来完全毫无顾忌,不但生直器官总是挂在嘴上,稍微有点儿不爽,就能把对方的祖宗1代全部问候一遍,不管多复杂的生理伦理关系,都能贬斥的井井有条,让人丝毫占不了便宜去。

  其实最厉害的还不是他们话语的狂野,而是闲聊的时候也不会耽误干活,哪怕话里刀刀见血,手里还是该拧玉米的拧玉米、该打毛衣的打毛衣,就仿佛手和嘴分属于不同的两个人一样。

  前面拖拉机里也是同样的情况,妇女们一路聊着天一路择着菜,时不时就会从车上扔出几片烂菜叶来。

  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天色将暗,经过一下午的颠簸,妇女们也没了下午的精神头,就跟被霜打过的茄子一样。

  其实张十三也累得够呛,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比开一天的高速都要累,精神头一直紧绷着,直到此时路变得平坦了。才终于有了一丝放松的机会。

  没一会,带路的拖拉机就在一个路口停了下来,王麻子倒是每见有什么异常,再一次越过重重阻碍从驾驶位上跳了下来。

  “小老师,从这个路口往上面走是我们村,往下面走就是六道沟,六道沟小学就在村子的最里边儿,下去之后随便找个人打听一下就能找到,还有不到一里路,我就不送你了,车上都是些妇道人和小崽子,太晚回去家里也不放心。”

  生怕张十三走错路,王麻子连说带比划的给他做了一回人工导航,连哪里的路面有坑,哪里的路面有洞都想跟他全介绍一遍。

  “谢谢王师傅,我自己过去就行,这条烟你拿着。”

  对方能把自己带到这里张十三已经很知足了,从副驾底下抽出一条黄金叶递给王麻子,为了应付这种情况,类似的小礼物他车上没少准备。

  王麻子很是眼馋的看了一下张十三手中的香烟,犹豫了一下还是推了回来。

  “这可不行,额又没干啥,哪能要你东西。”

  “要不是你带路,我可到不了这里,给你你就收下吧,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或许以后有什么事我还少不得麻烦你。”

  王麻子纠结了一会,小心翼翼的说道:

  “要不我拿两盒?剩下的你留给姓蒙的,不给他点好处的话,等你回去的时候他肯定会跳出来找事儿的。

  这人可坏哩,不是查账就是查车,总有法子罚款,要不是我爹跟他爹认识,就凭今天我车上拉了那么多人,少不得罚我五块钱。”

  “我这车前一阵就刚被他收了车船使用税,一年要96块钱,比电视上说的的还要贵二十,可黑心,咱这连个水洼都没有,收的哪门子船税。”

  或许是因为同为司机身份,让王麻子有种找到知音的感觉,絮絮叨叨的跟张十三道起苦来。

  “姓蒙的?你说的是那个交警吗?”

  张十三倒是知道很多小地方都有靠山吃山,靠路吃路的情况,不过还真没想到三王县竟然穷到这种程度,区区二十块都要算计。

  “对,就是刚才在路上查车那个公安,他说你有钱,想让我在你身上蹭点好处来,但是你是来帮我们的,我骗你东西会被村里人戳脊梁骨呢。”

  张十三很是无语,都说穷山恶水出刁民,还真不是瞎说的,在利益面前什么道德礼仪都得靠边站,仅仅因为自己开了一辆外地车就成了别人眼中的肥羊了。

  跟那些雁过拔毛的相比,反倒是这些村民更加实在,虽然他们狡诈起来的时候完全不输城里人,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过之而不及。

  但是他们好歹知道谁好谁坏,既然张十三是支教老师的朋友,那么他就不单单是一个外地人了,而是村里人的贵客。

  底层人民最明白不要竭泽而渔的道理,这次把人骗了,下次可能就没人来了,倒不如留个好印象,好歹也能给村里的孩子留点希望。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不那么纯真的年代》,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https://www.xdzxsw.cc/book/84691/4627607.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