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不那么纯真的年代 > 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市目的(一更)

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市目的(一更)


  企业寻求上市的目的通常有三个。

  一是圈钱扩大规模,正常来说这才是设立股市的最初目的。

  但是奈何资本的逐利性总是会把原本很美好的东西扭曲掉,至今为止能坚持这一初衷的公司已经是寥寥无几。

  除了圈钱之外,剩下的目的就只有赚钱了。

  所以很多公司上市的第二个目的就是为了回报投资者,这里所说的投资者不是股民,而是投资机构。

  就是那些在企业处于困难期或者上升期等急需资金的时候,投钱入股的人。

  投资行为不是做慈善,肯定是需要连本带利把钱拿回来的,如果仅仅指着企业正常经营的利润的话,很可能都不够投资者的rn成本,更别说赚取利润了。

  所以这时候上市就成了唯一的选择,只要企业能够成功上市,别说rn成本,哪怕是投个轮、轮,起码也有三五倍的利润。

  如果眼光比好或者运气好投的是种子轮或者天使轮的话,就算成千上万倍的回报也不是不可能的。

  普通人看不太懂的互联投资大部分就是奔着这个目的去的。

  明明就是一个租自行车的而已,除了比景区的租车小贩规模大了一点之外,两者根本没有什么区别,怎么就能成好几十亿美元的拿钱?

  你拿了好几十亿的钱不好好的把车弄得好骑一点,非要搞那些有的没的,不是闲的吗?

  不但旁观者想不明白,就连很多行内人也很头疼,这也是大部分创始团队跟投资者的矛盾所在。

  对于创始团队来说肯定是不希望自己亲手创立的公司成为资本游戏的道具。

  而投资人呢,也肯定不会一直迁就创始团队,毕竟他们把钱汇拢起来也是有成本的,每耽误一天就损失一天的利息。

  这种双方立场导致的矛盾在很多时候就会导致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那就是明明钱是投资人的,按理说到了花钱的时候,应该是投资人最为心疼才是,但是事实上最舍得烧钱的反而往往就是投资人。

  如果创始团队想按部就班发展的话,很多资深的投资人都会烦过来明里暗里得催促旗下的公司尽快把钱花掉,把阵势搞起来。

  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互联公司在刚一得到巨额投资的时候都会使劲砸钱投广告,一方面是为了扩大品牌影响力,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加速企业成熟的过程,早日谋求下一轮rn或者上市。

  只要上市成功,投资人挣钱的速度可是比点钞机点钱都快。

  就比如当年投资马星人的软银集团的孙义正,只是在1999年投了2000万美元进去,等到2014年阿狸啪啪在美国上市的时候,孙义正投资马星人的2000万美元直接变成了50亿美元

  也就是说他除了投了一笔钱进去之外什么都没做,14年的后回报率就有2900多倍。

  跟他们经历类似的还有雷布斯和星辰资本,2010年左右雷布斯刚创立大米科技的时候,最早的投资者就是星辰资本。

  传言雷布斯跟星辰资本的总经理陈菜通了12个小时的电话,最终拿来了500万美元的投资。

  而等到201年大米上市的时候,星辰资本年的投资回报率大概是00多倍。

  连写在刑法里的那些方式都没有这么暴利。

  当然有些企业上市之前是没有接受投资的,所以除了以上两种目的之外,企业谋求上市的第三个目的就是创始团队为了大秤分金而已。

  不少公司在上市之后刚过解禁期就会有一大批副总辞职,往往就是这种情况。

  解禁期也叫限售承诺期,就是n大股东或者原始股东等人在二级市场上出售股份的日期,根据股票市场的不同和股东身份的不同,解禁期一般是六个月到三十六个月不等。

  在这段时期内,创始人、高管、投资人或者分到股份的普通员工的股票都是不能出售的。

  这也是为什么当年阿狸啪啪上市的时候,福布斯搞的富豪榜引起众多阿狸员工吐槽的原因。

  福布斯排行榜计算的是各人名下包括股票在内的所有资产,而阿狸人之所以吐槽的原因正是因为那些股票根本卖不了,纯粹就是纸面财富而已。

  或许在的报道里他是一个亿万富翁,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他可能只是一个靠工资还房贷的普通上班族。

  而天朝人又特别讲究财不露白,有钱都不喜欢往外说,更别说本来就没那么多钱,你还往外瞎报道了。

  当然普通员工手里的那点股份就算套现,也一般激不起什么浪花,真正恐怖的是创始人或者大机构甩货,有的真是足以用山崩地裂来形容。

  其实很多时候,投资机构出售股份对股价的影响也不大,毕竟他们是专业的,肯定不会把股价砸穿。

  最怕的就是技术副总或者销售副总这种关键职位的人套现离场。

  关键人物离职足以能要了企业半条命,所以说对那些刚过解禁期就疯狂抛售n股的公司,投资者还是要多加小心的。

  跟他们比起来,张十三希望公司上市的目的就比较单纯了,完全就是为了上市圈钱然后扩大规模。

  毕竟虽然他学的是金融,不过也就是个半吊子水准,即便加上邓佳怡这个才女,也肯定玩不过那些职业的投机者。

  所以与其希望横财加身,倒不如好好经营企业来的实在。

  无论家校通也好还是七色阳光也罢,都是有着不错盈利能力的优质公司。

  所有的资金来源都是张十三的自有资金以及从家长那里吸收来的预存款,完全不存在投资机构或者大股东套现离场的需求。

  而通过借壳方式上市的话,又没有p上市的诸多n,公司也无须分润股份。

  所以只要作为大股东的张十三,没有套现的想法,那就代表着公司有着足够的稳定性。

  而上市成功之后rn而来的所有钱也都会投入到扩大再生产之中。

  就拿七色阳光来说,本身定位的就是中端市场,简单点说也就是二三线城市的市场。

  而二三线城市房价的起伏一般是落后于一线城市几年的,所以对七色阳光来讲,只要拿到钱就有着足够的时间来操作自持一部分物业。

  不管以后七色阳光的发展如何,只要有那些房产在手里,最起码可以保证公司未来七年的盈利万一真要产生亏损,大不了卖两套房就能扭亏为盈了。

  上辈子新闻里可没少报道这种奇葩的事情,好几家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连年亏损,甚至有的已经到了要退市的程度。

  然而在出财报的关键时刻,这些公司只是卖了北都的两套房子就硬生生保住了上市的资格,不得不说跟个笑话似的。

  每当想到买房,张上十三就有种自己是个地主老财的错觉。

  很多时候他自己都在想,好歹自己是个金融系的高材生,不想着去资本市场收割利润,反而天天琢磨着买房买地等着升值,干脆别去做房地产得了。

  不过反过来想,都说万变不离其宗,经商本身就是个低买高卖的过程,不论投资什么只要能赚钱就行,管他俗不俗呢。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不那么纯真的年代》,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https://www.xdzxsw.cc/book/84691/4627596.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