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蒸汽大明 > 244.义军

244.义军


  皇帝猛地转过身来:“你是说要朝廷出面, 当这个‘替天行道’的义军?”

  俞星城缓缓站起来:“因为总是要清算的。这些士绅集团能够发家的根基,都是在于海运商贸扩张期,朝廷未能从根本反制, 只能从面上打击。抄过多少家,罚过多少税, 却一点也没组织他们的壮大。臣自然是支持商贸通航,支持建厂开工,只是如果官商只靠垄断盐铁做一些基础的生意,如果朝廷的几大银行都开不进苏杭, 如果织物、铝铜与外贸商品的价格都被他们控制,我们抄再多家, 也都只会迎来下一波反噬。”

  她坚定道:“如果不想让江浙广闽和王朝割裂,血腥的扫荡无法避免。不论哪个朝代, 哪一次改革,被屠杀的都是地主, 如果必然要伤筋动骨,不如趁着这一次的民意。推倒重来。”

  皇帝走过来, 背着两只手,凝神看俞星城的脸。

  俞敬唯和小燕王都忍不住站了起来。

  俞星城比皇帝矮小一些, 但这也不是她第一次直视皇帝:“晋商有股俸合作、财东伙友已有百年, 晋商徽商与丰海三大银行是大明资金量最大的银行, 甚至我们在奥斯曼也有分行, 但这里头有一分钱能被您管吗?有任何一笔交易是您能查阅的吗?银行业的重要性就算被户部早已重视, 但能改变现状吗?以后您再开东洋北洋华侨商会也没用, 再多的商路,也是给他们的银行开辟的。大英是豪绅买兵打仗,豪绅开拓商路,但咱们呢?朝廷做了嫁衣,却只能靠强权与收税管理,这根本就是落后和畸形的。”、

  皇帝:“而你是要连土地都收回,连银行都捣毁,你要知道那些地区每年给朝廷提供多少赋税?”

  俞星城语气挑衅:“比你把这些豪绅都拔除之后回收的资金还多吗?”

  皇帝指着她:“我说的是未来!天下贸易横行,我们毁了一遍,就是落后!就是明年后年,五年内,从大明向外产出的商品越来越少,就是依靠海贸的许多人会饿死!”

  俞星城:“我认为不会那么久的。我们如今打开了商路,西洋南洋两大商会在您的授意下变成了半官半商,这是个好的开端,只要海外的需求还在,哪怕我们血洗过,重建也会更快。更何况天底下从未有不付出代价的选择。”

  俞星城:“如果根基不动,整座塔都会岌岌可危。因为现在到处都是朝廷该管但没管,他们不该做但敢做的灰色地带,今□□廷赋税拿不到就说这个产业不该干;明天这个行当赚了钱朝廷又大喜想去扶持,一切对商贸的存在与否的判断,只基于那个时候的政局,这才是真的完蛋!如果想要让海贸商业得到的资金真正用于国家,用于军队,用于以后可能面临的更多的战争,就必须铲断过于不稳的根基,好好垒一座真金白银的灯塔。”

  皇帝紧盯着她:“你一向是这样,看起来表面所做的选择是保守的,但其中的细节与支持你这样做的理由又是激进的。你要朝廷控制银行——”

  俞星城:“还有交易,股俸等等。您觉得不支持官厂官商是因为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朝廷的工厂与商会都效益不佳。但完全私厂私商亦是对朝廷与百姓的压榨。官督商办,合资股俸,是商贸之未来。”

  皇帝踱了好一会儿步,他走向了摆着圈椅的须弥座,却未登上,只是绕着走。

  江道之将眼睛转来看向她:“实行起来,未必会如此。”

  俞星城:“天下一切事,都不可能如制定那般顺遂。但掌控根基,朝廷才能天下之局势再或逼近或放宽。”

  江道之:“我们都知道这些风险。”

  俞星城心里明白,这看似是江道之与她对话,但其实还是江道之通过自己的嘴,把皇帝的想法说给她。俞星城轻声道:“不过我相信,您心里早已有了选择,只是这天下变化太快,我们的敌人不再是鞑子匈奴,而是整个世界上的强国,您是害怕,您想要断腕,但又恐惧这变化中抓不住浪潮。但言以至此,只看您要不要做了。”

  她缓缓的坐了回去。

  皇帝从须弥座后绕了出来,垂下头,缓缓登上了须弥座,半晌才沉沉的坐在了圈椅上:“你说得对。我早已下定决心。你说让朝廷当义军,你认为该如何做?”

  俞星城捋了一下袖口,坐在绣墩上一抬手,道:“我并无太多剿匪的实战经验,只能提出一些想法,具体如何实施,还要看几位将军的想法。我本想过扶持叛军中的一两支,将他们塑造成某位名将的旧识,朝廷误解但却又对朝廷忠心的老兵,而后在他们做过一些‘义举’,势力壮大后,并非招安而是直接与朝廷和解联手。但这种行动可能会突生变故,实在不易。”

  “另一个做法便是朝廷派兵南下,却私下自有口号,放下傲气,将那口号编写的尽量通俗,什么杀豪强,扫地主之流,但其中却要有大量的襄护朝廷,荡清不公的话语。而后朝廷一路南下,打到哪里,虽杀叛军头目却可放走流民,而后在当地对豪绅抄家判刑。最好将各地瓜分豪绅的行动做的光明正大又浩浩荡荡,让军将朴素自制,却把豪绅各户那肥厚的里子都掏出来给百姓看看。最后带去朝廷即将要免农税降工税的消息。”

  皇帝眼睛亮了亮:“你的意思是说,让朝廷军抢了这些叛军要做的事。”

  俞星城点头:“当地若有贪官,自然也该审便审,只是都要走官府的流程,以正官位,且厘清责任,向民众表明,贪官只是一小部分,豪绅也是欺瞒了朝廷。而且,叛军占城后,往往手脚不干净,甚至把自个儿当成土皇帝,又离百姓太近,美好的宣言破灭,很快就会遭到厌烦。但朝廷军打下来之后,不必占城,只需要重整守备,新一轮募兵,便大军撤离,不影响民生,只留下可以酝酿的传闻。”

  皇帝:“但如果往后杀下去,可能那些豪绅也会改变舆论,他们既有印厂小报,也有的是钱,如果他们用金钱平息民众的愤怒,用退让和伪善笼络人心该如何?”

  俞星城:“所以,我们还是需要一个在内部的人,来煽风点火。叛军往往喜欢说清君侧,匡扶王朝这样的话,原因是他们不敢乱碰当皇帝的红线。但现在就是叛军内部需要有个角色,既能够站出来要称皇,也要与这些士绅集团有些千丝万缕的联系。一到了对方要称皇,朝廷出兵就显得名正言顺得多,也方便百姓和一部分士绅集团的家族,和他们摘开关系,内部分裂他们。”

  俞敬唯几乎立刻就道:“这是个好法子!”

  戚雨信也微微颔首:“确实,且不说百姓有没有胆子去支持称皇的叛军。养心殿外的那些家族中,虽然与此事有莫大干系,甚至是背后支持者,但他们自身也有妥协性。他们想要让朝廷吃苦头,又不想闹大到这种级别,更不想支持叛军皇帝。这会让他们内部感觉惶恐,感觉不存在可以躲藏的地方,让这个集团内部分裂扩大。”

  皇帝手抚了一下膝盖,看向俞星城:“想要让叛军称皇,既是要逼一逼他们,更是要在内部找到能怂恿,能宣传的人。东厂西厂可以做这样的事,仙官之中亦有可以化形者能够潜入内部。”

  俞敬唯:“如若皇上信得过,此次朝廷以义军的形象南下的话,最好让我和戚家一同带兵。戚家一向被民间祭拜追捧,有在外的名声,亦有管控士兵不去抢掠的本事,他们去进城消灭叛军最为合适。而我率领天兵,用以追击流窜入山林的叛军,还有分散的白莲教。既然都要伤筋动骨,便别放他们逃窜,否则他们就可能会明后年再起。天兵移动快速,又能使用法术,对付他们最合适不过。”

  皇帝拍了拍膝盖:“尽快查明叛军内部,挑选出合适的人选,给予他机会和怂恿,让他称皇。而后钟曾筠率领闽浙水师,进入长江沿岸,对几个被叛军占据的城市实施炮击宣战,将两方撕扯开。之后戚雨信带兵南下,水师与步兵相结,按照俞大人所说的做法,一路南攻,先取得名声,而后再切断他们的勾连,逐个击破。而敬唯,你到时候与戚家小子配合,围追堵截想要遁入山林或转移的叛军。”

  皇帝目前也只是说个大概,但是却给这次行动定了调。

  对外宣称对叛军土皇帝开战,口号是为了黎民百姓、肃卿朝野,目标是叛军头目与江南士绅集团的老家。

  皇帝所说的步骤,也都是对造局与日后叛军内部分裂最好的办法。

  皇帝话音落下,难得的,屋里没有像朝堂上那样响起阿谀之声,反倒是各人都在思考。

  这会儿外头响起了声音,似乎是那些跪在雨中的官员齐声呼喊。

  “此事疑虑重重,还请皇上彻查啊!”

  “我等绝不可能勾连门派与妖界,谁也没有胆量敢去冲击天津卫,需重刑审那捉拿归案的叛仙,看他们是什么时候打算扰乱大明的!”

  温暖干燥的内间宫殿里,都已经商议着要如何从他们老家开始斩草除根,在江南沃土重新栽植商贸。

  外头还在揪着一点表象的事情,大呼冤枉,糊弄掩盖。

  一切都不重要了,崇奉帝从来不是需要找理由掩盖行为,以求圣名的人。他登基以来,每一个看似疯狂的决定,其实都是在这样小小的房间里,分析病灶,绞尽脑汁中,制定了方向。

  忽然,一位内监似乎在外头急急的敲了敲门,孔元节去开门,内监在孔元节耳边窃窃私语,孔元节神色虽然如笑佛一样绝不变化,目光却凛然,他合上门,一边对着众多外臣微笑,一边快步朝黄帝走去。

  屋内太过安静,孔元节哪怕努力压低声音,也能听到几个字节。

  比如“太子”,比如“皇后”。


  (https://www.xdzxsw.cc/book/82824/5712867.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