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蒸汽大明 > 74.阴谋

74.阴谋


  司狱问:“这是什么意思?”

  俞星城却把整理死者信息的宣纸叠了起来,道:“此事我还只是有了个想法而已, 多说多错, 万一我猜不对了, 反倒会惹来诟病。先看看裘大人有没有从应天府得到什么消息吧。知事大人, 请您立刻去万国会馆请温骁温大人,连带着您手下的仙官一同,先抓捕外头聚众闹事的白莲教。”

  俞星城也明白,她的猜想不适合在这两个州府官员面前说出口。

  知事毕竟是怕事的:“外头街市上人来人往, 如何大肆抓捕,会不会让百姓恐慌踩踏。”

  俞星城笑了笑:“那就把这件事, 做的跟元宵灯会、天女散花一样漂亮就是了。他们白莲教吹嘘自己有神功仙法, 咱们的仙官,就不能把抓捕做的像天仙下凡一样花里胡哨吗?再让手底下仙官别吼,别急,别一副看见人都要砍死的样子。”

  知事一下理解了俞星城的意思:“啊,明白了!一定做的和气不伤人, 大气有进退!那我这就去派人找温大人。”

  俞星城一个人坐在院子里, 她请人去了一趟万国会馆,把她公事房内的万国舆图拿来。那是铅印的复刻版, 朝廷每年要进行一次万国舆图的修正,因为会有各种国家势力不断改变,足以见如今大明对世界格局的关注。

  她手头这份,真是今年正月末从京城加急送来的最新舆图。

  夜逐渐深了,许多吏员虽未能归家, 都和衣在偏房睡了,停着三十多具尸体的公堂前,除了一圈白灯笼,一切都静悄悄的。苏州有太多灯火与工厂,她幼时在池州能看清的银河星海已经瞧不清了,只有那些孔明灯远远漂浮着。

  她低头安静思考着,炽寰在她围脖里打着呼噜,她几乎要抓到什么思绪的时候,忽然看到天边一片人影飞来,极快的靠近,为首的正是裘百湖。裘百湖黑着一张脸,不知道是不是入夜后一直在赶路,鬓发沾满夜露,他身后是十几个黑衣仙官,还有两个并不眼熟的人。而其中两仙官身后,背负着两具裹着黑布的尸体。

  俞星城立刻站了起来:“应天府也死人了?!”

  裘百湖:“……是。而且也是在中午时分发生的。”

  裘百湖身边的许多仙官都跟俞星城很熟了,立刻就要请她来看尸体。俞星城对回廊下打瞌睡的吏员挥手,让他们支起床板来,两个背负尸体的仙官把那两具尸体放在床板上,准备解开了外头包裹的黑布。

  俞星城:“应天府竟然会让你把尸体带过来?我以为这案子,南直隶布政使司或者南京刑部里要插手。”

  裘百湖:“其实他们是要管的。我承诺说将这两具尸体带过来先对照,等到我们这边把情况统计的差不多,将这些尸体一同运往南京刑部。而且从京师刑部也派了人前来……督办此事。”

  俞星城其实并不太关心北京刑部排了谁来,却没料到裘百湖身子一让,抬手向身后两个没穿官服的人一行礼。

  那是一男一女,看打扮,男子地位更高,但年纪也很轻。

  他看起来不过十□□岁,个子不高,白皙贵公子模样,鬓角齐整美人尖,只是三角眼薄嘴唇,显得很不好相与,甚至隐隐有几分刻薄。

  他穿着深紫色曳撒,脚蹬黒靴,纻绉纱烟墩帽,串珠都是紫色水晶,一身富贵紫色也有些眼熟。

  果不其然,这年轻男子一抬手:“再下温嘉序。京师刑部督捕郎中。这是我的侍女。”他指的是他身边的女子。但那侍女也穿着一身女仙官的曳撒,显然也是个能帮他办事的随从。

  温嘉序笑起来:“你便是那位年纪轻轻便在万国会馆做督官的俞司使啊。”

  俞星城心里一顿,揖手行礼:“原来是温郎中。既然是京师派人前来,吾众人也算是心安了。目前在徽州、应天府、扬州、苏州四地遇袭的死者全都在这里。”

  温嘉序正要开口,苏州知事与温骁,带着几十个被五花大绑的白褂子红腰带的白莲教众,正进公堂前来。知事道:“司狱大人,赶紧腾腾牢里吧,我们算是抓了个差不离!”

  温骁看到俞星城,眼睛一弯,正要与她说话,就看到了俞星城对面的温嘉序。

  温嘉序并不吃惊,拱手亲切欢喜道:“阿兄!”

  温骁却只微微一皱眉,就恢复了漠然,躬身作揖道:“见过督捕郎中。”

  显然这不是他们二人最近的第一次见面。难道之前过年的时候,温骁大醉一场,跟这个温嘉序有关?

  知事是个不懂事的,还以为温骁和温嘉序是常年不见的亲兄弟兄弟,再加上开膛手一案已经越闹越大,在这个小小空场的官儿,哪个都不是他比得了了,他再侧耳听也不合适,连忙找理由退场:“我与司狱大人先将这些白莲教徒押入牢中,好好审问一番。”

  温骁面对温嘉序,神色如常,像是见到了不太熟的同事一般。俞星城以为他会想要离场,却没想到温骁似乎打算站在这儿陪她,道:“等你在这里忙完,我与你一同回万国会馆赶上值。”

  俞星城对他点了点头。只是看着温骁此刻沉稳的模样,心里却无法不回想起他那天醉后的哽咽……和那些沉重的话语。她承认自己有点护短,没跟温嘉序有什么来往,就先看他不爽了。

  她转脸道:“先来看看应天府的这二位死者吧。我猜,他们不是法国人吧。”

  裘百湖一愣:“是英人。而且这二人,身份重大,若不是我强行说要把所有死者尸体凑在一处对照,应天府是不会让我带来的。英使馆在大明共有六座,属应天府的英使馆最大,也是英国公使所在地。这其中一人,就是英国使馆经参部参赞。算是一位使馆高官了。而另一人则是公使大人的副官之一。”

  俞星城震惊:“敢杀公使大人的副官——这开膛手,是已经明晃晃的要把刀,比在公使大人的脖子上了。”

  如果英国驻大明公使真的被害,那此事就闹得太大了,很可能引发进一步的贸易纠纷与战争。

  俞星城戴上手套,用手触摸着此人身上的伤口,干净利落,刀口深浅都和其他几具尸体差不多,而且这两位英人,都穿着衬衫马甲,腰腹上的布料叠了很多层,却被一刀斩开。也更加证明,杀这二人的,就是她曾经交过手的开膛手。

  戌三连忙手持一盏仙灯过来,以便让他看的更清楚。

  俞星城摸到那位副馆胸前口袋里有什么硬硬的东西,掏出来看,是一只怀表。

  只是表盘却在死者面朝下跌倒使被摔碎停转,俞星城对着灯仔细看表:“这碎裂时的时间……十二点五十一分……吧。剧院门口的两个奥地利人死亡的时间是……?”

  俞星城看了看自己列出的表格。

  苏州已经有钟楼,再加上《费加罗的成亲》是十三时开演,两位奥地利人在开演之前两刻钟开始登台开幕剪彩,时间应该也在十二点半之后。

  俞星城叹口气:“这两个人最起码是在一两刻钟的时间间隔内,于相隔四百多里地的应天府和苏州府遇害的。”

  裘百湖:“……这真是太神出鬼没了。”

  温嘉序看着一群人围绕着俞星城,帮她打灯,看她检查尸体,忍不住有些惊讶。

  没想到这少女,隐隐是他们之中的中心。

  俞星城摘下皮手套:“说起这个,我可能要告诉裘大人和温郎中一个,跟我们设想不太一样的猜测。”

  她走到被她摊开在桌面上的万国舆图前,死者出身国家的地点,全都被标注出来,欧洲那片小小的地区,一片朱笔。她又把自己列表的宣纸摊开在旁边。

  俞星城深吸一口气,直说道:“我认为,此事应当是由法国计划。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大明与英国开战,让大明灭倭之战无法顺利。”

  裘百湖会以为她说什么白莲教之类的,却没想到她做了个这样的猜测?

  温嘉序皱起眉头来:“什么?俞司使,就算是公使死了,英国也未必会与大明立刻开战啊?”

  俞星城:“或许会的。其实一切的事因都与大明攻打倭国有关。没人会在乎倭国的存亡,但他们在乎的是,从此开始,大明的海岸防线,便无懈可击了。”

  俞星城手指在地图上划一划:“从北到南来看,倭国北部的虾夷能庇护大明东北的瓦尔喀部;整个倭国岛的主岛是朝鲜半岛外的又一层防护,能包住整个山东至京津。这一长串的琉球王国群岛,成了闽浙一代在海上的哨站,能够提前发现所有妄图进入东海的船只。而台湾府、淡马锡都几乎臣服于大明。如若大明真正掌控倭国,就建立了整个大明沿海的一道完整防线——”

  她指尖在从东北关外与沙俄接壤之地开始,向南划了一个大弧形,停在了南海的淡马锡。

  “再想打海战?不可能了。如果大明海上防线建成,再有一个国家想要打二十年前大英与大明之间的鸦片海战?先看看能不能进入大明的领海吧!”

  她说的这个设想,简直是大明在往海一侧的全面扩张,无一人不咽了口口水。

  显然,当时积极主战的小燕王,是意识到了这一点的。

  俞星城:“英法二国,皆是天下大国,领地遍布南洋北海,但这二国之间的角力,一是在本土打仗,二就是在远东各国。想要在远东称霸,就要看谁先拿下大明。如果说大英想靠把持港口,通过贸易与鸦片入侵大明,那法国一直以来也有无数让人无法忽视的动作。”

  她抬起头来:“我可能记忆不对了,温郎中和裘大人都是知道朝野大事的,我说一说,若是错了,您诸位给我指错。首先在源神宫掌管倭国前,法国曾有大量航船从北美西海岸出发,袭击倭国,最后被倭国妖群击退。这是法国的第一次失败。”

  裘百湖点头:“此事是真。当时被击退,也与法国部分船只在跨海时遭遇意外,战力不足有关。法国将此事搁浅几十年,但……法人应该是一直有占领倭国的企图的。”

  俞星城:“而三十余年前,大明南部的南越一代,西山朝建立不久后,法国人扶持阮朝击败西山朝,被法国当成傀儡的阮朝上台不久后,立刻遣使入大明,请大明为其改国号为南越。而大明会意后,派汽船与军队入南越,与阮朝一同联手,击退法军。这就是第二次失败了。”

  温嘉序似乎从未把事情联想的这么深,呆愣半晌点头道:“说来确实……法国似乎有目的的在占领大明附近各国。”

  俞星城:“而关键要说的就是吕松。吕松就像是一个岬角,插在南海诸岛之间,是真正离广州最近的地方。”

  温骁凑进去看,俞星城点了点吕松最靠近大明的岛屿:“之前钟曾筠说,大明有了一套拉拢周边各小国的办法。我觉得在吕松这里可以初见端倪。吕松为西班牙人所占,已有两百余年,在英法人口中都叫它菲律宾,只因西班牙皇帝的姓氏是菲利普。但他们却常常自称吕松,至今依然与大明有贸易往来,且吕松最多的就是——”

  温骁接口道:“华侨。”

  俞星城抬头看了他一眼,笑了笑:“对,南洋中华商贸会在淡马锡之战后开始在南海诸国扩张,在吕松就有四十多处分会。大量大明百姓迁居至吕松,当地许多人说汉话,每年多次来往与广州,西班牙人在当地的影响,甚至无法超过中华商贸会。法国如果想要夺得吕松,既要跟西班牙人开战,又要扫清当地扎根的大明百姓,难上加难。”

  温骁半晌道:“……如今来看,法国步步失策,想要在远东获得地位,已经几乎不可能了?”

  俞星城:“还有一个冒险的办法。就是撺掇大明和英国开战。因为英国其实也是眼睁睁看着大明控制整个远东,心焦的想要开战,来阻碍大明的脚步。如果这时候英法联手,一同对大明开战,在大量兵力外派去倭国开战时,大明绝对招架不来这两国。但现在问题是……法国想要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如今虽不是英法开战时期,但拿破仑在法国的起起落落,随时牵动着大不列颠的神经,仿佛随时准备着再次组建反法同盟。

  英法正好处在几乎不可能联手的敌视时期。

  而另一边,英国拥有印度、暹罗两大东方殖民地,这两国都可以当做英国的战船基地,方便集结势力对大明发生冲突。而法国却不是,法国的殖民地多在北美南美与非洲,想要对大明开战,只能从北美西海岸跨越大洋前来。

  两方就算同时派兵,也会在杭行路线上,有最起码十几天甚至几十天的时间差。

  俞星城轻轻说着这些脑内的想法,点着万国舆图上的位置。

  裘百湖明白了:“……如果大明和英国先开战,大明估计会从倭国那里抽调鲸鹏与战船,去南海对付英国。而这时,法国只要像他们几十年前那样,再次跨越大洋袭击倭国,这时的倭国既没有源神宫和赤蛟,也没有多少大明的军队。法国夺下倭国,就会成为可能。大明的海上防线,就会被法国彻底破坏。”

  俞星城点头:“倭国这样臣服过多年的国家,都能多次骚扰大明,引发了如此多事端。如果倭国成为了法国的附属,甚至朝鲜海峡、琉球王国这里停靠满了法国的船只,大明将是打不完的仗了!”

  温嘉序半晌道:“……你的意思是说,此事若真酝酿成我大明与大英的战争,大明那场二十年前的淡马锡之战,算是白打了么?若真被法国攻下了倭国,那就是虎狼蹲踞门外?!法国在背后闹事,只为了给进入远东,留一道大门!”

  简单来说,就是大明的海上防线即将建成之时,英法两国蠢蠢欲动,法国利用开膛手一案为开端挑拨关系,想让大明和大英先打起海战,法国才能有办法偷袭内部空虚的倭国,占领法国一直梦寐以求的远东殖民地。

  而一旦法国阴谋得逞,大明不但丧失海上防线,更是只能眼睁睁看着世界最强霸主国之一的法国,在门前的日本群岛上日日操练,摆兵布阵了。

  一个凶手,真的能决定一场战争?一国气运?

  他们这些小小的官员,查办的是凶手,还是牵动大明上下的未来?

  夜色里的空场上,众人静了,各自顿顿的坐在回廊下,椅子上,呆望着那些披着黑布白布的尸体,还有铅印的万国舆图。

  而以俞星城对另一个现实的了解,她知道世界各个角落,其实都有着像今日这般……几个小选择改变未来的事情发生。

  拿破仑或许还挣扎在回法国重掌大权的逃亡路上,即将重建的新王朝,或许不会只有百日,车轮滚滚的新一波法国大革命正在底层酝酿。而乔治三世因二十年前淡马锡大战失败,精神状态每日俱下,或许维多利亚女王的继位已经等不了几年了……

  俞星城慢慢道:“这只是法国的计划。但真的是否能达成,没人知道,如果英国遭遇内乱,就是不打仗呢?如果法国来袭击倭国的路上,遇见了风暴战船覆灭呢?而我们要做的是,让这件事不酝酿成战争。”

  裘百湖:“你觉得之后会发生什么?”

  俞星城眯起眼睛:“今日的白莲教闹事,只是一个开端。我能嗅到一些气味,一些百姓中积压已久的排斥、惶恐与提防。如果法国人中,有熟识大明的高手在背后指挥,下一步就是钟曾筠相瞒的事情,瞒不住了。”

  温嘉序显然不知此事,有些茫然。裘百湖瞪大眼睛,几乎屏息:“如果……鸦片一事再闹出来,白莲教又四处散播杀洋鬼子保大明的言论,很可能……”

  百姓自发暴动,围攻使馆、教堂、工厂也说不定。

  俞星城十指交叉,抵在额头上:“这是最狠的一招,若是再来点百姓被洋人所害的传言……”

  场下几人,惊得脖颈缩紧,两腮发麻。

  “南直隶真的会大乱么?!”

  “你觉得凶手是谁?”

  温骁与温嘉序几乎同时开口。

  俞星城看向温骁:“我目前能推测,凶手必定跟法国有些联系,但又是个在南直隶生活过的汉人。其次,我认为动手虽然的只有凶手一人,但他至少在得知死者的地址时,得到了法国人的帮助。凶手留下的讯息太少了……我必须要理顺清楚,他的瞬移能力到底是什么?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否则真的就,来不及了。”

  他们都明白,如果一切确实如俞星城所说,在所有人都不在意的时候,或许一些事态,已经滑到了悬崖边缘。

  俞星城:“不过这消息如果尽快传到京师,京师或许还有别的办法转圜。比如,我听说英国东印度公司只控制了印度的中西部地区。印度还有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领土属于莫卧儿王朝,并且大明还支援莫卧儿王朝,甚至驻军帮助他们击退英人。……如果这时候,印度内乱了呢?英国还有精力出兵?”

  裘百湖:“上报朝廷不难,可到印度的指令就要走多少日,而且内阁推诿,军饷紧张,此事未必……”

  俞星城笑了:“可咱们皇上是出了名的‘不管不顾’。但能不能在战争爆发之前做得到,全仰赖皇上曾在这大明周围,埋下过多少引线了。”

  作者有话要说:  也可能察觉到了,其实皇帝并不是昏君。但他也不是那种可以运筹帷幄,一个错误都不犯的那种装逼**oss,而是一个很有血有肉有决断有痛苦的人。

  等俞星城入京之后,会跟他也有些接触,到时候就更能理解他了吧。

  ……不过肯定不会出现什么被皇帝老头看上之类的情节。,,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m..  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


  (https://www.xdzxsw.cc/book/82824/5712697.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