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重生之细水流长 > 第23章 元宵及离别

第23章 元宵及离别


  初二凌兰对小张氏说的话就像是开启了一个信号,从那日以后,不论凌福山去兄弟家吃年酒,还是自家请年酒,遇到的亲朋,关系远近先不谈,看到凌福山,几句话一交谈,必然就说李长安,明里暗里,话里话外,都是一副为凌福山忧虑的模样,主旨永远只有一个:赶紧把李长安给赶走吧!未说出口的是:有李长安在大家都过得不安生,就怕不小心沾了晦气,给家人招惹上什么病啊灾的,都没人敢往凌家那儿去了。

  小张氏在家养胎,并不出去吃年酒,所有的压力都集中到凌福山一个人身上,他虽不赞同李长安命硬克人这个说法,觉得是无稽之谈,可是随着时日推移,也不免为难:如今已满三个月,小张氏这胎已经坐住,身子也好了很多,等过完年再请老大夫来看看,如果确认没问题,他还是要出去做工的,家里田不多,光靠种地是肯定过不下去的,如今小张氏肚子里又有了一个,不出去找活干挣钱更是不行,只是他不在家,李长安再继续住着就不方便,可他也没办法开口说让李长安走,外面天还冷着,李长安又能走到哪儿去?

  那边凌福山满心为难,还没想出个好办法,这边便到了元宵节。

  元宵节前后共有十天。

  初八开始,为上灯,家家户户在这之前早早便磨好了糯米粉,等到了这日,年轻的小媳妇、小姑娘一早便提着篮子,带着小锹,到菜园里、野地里去挑荠菜,虽然天气仍旧寒冷,大地还是一片萧瑟,可是荠菜已经躲在枯草里冒了头,挑回来洗净、切碎,滴上几滴猪油一炒,包在活好的糯米面里做成汤圆,煮好了吃下去满口的鲜香!当然也有那懒得人家,不愿意费事做陷,直接包的实心汤圆,里面什么陷都没有。可是不论是什么样的汤圆,吃下去都是对来年圆圆满满的期望。

  到了晚上,就能看到小孩子提着灯笼,唱着童谣:“上灯喽~小娃子哎,出来玩灯呦。不要你红,不要你绿。只要你一根小蜡烛。”呼朋唤友,一起出去玩灯。

  乡下人家,家里没什么闲钱,小孩子的灯笼都是大人做的,圆的、方的,三角的……各式各样,用红纸或黄纸胡好便是,当然也有极个别疼孩子的,赶集时在镇上买了漂亮的莲花灯、兔子灯……晚上天还没黑,拿到灯笼的孩子,就催着家里吃晚饭,囫囵地吞了几口,就提起灯笼急急忙忙出去找平日的玩伴,各自炫耀自己的灯笼,这个说自己的大、那个说自己的亮堂,家里给买回来的最得意,又漂亮又精致。

  纸糊的灯笼,稍不留心歪一下,或者来一阵大风,就很容易烧起来,不过才两天,就有一户人家的草垛被烧了,火光映红了半个村子,被烧的人家跟那不小心烧了草垛的孩子家生了好一场气,最后以小孩的父母陪了家里一半的柴草才算完事。这样的情况几乎年年都会发生,所幸草垛都堆的离屋子比较远,除了柴草没有其他损失,也没有人受伤。

  十五为正灯,镇上有灯会,街道两旁,张灯结彩,观花灯,猜灯谜,还有各种吃的玩的用的,琳琅满目,很是热闹。这样的盛况一年也就一次,村里年轻的姑娘、小伙,还有刚结婚没多久的小夫妻,几乎都会去赶这个热闹。凌妍也早和村里几个年纪相仿的女孩约好一起去看灯,凌明俊也有自己的小圈子,凌明峰知道了着实闹了一场,只是这样的热闹没谁敢带个小孩子去,万一走散了找也找不回来,往年便有小孩子丢失的情况发生过,最后还是凌妍答应给他带糖人回来才消停。

  十五的月亮,又圆又亮。

  吃了晚饭陪着凌双玩了好一会儿,等她睡着了,凌芸跟李长安端了小凳子坐门口看月亮,今夜的村子安静了好多,点着灯笼在外面玩的小孩也只有三三两两,凌芸看着月亮没说话,一年就这么过去了,过了年她就六岁了,长了一岁,能做的事又可以多一些了,现在她已经可以帮家里做做饭,扫扫地,今年就可以试着洗衣服,学针线,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看好凌双。

  就在凌芸想着未来日子的安排时,李长安忽然开口问凌芸:“芸儿,你有什么想要的吗?”李长安一向话少,平时都是凌芸问了,李长安才会开口,今天却难得的主动开口说话了。

  凌芸手肘撑在腿上,小手拖着下巴,转头看了他一眼,又转回去继续看月亮,一脸茫然:“我想要什么?我也不知道,我想要的东西太多了,我想要爹娘都健健康康的,想要妹妹一直活得好好的,想要娘给我生个弟弟,这样二伯母就不会老是欺负我们家了,我想要好多钱,怎么花也花不完,想要好多的地,上面种满粮食,年年都是丰收,这样就爹娘就不会担心孩子多了养不活……”

  太多的想要,凌芸自己听了都觉得好笑:“长安哥哥,我是不是很贪心啊?”

  “没有。”李长安的声音闷闷的:“这些别人也都像要的,可是你想要的的都是给家人的,你自己呢?你自己有什么想要的?”

  凌芸没说话,这个她真的不知道,也没想过,重来一次,她只是希望上辈子的缺憾不再重复,可是这些缺憾都不是凌芸自身的。

  “你想要什么呢?”李长安还在问,这一个冬天,或许他原本会冻死、饿死,可是凌芸一家的接纳,让他不仅没有受冻,更是吃的饱睡的暖,他总想能为这家人做点什么。

  凌芸见他坚持,好笑地问:“长安哥哥,你怎么老是问我想要什么?难不成你想当一回神仙吗?我要什么你就给什么?”

  这原本只是凌芸的玩笑话,谁知李长安一本正经的说道:“有何不可?你想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就是现在我做不到,以后我也一定能做到!”

  凌芸好半天才说道:“长安哥哥,你已经给了我好多了,你救了我的命,帮我把妹妹带回来,又教我认字,可我……”可我却什么也做不了,无法报答你的救命之恩,无法好好感谢你帮我把妹妹带回来,明知道你需要一个遮风挡雨的家,却无法让你成为这个家庭的一员。

  后面的话,凌芸没有说出口,自始至终她都没有好好对李长安说过一次谢谢,她说不出口,总觉得太无力,已经欠下了这么多,一句“谢谢”就可以了吗?她知道,李长安很快就会离开,能不能再见都是个未知数,她亏欠他的,可能到最后还是会像上辈子一样,仍然无法偿还,可是今晚的月亮太美,照在人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安宁,这样的月色下,她不想说一些关于离别的话,不想让离别成为今夜的伤感。

  直到夜深人静,凌芸跟李长安才回屋睡觉,进屋前,凌芸像是想到了什么,突然说道:“长安哥哥,你问我想要什么,我是真不知道,如果你想给我什么,今年春天,等桃树发芽,帮我在家门口种上两颗,野桃就可以,春天桃花满树,秋天还可以有桃子吃。”如果春天桃树发芽的时候李长安还能回来,至少她能知道他是不是还好好的。

  十六这日的早晨,凌妍给家里小孩一人送了一个糖人,灯会上的热闹景象,各种好看的好吃的好玩的更是说了一遍又一遍。

  到了十八,便是落灯,俗话说:上灯圆子落灯面。落灯吃面,意寓来年顺顺畅畅。

  吃完面条,李长安趁着凌福山一家都在说了他要走的事。

  新年请年酒,来凌芸家的亲戚明里暗里都在说他,凌福山一家虽然没说什么,可是他都看在眼里,只是贪恋这里的温暖,所以迟迟没有开口,而过了今天新年就真正过去了,所有人都会回归到日常的生活,早上请了老大夫给小张氏把过脉,老大夫说脉象正常,孩子已经保住了,往后只要不做重活就没事,凌福山很快也会出去做工,他再继续住下去就不合适了。

  凌福山听了皱眉:“你年纪这么小,力气不大,又没个手艺,出去能找到什么活干?”不是凌福山泼冷水,实在是世道如此,以前他自己出去找活干,除了一把子力气,没有什么一技之长,根本找不到什么好的活干,还是后来做工的时候偷偷学的瓦匠活,现在跟着一个工头,出去一般都是在县里或者走的更远些去其他地方,给人建宅子、修园子。

  “我认得一些字,去县里或者去城里,看看有没有大户人家找书童的。”李长安说出早已想好的理由。

  “大户人家的下人几乎都是签了卖身契的,不然人家也不收。”凌福山经常在外面做工,也给大户人家做过工,还是了解一些情况的。

  “也有只签了一定年份的。”

  见李长安坚持,凌福山就没有再劝,到底,他能帮这个孩子的大概也就是这一个冬天,再多他也帮不了。

  问清楚李长安明天早晨就走,凌福山让小张氏帮他把东西收拾好,那件棉袄也给装到包裹里,虽然过了年就是春天,可是天气还是冷的很,多带点衣服总不会错。收拾好包裹,小张氏带黑烙了几张饼,让他走的时候带着路上吃,最后想了想,又偷偷在棉袄里塞了五百文钱,横竖他们在家里,没这五百文前也能过下去,至少是不愁吃喝的,可是李长安在外面,谁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找到活干。

  把包裹放到床头,又交代:“如果在外面实在找不到活干,过不下去了,记得回来,三叔三婶这没什么大富贵,就是苦日子,可是至少饿不死。”

  “好。”李长安的声音带来一些哽咽。

  凌福山跟小张氏走了出去,凌芸却留了下来,虽然一早知道李长安要走,只是没想到这么快。

  “长安哥哥,不能再多留一些日子吗?”过来好久,凌芸才轻声问。

  李长安把凌芸抱到床边坐下:“几天前有人来叫三叔一起去做工,说是过了十八就动身,三叔当时没一口应下,只要我不走,三叔就没办法出去做工。”

  知道他说的是事实,凌芸也无话可说,只是还是仍不住担心:“外面的人也不知道好不好?万一遇上坏人怎么办?”

  李长安:“我不是女孩子,又没有钱,坏人不会打我主意的。”

  “那要是外面的人不给你活干怎么办?”凌芸还是不放心,上辈子最远她也只去过镇上,实在不知道外面的人到底怎么样,冥思苦想好一会儿,才想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长安哥哥,你出去了,要多笑笑,想来外面的人除了富贵点,跟我们这的人也差不了多少,都是喜欢爱笑讨喜的人,你不笑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敢靠近,这样别人就不敢要你了,你多笑笑,他们就会觉得你性子好,听话,好相处,说不定就肯用你了。”

  “好,听你的,出去以后对着人一定经常笑。”

  十九的早晨,在凌芸还没有醒来的时候,李长安就一个人离开了。


  (https://www.xdzxsw.cc/book/60242/3190087.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