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 > 第六十五章进军孟加拉

第六十五章进军孟加拉


  阿拉干城内的六万军队和三千东吁残军被明军彻底歼灭,城外的五万阿拉干部队有四万随同国王明平撤往阿拉干王国征服的孟加拉十二市镇。

  孟加拉苏丹纳瓦布逃回国内后,拒绝再向国王明平效忠,但是他承诺可以与阿拉干人组成联盟共同对付明朝军队。

  这时,阿拉干国王明平顾不得愤怒,反而安抚了孟加拉苏丹纳瓦布,让他不要为暂时的失败而垂头丧气。因为他知道自己留下的一万名后卫部队,和孟加拉人的一万后卫部队都被明军全歼了。自己虽然还有将近十五万军队,可是目前手头能动用的不过八万人。

  阿拉干国王明平知道,要是与拥有近六万一线部队和四万地方部队的孟加拉苏丹彻底闹翻,对谁都没有好处,所以他尽力安抚纳瓦布。同时,他调集大军加强着吉大港的防御。

  孟加拉分为东孟加拉和西孟加拉,1206年德里苏丹国时期,孟加拉被从西北来的突厥人占领。1398年,帖木儿入侵印度并占领德里,给本已分裂的德里苏丹国家以致命打击,各省总督纷纷独立。孟加拉地方统治者苏丹法赫尔丁?穆巴拉克?沙阿,1338年从德里苏丹国独立和自封苏丹。

  在接下来的三个世纪中,来自突厥、阿富汗等起源的统治者统治着孟加拉苏丹国。

  东孟加拉位于南亚次大陆东北部的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冲击而成的三角洲上。东孟加拉与莫卧尔印度和大明缅甸省接壤,南濒临孟加拉湾。

  东孟加拉海岸线长550公里。147570平方公里。全境85%的地区为平原,东南部和东北部为丘陵地带。

  东孟加拉人口有一千两百万,西孟加拉有人口八百万,孟加拉族是南亚次大陆古老民族之一,另有20多个少数民族。西孟加拉位于印度恒河平原东部,西部与奥里萨、比哈尔、贾坎德以及尼泊尔相连,北邻大明吐蕃省的锡金和不丹地区,西邻濒孟加拉湾。

  西孟加拉邦分为19个县,面积88752平方公里,人口843万。主要是孟加拉人,主要语言是孟加拉语,首府为加尔各答。

  此地夏季气温24-40℃,冬季气温7-26℃。每年6-9月份为雨季。北岭一角为山区,其余大部分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平原。海拔12-30米,三角洲平原更低。重要的水稻、黄麻、甘蔗产区。矿产有煤、铁。

  在吠陀时期,孟加拉被称作“文伽”。当时有不同种族的几个部落居住在这里。摩诃婆罗多时期,这个地区被分割成很多由不同首领统治的王国和侯国。

  在雅利安人迁移至孟加拉之前,居住在此地的是新石器时期的土著部落。据悉他们便是桑塔尔人的祖先。这些部落的人面部较长,鼻子扁平,身材矮小,皮肤为深棕色。现在的桑塔尔人仍保留着他们祖先的这些体态特征。

  雅利安人在后吠陀时期定居孟加拉,在此后很长时间孟加拉被不同的王朝所统治。由于其有利的地理位置,这个地区与柬埔寨、缅甸、斯里兰卡、德干地区和波斯湾地区开展了贸易往来。从公元三世纪开始,孔雀王朝取代笈多王朝成为孟加拉的统治者。另外几个值得一提的地方政权包括波罗王朝,庞德拉王朝、犀那王朝。波罗王朝的统治大约自公元800年开始直到公元11世纪,继其之后的是犀那王朝。公元13世纪初,孟加拉成为德里苏丹国的一部分,

  之后,孟加拉苏丹国统治了这里。

  为了征服孟加拉,明军组织了一支阿拉干人归顺军,这支队伍由明军俘虏的三万名阿拉干人部队和六千名孟加拉人士兵组成。

  何无敌将这支归顺军的指挥权交给了罗弥迦罗。

  何无敌听到罗弥迦罗介绍,从东部进攻的部队一般都是先征服东孟加拉地区。

  孟加拉苏丹国被人称为“水泽之乡”和“河塘之国”,这里河流最稠密。有大小河流230多条,主要分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梅格纳河三大水系。内河航运线总长约6000公里。这里不仅河流纵横,密如蛛网,而且池塘众多,星罗棋布。

  东孟加拉约有50至60万个池塘,平均每平方公里约有4个池塘,如同镶嵌在大地上的一面面明镜。在水网沼泽地带还随处可见美丽的孟加拉国花-睡莲。

  在海拔7000米以上的喜马拉雅南面,恒河平原骤降至200米,每年春季开始,世界屋脊雪水融化形成的恒河、布拉马普特拉等河流奔腾南下,在孟加拉湾北岸冲积出大片三角洲——高山和大海之间绿色闪耀的泛滥平原,可以这样讲,没有喜马拉雅山,就没有孟加拉。同时,这里又是连接印度和中南两大半岛的“柔软腹部”。

  孟加拉人在南亚次大陆是历史悠久的一个民族,其历史与印度文明交融,又有其自身特点。距今几千年前,定居农业在该地出现,水稻种植持续至今,考古发现认为,当地在公元前5世纪兴起城市中心,在漫长的岁月里,不是战争,而是自然——河流的改道和港口淤积引导着城市的兴衰。

  孟加拉的历史从根本上说是一系列移动的边界的历史:陆地与河流自北向南,耕地向东、向南移动并破坏着雨林环境,宗教从佛教、耆那教、印度教多教并存到13世纪后绿教从海、陆传入成为主流。还有语言,孟加拉语源于帕拉克里语,公元5世纪起在三角洲地区广泛使用,10世纪出现文字著作。而在史上的不同时期,梵语、巴利语、阿拉伯语,大明官话都曾起着主导作用。

  东孟加拉东北、东南等地还流行着3种与孟加拉语不搭界的语言。

  孟加拉长期以来没有强势政权。它为西部恒河平原内陆、北部吐蕃和尼泊尔高原地区、东部布拉马普特拉河谷的人员和货物提供了通往外部世界的出入口,也是西亚、南亚、中亚、东非和东南亚各区域人士以及随后的欧洲殖民者相遇的十字路口。中国唐代高僧玄奘、阿拉伯大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均在此留下足迹和生动的文字。

  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两条大河把孟加拉国分割成三部分:

  西北部的拉杰沙希省,位于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之间。西南部的库尔纳、博里萨尔,位于恒河西部。

  东部的达卡、吉大港、锡尔赫特,位于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以东。

  大河的分割极易造成战时被敌军分割包围。

  东孟加拉全境14.75万平方公里上流淌着大小230多条河流,经沼泽、湖泊汇流,塑造出当地的自然环境,深远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降雨、海水也不寂寞,雨季6月到来从不爽约,直至9月下旬,东北部地区年均降雨量高达11米。夏季洪水成为孟加拉生活的一部分,它将占国土20%的土地淹没,每隔几年又有大洪水发生,最大的一次淹没全国70%的地区。孟加拉湾海水往往在旱季(10月至来年5月)倒灌内陆100公里,三角洲的低洼地顿成泽国。孟加拉国全境几乎都在海拔12米以下,孟加拉湾地区大米产地很多都是零海拔。从地形分布上,平原占到全国面积的80%多,河流湖泊占10%,丘陵地区集中在东北、东南边界地带。

  东孟加拉防御力量薄弱,平直的农耕地和绿油油的水稻田,与邻国边界鸡犬相闻,成千上万孟加拉难民时常四处流窜。

  其边防哨所更是破败混乱,摇摇欲坠。这块土地任何气候变化都可能对它造成影响。

  平坦而一望无际的平原极易引来山地和西北地区的入侵,每当从中亚入主北印度的游牧民族在德里站稳脚跟,就容易顺着恒河及平原顺流之下孟加拉;每当德里的政权衰微,孟加拉地区的地方军政长官和王公们总是能够自立门户和独立。同时,中原政权,东南亚强权都会影响这里。

  何无敌对阿拉干归顺军指挥官说:“大明的军队一定会解放这里。”

  罗弥迦罗说:“那你要准备好,一旦大明的军队征服东孟加拉,吞并西孟加拉,就要准备与莫卧尔军队战斗了。”

  何无敌说:“大明嘉靖皇帝希望征服印度,我也想和莫卧尔王朝的部队,以及印度逗逼们掰掰手腕。”

  此时,远在郧阳府的流民为宗泉贵所劝动,他们以富户带头,在地势平坦之地则乘车前行。

  移民们在群山之间,迂回而行。众多移民逢水则寻找河流码头,乘坐小舟随着流水缓缓飘浮。

  宗泉贵亲自带兵护送移民

  ,移民总督左义贵和郧阳巡抚章拯在后押阵。

  宗泉贵带兵和移民们一起沿着河流南下,他眼见两岸一个个市镇村落从舟旁经过。

  他乘坐的船只有帆有橹,超过了一艘艘小舟。船上的人百般讨好宗泉贵,他只是淡淡一笑。

  在船上,宗泉贵他们每天三顿饭。船家们就在船上生火做饭,有些小船则在靠岸买些吃的。

  (本章完)


  (https://www.xdzxsw.cc/book/58283/3121873.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