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 > 第五十一章你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第五十一章你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正在野人山密林里的跋涉的大明队伍对前景有些绝望的时候,他们的援军却意外的到来了。

  这支援军还要感谢陈皇后,原来陈皇后听说何无敌的大军征伐缅甸顺利,兵不血刃就收复了上缅甸,收复下缅甸也只在旦夕之间,甚至吞并暹罗也指日可待。

  因此,陈皇后立即向上缅甸派出了十万移民,其中有五万人奔赴野人山。陈皇后之所以看中了这片茫茫荒野,是因为她想在这片土地大量种植橡胶。

  陈皇后派遣了五万人,携带着橡胶树种子而来,这些人中有一万人就近从云南征发。另外四万,则是从湖广等地迁移而来,其中在荆门有一对夫妻也被移民的优越条件所吸引,从湖北荆门沙洋堡被吸引去种橡胶了。来自湖北荆门的这对夫妻骨结粗大,女的叫白林麝,男的叫哈达虎。两人都身着钱贵妃所辖工厂生产的一种西洋样式的廉价T恤衫,女的身着白色,男的身着灰色。他们报名时,武装开拓团的长官就皱着眉头,因为他们的衣服太廉价了。不过,想到他们是受苦人出身,所以长官对他们也体谅了。

  武装开拓团的官长特地嘱咐移民们不可太吝啬,因为出门在外用钱的地方很多,如果钱不够大明政府可以提供贷款,以后用劳动来偿还,但是刚开始的时候不要表现的像个抠B,这样在漫长的拓殖生活中容易与人累积矛盾。

  白林麝与哈达虎没有把这话听在耳朵里,他们正在为即将拥有的两百亩橡胶林而激动。

  为了给他们提供服务,皇家药店福庆堂大药房提供了贴身服务。福庆堂大药房的工作人员,通宵营业,为从荆门出发的两万荆门移民提供了所有常备药品。每个移民大概都购买了两百来元的常用药,因为在旅途中,藿香正气丸,十滴水,以及感冒药,拉肚子的药品,各种防蚊止痒的药膏,治疗疼痛的膏药,胃药,下火药,还有补血药,以及纱布、碘酒和止血药等必不可少。

  为移民们提供服务的是宗泉贵,他耐心服务着这些即将远行的人们,他为这些即将踏上征程的移民,提供了著名医疗专家艳夫人亲自撰写的热带病防护手册,这书每本仅售十元。很快,那些移民就人手一册,后来这本书发挥了大作用,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并加印了多达九百万册。

  购药的人们熙熙攘攘,都排在荆门掇刀区南京路20号前的福庆堂大药房门前和柜台前,交上钱和自己的采购清单,等着购买药品。

  宗泉贵和福庆堂大药房的营业员都扯着嗓子喊:“排队啦!排队啦!大家都能买到药,不要挤压!”人们井然有序,纷纷伸手递交钞票和购药单子。由于购药都是标准配置,每份两百元,几乎包含了所有的种类的常见疾病。所以,福庆堂大药房每分钟能处理5名顾客。

  宗泉贵看着眼前黑压压的顾客吗,从南京街头排到南京街尾,满意的笑了。他对伙计说:“这才是福庆堂大药房该有的生意。”

  唯一不协调的是,白林麝与哈达虎,他们抠门到了极点,他们挡住了大家购药的迅速流程。骨结粗大的白林麝对宗泉贵说:“你们的十滴水多少钱?”

  宗泉贵说:“四元钱。”白林麝不知是哪根神经发了疯,她居然说:“太贵了,我在别的地方买都是两元。不,都是一块五。”这个白林麝是典型的没花过钱的抠B,她不知道商品和药品的真正价值,只要花上一分钱,她就不满意。

  后面的顾客不耐烦了,纷纷谴责这个白林麝。有个壮汉伸手要打这个蠢女人,他说:“你个臭肉块,满嘴喷什么粪?福庆堂大药房的东西一直最公道。你是没花过钱吧!张个嘴就知道说。我只知道在别处买一盒药的,在这里能买两盒药。你不买就滚,别耽误我们的正事。”

  白林麝说:“走,我不买了。”

  哈达虎拎着东西,陪着白林麝一起走了。后面跑出了几个汉子和妇女,他们一起对白林麝和哈达虎拳打脚踢,说:“让你们捣乱,让你们破坏大明帝国的移民活动。打死你们这两个缅甸间谍,打死你们这两个不识好歹的狗奴才。”

  白林麝和哈达虎躺在地上,以手护头,一边哭泣,一边叫喊:“饶命,饶命我们只是抠门,没想到要当间谍呀!”

  等众人将这两个抠门的夫妻打得差不多时,宗泉贵一挥手,让锦衣卫上前将他们拿下。自然,在锦衣卫那里他们免不了又是一顿皮肉之苦。

  白林麝和哈达虎出来后,他们最担心的不是自己的伤势,而是自己能否继续参加到野人山的橡胶种植开拓团。

  好在宗泉贵并没有和他们计较,这对夫妻仍然参加了橡胶种植开拓团。白林麝寻找着便宜药品,这才发觉,在别的药品至少要比荆门市福庆堂大药房贵一倍。路上,知情者告诉她,你别傻了,在大明还想买到比福庆堂大药房更物廉价美的优质药品,那是不可能的。这药店是嘉靖皇帝的产业,有谁能和它在价格和质量上竞争呀!

  荆门市福庆堂大药房在短短七天内,就完成了对两万移民的服务。它的营业额在一个星期之内,达到了八百二十万元。当然,大明帝国远征军只要开拔,都会在此选购药品,毕竟这里是整个大明帝国的福庆堂总部。同时,这里也是大明帝国的情报处理中心。

  白林麝和哈达虎随着开拓团沿路南下,终于在一个半月后到达了云南边境。

  橡胶苗的远途运输是个难题,农业学家严嵩小舅子欧阳必进对此下了很大心血进行研究。终于研究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他在从海南和云南,以及广东、广西的部分地区运输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只是,他不知道自己的方法在往缅甸诸地的运输中,能否也取得很好的效果。

  嘉靖皇帝评价欧阳必进老成持重,他不想辜负皇帝的这个评价,他苦苦等待着来自缅甸野人山的消息。

  (本章完)


  (https://www.xdzxsw.cc/book/58283/3121859.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