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 > 第二十一章大婚

第二十一章大婚


  被慢待的本生皇太后,开始为嘉靖皇帝张罗婚事。她觉得那钱莹莹就不错,想让嘉靖立她为后。

  张太后却不以然,他给嘉靖皇帝介绍的是都督同知陈万言女。陈皇后是元城(今河北省大名县一带)人,人长得高高瘦瘦,胸部倒是挺大。

  进宫后,张太后拉着陈皇后的手说:“你要帮我好好看着皇帝。”

  陈皇后暗想:自己只能两不得罪,要是经常向张太后打小报告。估计自己很快会小命不保,不过不答应却也不行,还是要两面讨好。

  蒋太后的意见又被挡了,她心里很不快,却也无法。皇帝的婚礼几期繁琐,不过按照嘉靖皇帝的意思,一切从简,就这样光是织造费用就花掉了六万多快新铸的嘉靖通宝。看着这银元一块块的往外花,嘉靖很有些心痛,他想这可以造多少枪炮呀!这枪炮又可以为国家打下多大的国土。

  见到陈皇后,他觉得这女人虽然美貌,但是却也未到勾人心魄的地步。不过,皇后也就是这样了。

  按照,本朝首辅杨廷和与张太后的意见。结婚按照《礼记》中男女婚姻的六礼进行,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亲迎”。

  所谓纳采,即议婚,男方请媒人前去提亲。古代的风俗,媒人要拿一只大雁做见面礼。嘉靖皇帝提亲,自然不会只拿一只大雁,而是备下厚礼。这礼物有来自安陆州的酥饼、蟠龙菜以及葛粉,同时由来自西洋的自鸣钟一台,大明安路州工厂刚造出来的自行车,以及手摇电扇。

  都督同知陈万言收下礼物,他点头同意议婚,双方就进一步商议婚事。这种大馅饼砸中谁,谁也会统一呀!

  记者,就是问名,即询问女方姓名和出生日期。皇后陈蓉儿的生辰八字,龙虎山道士邵元节看后,说大吉。

  陈蓉儿答应议婚后,嘉靖主动将写着男子姓名和出生日期(即生辰八字)的庚书送到陈万家。

  纳吉,即订婚。既然龙虎山道士邵元节都说双方“八字”相合,嘉靖就正式准备礼物,请杨一清带着聘书去女方家求婚。都督同知陈万言收下了礼品,同意了这门亲事。同时,同时回复聘书作为凭证。

  应征,即送聘礼,正式订婚。嘉靖皇帝选择吉日,带着礼物,由张太后陪同到女方家正式订婚。女方回送给皇帝礼金800两白银,陈容儿通过媒人送给男子自己亲手做的金丝荷包,作为定亲信物。

  请期,即商议婚期。嘉靖先请人选择日期,然后写“请书”,请张太后派人送给女方,询问女方对于婚期的意见。陈皇后自然没有异议,双方就开始商议娶亲时的相关事项。

  亲迎,即迎娶新娘。也是六礼中的最后一项。这一系列操作下来,一个月已经过去了。嘉靖皇帝的头都冒汗了。

  本来,皇家的礼仪是由礼部官员拟定并负责执行。从纳采、问名开始,礼部官员就忙个不停。一系列礼仪都要在皇宫完成,送给女方的礼物也要公开展示。到了吉时,皇帝先接受百官的朝拜,然后派两名使者带着仪仗队和鼓乐队去未来的国丈家宣读诏书。国丈必须在大门口跪着迎接使者,奉旨并接受礼品,并把女儿的姓名和生辰八字交给使者。礼仪结束后,还要款待颁诏的使者。使者吃过饭后,将女方的生辰八字带回宫,交给司礼监太监,任务就完成了。司礼监太监再去向皇帝汇报情况,皇帝再将得知的情况告诉大臣们。不过,嘉靖皇帝指示一切从简,可即使简单,已经有这么多环节。

  一系列繁琐的礼仪结束后,终于到了亲迎这一天,皇宫和国丈府中每个人的情绪都到了高潮。

  早在婚礼的前几天,陈皇后就和侍女们反复试验妆容。婚礼前夜,陈皇后沐浴化妆,梳发髻,打造出一个端庄的形象。

  迎亲队伍到达国丈府后,并没有急着接走新娘,而是由陆炳指挥锦衣卫轿夫把皇后的礼舆和龙亭抬到前院。接着,由黄锦指挥太监抬到后院的绣楼前,按钦天监太监规定的方位停放。陈皇后穿上皇后礼服,戴好凤冠霞帔,接受皇后的金册和金宝,然后回到绣楼等待吉时。

  吉时一到,陈皇后登上礼舆,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地穿城进入天安门,从午门正中的门洞进入紫禁城。最后,皇后在宫女的导引下进入坤宁宫,行大礼,入洞房。

  皇帝的洞房也以红色为主:门上贴红喜字和对联,床上挂百子帐,床上铺百子被,床头还要悬挂大红色绣着龙凤双喜的帐幔。入洞房后,皇帝和皇后先要祭拜天地和祖宗,然后行合卺礼,也就是喝交杯酒。

  陈皇后给嘉靖皇帝斟酒一杯,递给新郎;嘉靖皇帝抿一口,交给皇后,皇后一饮而尽。然后由嘉靖皇帝斟一杯酒,交给皇后;皇后抿一口,还给嘉靖,嘉靖再一口喝干。

  接下来,侍寝的宫女将皇帝带走,脱下礼服,换上便装。陈皇后则被宫女引入帐内,脱去礼服,再将皇帝引入帐内,两人才开始花烛之夜。

  嘉靖皇帝捧着陈皇后的脸想:男人爱后妻,女人爱前夫这句话真不错。这皇后在这时,显得吧钱莹莹可爱多了。

  大婚后,皇帝还要带陈皇后祭拜列祖列宗,拜诣张太后和蒋太后。张太后设宴招待祝贺,张太后对嘉靖说:“皇儿甚为英明,皇后贤良淑德,以后后宫的事情我会尽量交给陈蓉儿办的。”

  陈蓉儿说:“太后谬赞了,以后这后宫之中,还是要任凭太后做主。”

  张太后说:“蓉儿太客气了,不枉我白白疼你。”

  陈蓉儿说:“太后母仪天下,是臣妾学习的榜样。”一旁的宫女看着两人虚情假意,都暗自学着,在皇宫这个地方。你不能做一个普通人,必须学会口蜜腹剑,如果你交付错了真心,等待你的就是死亡。提高自己的生存技巧,最好的方法就是看皇太后,皇后贵妃以及宫外来此的贵妇如何说话,她们都是人精,学她们这些不会错的。

  嘉靖皇帝见他们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这些没有油盐的话,就借口自己有事,先走了。

  张太后见皇帝走了,有些不高兴,说:“难道皇上竟如此之忙,陪哀家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吗?”

  陈蓉儿说:“大明正在和日本征战,居然海疆也有些不平,塞外蒙古人也在觊觎。皇帝自然是忙的。”

  旁边的一名贵妇拉了拉张太后,她才止住了抱怨。


  (https://www.xdzxsw.cc/book/58283/3121673.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