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巅峰大艺术家 > 第261章:月球的起源问题

第261章:月球的起源问题


  马大宽似乎明白了一些,他低下头,一边思索一边说:“是的,这些话我记得很深刻,你该不会是想说,古人所理解的‘天’就是……就是现在的月亮吧?!”

  裘大愚笑眯眯地看了看马大宽,站起身,对他说:“呵呵,时间不早了,我得回去工作了。”

  马大宽也站起来想要拦阻裘大愚,低声对他说:“裘老师,可你还并没有告诉我关于……关于你被绑架的有关情节,你说那么多科学畅想,该不会是想要告诉我,那次绑架,是被月亮里的什么东西给绑架了吧?!”

  裘大愚一边走,一边说:“很多事情连我自己也搞不清楚,这是实话,我更不知道如何对别人说……连我自己都不知道答案,你问我,呵呵,让我怎么回答你呢?”

  裘大愚就这么走了,进了教学楼,不知道干什么去了。

  操场里,只剩下马大宽一个人,他低头看了看裘大愚种的胡萝卜,摇摇头,只能离开。

  就这么,离开裘大愚的学校,在路上,马大宽发觉自己几乎已经崩溃了,当然,他是指的大脑里一切的知识结构彻底颠覆了,简直是三观尽毁的节奏啊!!!

  可以说,马大宽是晕晕乎乎地回到了作璞轩的。

  不过,那个裘大愚说得这一套理论,似乎还是可以自圆其说的,裘大愚这人,说的那些问题,确实很有意思。

  马大宽就想到,人们总是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那就是:人在做天在看。

  这句话其实简单理解为,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所顾忌,不能一意孤行,但是深入思考一下,天在看,是什么意思?

  天怎么才能看,难道说是天上住着的神仙在看人类的活动吗?!

  如果“天”真的只是现在我们抬头看到的一片“天空”,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存在,那么那句话是不是应该改为:人在做,神在看,更为准确呢?

  各位看官和读者,你们说是不是这个意思呢?

  很多古时候传下来的话语和句子,“天”这个词,都站了很强烈的比重。

  比如还有一句话,前不久电视剧里特别流行,那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这句话,在热播电视剧里,几乎天天都在说,这句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其实大致意思就是: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的意思。

  那么“天”只是指的空虚的天空吗?

  感觉不是很对,应该指的是,比较实在的东西才对吗?

  如果根据裘大愚关于“天”的理论,那么“天”其实就是指的是月亮,“地”指的是地球。

  那么刚才那句话,人在做,天在看,这句话的理解就是:我们在地球上做的任何事情,月亮悬挂在我们的头顶上,无时无刻都在观察着我们人类的一举一动……

  难道,我们上小学然后又上中学,学到的所有关于宇宙知识都是不准确的。

  要知道,自古以来,古代帝王每年都会祭天是啊!

  如果“天”只是我们现在认为的天空,那么又有什么必要去祭拜呢?

  因为根本就没什么实体的东西,连云彩都是虚无的水汽,如果你说天是宇宙,那么宇宙就更大更虚无,更加没有实体。

  回想裘大愚的理论,天就是月亮,祭天,就是祭拜月亮,祭地,就是祭拜地球。

  地球是人类的衣食父母,我们当然需要祭拜,天上有神灵,我也需要祭拜,这样想,似乎就对了。

  而且,月亮对于很多教派的修行者的重要性,不用多提,不只是在中国,在国外,很多神秘文化里,都有涉及月亮。

  比如狼人在月圆之夜才能获得巨大的力量,女巫也是在月圆那一晚能力超强,金字塔里面的木乃伊,每天晚上都能有月光巧妙地从通气孔中投射进来等等,这都说明月亮的的确确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个卫星……

  哎呀呀,实在是太奇异了。

  也许是为了攻击裘大愚理论的荒谬性,马大宽打开了电脑,想要在这个现代科学的产物上,借助互联网,找到一些关于月亮也就是月球的概念和猜想。

  为了进一步了解月亮,那就要先从月亮的起源开始,网上有很多关于月亮起源问题的猜测,注意,也只能是猜测,要知道,科学家眼中月亮的起源,那不是最后的定论,只是一个科学的假设而已。

  没想到,这么一看,马大宽更迷惑了。

  因为关于月亮的起源,一直是科学领域争论的热点话题,可惜很多年过去了,科学界的争论不但没有统一,反而分歧那是越来越大了。

  最为被人认可的,关于月球的起源的问题,科学家总共提出了三种假说:

  一种是,月球被捕获说;

  二种是,地月同源说;

  三种是,地球分裂说。

  第一种,所谓的月球被捕获说,指的是地球引力从宇宙中将月球吸引了过来,使月球从一颗宇宙尘埃团聚成了一颗小小的行星变成了地球的卫星。

  问题是,太阳对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对月球的引力更大,单从引力的角度而言,月球被太阳抓过去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地球。

  可月球偏偏心甘情愿地被地球抓住,成了地球的卫星,这不是很奇怪吗?

  由于月球的体积巨大,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直径的四分之一,以地球的质量和相应的引力,地球捕获月球作为自己的卫星的可能性极小,甚至完全无此可能。

  第二种,所谓地月同源说,主要是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产生的。

  在大爆炸宇宙物质扩散中,最早形成了太阳系宇宙尘埃团,团状物体围绕一个中心高速旋转,中心周围的物质凝聚成了一个恒星,太阳从此产生了。

  太阳周围的物质继续旋转,渐渐形成了行星和卫星,地球和月球就是这样形成的。

  第三种,所谓地球分裂说,地球在形成的初期,十分不稳定,曾经发生过反复的分裂和爆炸。

  地球在一次巨大的爆炸过程中,地球内部的一些物质被抛向了高空,也就是说,一部分地球被炸飞到了宇宙中去,于是,形成了月球。

  这种说法还指出,太平洋的面积与月球的面积差不多,故而有人认为,地球在挤出一部分物质后,那块物质没有了,就形成了如今的太平洋。

  月球被捕获说存在荒诞的因素,然而地月同源说和地球分裂说也不十分完善。

  后两种假设存在一处共同点,那就是月球与地球的表面物质的年龄应该相同,物质构成也必须一致的,对不对?

  事实上,月球和地球表面的物质,却完全的不一致。

  (本章完)


  (https://www.xdzxsw.cc/book/56031/2913501.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