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穿越之大明藩王 > 第四十一章 燕京日报

第四十一章 燕京日报


  燕王见姚广孝已经对自己的户籍改革计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微笑着说:“先生以为孤王这套计划怎么样?”

  姚广孝听了,叹了口气,闭上了眼睛。

  燕王知道姚广孝骨子里仍然是个读书人,还是有点转不过弯来,便笑了笑说:“先生有吞吐日月、重整乾坤的能力,这辈子难道就想像什么管仲、诸葛孔明等人那样,辅佐孤王执掌天下吗?大丈夫生在世上,咱要干就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业!”

  姚广孝听了,感觉血液里的热血阵阵上涌,燕王说的太对了,就算老夫辅佐燕王夺取了建文帝的江山如何?那也只不过证明老夫最多与诸葛亮、刘伯温、乐毅比肩罢了!老夫要做就做超越他们的事,这样才能证明老夫重整乾坤的能力!

  想到这,姚广孝一拍大腿说:“殿下,老臣愿意辅佐你做这些大事业!”

  燕王听了哈哈大笑的说:“有先生辅佐,孤王的变革必将事半功倍!”

  二人于是详细的商议了细节,经过反复商议,二人一致认为,乡政府的成立、户籍改革的推广,势必极大的动摇各级官僚当权者的利益,因此当前必须有三件事要做好。

  第一件事是争取军方的支持。以张玉、朱能为首的军方,肯定会支持燕王,但是光凭二人支持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继续提升军人待遇、换取军方支持的同时,还要加大军备的投入,分批次武装一批类似于警卫营的新式部队。

  第二件事是要有足够的户籍员以及乡政府工作人员,这些人最好是从那些一直没有考录功名的三十岁以下的人中招募,由于一直没有考录功名,所以对缙绅士大夫存在着一定的嫉妒情绪;年纪相对年轻,正是一腔热血,不会像那些官场老油条一样,各种偷奸耍滑。当然,为了吸引他们积极参与,还是要给予他们充足的待遇。

  第三件事是如何抢争舆论?要知道在明朝初年,又没有互联网,也没有手机微信朋友圈什么的,基层百姓都处于消息闭塞的地位,各种官僚缙绅以及所谓的“乡野达人”掌握了绝对的舆论控制权,所以如果不先想办法从缙绅等人手中把舆论控制权抢过来,到时候自己的户籍变革计划,肯定会被缙绅、达人各种妖魔化的。

  姚广孝望着燕王,他虽然足智多谋,但是面对着缙绅官僚主控舆论这个千百年来的现实问题,也是束手无策。

  这就是现实的尴尬。

  好在燕王是从现代社会穿越过去的,他略微一想,心想虽然条件所限,孤王不能跟你们搞什么互联网新闻、手机微信朋友圈传播之类的,但是孤王可以办报纸啊!

  要知道自从宋朝以来就发明了印刷术,所以在明朝想要办报纸,相对来说还是容易很多的,唯一欠缺的就是一点创意。

  当然明朝其实也是有“报纸”的,不过明朝的“报纸”叫做邸报,是属于那种官方的喉舌,专门供给一定级别的官员来看,类似于“参考内参”,根本不能实现大众化普及化,普通老百姓别说没机会看得到,就算把一份这样的报纸塞到老百姓手里,老百姓也看不懂。

  所以,燕王觉得自己是不是可以办理一种大众化的报纸,每天安排驿馆工作人员把报纸送到各个乡镇村子,这样先想办法吸引老百姓的注意,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然后一点点的把自己的变革理念,以润物细无声的手法介绍给他们,这样就于无形之中争取到了老百姓的支持了。

  姚广孝听了燕王的这个创意后,微微一怔,随后接连拍手称赞。

  在姚广孝看来,燕王的这个创意真是太有才了,短时间内不需要跟官僚缙绅搞得太僵,而是直接去争取最基层广大老百姓的支持,还能开启民智。

  二人又商量了一些办理报纸的细节,就分开行动。

  很快,姚广孝按照燕王的要求,物色了一班人马,这些人都各有专长,有擅长撰写通俗易懂的文章的写手,也有擅于编纂的编辑,还有专门懂得印刷的工匠。

  同时,姚广孝还在燕王府的后院,专门开辟了一家平房,作为办公场所。

  至于报纸名称,燕王亲自敲定,就叫做“燕京日报”,每天出一期,内容分为时事评论、新闻快报、农业科普等。

  其中时事评论主要针对一些目前的热点事件,以特有的角度去进行点评分析。

  而新闻快报里,不但搜录了北平地区的要闻,还搜罗了上至南京朝廷、下至各地甚至蒙元小朝廷的一些事情。

  农业科普板块则是燕王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开办的,主要是请一些农业种植方面的专家能手,针对北方尤其是北平一带农作物的生长特点,提出了一些精细化种植的指导意见。

  燕王本身脑子里就有海量的知识库存,因此亲自担任了“燕京日报”的总顾问,每天工作人员编辑好第二天的新闻内容后,就先送给燕王把关,他亲自校准无误后,就予以签发,工匠便开始印刷,交给驿站工作人员发放整个藩地。

  这样一来,当然就无形之中加大了燕王的日常工作量。

  要知道,燕王本来就是个不学无术、每天沉迷于游戏的大学生。

  但是燕王仍然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与精力,一改以往懒惰的作风,每天披星戴月,开始紧张的忙碌工作。

  要不怎么说,权力是男人的春药呢。

  燕王如今享受到了权力的妙处,感受到干一番大事业的刺激,所以便是再劳苦疲倦,也浑然不放在心上。

  他要在自己的手中,开创不一样的大明盛世。

  同时,他内心深处,也油然生出一种扭转历史进程,改变后来满清入关、华夏沉沦、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让中国蒙受百年屈辱的悲惨命运。

  至于姚广孝,虽然不知道燕王的这些长远考虑,但是他至少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一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开创,所以一大把年纪了仍然浑身充满了活力,干劲十足。


  (https://www.xdzxsw.cc/book/55974/3316873.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