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微小说与小小说 > 微小说与小小说续集161——170

微小说与小小说续集161——170


  微小说与小小说续集

  161.手绘钢琴

  初中66级3班杨同学的父母早亡,由他舅舅把他带大,为此他舅舅没结婚。

  杨同学喜爱音乐,但只有二胡,就常常用粉笔在地上画出钢琴琴键,蹲下认真地弹,嘴里发出有节奏强弱的声音。

  后来他随流动歌舞团到处演出。

  后来他患癌,建筑社一个残忍的雄辩的但音乐不如他的人跑到他家里说他“不懂音乐”,加速了他的死亡。

  那人为何如此残忍,后面将有所阐述。

  162.学渣逆袭记(一)

  詹定凯身材胖大,学习能力差,又懒。读书不行,对老师又不尊敬,一天到晚喜欢嚷嚷那些侮辱老师的陈词滥调:

  “先生教我人之初,我教先生骑老母猪!”

  “先生教我《学而》,我教先生爬桌儿!”

  由于考试经常不及格,加以一怀孕老师给他班上课,他认为老师身材丑陋,类似他那般胖大,居然带头起哄,所以初小未能毕业便辍学。

  这样,他在全班学历最低,成年后他矢志报复全班同学。

  首先报复钢琴家杨青。

  这杨青在班上音乐最好,会拉二胡,关键他后来到初中受到发现他才华的老师栽培,学会识五线谱,学会弹吉他,能在地上和纸上画的键盘上弹钢琴,从此在地方上以音乐才华出名。毕业后学会玩电子琴,参加流动歌舞团到处演出,因查出癌症回家休息。

  詹定凯闻讯大喜,前往看视,与杨青摆谈音乐。奈何他只会吹口琴,因此杨青所言,他多半不懂。

  他却早有准备,最后缓缓说出一句话:“你不懂音乐。”

  杨青因为不是科班出身,加以在外地经历演艺界残酷竞争,已不如过去自信,詹定凯这句话对他来说就是最后致命一击:付出一生,却落得个不懂!

  几天后杨青去世。

  由于醉心音乐、家庭贫困,50岁的他竟没有谈过一场恋爱。

  后来,詹定凯说,其实他没有想那么复杂,他只是认为杨青再怎样会各种各样乐器,却不会最简单的口琴,他可是会的!

  163.学渣逆袭记(二)

  恰巧詹定凯老同学罗厚德也病入膏肓,每日痛苦万状,为了转移注意,他在病床上读《聊斋志异》。奈何他只有初一文化,只好连蒙带猜。

  詹定凯从罗厚德老婆处获悉这一情况,大喜,径往罗家,对罗厚德冷冷说道:“一个人不要不懂装懂。”

  罗厚德解释说:有些篇目如《画皮》,看过电影,能懂;如《耳中人》,比较浅显,一看就懂。

  詹定凯不听,一直说不要不懂装懂不要不懂装懂。

  那一天罗厚德心情大坏。

  他回首人生,心想当年虽然身强体壮,如果不急于参加工作,坚持读完中学,该有多好!就不会被人家说不懂装懂了!

  不久,他也去世了。

  164.街头评论家

  有一70多岁老人,满头黑发,来自农村。

  农村有房,但在街上租房:一室一厨,与另五家合用一厕所。

  对生活很满足,每日饭后无事,就到街对面,坐于街旁旧建筑拆下之石头上,对今昔人、事发表评论。

  传说他曾任生产队长。

  他声音略嘶哑,大概当年天天高喊“出工了出工了”造成。

  房东也曾为农村干部,不过比他高一级:生产大队。这大队干部开玩笑口头禅为“对不对,大队生产队!”

  也爱点评今昔人、事,然声调比生产队长更高,音量更大。

  起初与生产队长如遇知音,日夕交流,相谈甚欢,后来只剩生产队长自说自话。

  165.九十四岁老妇

  人称“王孃孃”。

  青年时丈夫犯事劳改,乃做鞋、缝补以抚养子女五人。丈夫刑满释放归家,拒绝其进门,丈夫只得返回农场。

  不久大儿子因工伤去世,近年二儿子因病去世,剩下三个女儿。

  路过邻居屋后,见植有夜来香,高声叹道:“这花致癌啊!”

  她怎么知道?她不会上网也不会玩手机。

  166.楼下惊心动魄的人们

  在街上突然高声说话的人们。

  开车突然狂按喇叭的人们。

  骑着摩托放着音乐风驰电掣飞过的年轻人们。

  167.感觉

  感觉这条街的人们特别爱放鞭炮,常常毫无征兆就爆响起来。

  也可能把河对岸放鞭炮的声音也当成这条街的了。

  也可能和这条街有一个生意较好的烧烤摊有关:喝高兴了或为办什么事(例如做生)就放鞭炮。

  168.圆周率

  人类已经计算到10万忆位,仍在计算。

  169.想写史诗

  “从农村到集镇,从农耕到工商,其中人性的变迁,也算得一首小小的史诗吧?”(我把我的诗歌《到集镇购房的农村少妇》发在中国诗歌网时这样说。)

  170.又想到

  写完上一篇,忽然想到有什么不对,原来相当于演员向观众解释自己为什么那样演。


  (https://www.xdzxsw.cc/book/52582/4086227.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