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微小说与小小说 > 119——120《犍为诗话》劳动人民诗话

119——120《犍为诗话》劳动人民诗话


  119.《犍为诗话》(四)工人诗话

  1

  荣仲学,地质队工人,自学成才的文艺宣传队队员,拉小提琴,不演出的时候,就和其他地质队员们在阿坝草地为国家找矿。像荣仲学这样穿着制式工作服,戴着制式工作帽,扛着标杆和仪器走在草地上的地质队员,曾经让目送他们走过的当地藏族少年阿来万分歆羡。

  阿来发奋努力,写出《尘埃落定》,轰动全国,“成为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获奖者,现任四川省作协主席,兼任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团委员。从1994年《尘埃落定》写出至1998年出版期间,阿来由阿坝州一家杂志到四川成都《科幻世界》任编辑,总编辑,社长,《科幻世界》在他手里由一本杂志变为五六种,成为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科幻类杂志。数百万读者期待着阿来的新作。”(百度)

  荣仲学也从小是个文学爱好者,在阿坝的时候,写过一首诗,写阿坝草地风光和当地少年对于爱情的朦胧向往:

  “晨曦半坡阳,

  浓炊熬茶汤,

  牧笛悠扬起,

  涧谷起回响。

  笛不知幽怨,

  曲会诉衷肠,

  鞭鼓动,

  羊铃响。

  背柴少女姗姗去,

  牧羊少年空惆怅。”

  不知诗中少年,是不是阿来?当然这是玩笑。

  诗歌形式自由,不入任何格律,“半坡阳”、“浓炊”还嫌省略不当,可是,这真是一首好诗!不管文字上有什么瑕疵,都是可以修改打磨的,这是小事。

  精神世界的丰富与美好,活泼新鲜的独创能力,对于生活气息的敏锐感知,却是很多把格律形式当成终极艺术标准的人所缺乏的。

  知青邓宁从乡下回来,看见这诗,就给它谱了曲。

  当然,他没有学过谱曲,也是个仗恃天分的想当然。

  牧笛

  2/4

  丨丨666丨

  。。

  晨曦半坡阳哎哎浓炊

  丨丨221丨

  。。。。。。

  熬茶汤哎牧笛悠扬起涧谷起回

  。

  丨丨653丨

  。。。。

  响笛不知幽怨曲会诉衷肠鞭鼓动

  丨丨5331丨

  。。。。。。

  羊铃响鞭鼓动羊铃响背柴

  |丨丨6—

  。。。。。。

  少女姗姗去牧羊的少年空惆怅

  2

  犍为阀门厂工人胡太玉,写一篇小说《赶马车的艺术家》,发在当时有名的青年文学杂志《丑小鸭》,惊动了名作家刘心武。

  刘心武是以一篇《班主任》轰动全国的,《班主任》是新时期文学的标志性作品之一,“划开了运动文学和新时期文学的界限,在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刘心武亲自撰文点评这毫无背景的工人作者的小说,胡太玉由此成名,调县川剧团任编剧,不久写出一台大戏,遂调市文联。

  “赶马车的艺术家”原型为董仁祥。他学历不高,从在玻璃厂画坛子到在初中代课,直至成为犍为一中高中骨干教师,主要靠自学成才,他最后还成为犍为一中领导!

  他读高师中文函授时,与胡继元、陈家源、段中济合称“四大骑士”,他们身上体现着当年拨乱反正,解放思想,积极进取,追求专业化的时代精神。他们都是教师,都是教学骨干,他们又都爱好写作,段中济的《清溪二小赋》用金色隶书镌刻在原清溪二小今明德小学大门外的一块大理石上。

  董仁祥、陈家源都不幸英年早逝。

  董仁祥、胡太玉,一点“背景”没有,都是从运动刚结束时人才稀缺的特殊时期从工人中奋斗出来的。据胡太玉亲戚讲,他为人温驯腼腆,吃饭的时候,“一口好菜都抢不到嘴巴里头”,可他在向文学艺术进军的时候。却是一员猛将!西方谚语所谓“寻找的,就找到”,他的追求,和世俗的追求不一样,所以他找到的,和一般人也就不一样。

  120.犍为诗话(五)劳动人民诗话

  闫建中者,吾兄同学,时在清溪中学念书。

  一日中午,阳光很好,闫与罗永超、吾兄,一时兴起,端了饭碗,边吃边走,出了校门,来到围墙外田野。

  不觉来到一小粪坑前,此种坑为农民从街上买来大粪囤积之处,田野里到处有。粪已变深赭色,泛着白霜,失去了大粪的形状。

  闫建中于粪坑前舀起一瓢饭菜,放入口中,大声咀嚼,并且说道:

  “你们看,我多有劳动人民的感情——我不怕脏!”

  等大家笑起来,他也“扑哧”一声,把饭菜喷出。

  不知为何当时我亦在场,几十年来还记得。

  他们那一届,高中停办,果真好多人成为劳动人民。

  校长邓思敏是我母堂弟,针对我家地主成分,亦为了避嫌,邓校长安排我哥到学校养猪场喂猪,在那粮食奇缺的年份,我哥负责每天从厕所掏出大粪,煮熟了喂猪。后来他考取犍为一中,考上大学。读大学时爱好羽毛球,是羽毛球队队长和裁判,裁判过国际赛事。再后来分到凉山,写一新闻被香港报纸转载。到成都后,成为大百科全书编委,与美国科研人员有合作研究项目,著作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之《全球变暖时代中国城市的绿色变革与转型》等。某年春节回来,他特意到当年养猪场门前照相,并对妻、女、女婿开玩笑说:“那时候,我煮得那大粪好香,闻气味我就知道煮好没煮好!”

  费信海、陈继全、余洪永等则被邓校长安排在校办工厂铸造饭勺,从模具里取出的勺子,需要一个个细心打磨直至光滑发亮,他们成天忙碌。

  .13


  (https://www.xdzxsw.cc/book/52582/2921065.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