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张四姐大闹温阳县 > 第九十四回

第九十四回


  金梅新婚赴边塞

  四姐救火下温州

  却说四姐他们与张祥林一起将贵梅亮哥送回城北沟,安抚一番,要他夫妻二人在家好生调养数日,这才告辞离去。

  四姐他们离开张家来到大街,四姐让小玉和玲玉玲芳带众仙珠先回府去,免得文瑞和老太君以及两个孩子挂念,她和廷芳驾云星夜赶往东门外帮助陈知县安抚受灾百姓去了。

  温阳城东门外的西岐沟、夹道村、郝家湾和西曲镇靠河居住的部分百姓遭受水灾最为严重,不少房屋被大水冲毁,所幸并无人员伤亡,只是有些老弱病残之人由于受到雷雨侵袭,又一下子变得无家可归,他们咳嗽的咳嗽,发烧的发烧,还有腰腿疼痛连夜加重者。四姐廷芳陈知县以及郑河郑坡郝都头他们会同西曲镇的里正里胥和各村地保为安置这些百姓一直忙到鼓打四更。

  温阳东堡入住了不少灾民,是宋太公让东堡诸葛带人连夜找陈知县他们安排的。少堡主宋均正好征得“金枪太国舅”杨凌元帅同意奉父命从代州回来完婚。宋太公已择定后日为儿子办喜事,要迎娶南堡堡主武贵的女儿武金梅小姐进门。这武金梅小姐比宋均小四岁,生的花容月貌不说,而且能文善武,作得诗词,骑得战马,拉得硬弓,射得利箭,还可使一口三尖两刃断魂刀。据说是她自己嚷着要嫁给宋均的,也是她自己要求他的父亲武贵向东堡的堡主宋太公说起的。她羡慕宋均有幸成为一个边关将军,他恨自己窝在阁楼,没机会像当年的穆桂英一样,上阵杀敌。她曾作有一首非常别致的《闺怨》诗,诗是这样写的:

  红楼不寐潇潇雨,锈我三尖两刃刀;

  启牖遥闻胡角响,几回梦里换征袍。

  由于她写了这首不同凡响的闺中诗被温阳打油秀才唐启和东城雅士卫文以及知县陈廉、知寨王进他们夸赞为“闺中武状元”和“温阳花木兰”。

  那唐启有诗赞曰:

  诗成诵国殇,揩剑碧牙床;

  愿洒疆场血,闺中奇女郎。

  对于这桩婚事,宋太公满意,宋均也高兴。

  武金梅小姐提出婚后也想随宋均到边关去居住。

  宋均高兴地答应了她,说他一定会尽力向那“金枪太国舅”杨凌元帅请求,一旦获得太国舅同意,他便立即返回来接她,甚至安排她到军中效力。

  如果不是有鱼精带来的水灾,今夜的东堡早已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的忙碌之中了。

  西岐沟郝员外家也住满了受灾百姓,这却是蒙当任本县知县老爷的女婿所赐。

  第二日,县衙、兵寨、花花寨、护国员外府还有温阳五堡和温阳县大麦郊、坛索、双池、回龙堡、阳泉曲、兑九峪、高阳镇的不少贤明士绅都纷纷闻讯赶来将物资银两发放给了受灾百姓,要他们重建家园。

  受灾百姓感到了温暖,他们热泪盈眶。

  有诗为证:一方遭水四方援,县宰清廉百姓安;

  水旱虫荒难作害,温阳可比小桃源。

  八月初,宋均果然回来,带妻子武金梅和几个丫鬟仆人一起到代州去了。

  温阳县百姓欢快地渡过了治平二年的中秋节。

  四姐下凡人间已经第九个年头了。

  一日早饭之后,文瑞和廷芳说起温阳城在唐初曾经设置北温州一事,文瑞问四姐道:“四姐,南边的哪个温州在哪里?是不是叫南温州?”四姐听了笑着说道:“南边的温州就叫温州,离我们这里很远,它在杭州东南方向瓯江下游的南岸,州城三面环山,一面靠海,属于两浙路,过去称为永嘉郡。每年九月以后,山茶花盛开,可是个好地方呢!本朝有个名叫杨蟠的诗人曾和苏轼在杭州为官。当时,苏轼任知州,杨蟠任通判,杨蟠曾作《咏永嘉》诗云: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水如棋局分街陌,山似屏帷绕画楼。是处有花迎我笑,何时无月逐人游。西湖宴赏争标日,多少珠帘不下钩。”文瑞听了说道:“哦,真是个好地方!能不能将你的千里宝镜打开,让我们看看这个如诗如画的温州城呢?”

  这时,天宝天英和老太君小玉玲玉玲芳都在旁边,一家子好像都想看看那南方美丽的温州。

  四姐便令四仙珠去取宝镜来。

  宝镜打开了,四姐在寻找着,一家人的眼睛都盯着那镜面,盼望着四姐告诉他们:“这就是温州。”

  “母亲,这就是温州吧?”天宝从镜子里看到了一个靠海的地方,高兴地问。

  四姐摇摇头,画面又过去了。

  突然,镜子里出现火光……

  “母亲,这是哪里?是不是温州着火了?”天英闪动着一双黑溜溜的大眼睛惊疑地问道。

  镜子里的火光映红了四姐一家人的眼睛。

  “是的,温州着火了!”四姐道。

  “啊——”这护国员外府膳堂中在场的所有人无论老幼少壮都不由得惊呼出声。

  有诗为证:宝镜里冲天火焰膳堂中闪闪红光;

  迢迢南郡惊心事,又有灾难降一方。

  “母亲,快去救火吧!”天宝着急地说道。“好的,天宝说的对,母亲这就去救火!”四姐立即收起宝镜安排起南下温州救火的事来。

  经四姐与文瑞安排,府中只留下了老太君、文瑞、玲玉玲芳姊妹二人和众仙宝仙珠照管府中事务和天宝天英兄妹,由四姐带着廷芳小玉夫妻二人和她的化龙剑和百效仙丹升空出发了。按照四姐的吩咐,廷芳还带了不少金银,是计划用于周济那些无家可归的受灾者的。

  只见:河东地秋高气爽,蓝天阔万里无云;秋高气爽心急急,万里无云意纠纠;仙子御鹰过黄河,四姐师徒飞陈留;应天府霎时脚下过,金陵城顷刻云后头;衢州杭州风光美,瓯江上空烟锁喉。

  四姐她们腾空驾雾来的真快,没过半个时辰已到那温州上空。只见那火势果然厉害,杨诗中描写的情景已是变了个样子,只见:

  火海熊熊燎眼眸,风摇烈焰裹温州。

  水如棋局红光厚,山似屏帷黑雾稠。

  是处有花开鬼面,此时无月炼人油。

  金楼塌陷娇娘死,玉阁成灰化白鸥。

  温州在西汉初年建东瓯国,东晋太宁元年置永嘉郡,由于其地十分繁华,所以被人称为“小杭州”。这样一座繁华的州城现在却在火海中,分不清街陌,看不见画楼,有的只是无情的火焰,惨烈的场景……四姐顾不得多想立即将延津化龙剑抛出,只见在那浓烟密雾中化龙剑早已变作一条凌空翻滚的巨龙,四姐要廷芳夫妻在云端少待片刻,她自己却飞身跳上龙头,双手扳定那两根龙角,巨龙口中立即喷出水来。

  整个温州城内外,突降滂沱大雨,各处烈火霎时熄灭,只剩那红砖木炭中腾起的漫天热雾。

  四姐收起化龙剑,立即招手带廷芳、小玉二人一起离开云头飞落城中去了。

  温州城的永清门至三官殿巷一带已是面目全非,四姐廷芳小玉三人一着地,便去帮着百姓抢救伤者。大街小巷所有的焦砖红瓦木炭都冒着蒸汽,哭喊声不绝于耳,许多百姓跪在地上向北城角外的郭公山方向叩拜。廷芳小玉听不明白当地百姓的话,四姐便一边忙着救人一边将百姓的话翻译给他夫妻听。

  原来,城中杂居的商贾居民十有八九认为刚才的大雨是东晋时曾参与温州城设计的河东闻喜人郭璞公显灵救了他们。作为当时著名风水大师的河东人郭璞在他们眼中是温州的开城鼻祖,也是温州城的保护神。温州有关郭璞的许多传说都十分神奇,人们将瓯江南岸的西阔山改名为郭公山,并在山下修建了郭公祠,世代供奉,香火不断。

  那温阳打油秀才唐启和东城雅士卫文相偕游温州,二人曾为郭公祠撰一副对联曰:

  鉴天文察地理,万世堪舆鼻祖,吉贯河东闻喜;

  观图龟推龙书,千年谶纬宗师,祥和海上鹿城。

  鹿城就是温州。

  相传,东晋造城时有只白鹿衔花疾奔而来把花吐在城墙上,然后化作一团样云飞入天际。人们为取吉利,也就把新建的温州城称为白鹿城或鹿城。

  百里坊有一座建于荷花池边的汉白玉石亭在烈火中幸存下来,四姐和廷芳正在亭子旁边救人,忽见小玉和几个焦衣黑面的男女扶来一位年近七十的老人。老人手足烧伤十分严重,令小玉高兴的是他竟然会说河东话。据老人诉说,他姓高,名维,字继之,老家是河东平遥县城,他十二岁时便随叔父高黎来到这千里之外的温州城开店做漆器生意,长大后,叔父便帮他在这里成家立业。这场大火烧毁了他的店铺房屋,他的老伴潘氏和一个十二岁的小孙子高青也被烧死火中。这几个男女是他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儿媳,还有一个是回来住娘家的女儿。他们四人也都伤势不轻,且悲伤过度。

  四姐、廷芳也很同情这位不幸的老乡,她和小玉先扶那老人坐在荷花池边边的石凳上,然后从自己身上的红绸宝袋中取出一粒百效仙丹放在廷芳找来的一只已盛了水的小碗内化开给高维老汉和他的儿子儿媳以及那位女儿服下。

  奇迹很快出现,高老汉一家五口在转瞬之间,身上的烧伤创面尽皆痊愈。高老汉带领一家五口拜倒在地,口称“拜谢活菩萨!”

  四姐、廷芳、小玉扶急忙起他们。四姐问那老人家道:“老人家,房屋店铺烧了,你们可还有银钱度日?”

  那老人听了摇摇头,他含着眼泪说道:“本来两个儿子是从大火中冒死取出一些银子,可旋即就都被一群趁火打劫的贼人给夺了去,现在已是身无分文了。”四姐、小玉听了都禁不住眼睛也湿润了。廷芳见状立即从背上取下包裹,将一锭大银子拿出来给那老人。老人一家起初死活不肯接这锭受银子,后来见对方确实是诚心一片,推辞不的,这才接过了银子,千恩万谢地去了。

  高老汉一家走后不久,许多伤者闻讯纷纷赶来这荷花池石亭边找“救命活菩萨”。他们有自己走来的,有家人扶着来的,背着来的,抬着来的,也有拄着拐杖来的,还有爬着来的。这些人中有温文尔雅而又有些许痴呆的读书人,有自以为是却又老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商店老板和衙门小官吏,也有粗豪不羁而又吃亏于冒失鲁莽的造船营船工、皮坊的皮工、屠宰坊的屠夫,有居住在旅馆中一觉醒来已是来不及躲避的走南闯北的杂耍艺人,有被色眯眯的贼眼盯住身无自由终被烧伤火中的才貌双全的歌楼舞妓,也有正在诵经念佛却转眼之间就失去岸然傲貌的僧侣道徒。有十分严重已是气息奄奄命悬一线的老人儿童,也有不太严重,只是赶来凑热闹的壮汉小伙。四姐小玉廷芳他们不论贫富贵贱都一视同仁急忙给以救治,无家可归且窘迫至极的贫苦人,廷芳都散发给一些银两。

  谚云:

  天不怕,地不怕,

  就怕温州人说温州话。

  就是在普通话盛行的今天,温州语言的复杂程度也堪称世界之最,温州属吴语区,什么瓯语、闽语、蛮话、蛮讲、畬客话、金乡话、浦门话等等,真是应有尽有,无所不有。当时,许多伤者或他们的家人说话,廷芳小玉自然是听不懂的,全靠四姐翻译给他们听。他夫妻遇到操太原府、河南府和东京一代口音的人,甚至操河北真定府一带口音的人就觉得是见了老乡一般。

  几个操东京口音的伤者说,他们家的银钱也被一伙口中喊着“救火!救火!”的贼人抢夺去了。

  “可恶!这究竟是一伙什么地方来的贼人呢?”廷芳问他们道。“唉——”一个四十多岁,操东京口音的伤者叹了口气还未来得及说下去,忽然从南面小巷里窜出一伙人来,他们叫嚷着冲上来将四姐、廷芳、小玉和那几个操东京口音的伤者包围起来不由分说便来抢夺廷芳手中提着银子的包裹。廷芳大怒,立即出拳打翻了几个,小玉见状也抬脚踢飞了几人。那些人叫嚷着,疯子一般,纷纷拔出腰中佩刀向四姐他们砍来,真是无法无天到了极点。正在危急时刻,突然有四名黑衣蒙面剑客飞身跳了进来相救,那些剑客出手无情,剑剑凌厉,霎时,十余名贼人已是血溅荷池,尸横路边,其余皆乱哄哄往南街逃去。四姐、小玉、廷芳三人正在惊疑诧异,只见那四名剑客转过身来,拉下脸上黑巾,对着四姐他们三人倒头便拜。

  “南堡金木水火四镖师拜见仙子和御鹰夫妇。”那四剑客跪地拱手施礼道。

  “什么?你们真是南堡的金木水火四位师傅?快快请起。”四姐说着,便去扶那跪在面前的金镖师。廷芳小玉也急忙弯腰伸手将那木水火三位南堡前辈扶了起来。

  四人俱是身材魁梧的河东汉子,大家见面真是喜不自禁。

  “四位前辈是为何事来到这天高皇帝远的温州来?”廷芳问道。

  “不瞒御鹰夫妇和仙子,我们是奉南堡武堡主之命押解东堡数十车瓷器而来,已是数日了,今日正欲动身返回,忽遇大火便耽搁下来。”那金镖师说道。

  “哎呀,真是‘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啊’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诸位前辈呀!”小玉道。

  “四姐多谢四位师傅出手相助,不知四位师傅是如何得知贼人围攻的是我们三人呢?”四姐问道。

  “吃过午饭,在下四人去了八仙楼那边帮着客店伙计救人,听人们纷纷传言这百里坊来了救命的活菩萨,一男二女,河东口音,如何如何面貌,又有如何如何的灵丹妙药,在下等心中疑惑,便赶过来看,才知果然是仙子和御鹰夫妇在此,在下四人正欲近前拜见,谁知来了贼人,见仙子和御鹰夫妇受到围攻,我们便出手了。”那金镖师说道。

  “哦,原来如此,四姐谢谢诸位师傅,八仙楼离这里很近,那里情况如何?”四姐问道。

  “也是烧的不成样子了,八仙楼也烧塌了,这火烧了很大的地方,被烧毁的房屋楼阁庙宇等少说也有一万多处。”金镖师道。

  “这些人是谁杀的?”突然四姐金镖师他们身边来了一队官兵,一个骑马挂剑的胖军官气汹汹地用东京口音的官话喝问道。

  “是在下杀的!怎么?在下杀死这些趁火打劫的贼人不犯法吧?”金镖师道。

  “大胆,大街市上竟敢行凶杀人,我看你们才是一伙趁火打劫的贼,快快给我拿下!”那军官下令道。

  “嗨!”众军士听了命令俱都大叫一声挺手中长枪围了上来。

  “住手,先帝钦封御鹰在此,我看你们谁敢动手?”廷芳手举御赐金牌高声喝道。

  “什么?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那胖军官在马上瞪圆眼睛用一种傲慢而怀疑的口吻问道。站在一边的南堡火镖师早已按耐不住心中怒气,只见他突然凌空飞起,一把将那胖军官揪起,飞落到廷芳面前喝道:“睁开尔的狗眼看看金牌,皇封御鹰在此,还不快快叩头谢罪!”这时,那胖军官已是看清了金牌上的“御鹰”二字,他吃了一惊,急忙跪下说道:“原来果真是御鹰崔护卫驾临温州,恕在下不知,出言冒犯,死罪!死罪!”

  廷芳收起金牌问道:“你是个什么官职?报上名来,本护卫便饶你不死。”

  “回禀崔护卫,在下是这温州守城营兵马监押张宗古张大人帐下训练都头常德利。不知崔护卫大驾到此,多有得罪,还请崔护卫宽恕。”

  “哼,常德利,你身为守城营训练都头也该是个八品军职,却为何替那些趁火打劫的贼人说话?”廷芳道。

  “在下不敢了,在下这就带领人马离开,再有了趁火打劫的贼徒任由崔护卫和各位大侠剿灭,在下绝不敢再过问了。”那常德利打拱作揖说道。

  “滚!”那南堡金木水火四镖师一起喊道。

  “是,是,是,在下滚,在下这就滚!”那胖都头急忙上马带着他的军士掉头就要离开。

  “慢!”金镖师喊道。

  “大侠还有什么吩咐?”那胖都头回头惊问道。

  “把这些贼人的尸体拖走!”金镖师指着路边的十余具尸体说道。

  “搬走!搬走!快快搬走!”那胖都头对他的军士们喊道。

  几十个军士立即动手,将那些尸体搬走了。

  “崔护卫,各位大侠,在下告辞了!”

  “滚!”金镖师道。

  “滚!在下这就滚!就滚!”那胖都头口里嘟哝着,急忙带领众军士离去了。

  “哈哈哈……”金木水火四镖师大笑起来。

  “这等蠢货,如何可以当任训练军士的都头呢?”水镖头道。

  “哼!我看那些趁火打劫的贼人多一半是那守城营的军士装扮的。”金镖头道。

  四姐廷芳小玉和那木水火三位镖师听了都点头认同。

  “三位还没用过午饭吧?请仙子和御鹰夫妇随我们先到永公巷客栈用些午饭去,那里侥幸没有着火。”金镖师道。

  “谢谢镖师美意,你们快回客栈休息吧,我们再忙一会就要返回温阳县去,午饭就先不用了。四姐道。

  这时,从西边南巷、皮坊一带,从石板巷、北桥巷一带又来了许许多多的烧伤者,同样是有轻有重,各种人都有。金木水火四镖师看见四姐小玉廷芳又忙碌起来,只好叹了口气,告辞去了。

  有诗为证:

  河东仙子名天下,救死扶伤仗义来;

  可恨贼抢兵也劫,浇油火上诚可哀。

  四姐小玉廷芳忙到黄昏,救治了数千人人,百效仙丹用完了,四姐只好调动真元化作掌下一股股仙气为伤者疗伤,四姐额头上一次次沁出汗珠。

  温州知州张用和兵马监押张宗古闻讯一起赶来拜见了四姐廷芳他们,二官极力讨好奉承,感谢护国一品夫人和御鹰夫妇亲临温州灭火救人。那知州张用道:“这次火灾共烧毁房屋一万四千余间,受灾人口达六万余人,由于一品夫人和御鹰夫妇的及时救治,大大降低了死亡率,目前确认只死亡了五十余人,真是奇迹。下官一定上报朝廷,为夫人和崔护卫夫妇请功。”四姐道:“不需要为我们请功,两位大人还是立即到各处遭火灾区安置救济受灾百姓,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保证灾民的生命安全,严惩那些趁火打劫的贼人和那些打着救火的幌子行抢劫讹诈之实的不法之徒要紧。”二官连连称“是”而去。

  天空一轮明月,照亮了温州城,照亮了城中网状的河渠,照亮了瓯江,照亮了郭公山和温州附近所有的山河湖海。

  山茶花没有见到,香柚、琵琶没有顾得品尝。

  四姐、廷芳、小玉带着一身的疲惫,带着那空空如也的装过百效仙丹的红绸宝袋和已无一块银两的包裹,连夜升空赶回河东温阳县去了。

  温州城里城外有数万百姓燃香点蜡摆起各种水果叩头跪送。

  这才是:中秋过后月儿偏,救火离开大海边;

  江水黄河流得快,几多疲惫几多牵。

  ;


  (https://www.xdzxsw.cc/book/49634/2907113.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