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张四姐大闹温阳县 > 第八十二回

第八十二回


  情急急御鹰返温阳

  意惶惶耗子下黄泉

  且说包大人、文瑞、廷芳、高仪他们送走了富弼大人,便都返回包府客厅商量寻找宝米的方案。廷芳很有些难过,觉得在自己身边竟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将宝米掉包,实在有负“仙徒”“御鹰”之名。

  这真是:

  刚刚金殿露脸,退朝就出洋相!

  廷芳觉得实在没脸见人。

  有诗为证:

  刚刚金阙受封还,瞬即蒙羞宝米前;

  祸福竟如比翼鸟,御鹰直坠九重天。

  包大人劝他道:“廷芳也不必太过自责,岂不闻‘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吗?要怪只能怪老夫府中防患不严。”文瑞道:“包大人,不能这样说,就是皇宫禁苑也不能保证不丢东西,都是我不小心惹的祸。只是这时间十分紧迫,我们该如何是好?”包大人道:“昨夜,贼人这种偷盗之法,倒让老夫想起一个人来,好像就是他干的?”

  “谁?”文瑞问道。

  “**耗子!”包大人道。

  “是的,大人,像是‘**耗子’干的,我们立即去把他抓来!”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一起说道。

  “先不急,让老夫再想想。”包大人道。

  “包大人,你们都认识那‘**耗子’吗?”

  包大人点点头。

  “那就快快将他抓来问问!”文瑞道。

  “我们还是先查查这俗米的来源。”包大人道。

  “这普通的小米,谁家没有?一时如何查的出端倪?”文瑞着急道。

  “老夫想那‘**耗子’,一定不会大老远赶回家中取些俗米来,很可能就在附近不远处,就近取材。”

  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听了都躬身作揖道:“是的,他家离这里很远,大人,我们这就去查!”

  “好,你们去吧,先找离这里最近的小米店打听,如果真是他干的,立即赶往他家抓捕!”包大人道。

  “知道了,大人!如果是他干的,即使他没有回家,我们也要尽快找到他!”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转身就走。

  “慢着,我也和诸位前辈一起去。”廷芳说道。

  包大人听了,看看文瑞,文瑞点头道:“就让廷芳也跟着去吧!”

  “也好,你们一起去吧。”包大人道。

  王朝他们便带着崔廷芳离开包府快步走上街来。

  他们首先来到离包大人御史府最近的一个小巷查访,因为这个小巷里就有一个小米店,叫“洪福米店”,五人来到那小巷,王朝他们五人直奔那“洪福米店”。

  经过王朝、马汉他们的询问,那“洪福米店”四十多岁的老板王贵果然反映了一个重要的情况,昨天傍晚,他正准备上米店的门板,突然来了三个泼皮,其中一个就是人称“**耗子”的杨青,三人拿着两个小竹筒来到店里,扔下一个铜钱,他们自己动手,将一只竹筒内灌了些小米径直去了。

  “没错,就是这个‘**耗子’干的,窃真还假,这是他一贯的伎俩,真是可恶!”王朝道。

  “前辈们都很熟悉这个‘**耗子’吗?”崔廷芳道。

  “这附近的人没有不认识他的,包大人在开封府时,张大哥和展昭还抓到过他,可因他当时只是干些小偷小摸的勾当,包大人打了他些板子就将他放了。谁知他越偷越胆大,翻墙越脊的本领也越来越高,他常常使用掉包的伎俩,搞得失主哭笑不得,人们还轻易抓不到他。”赵虎道。

  “这‘**耗子’是如何知道我们有宝米的?”廷芳问。

  “很可能他早就尾随你们而来,然后潜伏在客厅之外,偷听到了护国员外和包大人的谈话。”赵虎道。

  “走,我们立即去抓这该死的‘**耗子’杨青。”王朝道。

  “他住在哪里?”廷芳道。

  “需找几匹快马来,他家还在东城任店街铁匠巷。”王朝道。

  “我去借!”高京差道。

  众人随高京差来到不远处的开封府府衙,求见了府尹欧阳修大人,立即借来六匹快马,上马直奔任店街而去。

  正值午时,他们六人来到了任店街铁匠巷。

  这铁匠巷街道不宽,两边都是瓦房。“**耗子”杨青的住处,王朝还记得,他家挨着一家剪刀店铺。这剪刀店的老板就是人称“剪子王”的老铁匠王师傅,他打造的剪刀锋利无比,样式精巧,乃是东京剪刀中的名品。在剪刀店里卖剪刀的人是王师傅雇来的两个小伙计,一个叫周颖,一个叫吕雯,都是二十一二岁的小伙子。那“**耗子”杨青父母早亡,又无妻室,是光棍一条。他家有两间老瓦房临街,一间住人,一间原是他父母在世时的店铺门面房。杨青的父亲原来也是一家铁匠,是打造宰牛刀的高手,曾经有不少徒弟,人称“牛刀令公”。这“牛刀令公”名叫杨怀。在儿子杨青五岁时,有贼人入室抢劫银两,杀死了他。杨青十四岁时,母亲韩氏也得急病去世了,家里就只留下他一个人。那“剪子王”王师傅看在邻居的份上,曾收杨青做徒弟,干了几天,杨青嫌打铁又苦又累,赌气跑出来,便开始四处流浪,终于变成了小偷,常在开封府街上和城东瓦肆出没。后来,据说杨青拜京城东郊一个有名的窃贼“瓦上飞”汤斌为师,学了些飞檐走壁的功夫,师徒二人曾相依为命。过去几年,京城许多窃贼常常光顾那太师府,致使那皇小姨张丽华常常睡不好觉。前年冬天的一个傍晚,杨青也和他的师傅汤斌悄悄潜入太师府欲行偷窃,谁知师徒二人运气不佳,竟被那张丽华的十个翠衣丫环发现,她们立即叫喊起来,四十多岁的“瓦上飞”汤斌竟当场死于张丽华的剑下。杨青逃上房顶,又被那十个翠衣丫环甩出红缨扯了下来。那年,杨青二十一岁,出落得模样很乖,算是一个俊俏靓丽的小伙子,他被吊在那棵梧桐树下挨皮鞭,直至半夜,他挨了无数皮鞭。是他苦苦哀求那张丽华小姐饶他性命,发誓一生效忠小姐,早烧香,晚点灯,并求告京城所有的贼人,再不来偷太师府。张丽华觉得这个俊俏的毛贼十分好玩,一发善心,竟将他给活活放了。杨青得了性命,果然记着太师府张丽华的好处,他先继告诉了不少窃贼兄弟,求他们不要再偷窃太师府。从此,来太师府的窃贼果然少的多了。那杨青心中惦记着张丽华,却并未金盆洗手,他还是在城里城外不断地偷,他还常常将偷来的银钱孝敬给那些看在他的面子上不再光顾太师府的窃贼。日久天长,他的名声大了,被京城众窃贼戏称为“**耗子”。这“**耗子”杨青偷窃时还往往画蛇添足,就是爱使掉包的伎俩。关于这杨青常用掉包的窃技,包大人、王朝他们了解,但杨青为什么被称为“**耗子”?他竟然和太师府张丽华小姐有些纷繁复杂的关系,包大人、王朝他们可就一点也不知道了。

  有诗为证:

  **耗子美名扬,小姐恩情心里藏;

  燃烛点香君莫笑,丽华靓影在梦乡。

  王朝他们来到杨青家房门外下马,可是杨青却不在家,他的房门上着锁。他们到那剪刀店去问,那伙计周颖和吕雯都说道:“这些天,他一直就不在家。”

  “今天,他没有回来过吗?”马汉又问道。

  “没见!”两个伙计道。

  “怎么办?”廷芳道。

  “老弟,你和高京差先在这里守着,我们四人到别处问问,有什么线索来叫你们好吗?”王朝道。

  “好吧,有劳各位前辈了!”廷芳作揖道。

  “老弟,不必客气!”王朝道。说完,他四人匆匆去了。

  廷芳和高仪将马匹拴在不远处的两棵柳树下,便在附近藏起身来,注视着那“**耗子”杨青的房门。

  一个多时辰后,王朝他们骑马回来,还是没有找到一丁点线索,六人决定返回御史府,待回禀包大人后再做道理。

  王朝、高仪、廷芳、马汉、张龙、赵虎六人上马返回御史府来,他们将了解到的情况告诉了包大人。包大人道:“那‘**耗子’不会远走,我们还是先告诉富弼相国和欧阳修大人让他们增派人手,协助我们,我们一定要在明日黎明前追回宝米。”

  廷芳道:“包大人,我们兵分两路,来个两手准备吧。”

  包大人道:“如何兵分两路?又如何两手准备呢?”

  廷芳道:“一路正如包大人刚才所言,请相国大人和开封府欧大人派人协助,立即在京城内外拉网捉拿‘**耗子’,追回宝米。一路就是让在下立即返回温阳县找四姐想办法,就算我们不能及时追回宝米,四姐也可以让廷芳再带些宝米来。这样两路行动,两手准备,岂不是万无一失么?”

  “是的,包大人,四姐知道发生了这种事,一定会让廷芳再带些宝米赶回来的。”文瑞道。

  包大人点点头道:“这原是万不得已的办法。不过,我们时间紧迫,实在没得商量。为保险起见,这样也好,那就有劳‘御鹰’了。”

  廷芳道:“好,包大人,廷芳这就返回!”说完,他作揖告别文瑞和高仪、王朝等众人走出门来,两脚点地,一鹤冲天,霎时不见踪影了。

  有《五律》为证:

  灵器体中藏,高空逐日光;

  鼓风归北雁,燃雾落西凰;

  心里匆匆念,云头急急翔;

  但因丢宝米,千里返温阳。

  却说包大人见廷芳匆匆去了,便立即让高仪、王朝、马汉他们送还开封府的马匹,并请求欧阳修大人和相国富弼大人、文彦博大人、天波府杨文广将军都派出人马,兵分十路,立即在京城内外搜查那“**耗子”杨青。

  有《五律》为证:

  多家官府令;震动汴梁城,

  审视藏人店,查搜易物棚;

  衙差盈巷动,兵卒满街行;

  画影图形下,怦怦窃贼惊。

  却说昨日,那太师府张丽华小姐和十个翠衣丫环待穴道解开,便一起怒冲冲追出府门来。她们在街上碰到那“**耗子”杨青,一见杨青,张丽华小姐气不打一处来,她指着杨青对十个翠衣丫环下令道:“拿下!”霎时,红缨闪闪,玉臂摇摇,那倒霉的杨青又被绑了起来。“给我恨恨地打!往死里打!”那张丽华小姐铁青着粉脸,倒竖着蛾眉,圆睁着杏眼喝道。十个翠衣丫环一听,便冲上前去,对着那“**耗子”你一拳,我一脚踢打了起来。

  有诗为证:

  粉雾里花拳秀脚,香风中女刹呼哮;

  夭夭众婢冰肌骨,痛打翻波滚浪蛟。

  可怜那杨青被众婢女打翻在地,他不住地讨饶。众婢女哪里管他得死活,一直打到她们累了,才稍事休息。

  几个丫环还将金莲尖脚踩在那杨青的脸上和身上。

  她们一个个玉掌叉腰,气喘吁吁。

  看她们暂时停下拳脚,杨青趁机哀告道:“小姐,杨青每日里早烧香,晚点灯,窃来的银钱也都给了那些答应不再来偷太师府的兄弟,杨青如此孝心,感动了整个京城,人送外号‘**耗子’,连窃贼们都知道杨青是小姐的人,小姐为何不问青红皂白,一见面就打小的呢?这里一定有误会,请小姐告诉杨青,让杨青死也死个明白!”

  “你说的好听,刚才就有紫袍绿衣两个贼人潜入太师府来,还爬到了我们小姐家的梧桐树上,被我们用箭射了下来,谁知他们竟在瞬间点了我们和小姐的穴道,趁我们主仆眼睁睁不能稍动之际,他们竟都逃之夭夭,你还有何话说?”一个翠衣丫环用木杵般的小脚狠狠揉了一下他的脸颊说道。

  “哎呀!小姐,这可是冤枉死杨青了,咱这京城根本就没有什么紫袍绿衣的贼人,这两个毛贼一定是从外地来的,请小姐先将杨青放开,三天之内杨青抓不住这两个毛贼,一定回来受死,不敢苟活!”杨青忍着脸颊上的疼,痛挣扎着说道。

  “三天?”杨丽华道。

  “就三天,小姐,如果三天我杨青给小姐抓不住那两个小毛贼,甘愿回来受死!”杨青道。

  “好,先放了他,如果三天以后他还抓不住那两个紫袍绿衣的贼人,我们再结果他不迟!”张丽华道。

  “是,小姐!”众翠衣丫环答应一声,将那杨青拉起来,松了红缨,将他放开。那“**耗子”杨青谢过小姐和众女婢飞快地离去了。

  杨青来到那家门首搭着彩楼的酒店,碰到了两个窃贼兄弟。一个是十九岁的刘柱,因他生的黑瘦,人送绰号“黑蝎子”;一个是二十岁的王留子,因他常是面红耳赤的样子,人送外号“红公鸡”。这两个窃贼都有一定的工夫,也会飞檐走壁,和“**耗子”杨青很是要好。二人看见杨青那狼狈的样子,便道:“**大哥,为何如此狼狈?”

  “少废话,你们看没看见紫袍绿衣两个外地人?”杨青没好气地问道。

  “哦,是那两个该死的打了大哥?”那“黑蝎子”刘柱道。

  “看见了,大哥,那身穿绿衣的人在这酒店外雇了一顶轿子,让那个身穿紫袍的人坐着向北去了。”那“红公鸡”王留子道。

  “走,快随哥追上去,抓住他们!”“**耗子”杨青道。

  那刘柱、王留子二人一听便随那杨青追了出去。三人一边追赶,一边打听,一直追到离御史府不远的地方才碰上返回来的轿子。

  “那二人都被包大人迎进府里去了。”一个轿夫告诉他们。

  “呵,还来头不小,看看去!”“**耗子”杨青道。

  来到包府外边,那“**耗子”、“黑蝎子”、“红公鸡”三人找个僻静的角落,便都翻墙进府去了。

  三人潜入包府,在客厅窗子外边,将那宝米的事情听了个一清二楚。

  “哦,原来是石州府温阳县来的‘护国员外’崔文瑞和崔廷芳二人,他们闯进太师府原来是个误会呀!不过,他们这‘护国宝米’可是个好东西呀!”杨青说道。

  “大哥,我们怎么办?”“黑蝎子”刘柱问道。

  “先退出去,一会再来偷他的宝米。”那杨青说道。

  “**耗子”杨青他们三人便退出了御史府。

  在街上,杨青他们找了两个一尺长的小竹筒,又去了那洪福米店,三人将一只竹筒灌了些小米出来,傍晚时分,他们又潜回包拯御史府来。

  一直等到半夜三更,包大人他们散了宴席,他们便尾随那高京差、文瑞、廷芳到了高仪的住处外。那“**耗子”杨青让“黑蝎子”和“红公鸡”二人给他放风,他自己飞身伏于房顶,轻轻揭开一个瓦片观察到了宝米的存放位置,又揭开与宝米位置垂直处的一片瓦。他的动作很轻,廷芳他们又饮了不少酒,竟没有察觉。

  那“**耗子”一直等到他确定那崔文瑞也确实是睡着了,才将那瓦片大揭过一边,借着月光从房顶上用细绳小铁钩将那两小袋宝米钩着吊了上来。

  杨青跪在房顶,将两只小米袋都打开扎口,将宝米倒入那只空的竹筒中,又将另一只竹筒中的小米,按一多些,一少些的模样,分开倒入两只小米袋中,扎好了袋口,再用细绳小钩吊下去,放于文瑞床头的桌上,他收好带铁钩的细绳和宝米,又将瓦片插好。一切就绪,他起身下房时膝盖下“嘣”响了一声,一片瓦被他压断了。他学了一声夜猫子叫,飞身下房和“黑蝎子”、“红公鸡”二人翻墙出了包府。

  月亮偏西了,他们怕被巡夜的军兵抓住,没敢往“**耗子”杨青家所在的任店街走,就近向西往那“红公鸡”王留子家去了。他们一直走到开封府大西边的汴河边上才来到那王留子的家,王留子和那刘柱的家境还不如那“**耗子”杨青,不但无父母兄弟,就是住的房子也都只有很破旧的一间。不过,这王留子家也还算勉强可以住下他们三个人。谯楼打了五更,他们在王留子家照着崔文瑞说的话,果真生火,坐锅,煮了四分之一粒宝米。

  他们都吃饱了,可锅里的米饭还剩着。因为这“红公鸡”家的铁锅比崔文瑞家当初的那口大了一个号。这时,远处传来钟声,包大人、崔文瑞已经进宫上朝去了。

  “哈哈,这个‘护国员外’可是被我们整惨了!今天他金殿献宝,犯下欺君之罪,可就活不成了!连那个可恶的‘老包黑子’也怕是活不成了呢!哈哈!”“**耗子”杨青将饭碗扔在一边,对那躺在破苇席炕上的“黑蝎子”刘柱和“红公鸡”王留子说道。

  “这些狗官杂种,一个个都死了比什也好!”“红公鸡”王留子说道。

  “‘**大哥’我们有了这宝米,够我们吃一辈子了。现在,我们放心睡大觉吧,还管他‘护国员外’和‘包黑子’干啥!”那刘柱道。“说得好!蝎子老弟,公鸡老弟,他们上他们的朝,他们掉他们的脑袋,我们睡我们的大觉,哈哈,真是阿弥陀佛,快乐也哉!”那“**耗子”杨青说着,笑着,一口气吹灭了蜡烛,也一下子仰头躺在了那破苇席上,三个窃贼很快打起了鼾声!

  有诗为证:

  洪福店中寻线索,南辕北辙汴梁京;

  王朝六杰东街去,耗子三雄西巷横。

  那“**耗子”“黑蝎子”“红公鸡”三人一觉睡到午后未时末才先继醒来,“**耗子”杨青让那“红公鸡”王留子开门出去看看风头,王留子应声出去了。

  一会儿,那王留子回来吃惊地说道:“**大哥,大事不好,听人说街上到处都张贴着大哥的画像,开封府、宰相府、天波府都出动了人马,搜查的紧哩!那御史府的高京差带着一队开封府的衙役已快搜查到这里来了。”

  那“**耗子”和“黑蝎子”一听,立即吃惊道:“这可如何是好?”

  “不要着急,大哥,我家房子后边有块小菜地,荒芜多年了。地里杂草丛生,草丛边上有一个菜窖,大哥快带那宝米,到菜窖中躲一躲吧。开封府的衙役和那高京差不认识我和“黑蝎子”老弟,看来还不会抓我们的,我们在外边应付应付,他们就走了。不会有事的,大哥!”那“红公鸡”王留子说道。

  “好!快送我到菜窖去!”“**耗子”杨青拿起那只装着宝米的小竹筒急忙说道。

  “红公鸡”王留子很快将“**耗子”杨青藏进房子后边的菜窖里去了。

  这菜窖口是用砖头砌好的,下边完全是土的,像一孔土窑洞一般。这菜窖确是多年不用了,里边潮湿的很,气味难闻,但没有办法,“**耗子”杨青只好先带着宝米躲进来。

  窖口被王留子盖住了,盖子是一片古老的石磨,已是磨得不太厚了,中间还有一个圆孔。起初,菜窖里很黑,后来那石磨盖上的圆孔,渐渐明亮起来,杨青在菜窖里也慢慢的能看得见地上的蟑螂和臭虫了。

  这才是:

  仙米初尝钻菜窖,黄泉耗子石磨天;

  开封衙役搜渐近,蝎子公鸡怎斡旋?

  注被系统屏蔽的两个字是“‘风’和‘流’”“风(和)流耗子”去掉“和”字,就对了。


  (https://www.xdzxsw.cc/book/49634/2907101.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