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张四姐大闹温阳县 > 三十回

三十回


  第

  老僧宝殿讲传奇

  四姐石楼斩妖精

  却说那锦泉山竹林禅院的僧众念了几遍观音《大悲咒》,玄空禅师让他们休息去了。自己和大和尚戒嗔陪包大人他们在大殿观看。包大人问那方丈道:“请问禅师,这左边的卧佛也是如来佛祖吗?”方丈玄空禅师道:“非也,这位卧佛原是山下寺底村的一名石匠,后来成佛,被如来佛祖封为金光雕石佛的便是。”包大人问道:“这也奇了,石匠如何成佛?”玄空禅师道:“说来话长,请大人屈驾坐下来,待老衲讲给大人听。”说着,那方丈玄空禅师让包大人他们都在那大殿地上的蒲团上坐下,讲起那金光雕石佛的传奇故事来。

  原来,在北魏孝文帝年间,这锦泉山下有个小村子,就是现在的寺底村,不过,原先并不叫寺底村。那时,小村子并无正式村名,只是住着石狮冶村王员外家的长工、短工和瓦匠、木匠、铁匠等工匠,因离王员外的府第有二里地,人们就把那地方叫作“二里地”。“二里地”的工匠里有姓杜的石匠父子二人,住在一间瓦顶石房里。老石匠六十多岁,人称“石匠杜天才”,他的儿子二十六七岁,名叫杜成。父子二人原是从河南逃荒过来,正遇那石狮冶村王员外家要找石匠打两尊大石狮子,那杜天才父子二人便去应聘。当时,应聘的石匠很多。该用谁呢?王员外一时拿不定主意。管家王福道:“老爷,先让这些石匠用石头给老爷各雕一尊小石狮子,看看谁雕的最好,问题不就解决了吗?”王员外有爱石狮子的嗜好,一听管家的话,高兴起来。他立即下令:“所有来应聘的石匠都管两天饭,两天后每人上交一尊二尺多高,三尺多长的小石狮子。”那来应聘的许多石匠便都来到王员外家的石料场,选好石料,噼噼啪啪干了起来。两天过后,那王员外家的大院里摆满了尺寸差不多的石狮子。王员外和管家王福仔细看那些石狮,只见:

  一尊尊石狮摆院里,姿态各异雕工细;上山狮,下山狮;蹲狮,爬狮,母子狮;青石狮,黑胆狮;汉白玉雕的献宝狮。

  那王员外和管家王福看看这尊,拍拍那尊,觉得这些石狮子都好,各有千秋,难分高下。这时,王员外家三岁的小儿子过来,他在一尊黑胆石雕成的母子狮头上轻轻拍了一下,只听那母狮半张的嘴里发出“福”的声音,小儿子被吓得跌了一跤。他从地上爬起来,又去拍那小子狮,只听那小狮嘴里发出“富富”的声音。王员外家小儿子笑起来,他挥动小手不停地拍,那母子石狮不停地发出“富富富”和“福福福”的声音。王员外、管家、王夫人听到声音,都走过来看,众石匠也都围拢过来。王员外让夫人抱起小儿子,他自己去拍那母狮头,只听“福”一声,王员外又去拍那与母狮连在一起的两只小狮子的头,只听那小狮子嘴里发出“富富富”的声音。王员外大喜,他问道:“这是谁雕的?”那杜天才老石匠道:“回禀员外,是小人和儿子雕的。”王员外问管家王福道:“这位师傅,如何称呼?”王福道:“回禀老爷,他父子二人是河南来的,姓杜,人称‘石匠杜天才’。”王员外道:“就他父子二人吧!”这样,王员外家留下了杜天才父子二人,其他石匠给了些银子,让他们散了。

  杜天才和杜成父子二人给王员外雕了两尊能发声的大石狮子,安放在府门外。从此,杜石匠父子二人就在锦泉山下王员外家的工匠村“二里地”住了下来。当时那杜成二十一、二岁。

  过了几年的一个春天,刚刚过了清明节,锦泉山上开满了粉红的桃花。那石匠杜天才的儿子杜成来到锦泉山顶看石料。他在山顶一块平坦的地方,看到一块凸出地面的巨石,属于细质地的纯色花刚石。这块巨石在锦泉山顶拔地而起,有丈余高,周围一圈有八丈多,整块巨石在春阳下闪射着金色的光芒。杜成叫道:“真神石也!”他想:“如此神石,不可乱开。”他便离开那山顶,向山下走了回来。

  当天晚上,杜成和父亲刚在土炕上躺下,一个和尚推门进来。和尚要杜成连夜带他上山,去看那块巨石,杜成就下了炕,带和尚去了。

  他们来到山顶,走到巨石那里,只见那块巨石除左边留了原样外,其余地方都雕凿满佛像,大大小小有八百多个菩萨。杜成正感奇怪,那和尚说道:“你记住这样子,照着雕凿吧!七七四十九天后,有个牧童来此,你让他看,他如果说你雕成了,你就会成佛的。”“能成佛么?”杜成问,“只要那牧童说你雕成了,就一定能!”那和尚道。谁知那和尚说完,猛然把他一推,他便跌下悬崖,一阵眩晕,惊得他失声大叫。可当他睁开眼时,看到自己还躺在土炕上,他父亲问他怎么了?他揉揉眼睛,才知是南柯一梦。梦中的事,他还记得一清二楚。杜成将梦中之事告诉了父亲,说他想照着梦中的样子雕成那许多石佛,石匠杜天才点头同意,他鼓励儿子大胆去干吧。

  第二天一早,杜成带了父亲为他准备的干粮和工具,又上了山。找到那块巨石,就按梦中所见的样子雕凿了起来。

  杜成不顾疲累,风里来雨里去,一天也不肯放松。谷雨过去了,立夏过去了,小满过去了。快要芒种了,他整整雕了七七四十九天,在那块巨石的正面和右面雕凿出八百多尊大大小小的佛像。一尊尊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那天午后,杜成坐下来,看了看,擦了把汗水,他满意地笑了。这时,倒真有个放牛的人,赶着一群牛走了过来。杜成想起梦中那和尚的话,便喊那放牛的人道:“大哥过来!大哥过来!”那放牛的人听见他的喊声,便走了过来。杜成问那人道:“大哥,你看我雕成了吗?”那人看了看逗他说道:“你雕成鬼了!”杜成一听,气得仰倒在地上,喉咙一响,两眼一翻,两腿一蹬,就给气死了。那放牛的人叫了他半天,见他再也不作声,吓得赶上牛儿逃走了。

  那老石匠杜天才在家里等到第二天,也不见儿子回来。他便走上山来找儿子,杜石匠看见儿子睡在那巨石左边,他走近一看却没有。他想:“是我眼花了?”可是他回过头来再看,又看到儿子枕着一个花枕头,睡在那巨石左边新雕凿的石床上。他觉得奇怪,又去看,还是没有。老石匠杜天才心中纳闷,他在巨石边坐下来。他刚坐下,又看见儿子在他面前躺着,枕着一个花枕头。他急忙上前抱住细看,竟是儿子的尸体。老石匠大哭一场,想起刚才奇怪的事,便从地上捡起儿子的工具,一鼓作气在那巨石左边雕凿了儿子的睡像。头下也雕了一个花石枕。当那老石匠雕完回过头来,他儿子杜成却跪在他面前。那老石匠吃了一惊,正要作声,只见儿子朝他叩了一头,双手合掌道:“爹爹,儿被如来佛祖封为灵山金光雕石佛,过些时日,定来接爹爹去灵山养老。说完,那杜成变作一个金光闪闪的菩萨罗汉腾空去了。那杜天才老石匠见儿子成了佛,又悲又喜,收拾起儿子的工具下山去了。后来,那老石匠在那石房里生了病,“二里地”的匠人们看见从空中来了辆金马车,在那石房上空停下,后来就不见了那老石匠杜天才。

  孝文帝知道了这件事,便下旨在这锦泉山建起了这座竹林禅院,并从洛阳派来了僧人。这殿外悬挂的“大雄宝殿”牌匾就是孝文帝的御笔亲书。到了唐代,禅院扩大为现在的规模,兴建温阳县县城时,工部的监管在锦泉山竹林禅院对面修起戏台,唱了十多天大戏。到了大宋朝,这禅院香火达到鼎盛,每年立起两次庙会,一次是农历四月初八,一次是农历七月十五。每逢庙会,这锦泉山可谓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可谁也没料到庙会刚刚过去,就会有此一劫啊!

  老方丈讲完,合掌闭目,念起那《金刚十三昧经》。包大人他们听的入了神,纷纷称奇不已。

  当晚,包大人他们就扎营在那锦泉山上。

  再说四仙女,她骑着乌龙追那千年枯树精,霎时,已离开温阳县上空。那怪见有一天将追来,便转了一个圈,向地面落下,落入那温阳县西南的古通天山中,摇身一变,变作一棵大松树,长在那石山上。四姐骑着乌龙追来,不见了那怪,她向下望去,只见下面一座石山,奇石堆叠如楼。她知道这就是黄河东边的石楼山,即上古称为通天山的地方。她细细观看那山,只见:

  峥嵘突兀,巍巍如楼;禹凿龙门,大河奔流;叠峰竟险,钟灵毓秀。

  四姐看着,看着,看见那怪变出的一棵大松树。只见那树:

  枝叶苍茫拔地起,晚霞飞雾共游嬉;翠盖露出狰狞色,阵阵松涛带妖气。

  四姐念了口决,将那乌龙又变为赤龙,用手轻轻一拍龙头,一股火焰喷了下去。那怪见火下来,又变作一块巨石,滚落谷中去了。四姐看的明白,收起赤龙,手持延津化龙剑,架起云头,追了下去。四姐下到谷底,挥剑向那怪石劈去。那怪还欲变化逃去,不料四姐手快,早一剑劈了下来。那怪在四姐剑下现出原形,是一根巨大的千年枯木。四姐怕留后患,便用延津化龙剑的剑气化出火焰,将那枯木烧为灰烬,方才架起云头,上了那石楼山上空,向温阳县方向,返了回来。四姐路过那锦泉山竹林禅院上空时,听到殿内众僧念起《大悲咒》,便放心地回崔家庄去了。有诗为证:

  佛祖传旨意,菩萨授神器;天地达和谐,禅院歌声起。

  第二天,也就是八月十八日上午,包大人令人到那大碾沟,将马匹尽皆牵上山来,又派人将贺知府、赵通判和那刘横、卫霸等人送了一程,才和王进告别那玄空禅师,率领人马离开那竹林禅院,向温阳城方向回来。

  包大人他们走到那庞子窊村梨园,与赶来接应的知县陈廉和副知寨王豪相会,两路人马合为一路,返回温阳城来。

  这才是:

  包公逢鬼怪,四姐及时来,

  惠及仇知府,恩施山野苔。;


  (https://www.xdzxsw.cc/book/49634/2907049.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