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袁氏次子 > 第062章:远道而来的堂弟 1/2

第062章:远道而来的堂弟 1/2


  北伐之前。

  “袁幽州,在下正是后将军之子,不过与袁耀比不得,仅为庶子,难于父亲账下出头,当日曹操、刘备、孙策、吕布四路诸侯围困寿春城之后,四面楚歌,父亲只得趁机突围,康亦随行,其后父亲呕血三日而死,账下大将惊慌失措。康便略施小计,骗过了雷薄与陈兰,孤身逃出。”自称是袁术之子,袁熙堂弟的袁康如是说道。

  袁康叙述完自己的悲惨遭遇以后,又顿时眼放光亮:“康本已落魄,身为袁术之子,天下虽大,却无伪帝之子容身之处!康思来想去,翻来覆去,痛苦不已,甚至一度想要自尽...”

  “大将军、袁青州断然不可能收留康这等人物,但是还有一位权柄过人的封疆大吏能够收留康,此人便是兄长!”袁康渴望的看着袁熙。

  “请求兄长看在你我兄弟二人相交多年的情分上,给小弟一条活路吧。”袁康说完之后,纳头便拜,隐隐有啜泣之声。

  袁康,字叔寂,袁术庶出第四子,作为庶子的命运使得袁康根本得不到袁术的重视与关怀。而刚开始还没有因为豫州事件结怨的袁绍、袁术两兄弟作为袁阀同代俊杰,其家人间多有往来。而袁熙生性善良温和,很自然的就与袁术家诸多庶子玩到了一起。

  而生来怯懦,素来不受重视的袁康便与袁熙玩到了一起。

  但是这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后来袁绍袁术纷纷离开洛阳,自成一体,两人之间也就断了联系,不过两人之间却是幼时伙伴无疑。

  这就是袁熙的大脑传递过来的记忆。

  袁熙微微一笑,上前扶起了袁康。

  “叔寂何须如此,为兄又岂会翻脸不认人?”

  “只是遗憾叔叔行事不妥,贸然称帝,如今身死道消,偌大一个袁家也是分崩离析,倒也连累的叔寂你遭逢大难,若非智谋出众,后果难以料想。”袁熙不无遗憾的感慨了一番袁术当年的所作所为。

  “兄长说笑了,如今别说是河北四州,兄长之大名已经传遍天下,乃是大汉一等一的少年英杰,康又怎能与兄长相比。”袁康情绪十分激动,毕竟再怎么想袁熙对待自己的态度,不说是高高在上,也肯定是尊卑有别,上下有序。毕竟此一时,彼一时,以前的袁熙不过是袁绍之子,一介孩童而已;但是如今的袁熙身为幽州刺史,一方封疆大吏,手下文臣猛将颇多,雄兵数万,已经掌握着巨大的权柄。

  “兄长礼贤下士之名果然不虚,真明主也。”袁康心中感慨道。

  而与此同时,袁熙也被袁康打开了一条新思路。

  袁绍虽然只有袁谭、袁熙、袁尚三个嫡子,但是却有着数十名庶出之子,不管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儿子,是自己血肉的精华,有血缘关系。因此袁绍虽然对于这些庶子的态度远远不及袁谭三人,但是却依旧从其中选拔了部分才能出众之辈,委以要职,或征战一方,或坐镇州郡。

  袁康是袁术的庶子,此番不远万里从扬州一路北行,来到幽州投奔袁熙。

  袁家还有一股力量,那就是袁绍的庶子们。

  作为袁绍的儿子,即便不是嫡出,他们也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四世三公高贵的血脉,从而得以成为一方高官。

  袁谭兄弟三人中,袁谭为人勇武鲁莽,骄横狂躁;袁熙性格温顺,柔善如水;袁尚恃宠而骄,不免骄横。

  如果说袁家嫡出三兄弟中,谁与庶子的关系最为亲密,那定是袁熙无疑。

  袁谭自以为是嫡长子,将来必然继承袁绍的基业,因此内心有一股独特的优越感与骄傲,让他袁谭放下身段去结交自己的庶子兄弟,简直就是在折辱于他。庶子对袁谭来说,简直就是袁家的一群家奴。

  而袁尚年纪尚小,又多受袁绍宠爱,不通人情世故,自然也不可能放下身段去结交庶出兄弟。

  那么,如果说将来这些庶出子弟要在袁谭兄弟三人中做出一个选择的话,这些袁家庶子有八成的可能会选择袁熙。但是,也不乏有渴望功名者会因为袁谭的正统身份或者是袁尚的条件而选择他二人。

  那么,袁熙就必须结交亲赴袁家庶出子弟中的杰出人物,提前搞好关系,以便将来。

  袁熙亲切的紧紧握住袁康的双手,语气温和:“叔寂远道而来,想必已经十分劳累,叔寂早就应该通知为兄,为兄不说率领大军出城十里相迎,却也要派遣马车把叔寂拉进蓟县。”

  “康不过一介小人物,又怎值得兄长如此厚待。”袁康竭力表现出一副感恩戴德的模样,恭敬顺从。

  “叔寂这是说的哪里话?你我二人同姓同族,同根同源,正是一家人,怎可说两家之语。叔寂既然劳累,就先去驿馆歇息歇息吧,明日一早为兄便委任叔寂重要官职。”袁熙脸色一正,极为肃穆的说道。

  袁康不胜感激,顿时拱手称谢,随后在袁熙派遣的十名护卫下,去往驿馆。

  第二日,袁熙准备誓师北伐,一封委任状将袁康安排到了牵招掌管的辽西郡,担任辽西郡典曹从事,为牵招大军清点粮秣、兵器,听从牵招命令。

  袁熙将随军出征的一千五百白马义从、四千燕云轻骑与五千步卒编为一军,亲自统帅,领田丰、郝昭、乐何当、叶若诸将自广阳郡而出,杀奔涿鹿、沮阳,意欲袭破鲜于柔掌握的上谷郡;而袁熙又委任张南、田豫二人各自分兵一半为主将,郭淮为副将,统帅一万三千五百步卒,缓缓推进,击安乐、狐奴,最后进攻犷平城,而不出意外的话,东西两路大军将于犷平城下会师,驱逐完鲜于辅、阎柔之后,北出塞外,征伐乌桓。

  袁熙留下了八千兵马守卫幽南,其中王凌领军三千坐镇蓟县,武安国领军三千驻扎涿县。

  而此时,恰好鲜于辅与阎柔是分开来的,鲜于辅在怀来,阎柔在渔阳城。

  如果是平时,或者说鲜于柔与阎柔并肩同列,那么鲜于辅一定会听从阎柔调遣。

  可惜...鲜于柔的大哥鲜于辅死于袁熙之手。

  “...袁熙兵力强盛,自南向北一路而来,其兵威难以阻挡,汝当即刻弃守上谷郡,奔赴我处,你我二人合兵之下尚有一万三千余胡骑,尚可依仗骑兵数量与渔阳郡地利与袁熙小儿一斗,事无可施亦可打开北关,放乌桓铁骑入塞与袁熙一战!”

  “哼!袁熙小儿有什么可怕的?不过是在官渡之战倚仗着兵多,险胜了曹操一阵而已。”

  “至于击灭了王门也不过是倚仗着麾下兵多将广而已,袁熙小儿不过黄口孺子,何足道哉!想当初我等不是也斩杀了公孙赞任命的渔阳太守邹丹,甚至击溃了公孙瓒本人率领的白马义从。”

  “袁熙小儿...杀了你,祭奠我大哥!”鲜于柔咬牙切齿,近乎疯狂。

  鲜于柔在听到袁熙领军北上的消息后,未有丝毫退避,反而率领麾下的六千胡骑,直接从沮阳城中杀奔而出,寻觅袁熙,伺机决战。

  而远在渔阳郡的阎柔收到了鲜于柔领军南下与袁熙西路主力交锋的消息时,已经过去整整一个昼夜了。

  砰!一张桌案被阎柔砸得砰砰作响。

  阎柔满脸怒潮,怒不可遏。

  “可恶的鲜于柔!不过是死了兄弟而已,居然这般的沉不住气,竟然独自领军与袁熙大军野战,岂不是自寻死路!”

  “我等当初战胜公孙瓒,斩杀邹丹,岂是那么简单?要不是乌桓峭王率领近万乌桓突骑南下助战,大汉宗室刘虞之子刘和凭借着他父亲的声望聚集了数万旧部,我军兵力近乎六万,又岂能击退公孙瓒!”

  尽管阎柔再怎么咬牙切齿,却都是无事于补的了。

  阎柔眼中闪过一抹厉色:“袁熙小儿既然要击灭我,出塞征伐乌桓,倒不如联合乌桓突骑,在大草原上一举破灭袁熙大军!这小小的渔阳郡,不要也罢!”


  (https://www.xdzxsw.cc/book/42207/2261081.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