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前世今生之男神夏君下 > 第70章 三国南诏

第70章 三国南诏


  老者重新将鱼竿放进了水中,正色道

  “时隔三年,忽如春风卷梦尘………”

  张九龄退政之后李林甫接管朝廷一切事宜,突厥原本就对北边边界虎视眈眈,接而两年更是大肆侵犯,突厥首领言而无信,降而复反!

  唐玄宗大怒,先想到的人是盖嘉运,让其再次领兵镇压。可是三月之时,盖嘉运进京献捷,朝夕酣饮面有骄纵之色,右丞相裴耀卿上书玄宗应当轻任此人。正在此时,李林甫抓住机会,借机上书说朝中还有一人可以代替盖嘉运出兵突厥。

  玄宗自是大喜,自从张九龄退位之后,就是李林甫常在玄宗身边出谋划策,深得圣心!他急于问还有谁可以出兵之时。李林甫附耳轻言,说了三个字

  “夏平侯”

  仿佛是一语点醒梦中人,玄宗连连夸赞李林甫果然举荐了适时之人,怎可忘了还有夏平侯。于是他当即下旨,任命夏平侯为主将,带领二十万大军!737年六月之时,夏平侯带领着一只大军浩浩荡荡从长安出发

  李林甫站在城墙上,十分闲适地眺望那一只渐渐远去的队伍。心中甚是有几分得意,骄喜之情溢于言表

  夏平侯,你不是心系边界心系黎民吗?我这次就成全你,此去你若还能回得来,恐怕也只是马革裹尸魂归长安了!

  李林甫最后的那一个眼神不禁让侍候在一旁的吉温都惊寒三分。

  历经三月之久一行大军终于到达黄河尽头,突厥与吐蕃子在北方的交界处。整顿三天之后,唐军便与突厥正面交战,第一战大获全胜!

  突厥军狡诈,每次来势凶猛又很快收兵!夏平侯掌握其要性便也采用速战速决的战策。可是之后的战役便是不温不火,好似突厥有意耗着

  李林甫又趁机上书,各种赞扬夏平侯是有多英勇无敌,有他镇守边界,定能保得大唐境内百姓安居乐业

  唐玄宗听得高兴,就允了李林甫的提议,让夏平侯继续留守边界!

  这一留就是三年,留得在深宫之中的唐玄宗早就忘了夏平侯。

  740年二月,突厥一只强劲军队竟然绕过大唐一路南下到了吐蕃南边边界的都泥江尽头,南诏!

  李林甫便上书,让夏平侯带兵南下平反了那一只突厥军,也算是保卫了大唐南方边界,又是保了南诏,促进了我朝和吐蕃,南诏之间的关系!

  唐玄宗面有怠意,说让李林甫自己定夺便可,只要不是进犯我大唐,朕没有什么顾虑,让夏平侯去便是

  二月下旬,夏平侯带领着剩下的十五万兵在十月终于赶到了南诏。从北到南,他们的军队已是十分疲惫,此时夏平侯得知突厥军队不是之前朝廷说的一支军队,而是一个庞大的队伍,军探来报,对方至少有三十万!

  可是夏平侯手中只有十五万,相差一倍,而且夏平侯的士兵已经筋疲力尽,还没有来得及修整,便遭到了他们的突袭。夜晚,将近一半的粮草都被突厥军烧光,火势凶猛。

  庆幸的是老天眷顾,军队驻扎江边,扑火及时留得了一部分粮草

  细细分想,这只过是突厥的诡计,让夏平侯远离黄河,远离长安这个后盾,将他们引到南边。长途跋涉一定让夏平侯的军队不堪一击,在唐军驻扎立营的第二个夜晚,他们便来了一次致命的偷袭,烧了夏平侯将近一半的粮草!

  夏平侯派人火急传书回长安,可是信兵在路上便遭人截杀!这却是李林甫的眼线

  其实他早就洞察突厥军南下,只不过将着突厥的计就顺了下去,索性就借着机会让夏平侯死在南诏!

  十一月份,大雪漫天,堆积了爱整个山谷,唐军粮草不足,就连最基本的棉絮都不够,士兵素衣薄棉怎抵得住突厥的铁马盔甲!

  后路已断,夏平侯下令让所有的士兵往渡劫山上走。那里是最后的战场,易守难攻!绝不能再退!

  经过一个月来,剩下的七万士兵早就已经是惊弓之鸟。听到山谷中回荡着的马嘶鸣声,每个人都慌了起来乱了自己的阵脚。

  军师南客佩指着山脚对夏平侯说,如今形势已经堪忧,我们的兵力和敌军实在悬殊太大,加之粮草不足……将军如果我们不进南诏就绝无后路…………

  渡劫山后就是南诏,只要他们翻过渡劫山,说不定还可以请求南诏兵力相助

  夏平侯望着漫天的飞雪,问南客佩脚程估计信兵可是回到了长安,南客佩长叹一口气

  “将军,恐怕他已经遇到了不测!”

  夏平侯捏紧了拳头,下令下去

  “再传!这次让他们走水路回去,一定要将三十万突厥军南下进犯的消息带回长安!”

  “是!”

  一旦夏平侯退到渡劫山后,引虎进山,南诏门户大开,突厥一军攻进后果不堪设想!到时候恐怕不仅是唐军会全军覆没,就连南诏也要受到威胁。这次突厥明明就是声东击西,有备而来!

  夏平侯守不住渡劫山,那三国边界一定将会是生灵涂炭,南诏子民也必将破受敌害,最后挣扎在水深火热中的还是这些无辜的百姓!

  十二月初,渡劫山上飞雪呼啸,将士们早就冻得瑟瑟发抖,红肿的双手握不住兵器!

  传信的士兵有去无回,也没有从长安传来新的消息。夏平侯沟壑纵横的脸上一双眼睛却囧囧有神,看着山脚那一只浩浩荡荡进山的突厥军队,手握白樱枪,声音铿锵有力

  “将士们,我们一定要守住这最后一个战场,满腔热血,何惧突厥!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杀!”

  “杀!”

  “杀!”

  战火连天起,突厥军将十二月的雪山烧成了一片火海。只要夏平侯进山,断了他的后路和粮草,他们那就是困兽之斗。

  最后一战,士兵们抱着战死的决心,等待着夏平侯最后的一个命令。

  夏平侯挥舞白樱枪,惊天一吼

  “杀!”

  顿时万箭齐发直朝山谷,射中突厥军一大片,他们退到凸岩内,二十万军队逼上渡劫山。夏平侯命人滚石准备,对着上山的突厥军一阵强势攻击!三天之后夏平侯最后的三万兵力被逼到了渡劫山的悬崖边上,涯下就是都泥江,江水滚滚,白烟直冒。

  夏平侯脸上满是血迹,强撑着身子命人将战旗插在悬崖边上,立下军令状

  “除非身死,所有人不得退到战旗之后!”

  “是!”

  剩下的战士一个个骨瘦嶙峋,可是眼神满决战的视死如归,追随夏平侯的指令。突厥与夏平侯对战渡劫山上之时,突厥还剩下九万兵力,可是夏平侯只有三万!

  正在此时,一只的军队突然从北边冲上上来。花氏兄弟对着夏平侯惊喜的喊

  “将军,快看!”

  是南诏的军!

  他们是来支援夏平侯的!

  要是夏平侯没有守住渡劫,那突厥下一个要去的一定是南诏!

  顿时,三方交战,夏平侯骑在战马上杀入人群。尸体倒下去一大片,马踏在尸体上似乎还能听见马蹄踩碎骨头的声音

  有南诏一方的援助,唐军士气大增,夏平侯一骑杀到突厥将领三丈之近,挥枪直指其项上头颅。

  两战来回突厥军死伤大半,夏平侯扬马侧驱,已经将对方副将领首级取下。顿时整个唐军士兵都士气大增,突厥军节节败退,虽然夏平侯身上也有多处刀伤,唐军所剩也不到千人,可是还是能撑得住拿下整个突厥军队。

  恰巧此时,一个突厥将领抓着一个小男孩儿站在悬崖边上,像是握着最后的筹码,用突厥语大声喊话夏平侯

  自断手臂束手就擒,否则我杀了他!

  夏平侯望去,他捏着一个十多岁的小男孩儿的脖子挟持在悬崖边上,孩子满脸通红,挣扎不开

  这时南诏将军杀开周围的突厥军,朝着悬崖边上大喊了一声,是乌蛮小王

  突厥将领将手中的那个男孩儿往悬崖边一松,眼神中满是对夏平侯的恨意

  我最后说一遍,你再不按照我说的做,我就让他死!

  他已经没有了底气和耐性,不知道他对夏平侯威胁有多大!

  皮逻阁是南诏王,这个孩子便是皮逻阁的小儿子,说不定他就是将来王位继承人!南诏为了鼓舞士气便将他带上战场,没想到竟然落入了突厥人的手中!

  夏平侯下马将白樱枪斜在身后一步一步朝着悬崖边上走过去,夏平侯的贴身随将都不约而同地奔过来,大声喊着

  “将军”

  “将军小心!”

  “将军!”

  夏平侯只是想去救回那个孩子,可是没想到一支利箭从远处飞来正中夏平侯胸口。

  夏平侯吐出一口鲜血,沉重的身子已经是强弩之末,他极力挥动白樱枪,一枪扫下突厥将领的头颅,顺势将孩子拦了回来,可是阻力太大,夏平侯釜底抽薪,自己的身子朝着悬崖边倒去。花氏兄弟在最后千钧一发拉住了夏平侯的手腕,夏平侯整个人都吊在了悬崖边上

  “将军,撑住!”

  “我们拉您上来!”

  夏平侯的头盔跌落进悬崖下的江水中,他松散的发髻显得他满是血迹的脸更加沧桑,天上还白雪微下,夏平侯口中涌出鲜血,气息微弱,已经是无力回天。

  他最后交代

  都回到长安去!

  花氏兄弟拉不住夏平侯的身躯

  夏平侯整个人连同那一身盔甲都跌落下悬崖,跌进了白花滚滚的江水中,不见深底

  “将军!”

  “将军!”

  “将军!”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唯有那一杆白樱枪的枪头还握在乌蛮小王的手中

  那一战唐军剩下的不到百人,可是三十万突厥军,全军战败!

  …………………

  听到这里夏君下呼吸都紧促,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双眉深皱的模样让人心疼,他沙哑开口

  “当初传回长安的……不是夏将军和突厥在渡劫决战,身受重伤加之天气恶寒粮草不足,所以在回去的路上支撑不住才牺牲的吗?”

  “可是”

  小南先生看着夏君下的眼睛,一字一句的回答他

  “如果传回长安的是夏将军为救乌蛮小王而死,按照如今南诏背叛□□的形势,夏家还有立足之地?”

  原来当初夏平侯那句回到长安去,是要花氏兄弟他们瞒住夏平侯的死因,否则以李林甫的地位和手段,夏君下和林氏活不到现在!

  夏平侯是为了长久打算!

  出征平突厥,一留就是三年,留得玄宗都忘夏平侯这个人,李林甫一句话就让他从黄河边上远下南诏边界,苦兵残躯面对三十万突厥大军,夏平侯死死抵守,退到渡劫山上他也没有进到南诏!

  可是明知道自己撑不住,可还是不能不救那个孩子!

  故事讲到这里,夏君下泪流满面。纵使夏君下再心智成熟,可他还只是个孩子!

  老人微微闭眼

  “虽然如今南诏颇有急于扩张领土,有臣服于吐蕃的动向,可是在渡劫山上还是有夏平侯的一尊石像,到现在他们也念记将军的恩情!我听说追随过夏将军的有五个将士,一个军师。渡劫一战将军战死。之后,他们各奔东西,不知道如今都身在何处?”

  夏君下沉默不语,言逸晨也转头看着夏君下,试图安慰他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老人将笼子那只金尾锦鲤放走,收起鱼竿

  “小公子,你若现在去都泥江,说不定还能听见当年渡劫山上的鬼马声嘶,将军的石破天惊!那一吼当真是山河动摇,风云巨变!”

  他笑着说完缓缓移动渔船准备离开,口中唱起了那首诗歌

  渡劫峰前雪满山

  千回百首欲见烟

  战将一死命落铁

  都泥水长流百年

  在江雪江风那只小船渐渐远去,可是歌声却传扬在整个江面!

  “公子………”阿九带着哭声喊了一声

  “您要保重自己的身子………老将军是我们的英雄………”


  (https://www.xdzxsw.cc/book/3947/3651636.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