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大明之朔风疾 > 第307节

第307节


  建十个协,养五万兵,可丰州才五十余万人口啊,众人纷纷摇头,李榆把目光投向鄂尔泰、李富贵,他们正盯着手舞足蹈的李建极、孙庭耀、沈守廉,这三人与老帅一唱一和,显然事先沟通过。

  李建极突然发现大家都盯着他们,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诸位,我丰州寓兵于民,青壮不下十五万,孩童妇女也能纵马骑射,乱世之中拥兵五万不算什么,老帅的意思是把现有的五协营兵分拆,建十个协的架子,平时各府卫的守备所多练些预备兵,打仗的时候编入营就行了。”

  众人稍微松了口气,李富贵一脸严肃地问道:“尔增,没那么简单吧,预备兵入营有军饷,牲口入营有征马钱,还有预备兵的武器、练兵贴补,你想好怎么办了吗?”

  “发钞,”李建极果断回答,随后挥拳高声叫道,“我们吃大亏了,奸商炒完我们的银币,又盯上了我们的银钞,他们卷走我们的银钞去赚钱,反而让丰州出现钱荒,我们的生意要赔本了,发钞,撑死他们!”

  众人听得晕头晕脑,不知道李襄理又发那阵疯,李建极只好耐心给大家解释:丰州以白银为本钱发行银钞以发展工商,为保持银钞信用,允许以银钞自由兑换银币,白银因此成了丰州工商的命根子,但丰州产银极少,每年不过万两左右,而与明国做生意绝对是白银外流,丰州人始终担心哪天会破产,几乎不择手段地捞银子——压铸银币是为了赚钱差以减少白银外流,拉商人入股银钞局是为了增加白银库存,与金国互市通商也同样是为了套取银子,实在不行还要找借口入关勒索、抢劫官府。丰州一边捞银子尽力推迟破产时间,一边顽强地壮大自己的工商势力,努力缩小与明国的贸易逆差,随着丰州的冶铁、毛纺、军械、畜牧、制盐等行业的飞速发展,破产的危险似乎正在远去。但与此同时,聪明的商人也发现了新的商机,丰州银币便于交易,入市大受欢迎,有的商人就收集散碎杂银套取丰州银币,除去枰差、成色差依然利润可观,这股风兴起时,一度导致丰州白银库存岌岌可危,李富贵指使李建极、范永斗立即停铸当一两和当五钱的银币,改铸九五成色七钱二分的当一两银币,并且在杂银兑换银币时,每枚加收八分工本银,这才把这股风刹住。然而钱生意诱惑太大,商人们又打起银钞的主意,把各地货物贩到丰州,不再像过去那样兑换银币,而是拿起银钞回家做投机买卖,这下丰州更麻烦了,库存银币有增无减,却闲置无用,市面上的银钞却越来越少——丰州的银钞只发行了一百五十万元,债票就回笼了四十万,剩下的银钞丰州在用,关内在用,清国和喀尔喀也在用,不出钱荒才怪呢,结果让人啼笑皆非,丰州的钱值钱了,销往关内的货物却卖不动,与此相反,大同米价冲破六两一石大关时,归化的米价还窝在四两不动,粮食竟然出现外流,这个后果太可怕,李建极当然急得发疯。

  “我说怎么盛京用白银的少了,原来银子都跑你那儿去了,难怪清国皇帝急着向丰州借钱。”常书恍然大悟。

  “这不怪我们,清国跟我们合伙做钱生意的人多了,连西拉木伦河的蒙古人也在套取清国白银,谁叫我们的钱制作精美、成色、分量稳定,而且无人能仿冒,好东西人人都想要呀。”李建极有点得意地说道——丰州的银币采用水轮机热压,钱钞也是刚模加水印印刷,真还不是一般人能伪造的,更绝的是上面还有白莲花图案,丰州人咬死说这是草原上的野菊花,但发现有关内高手仿冒,绝对会告发人家打造白莲教信物,官府自然不会对邪教的人手软,至于关外嘛,肯定不知道水轮机、刚模和水印是什么。

  李富贵很欣赏地看着李建极,银钞的问题他最清楚,但兑换银币收取八分工本银的主意就是他出的,这钱收得有点黑心,加发银钞的事最好由别人说出口,李尔增确实是聪明人啊,连招呼也不用打就替他说了,但聪明人肯定不止李建极一个,马上又有人加把火。

  “发钞,再发五十万两,我的银钞行全力支持,扩军可别忘了我的毛布、毛毯。”黑鹰商社旗下的丰州银钞行规模最大,头寸也最为吃紧,沈守廉自然要大声疾呼,顺便也推销自己的货。。

  “丰州寓兵于民就该人人有武器,营兵的火炮也该换一换,东胜铁厂又出了一种新式行营炮,对了,还有红夷大炮,总理大人答应过要订十尊的吗,打算拖到什么时候?”孙庭耀更是赤裸裸地拉生意,矛头直接指向李槐——阳和大战之后,李槐确实打算向东胜铁厂订购十尊红夷大炮,但手里拿不出钱,这件事就拖下了来,连已经铸好的两尊炮也拒不提货,孙庭耀对此一直耿耿于怀。

  李槐脸一红,马上想出反驳的话头,指着孙庭耀、沈守廉和李建极三人道:“这事先放一放,你们三个先说清楚,为什么挖军械司的人?连石老六也被你们鼓动出去开厂,军械司要关门了!”

  “总理大人,丰州老百姓可以自由迁徙,军械司的工匠就不能另找份活干?人家石老六是人才,你拿不出钱试造开花弹,我们出钱帮他,这哪点错了?算了,在哪都是为丰州效力嘛。”李建极嬉皮笑脸答道——老实说,他们三个是有点过火,几乎把军械司的工匠挖个干净,原铳炮所主事石老六开弹药厂的钱也是他们出的,而军械司因为人才大量流失,所属作坊难以为继,几乎成了管理军械的官衙。

  “跑题了,商议清国的事怎么又扯到银钞局、军械司。”那木儿拍桌子叫道——丰州的官散漫惯了,人一多就要东拉西扯,以往都是鄂尔泰控制开会秩序,不过他老人家还在低头算账,而且越算越糊涂,白捞五十万两银钞,比总理府一年的税收还多啊,这笔钱怎么冒出来的?

  “给清国去信,恭喜四贝勒称帝,五万两银钞马上给他,再问问清国到底还想不想与明国和议?其他的事一概不提,”李榆对常书吩咐一句,随后站起身对众人讲道,“丰州虽小,但也绝不会坐守待毙,既然有人如此喜欢银钞,那就立即加印,我们拿这笔钱扩军整武以备不测。”

  “在京师、大同、太原、盛京和乌兰哈达五个提塘所之外,还应该再组建济南、洛阳、武昌三个提塘所。”杜文焕又提醒道。

  众人都表示同意,李榆又瞟了一眼李建极问道:“今年山西夏粮几乎绝收,秋粮还得等两个多月,大同屯田军三天两头向我要钱,你声称要发二十万两债票,钱在何处?”

  李建极支支吾吾起来,孙庭耀是个直性子,张嘴便说道:“大统领,丰州历年的债票都压在商会头上,我们手头也紧啊,最快也要等七月债票交易所开张后才行,不过也只能先出一半的钱,剩下的钱三个月后再付。”

  “大统领,不是我们抠门,历年的债票不套现,手里没余钱啊,不过我们只收八分的年息,十月间一定把钱付完。”沈守廉马上补充道。

  “我知道你们又在耍滑头!”李榆拍桌子骂道,李建极、孙庭耀、沈守廉立刻摆出一副无辜样,李榆骂了几句也只好作罢,钱在人家手里他又不能去抢,大同的白显志、拓养坤只好再多熬些日子。

  李榆这段时间情绪很不好,经常大发脾气,身上的压力太大,大同屯田、结盟喀尔喀、金国汗称帝这三件事影响重大,一步走错全盘皆输,但整个局面绝非弱小的丰州所能左右,他只能硬着头皮走一步算一步,耐心观察形势的变化。

  刚进入六月下旬,提塘司向李榆报告——清军突然穿过大凌河谷进入喀喇沁。

  “盛京提塘所、乌兰哈达提塘所传来急报,清军五月二十八从盛京出发,兵力不超过四万,其中八旗兵三万多,外藩蒙古兵五、六千,统兵大将是武英郡王阿济格、饶余贝勒阿巴泰。”提塘司主事宝顺说道,这家伙在库库河屯大战中被俘,在蛮汉山秘密加入提塘司,回国潜伏数年又被调回丰州,现在挂游击下品衔。

  “清军到底有多少人?是否携带重型火炮?”

  “不知道。”

  “清军的具体目标是哪里?”李榆问道。

  “不知道。”

  “有没有接应的清军?”

  “不知道。”

  “我知道了,把情况火速通报京师锦衣卫指挥使司和宣大总督府。”李榆努力压住火说道——算了,提塘司在清国发展的人都是些混不出头的小人物,能把情报送出来就不错了,你还能指望他们干什么?

  清军兵力太少,东部行台的开平、兴和两卫再加上察哈尔应该能对付,他们的目的极可能是攻破蓟镇边墙,进入京畿逼迫朝廷议和,这就不关我的事了——李榆松了一口气,让大统领府给刘兴祚下道授权令,允许他根据情况变化随时征调守备兵,然后事不关己一推了之。

  宣大总督梁廷栋接到报告,先是一阵惊慌恐惧,但很快就明白过来——清军打京畿的主意又不是新鲜事,朝廷早有防范,那里又不是宣大各镇的防区,用不着我操心,即便清军入犯宣大也不怕,反正先挨打的是关外的归化镇,我着急上火干什么,归化总兵大概穷得发慌,找借口讹些钱粮,不能上他的当——梁廷栋马上向李榆下令,严守宣府边外,不得擅自后退半步,把球又踢回给李榆。

  梁廷栋、李榆都摆出一副袖手旁观的架势,等着看别人的热闹,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意料,清军神出鬼没的一击把宣大各镇也卷了进战局。

  七月上,清军一部从长城四海冶边堡附近偷越天寿山,突然出现在昌平城下,并利用被俘的降兵、百姓骗开城门,一举攻入城内,昌平镇总兵巢丕昌很自觉就剃发投降——他也成为明、金开战以来第一个主动投降的明军总镇总兵,昌平既下,阿济格随后率清军主力自喜峰口入关,两路清军顺利会师并一举杀入延庆州,而京畿驻防官军却龟缩坚城不敢一战,任由清军纵横驰骋。

  京畿烽烟四起,京师宣布戒严,朝臣们对清军无计可施,却找出了替罪羊,给事中王家彦上奏,天寿山乃历代皇帝下葬之地,东虏入掠、陵寝震惊,兵部尚书张凤翼坐视不救,应按《大明律》严惩。张凤翼吓坏了,“乙巳之变”时兵部尚书王洽的下场就要落在头上,赶忙自请出京督师,其实张凤翼如果有错,其他朝臣也一个跑不掉——朝廷比李榆还先知道清军即将入犯,今年六月初辽东巡抚方一藻通报朝廷,建酋称帝,改国号大清,扬言如果明国不接受和议,将在七八月份入关掳掠,朝廷对此不予理会,只是严令各处边镇死守严防,有失地者依律严惩,但蓟镇、昌平两镇一千多里边墙处处有漏洞,清军照样破关而入,昌平镇文臣上吊、武将投敌,有头有脸的官员一个也没回来,这究竟算谁的错呢?

  朝臣又在推诿内讧,这帮混蛋叫嚣剿灭东虏多年却无尺寸之功,反而让对方第二次打到京畿,大明朝廷简直养了一群废物——皇帝强压住内心的怒火,非常沉着地下达诏令:赐兵部尚书张凤翼尚方宝剑督师诸镇勤王兵,召山海关总监太监高起潜率军入卫,命内官罗维宁监督通州、天津、临清、德州军务,天寿山后乃宣大防区,宣大总督有失地之罪,许其戴罪立功率宣大各军勤王,同时急调总理东南五省剿贼的卢象升入卫京畿。

  诏令到了阳和,梁廷栋大呼冤枉——四海冶是宣府镇与昌平镇的交界处,而四海冶边堡外的天寿山后恰恰是两镇都可以管,也都可以不管的地带,谁想得到清军会跑到那里,倒霉啊,昌平镇的官死的死、降的降,罪过就全扣在他头上。皇帝发飙了,后果很严重,梁廷栋心里的委屈再大也只能硬着头皮出兵,但四镇巡抚的反应令他失望,山西巡抚吴牲、大同巡抚叶廷桂、宣府巡抚陈新甲都表示遵旨,但也都叫苦连天——朝廷一年多没正经发过军饷,各镇官军缺衣少食、士气萎靡,这样的军队根本不堪一战,实在要拉出去充数也行,但必须给他们时间筹措些粮饷,否则当兵的不肯上路,而且还说既然诏书中没说让他们也去勤王,那他们就守家好了,只能遥祝总督大人马到成功。归化巡抚刘之纶干脆直说,他本人做不了主,朝廷不给归化镇发军饷,归化总兵拒绝出兵,而且归化镇也确实无钱粮可用,除非归化总兵能厚着脸皮借到钱,否则无法出兵,总督大人还是找归化总兵谈吧。

  梁廷栋气得跳脚,宣大官军的情况他最清楚,打仗只能指望归化镇,但那个家伙无法无天拒不出兵,他立即给李榆写信——你摊到大事了,天寿山后乃宣府边外,正好是你的防区,皇上的祖陵被侵,龙颜大怒要找你的麻烦,快跟我到京畿戴罪立功,本督一定替你说好话。

  李榆很快回信:朝廷从来就没给我划过防区,我知道哪儿是天寿山?朝廷怪罪就直接找我好了,总督大人如果有麻烦也无妨,躲到归化来,我给您养老送终,咱们不受那个鸟气,出兵勤王实在无能为力,我现在穷得要命,朝廷用我的兵总得发粮饷吧,先拿十万两白银再说。

  梁廷栋拿李榆没办法,又把主意打到白显志头上,这个人是正牌的官军出身,还挂着大明靖边副将的头衔,关内的丰州军和屯田兵都控制在他手里,也许能助一臂之力。

  “白副将,本官知道你带兵有方,屯田青壮一定练得很不错,把人都带上入卫勤王,本官一定向朝廷保举你做总兵。”梁廷栋把白显志找来耐心诱导。

  白显志本来以为有好事,摸着黑就跑到阳和,却没想到是拉他去勤王,总督大人发疯了,那帮偶尔摸几下刀的农夫和清兵对抗简直是去送死,马上大声嚎哭起来:“过不下去了,要饿死人了,老百姓每天吃两顿稀饭,饿得走不动路,哪还有力气出去打仗,总督大人行行好,给点粮食吧!”

  白显志越哭越伤心,他和拓养坤为屯田吃尽了苦头,脸皮越练越厚,出兵根本不考虑,不捞点东西也绝不甘心,梁廷栋被他缠得没办法,反而被讹走了一百石牲口吃的黑豆。

  打发走了白显志,梁廷栋苦着脸想了很久,不出兵朝廷饶不了他,出兵则必败无疑,看来要提前考虑身后事了。


  (https://www.xdzxsw.cc/book/36987/2688326.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