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颠倒火焰周世宗与符皇后故事 > Sect. 297. 轩龙难宁 1

Sect. 297. 轩龙难宁 1


  下蔡。皇帝行宫。

  又一次御前会议。皇帝紧皱眉头坐在御座上,默然听着臣属们议论。在坐的,是行营全体高级将领和朝廷的高级文臣。

  营寨积水状况和粮草匮乏状况稍微得到了缓解,然而,重新发动的攻势显得力不从心。王师从去岁十一月底至今纠缠了四月有余的征淮突破点、进军大本营寿春,仍旧没有被成功撕破哪怕一道口子。刘仁赡所率领的南唐军民的坚韧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接下来的棋,该怎么走?

  战将们都在拧着眉头思索,文臣们开言了。范质说,淮水一开涨,到落下就得磨耗好几个月功夫,陛下没必要在这里跟淮水纠缠,不妨先行旋师,留下一部分将领继续攻城,并继续向淮南腹地深入。李榖道,这也是个办法,陛下回到京师,还能针对前线的匮乏调度人员物资,排布出更好的方案来攻伐。王溥补充道,陛下幸淮南日久,朝中上下久违圣颜,恐怕难以心安。……

  皇帝认真地听着他们的建言,并没有应答。随军的宰臣们显然私下达成了一致,希望他在战争遇到挫折之际急流勇退,将进攻型战略收缩为稳健保守型战略。关于这一点,他不是没想过,但难以认同。正如他在对李伯玉的诏书中所说,他是敬告过天地祖宗、背负着朝野的巨大期望而出征的。开战以来,已经填进了那么多的人口和钱财,他不能就这样空手而归,将巨大的战争包袱扔给自己的臣属去扛。

  这当儿,一直没开口的李重进揖道:“官家,臣倒以为,除了寿春,濠州也可作为征淮基地。目下武行德已经在攻濠,陛下不妨东幸,对外声言寿州已破。濠州得知此消息,必定军心涣散,如此濠州可望速下。拿下濠州,再反过来逼迫寿州,应当比目下单攻的成效要大得多。”

  皇帝目光一跳,显然对这个计划大感兴趣。寿春就是个无底洞,他为什么一定要填呢?他为什么不能跳过它,让周边大势将它压塌呢?皇帝让李重进详细说出自己的计划,又交予大家讨论。最后,皇帝批准了这个方案,决定翌日率船队乘风扬帆,顺流东幸,留李重进等主持寿春攻战。

  船,自然是各次战役缴获的江南战船。它们一直系缆沉碇在淮水边,现在大部分终于要派上用场了。至于水手,一半是被留用且还活着的江南水手,另一半则是从王师中选拔出来的士卒—他们中的少数人有渔家经历,多数人则是现学现卖的。

  是夜,君贵特意将李重进召到自己行宫,私下对他进行了一番嘱咐。

  君贵察觉到了逐渐在军士中弥漫开的一股绝望之气,要求重进在自己移驾后及时鼓舞士卒,不要因眼前战事的迁延而气馁。君贵更体察到了李重进本人心中的疲惫,和言道:“三哥,昔年先帝攻打河中府,光围城就围了一年有余。咱们这才围了几个月?寿春孤城,得不到外援,早晚兵尽粮绝,咱们便是不打,围也围死他了!”君贵如此说,不仅是给李重进打气,更像是给他自己打气。

  李重进微微叹口气,又勉力振作道:“官家说得是,这个道理臣明白。”

  “三哥,留在寿春的这些战将中,你是为首的。你要约束好他们,与他们精诚协力,同心作战。可别学金陵那帮人的样子,敌人没打成,自己内里先乱成一锅粥。”“官家放心,臣一定会带好他们的!”

  君贵诚恳地看着他:“抱一已经被我放出去打野战了,三哥,在我心里,我更希望你比他早立功勋。”李重进的笑容带上了一点苦涩:“是,臣必竭尽全力,争取早日拿下此城。”

  寿春东南方五百余里。瓜步镇。

  南唐齐王李景达和监军陈觉所率领的两万援军主力,从江宁府出发横渡过大江,抵达了距离六合镇以南二十余里的瓜步镇。陈觉命令全军建立起营栅,在此地屯驻下来。

  这个命令引起了唐军将士的窃窃私语。走得好好的,为何突然停步不前了?他们可是在自己的地盘上,而且有两万人啊!

  诸道兵马大元帅皇弟李景达也对此感到不解和不满。他虽然没有领兵的经验,毕竟是能征会战的先帝李昪的儿子,而且秉性也比较刚硬。他试图跟陈觉探讨一下此番的用兵方略,陈觉断然拒绝了他。李景达脸上挂不住,悻悻地闭上了嘴。

  众人很难揣知主上遣将的决策过程。既然派了齐王挂帅,又配了几员富有经验的战将辅佐,按理说行营军事就该决于齐王了。可是主上又不顾韩熙载等人的反对,派个陈觉来监军,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难道主上不知道陈觉是什么秉性么?

  枢密使陈觉对于李景达的轻慢和凌蔑,现在已是全军皆知。

  陈觉是南唐元老宋齐丘的党羽,性情跋扈,惯会在朝中弄权。之前李德明从周营回来力主尽献淮南之地以保平安,就是被陈觉伙同李征古做手脚说成卖国求利而斩于市的。在陈觉看来,李景达不过是凭借宗室身份获得兵马大元帅的空衔而已,哪能跟自己这个打过仗(虽然是败仗)的堂堂枢密使相比?被主上托付军事的人是自己,遣皇弟李景达跟着出来,不过是让皇弟跟着他学习、增添资历而已,他怎么可能去跟李景达打什么商量?

  他准备安好营、扎好寨,做好稳固的大后方,然后再派军前进六合,去跟周师来一场野战。

  六合镇。赵匡胤营帐外。

  接到侦候报告之后,众将聚在一处较高的地形处商议对策,拿些树枝、石头在地上摆弄。

  在皇帝方面,对于赵匡胤这支精骑,一直都寄予轻师奇袭、以寡敌众的厚望。从涡口击退何延锡水军,到南下夺取清流关、进而攻占滁州,到东进拿下天长县,再到西下六合阻止扬州兵后撤,他们的对手都四倍六倍于自己,每次的形势都不可谓不惊险,但他们都取得了胜利。

  然而这一次,唐军人数达到了空前的八九倍,这个仗该怎么打?

  石守信、张琼等诸将都主张趁着唐军新至立足未稳发动奇袭,打他们个措手不及。赵匡胤却不同意。“二哥,那你有什么主意?”石守信是赵匡胤的义社兄弟,因赵匡胤行二,素日里石守信常叫他赵二哥。此时虽在战中,毕竟并非公开的、正式的场合,因此两人间称呼还是以自在为上。

  赵匡胤听他问,便拿树枝划着地,边想边说:“唐军渡过大江却不一鼓作气往前走,反而设营栅自固,这显然是怕了咱们。咱们如果冲过去袭击他们,被他们看到咱们的兵力虚实,那就反而不妙了。”“不冲过去,那就还是将他们诱过来的法子啰?”张琼问道。赵匡胤点点头:“于今之计,咱们应该在六合精心布下疑阵,设下伏兵等着,待他们过来,虚张声势兜底儿一阵冲杀!他们本来就胆怯,被咱们疑兵唬住,冲杀之下,势必往回跑。可是,嘿嘿,还能往哪儿跑?前头就是大江!咱们只管放马过去,滚瓜切菜般追杀就是。哼,届时他们便再多一万人,也必败无疑!”

  淮水之上。

  大周天子郭荣亲御的战船编队顺水迤逦而下,皇帝的临时御船被护在中心。这支船队包含数十艘江南战船,上万名周师精兵,数千民夫,数千马匹,以及从大本营库存中勉力分出带给濠州的粮草和牛羊等食物。

  淮水南岸。两名周军军校疾驰而来,麻利地跳下马。他们将一物含到口中,发出尖利的唿哨。

  哨声中,从护航行驶于御船最南侧的战船中跑出来几名军士,向岸边挥舞两面小红旗。他们的动作有节奏地重复,显然在传达一种旗语。同时,从他们的口中也传出了几声长短不一的唿哨。岸上的军校与他们对答几声。

  未几,从大船中放下了一只尖头扁舟,两名军校划桨,快速向岸边驶来。另有一名军校稳稳挺立于船头,观察着岸边的情况。

  未几,小船靠岸,立于船上的军校下来,与岸上军校互相行礼,报暗号,验对牌,核实身份。骑马者将一个小卷交给立船者。立船者接过,放入腰上银筒中。双方礼别。尖头扁舟轻履着淮水的波涛,又快速返回船队。

  -

  -

  -

  -

  -

  -

  -------------------------------------------------------

  碎碎念:*^-^*求推荐,求票,求评论,求打赏,求收藏,求转发,求粉,各种求……*^-^*

  :。:


  (https://www.xdzxsw.cc/book/36876/2518335.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