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迷楼山记 > 第三十五章 遗物

第三十五章 遗物


  <>.ntp*{:-:-;t:;}.ntp;n;}</>

  原空感觉到他冰凉的手指点触在自己身上,顿时像被电击一样打了个寒噤。他自觉有些失态,忙一耸肩膀将衣服穿好。

  苏玉见他慌慌张张,心下暗笑道,这和尚还是个知羞怕看的。

  “小师傅出家前既已试过云雨之欢,又经历过以往种种,便也该是个自惟至熟的男儿,怎么还这般怯懦拘谨。我本也不是轻浮之人,不过是看到那伤疤有所好奇罢了,还请莫要责怨。”

  原空却羞红了脸,将头压的更低了些。他说:“苏施主是天生的庄严菩萨,自然不是轻浮之人,只是小僧一时失态恐佛祖见怪,故而肃身自敛。此生遇见施主也是三生修来的缘分,能在这里朝夕照顾更是天大的造化,哪敢有半分责怨。”

  一时两人之间都觉得有些尴尬,苏玉便说:“以往都是小师傅自来自往,悉心陪同,今天不如我送师傅回去,权作微不足道的谢意。”

  原空心中受宠若惊,面上却仍装作平静。“我和尚身体强健,施主尚有恙在身,哪敢劳烦陪送。”

  原空侧着身一边说着,便要往外走。苏玉随在他身边笑道:“多蒙师傅悉心照料,这几日我身上的香气已几乎散去,想必体内的毒素也该是被清扫干净了。”

  原空听了自然喜悦,可心底不免有生出一股莫名的伤感来。

  两人就这么出了丘园,一路走过竹林,来到转烛寺后院。

  “施主就送到这里吧。”原空说,“天已入夜,若是被安施主看见,怕有误会。”

  “哪里会有什么误会。”苏玉说,“只怕我现在站在他身边,他都看不见。”

  苏玉也不再往前走,只目送原空过去,她便要再顺原路闲逛着往回走。清冷的夜晚不过是一个人读读经书,抄些词句,与纸笔聊以为伴。可正当她转身要回去时,却见那水塘中明晃晃的映着一轮月亮,苏玉走过去看时,见那塘水无瑕无垢,托得那映月真像落入凡尘一般。在那明镜似的水面上,她自己的模样也被映出来,就如蟾宫仙子,冷傲而不失美艳:

  眸似银月光,面若桃花漾。胭脂铺秀色,粉黛罗衣裳。玲珑衬衣表,锦绣满华芳。玉树君子颜,倾心不相忘。月宫如有意,仙子不离殇。尔方今何在,无人相扶将。吴刚伐桂去,玉兔捣药忙。缘来人独往,满庭话凄凉。

  夜色清冷,她穿的又单薄,便也不愿多在此停留,可正抬头间,却才无意中看到那书阁里似有亮光。

  她绕过水塘来到书阁前,果然见那门开了道缝虚掩着,于是便推门进去,正见一个带着牛头面具的人在站楼梯旁,他手中的蜡烛明明灭灭,将他那张鬼脸照的也是一闪一闪,十分恐怖。

  他似是看见了苏玉,也不惊慌,也不逞凶,仍旧掌着灯闲庭信步地往楼上走。

  苏玉先是心里一怔,可是那人从容镇定,她竟怀疑是自己看错了,于是也走到楼梯边,见上面果有光亮,便也跟上了二楼。

  可她上来以后,整间屋子却是一片漆黑,见不得半点亮光。她顿时心里发毛,不晓得那怪东西藏在哪儿偷偷看她。她刚打算离开这个恐怖的地方,忽然身后一亮,她猛地回头看时,竟见弘真拿着一只烛灯站在那里。

  他这一冷不丁的出现,吓得苏玉几乎惊叫出来。

  弘真笑道:“施主不在丘园静养,大半夜的怎么跑到书阁里来了?”

  苏玉用手捂着胸口吃惊的看着他,喘着粗气定了定神才问道:“长老有没有看见一个牛头人上来?”

  “牛头人?”弘真先是一愣,又笑道,“我倒是刚从楼下上来,施主莫不是眼花了?”

  “或许是吧。”苏玉说,“可能是灯光昏暗,一时眼花看错了。”

  “施主既然来了,不妨就在此看看。这书阁是前辈长老修建的,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

  弘真一边说着,便拿着蜡烛走在前面。

  原来这里的每个书柜之间都还有一个小窄木架,架子上有三层木板,每一层都有照明的灯盏。那灯盏都是青石底座,外面护着琉璃罩,中间也不知是什么燃料,似蜡非蜡,似油非油,弘真拿蜡烛在上面轻轻一点,便燃亮了一大片。

  苏玉跟弘真在后面,见每个书柜里都满满的摞着经书。她随手取了一本翻开看时,见那书里歪歪扭扭写的竟都是些梵文,她只字不识即放了回去。又拿起三两本看时,也尽是些梵文字样,便忍不住问弘真道:“寺里的藏书怎么都是梵文笔迹,难道前代的高僧有精通此语的?”

  弘真道:“前辈高僧当中,的确是有来自西域和外藩的。只是相传他们本非僧人,而是到此之后才皈依修禅的。这些梵文藏书也并非是佛经原本,只是他们的修行心得或是日常笔迹罢了。”

  他又说,“那一边的藏书都是汉文,施主要看自去看便是。”

  苏玉走到书柜的另一头,见那些书本的封皮上果然是以汉字写明题样,这书柜整整五层都摆的满满当当。她见最高一层整有本书有半截空搭在柜子上,本想就势将它推正放好,却又注意到那本书不同于其他书本,是用金线装订缝制,颇有讲究。她便踮起脚拿下来看,见书面上写着“转烛寺志”四个大字,她随意翻了几页,却冷不丁在那书页中看到个熟悉的轮廓。她往回翻看时,果然看到有一页纸上画着个观音像。她越看越眼熟,猛然觉得画中的东西像极了自己项上戴的那块玉石。

  那画像下面还写着几行字:佛宝遗失,唯为祸事。佛宝来时,遂应天势。

  这时弘真突然啪的一声将那书合上夺了过去。

  苏玉见他行为有些反常,便料想是这书不合给外人看,她便欠身行了个礼说道:“弟子无心翻看,有失当之处还请长老见谅。”

  弘真立刻恢复了笑容,说道:“倒也无甚失当,只是这书中有些记载是历代高僧的真迹,恐外人翻看有所不敬,而并非有什么不可见人的东西。”

  苏玉虽然嘴上客套的应承着,心里却不免生疑,毕竟刚才她看到的那个东西和自己身上戴的物件太像了,难免会胡思乱想。

  弘真似乎也看出她有心事,以随意寒暄的语气问了两句,苏玉在心里也藏不住,便说:“方才无意中看到书上画着一块观音玉像,竟与弟子随身佩戴的这块有八九分相似,不知书上那物件是个什么来历,不知长老方不方便透露。”

  “尚记得你们刚来寺里时,那夜晚宴期间我曾问过你那块玉,其实目的也是为此。”

  “难道两者有什么联系?”苏玉有些惊诧。

  “你且休问,我带你去个地方。”

  弘真当即将那些灯一盏盏灭掉,带着苏玉下了楼梯,出了书阁,从后院径直来到通心殿。

  大殿里一片漆黑,弘真不掌灯不拜佛,只走到佛身后的墙边,拉开那垂金帷幕,便露出了砖砌的墙面来。苏玉却不知这墙与那玉石有什么联系,弘真便着力在那墙上一推,墙面竟如个石门一样轰隆隆地被打开了。

  弘真掏出随身带的火折子,把那斗室中的灯光燃亮,这里的灯盏竟与书阁中的一模一样,都是青石底座,琉璃火罩,虽然只有两盏明灯,却也将这小小的空间照的十分明亮。

  苏玉见室内陈列简单,只有一张方形木桌,桌子上整整齐齐叠放着一件僧袍,僧袍上安放着一围佛珠,佛珠中间是个半尺见方的古朴木盒。

  “这是……”苏玉有些不知所以然。

  弘真道:“桌上的这些摆件,都是我转烛寺的祖师智渊禅师的遗物。”

  苏玉听了忙道:“弟子失礼。”

  说罢便倒身拜了三拜,又问弘真道,“不知长老带我来这里有何深意?”

  弘真道,“施主既然看到寺志上的图画,想必也看到图下的文字了吧。”

  苏玉想了想,那四句话她尚还记得。

  “佛宝遗失,唯为祸事。佛宝来时,遂应天势……不知这几句话有何来由?”

  弘真说,“根据寺志记载,智渊祖师本是东瀛人氏,他少年时因往中国求法寻道,却不想中途翻船,他与一众幸存者漂流至此孤岛,见这里是个福地洞天般的地方,可作个修行的好道场,便与众人垦地伐木,修了一座简陋的小庙。几个月后,那一行人中有思念故土的,便趁天风转向径出海回乡去了,还有的因父母亲朋在海难中丧生,便就随他在这里安定下来。”

  苏玉听闻,便道:“人的力量是那么微弱,丝毫经不起上天的玩笑。一次风暴,不知就此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

  弘真又说:“智渊祖师在海中落难之时,一应行李物件都丢失了,只有这个檀木锦盒他拼死护着,这才一起带到了山上。”

  “那盒子里的东西对他来说一定很重要吧。”苏玉说完,像是想到了什么,心中一凛,又问道:“难道是……那块玉?”

  弘真轻轻的将桌上的盒子捧起来,拿到苏玉面前。

  她见那盒子各个棱角边都镌刻着金边祥云,其余各面也都刻画着红莲碧藕,只看一眼便令人心思平宁。可她要将这锦盒打开时,心里却莫名的不安起来,这个穿越几百年的东西,不知会放出怎样的光华,更不知会是什么模样。

  她带着恭敬之心,轻轻将那盒盖翻开,却见里面空空如也,连个玉石的影子都没见着。

  难道是自己猜错了?这盒子里装的原本就不是那观音玉石?

  她刚想问弘真,又想起转烛寺志上写的那几行字,于是猛然觉悟。她不由自主的摸了摸胸前那块黑漆雨滴观音石像,心中竟有种说不出的害怕。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阅读最新内容。当前用户ID:,当前用户名:


  (https://www.xdzxsw.cc/book/36467/1990663.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