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燕萧艾 > 第126章 巧施反间

第126章 巧施反间


  烈日炎炎,朱棣率领军队飞马奔袭,马蹄踏在地面上,掀起阵阵热风,终于日暮西垂,来到了山海关外。

  朱棣亲率大军攻城,可是山海关里的朝廷守军,只是出来零零散散的应付几下,见势头不对,马上退回去了。

  三天过去了,朝廷守军没有大的损伤。

  “王爷,现在天气炎热,而且我们粮草本就带的不多,可是无论我们如何叫阵,他们都不出来,看来里面的人就是想拖垮我们。王爷,我们跟他们可拖不起呀,现在该如何是好?”张玉着急道。

  陈懋也说:“是啊,王爷,再这样下去,即使他们出来了,我们也没有战斗力了。”

  朱棣看了看一直呆站在一旁的李皋,只见他满头大汗,却依旧笔直的站着,两眼放空,好像没听到其他人说话,也不觉得着急一般,“李皋,你觉得呢?”

  “王爷,您是在等消息。”李皋回道:“属下跟在您身边日久,知道您攻城之前,必先打探消息。如今人还没回来呢,所以不着急。”

  “哈哈哈……”朱棣拍了拍他,“好小子,学会想事情啦,不错。”

  “是萧艾小姐说的,想要成为王爷这样的人,就要看王爷是如何做的。”

  朱棣无言。这些日子一直没有回北平,还不知道萧儿的消息呢,上次张信说她病了,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她要是耍性子,怎么办?自己不能在她身边照顾……

  张玉拉了拉李皋,“你们先出去吧。”待李皋和陈懋出去,张玉关切道:“王爷,要不要属下回北平取消息?”

  “不用了。”萧儿,你一定要乖乖听话呀……

  朱棣强制的按下泛起的思念,“这几日我们大抵熟悉了这里的地形,城墙高约五丈,四个主要的城门全部防守严密,所以,我们无法打硬仗;而且从城内往外居高临下,四周一览无余,我们也不能偷袭;这里地势险要,本就是防御要塞,易守难攻的地方,所以,即使打,我们根本也没有胜算。如今他们不肯出来就是要消耗我们的力量,坐等我们兵败。”

  张玉知道,王爷一口气说这么多,就是不想想起小姐,笑了笑,“那王爷意下如何?”

  “既然打不赢,那就不打了,至于如何夺取,那是手段的问题。”朱棣恢复心绪,淡淡一笑,“见机行事。”

  很快探报传回消息:城内守军三万,守将都督为刘贞,在山海关守关二十几年,如今年老,实权旁落都指挥使卜万手中,此人年轻有为,做事果敢,在军中颇有威信,刘贞也十分信任他;还有一位……

  就不用探报多介绍了,朱棣他们都知道,是陈亨将军,如今任都督佥事,没有实权。

  “王爷,您打探他们做什么?”

  朱棣心中已有一计,仰了仰头,轻松道:“借宋都督智谋,反间计。”

  张玉点头道:“王爷是想借将领之间的矛盾?可是我们根本接触不到他们,如何离间?”

  朱棣微微一笑,“你记得周郎当年一出反间计,是拿谁做饵的?”

  张玉会意:“蒋干,盗书。”

  “没错,不过本王今日到不用他们费力偷取,本王亲自送到他们面前。”朱棣扬声道:“来人,把那边几个俘虏押过来。”

  说着,朱棣走出去,随意拉出一俘虏,一副热情认识的模样,笑吟吟道:“本王早已准备好酒菜,还有珠宝,有劳你了。”

  那士兵听得一头雾水,其他的士兵也一头雾水。

  那士兵随朱棣进帐,倒是真的得了不少的钱财,一顿饱饭之后,朱棣拿出一封书信交给了他,托他带给都指挥使卜万。那士兵哪知情由,得了许多的好处,自己只是送封信而已嘛。

  而这一切尽在其他俘虏眼中。

  傍晚时分,朱棣军营看管不严,一不小心,俘虏都跑了,逃回了城中。

  此计已成一半。

  “王爷,您看这事能成吗?”张玉递过一杯茶,下午刚在山上采摘的果子,冲泡成茶,解暑又美味。

  “除掉卜万,陈亨将军就该有实权了吧。”

  果不其然,夜晚时分,城门忽然大开,陈亨将军在城头大喊,“迎燕王进城!”燕军大笑,憋着这么多天的气,居然现在不费一兵一卒就进城啦。真是畅快呀。

  陈亨下城相迎,“哈哈哈……王爷,这几天可把末将急坏啦,眼看着你们在城外,久战不下,末将还不敢说话,生怕给刘贞和卜万起来疑心。”

  “那城内都收拾干净了?”朱棣浅笑。

  陈亨点头,“末将就等着您的计策呢,晚饭的时候,忽然跑回来几个士兵,向刘贞报告说卜万与您勾结,还信誓旦旦的说,他们亲眼看见的。我当时一听,就明白您的用意了,刘贞气得当下就搜查了卜万的府宅,找到了那封信,可笑那个送信的士兵还没出府,口口声声嚷着就是您派他送信的,他什么都不知道。”

  “所以,卜万被拿下了,然后,将军拿下了刘贞?”张玉笑道:“好一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呀。”

  “末将可不能辜负了王爷的一番信任呀,你们攻不下城池,我又没有实权,也只好如此了。”

  朱棣问道:“那两个人呢?”

  “杀啦,没留祸根。”

  朱棣摇头,叹道:“从城楼的防御到这几日的战术,可是看出这个卜万很是个有才能的人,有点儿可惜了。”

  陈亨道:“王爷说的是。末将才来没多少日子,但是心里也很佩服这位都指挥使,他年轻果敢,敢打敢拼,而且不乏智谋,他收留怀来逃过来的军队,详细的得知了那边的情况,当下就决定,闭关不出。他说,您……”

  “说。”

  “说您诡计多端,想要不输,最好不战,反过来,他们是以逸待劳,而你们不战自退。”

  朱棣抿抿嘴,“所以说,可惜了。”

  张玉道:“王爷,如今,咱们兵力尚少,可是宁王殿下还没有被削藩,手里至少还有好几万的兵马。这里离大宁很近,咱们要不要联合他?”

  朱棣淡笑:“知道,本王为什么这么着急赶来这里吗?”

  张玉点头,“我们本来就处于劣势,若是怀来守军和这里的守军汇集一处,日久生变,我们只会更加难对付。”

  “说的不错,可是若连这里我们都拿不下?如何跟他谈联合?”朱棣轻笑:“所谓‘联合’,那时需要资本的,朱权就等着看好戏呢。”

  张玉不解道:“可是朝廷必定会为了防止他和您联合,而把他削藩的。到那时,该如何是好?岂不是白白便宜了朝廷?”

  朱棣抬头看了看漫天星子,明日天气不错。

  “此时朱允炆再削藩,就是自找死。”

  张玉明白了,“那朝廷方面,总不会坐等着宁王和您合兵一处吧。”

  朱棣哈哈一笑,“本王就是在等着朝廷对他宁王有所动作呢。”

  至此,北平周边大定。朱棣返回北平休整。

  “王爷,京都来信,萧艾小姐那里一切都好。”张玉躬身,“看来朱允炆并没有因为您的事,为难小姐。王爷,您可以放心了。不过,属下有一事不明。”

  “何事?”

  “您如今已起事,给京都朝廷一定造成恐慌,萧艾小姐嫁去京都,其实质已经不存在了,您为何不趁机和朱允炆谈条件,接小姐回来呢?反而是,一封书信,要和小姐断绝关系?”

  朱棣轻轻一笑,世上最痛苦的事,就是不能告诉别人,自己心中所爱,“她只有对我不重要了,别人才不会打她的主意。”

  张玉颌首。

  “不过,现在本王倒是有些后悔,当时情急之下写的那封信了。”

  “为何?”

  朱棣却皱起了眉,这么些日子,最怕朱允炆会伤害萧儿,可如今,自己却有另一种担忧了,他真的是因为自己的信?万一是朱允炆真的对萧儿动了心思,那萧儿会不会对他也……

  朱棣心里忽然莫名的恐惧,心里缺失了一块儿,很不安。如果自己失去了萧儿该怎么办?可是自己明明是希望她在宫里过得好的……

  “王爷,您怎么了?”张玉看他忽然攥紧的拳头,眼里是无力的痛苦,感觉他很害怕。

  “张玉,你说萧儿知道我起兵了,她会怎么想?”

  张玉知道,王爷如此担忧,还是因为小姐她,不在身边了。于是安慰道:“王爷,小姐不是托张信告诉您吗?不论你做什么,她都支持的。属下相信,小姐也一定会等着王爷的。”

  朱棣淡淡一笑,原来自己并不是期望她过得好,而且盼着她在自己身边,自己才可以过得好。可是,如今……

  “眼下还有一事。”朱棣道:“到目前为止,我们攻下的周边的城池,只是驻地守军的军力,若朱允炆从各地征调大军过来的话,一个月之内必定会有动静。依你之见,若他征调大军,响应者,有多少?”

  张玉思忖,“各处藩王自然不会响应,如此一来,天下人都会看明白,朱允炆伤了他皇叔们的心,不论缘由,估计很多人会对他摇头的。但是另一方面,他毕竟是天下之主,名正言顺的,所以,顺从帝令,应该还是能召集道不少的军队的。”

  “那你认为领将者,为谁?”

  “这个……”张玉皱眉,“先皇重用亲子,杀了很多开国大将,那个时候跟着先皇打天下,能征善战的名将,几乎没有了,纵然有,先皇在位三十一年,例如唐云将军这样的,那也是廉颇老矣了,不能上战场了。新皇即位才一年,又重用文人,如今的朝堂上,只怕找不出什么真正会打仗的军人了吧。”

  朱棣研墨润笔,“你说的对,但是漏掉一点,廉颇纵然老矣,但是老将毕竟是老将,其威信尚在,只要披上战袍,骑上战马,那依旧是将士们信心之所在。”

  张玉点头,再侧头看着朱棣提笔,“王爷在写什么?”

  朱棣一边嘴角上扬,眼里一丝寒意,“朱允炆批朱橚五条大罪,本王要尽数奉还。”

  张玉笑道,“那王爷这道写给天下人的诏书,要罗列皇上哪些过错?”王爷是想抢在朱允炆征调天下之兵之前,先一步,收揽人心呀。

  一瞬,朱棣写好,“各处张榜,本王要让天下尽知。”

  “是。”张玉展开一看。

  告天下臣民书:

  先皇薨世,新皇对其亲,不召不告,湘王因骤然丧父,泣流南顾,难忍哀思之痛,携子奔丧,新皇竟判莫须有罪,令亲人合宫自焚,惨死当场,其为不孝之大过;

  先皇一生驱外虏平天下,功齐三皇,德过五帝,尊为天下之主,然,新皇竟草率入殓,六日改朝,不念其祖养育之恩,妄继国家社稷之重,其为不忠之大过;

  先皇立幼孙为储,乃一番疼爱怜恤之情,盼叔父辅其功业,君臣一心,然,新皇初立,不念皇室血脉之亲,无视藩王守边治地之功,五月之内,连废五王,令天下寒心战栗,民怨弥深,其为不仁之大过;

  新皇乃先皇次孙,尚处幼冲之年,于社稷无寸尺之功,于百姓无懿政之德,于治国无分明之智,于治家无服人之威,不知亲贤臣远小人,竟信奸佞弑皇亲,其为不义之大过;

  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君,乃先皇之痛,黎民之哀,今,棣,愿尽皇亲之责,报社稷隆恩,奉天靖难,望天下臣民共讨之!


  (https://www.xdzxsw.cc/book/3570/3517312.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