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惊蛰渔火 > 1 惊蛰

1 惊蛰


  洛阳城北莽苍苍的大道上,风尘仆仆地驰来数十骑豪客。当先一人约莫二十五、六岁年纪,不止英姿飒爽,更从头到脚都透着一股自信和威严。看气派,他俨然是这数十骑人马中的首领。只是他满眼悲愁,更一身披麻戴孝装束,明显是家中刚刚死了至亲。

  此人名叫聂天怒,是黄河边上一带、称雄黄河水旱两路的大河帮的新任帮主。他爹大河帮前帮主聂镇远刚刚被人杀害,一颗人头割了去,至今没有着落。

  数日前,聂天怒曾统率大河帮十余名帮众,会同三尺门、修真教等十派人马,集结群雄近百人,他们以慕容试剑为首,一齐追寻“极恶探花”笑饮血的踪迹。群雄来到江南无锡一带查访,结果非但没有查获到凶手的下落、寻回聂振远等九位掌门人的首级,反而遭遇了不明势力的埋伏暗算。十一派人马在无锡三日,竟然折损了其中七派。细说起来,算上那九派掌门首级被割,和这无锡连宗灭门命案,一系列事件加起来,当真算是这一年来武林中最轰动的大事之一。

  大河帮数十骑人马在洛阳城北野外聚集。其时,天色昏黄,长风怒号,左近野草成浪,弥漫苍茫。这数十骑人正圈作一处,立马北向。却见对面正驰来了十三、四骑人。

  聂天怒一勒马,举手抱拳,朗声叫道:“大河帮自聂天怒起上下在此,对面来的可是淮水帮的朋友吗?”

  对面那十三四骑人中,一名短髭灰须的中年汉子越众而出,答礼道:“聂少侠,幸会幸会。我等众人正是淮水帮的。在下扈江龙,奉敝帮曹帮主之命,特来与你大河帮相会。”说着,那十三、四骑人马驰近。

  聂天怒拍马上前一步,昂首扩胸地拱手道:“多承曹帮主仗义,还望扈大爷代在下及敝帮全体帮众向曹帮主致谢。”对面那扈江龙便还礼道:“聂少帮主不必客气。咱两帮世代交好,互通互照。大河帮、淮水帮,并驾称雄,黄淮两道共霸。唉,不想聂老帮主竟遭逢不测。试问,我帮又焉有袖手之理?”他又道:“大家好朋友,下马说话吧。”聂天怒道:“好!”

  于是,双方数十骑人马纷纷下马相会。

  聂天怒忽把缰绳往地上一摔,咬牙切齿地道:“家父仇人已经查明,就是那杀人魔头‘极恶探花’笑饮血。”

  扈江龙一凛,忙道:“那此人下落如何?”

  聂天怒目光里透着恶狠狠地光芒,道:“这还不知道。但据太湖一带武林的人说,这狗贼一年内不问江湖事,封刀隐居。可是不知道他藏身何处,匿于何方?更可恨的是,家父首级至今没有下落!”说到这里双眼中已滚着泪花。

  扈江龙沉吟道:“想聂老帮主一代侠士,有‘大河雄风’之称。不料,却死于这等卑鄙阴毒的歹人之手。我淮水帮若是遇着此人,必定将他碎尸万段,为聂老帮主报仇!”

  他一番陈词直说的豪气干云、慷慨激越。殊不知,若真让他遇上那嫉恶如仇、杀人如麻的“极恶探花”笑饮血,便是十个淮水帮也抵挡不了,便是一百个扈江龙也斗不过。要知世上之人,从来都是口头儿上的仗义,嘴皮边儿的英雄,舌头间儿的侠气,牙齿缝儿的勇武,嗓子眼儿的豪情。话头儿上说得满是漂亮,手面儿上则全是另一码事。

  聂天怒道:“这次劳烦贵帮相会洛阳,是为了风云镖局的事。”扈江龙点了点头。

  聂天怒继续道:“听太湖武林的人说,家父的首级以及其余武林八派的掌门人首级都被他笑饮血带到了无锡风云酒楼。那魔头离去后,家父等九位掌门人的首级,便落在了那酒楼掌柜马如芥的手里。”他说到这里,神情愈发悲愤,眉头紧锁,咬牙恨恨地道:“可是这马如芥却不知跑到了哪里去?竟然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他哼了一声,又道:“既然姓马的找不着,那就只好找他东家风云镖局算账了。他马如芥是风云镖局的人,我们找不到他姓马的,就得找这风云镖局的风云二镖客算账理论!”

  现下三尺门正在洛阳准备召开武林大会,召集武林同道共议‘天下第一杀手’之事。风云镖局是武林大派,必当参与。而‘风云二镖客’自当亲至。我听小的们说,他陆乘风陆总镖头和云中子云镖头二人此刻正在洛阳城中。”他说到这里,又向扈江龙一拱手,“是以才知会贵帮,邀贵帮前来援手相助。”

  扈江龙十分客气,满口应承:“好说,好说。”聂天怒道:“那就有劳扈大爷领着贵帮弟兄,同敝帮人众往洛阳城走一趟了。”扈江龙将马鞭往空中一抽,道:“好!聂少帮主领路,咱们跟着。”

  于是,这几十江湖草莽,更不多言,一齐跃上马背,拔开马头,往洛阳城中驰去。

  ※※※※※※※

  洛阳城里人头攒动,车马辚辚,十分热闹。北街天王庙前簇拥着一群南来北往的看客。众人正在围观庙门前的一个大力士耍把式。那大力士提着一条五十斤重的大铁棍,在手上舞转飞动,直看得周围人纷纷鼓掌喝彩。

  这几日,洛阳城汇聚了不少来自天南地北的武林人士。在他们这些大行家眼中,这庙门前耍把式的力士,自是不值一哂。偶尔几个路过的正派高手,停下来看看那力士耍铁棍,也只是笑笑,并不评论。

  这一日,围在那力士周围的人中,便有两个过路的江湖人。他二人一个年纪约在三十多岁,另一个则十八不到。

  三十多岁的那位,网巾包头,粗布短衫,脚踢着麻鞋,穿着十分朴素。个子偏高,身材匀称;脸色灰黄,胡须稀稀落落,眉宇间尽是一股久历江湖的风尘困顿之色。

  他旁边那十七八岁的少年,穿着更加简单,斗笠草鞋,身上的单衣尽是补丁,腰间则围着一张虎皮,看打扮很像个猎户。

  少年个子虽不是很高,但身姿格外健硕,尤其两肩宽阔非常,胸膛更似石墩一般,臂膊上的二头肌隆起得像座山丘。但腰围却又很细瘦,看起来身上没有一丝赘肉。如此肩宽臂粗、腹平腰痩的矫健魁伟身材,在中原之地也算罕见之至。

  最奇怪的是这少年的相貌,一头红色短发,两条眉毛也是红的,但左眉上却隐约刺着两个篆体小字:涅槃。左脸面颊正中则有一块“卍”形胎记。这少年正聚精会神地看着那大力士耍把式。

  忽然间那大力士手中的石墩飞了出去,他本该将石墩抛向空中然后再接住。哪知人群中有一位黑布衣雀斑脸的汉子,一心使坏,手上使了个暗劲儿,拈了一粒石子悄悄弹射出去,正点中那大力士的腋下。这大力士胳膊登时一麻,石墩子抛出去时便走坏了力道,二百斤重的石墩径直朝人群中飞去。

  围观的人里虽大多都是洛阳城的平民百姓,但因为近日将召开武林大会,所以人群中也刚好有几个来自五湖四海的武林高手。这二百多斤重飞出的石墩,对内外兼修的武林高手来说,本来是能接住的。但是事出突然,任谁毫无准备之下,也很难一下子便把这飞来的石墩子轻易地接下。何况各人站远站近,也实在来不及抢在头里闪身到石墩子跌落之处。

  眼看这二百来斤重的石墩子直奔着人群中一名五六岁的小男孩儿而去。那小男孩儿正吃着糖葫芦,马上就飞来横祸,连惊吓的反应时间都没有。

  就听人群中一片惊呼,忽然间,不知是谁一把抓起那红发少年向石墩子扔了过去。

  就见红发少年整个人直接撞在了飞来的石墩上,“砰”的一声,连人带石墩一齐跌下。而那吃糖葫芦的小男孩儿便也因此而得救。但可怜红发少年这一下撞在飞来的二百斤石墩子上,纵然不变得血肉横飞,也得被撞得浑身骨头尽碎,必定一命呜呼了。

  也不知是谁在危急之下,竟将红发少年抓起扔了出去,虽然意在救人,但却也因此赔上了那红发少年的性命。

  就看人群中走出一名紫棠脸的大汉,手指着那适才使坏水的黑布衣雀斑脸的汉子,叱道:“阁下可是武林败类‘快乐七小人’之一的沈不奇吗?”

  那雀斑脸汉子嘻嘻一笑,道:“刚才是你抓起那个红发小子给仍了出来,挡下了这个石墩?不错,嘿嘿,本大爷正是沈不奇,天生作恶多端,喜欢恶作剧,损人不利己。凡是对别人不利的事,我都要去做。凡是见到别人伤心难过或者倒霉,本大爷就快乐开心的要命。你这个臭混蛋是谁?”

  那紫棠脸大汉道:“不才风雪流,乃是修真教治下俗家弟子。”

  沈不奇道:“本大爷可没有听说过你的臭名子!不过凭你一手扔出那红发小子挡住这二百斤石墩的本事,看来你这个臭混蛋还是有两下子。修真教是武林第一大派,果然有些门道。喂,你为什么要来多管闲事?”

  风雪流道:“我呸!我辈名门正派豪杰之士,原该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眼见那石墩子落下,势必砸死人群中的那小男孩儿,我又岂能坐视不理,袖手旁观?唉,可惜了那位红头发的少年,竟因此牺牲,倒也壮烈!”说着便冲那红发少年的尸身竖起大拇指。

  沈不奇大笑道:“猫哭耗子,假仁假义,明明是你杀了那红发小子!”

  风雪流脸上一阵泛青,愠怒道:“狗贼!洛阳武林大会召集的乃是天下间名门正派的高手人士,你们快乐七小人这等武林败类也敢来这里?还不快滚!罢,罢,罢,来让风某领教领教你的高招,风某今日就替天行道,除去你这个损人不利己的奸险小人!”

  这时候,周围人群聚的更多,眼见石墩子砸死了那红发少年,众人不止不散去,反而凑过来出于好奇看热闹的更多了。又见风雪流和沈不奇两个人叫嚣着要动手,围观百姓更是哄然叫好,盼望他们大打一架,一饱眼福。其中也有几个武林人士驻足一边观望,想要打量打量修真教俗家高手风雪流的手段。至于那耍把式的大力士,因为自己的石墩子扔出去砸死了人,害怕见官偿命,早就吓得跑了。而那获救的小男孩儿,也早被亲长急着领走,免得惹麻烦上身。

  那无故被砸死、倒毙在的路上红发少年,却被周围百姓饶有兴味的指指点点,有的道:“死了咧!”,有的道:“噫!真惨!”,有的道:“骨头都碎了吧?”,有的道:“脑浆子都……咦?咋没有流出脑浆子来呢?没有啊?可不应该!”

  众人正喧嚣着,忽听不远处一人大叫着道:“啊!惊蛰!你怎么躺下了?你怎么躺在地下了?”原来是那少年的同伴。

  那红发少年的同伴是个三十多岁的汉子,本来和少年一起杂在人群中看耍把式,直到石墩子飞出,再到红发少年被风雪流抓起掷出撞上石墩子被砸死,他竟一直未觉察。只听他大声道:“我又走神了!刚才发生什么事情了?”

  这人叫做赵畸零,乃是南京名捕,“金陵十七剑”之一排行第九的高手。此人追踪术一流,侦查线索、搜集罪证的能力,在金陵十七剑中无出其右。

  那红发少年叫做步惊蛰,是新排入金陵十七剑中的少年捕快。

  “金陵十七剑”并非江湖门派,而是朝廷历代中枢在江浙一带秘密建立的情报部门,虽无官方造册记载,但该部门的组织成员却一直从事着间谍情报工作,尤其是执行一些海外侦查、暗杀的任务。

  从永历年开始,这个特殊组织才创立。当时朱棣秘密设立“十七剑”,将这一秘密情报机构布置在南京,主要目的是为了搜寻下落不明的建文帝朱允炆。后来察知朱允炆逃遁海外,其后代一直力图复辟。于是由永历大帝所建立的这一非官方秘密特工组织,也就延续了下去。

  初代“十七剑”的领导人,便是“下西洋”的大太监郑和。

  之后的几代组织,仍继续执行查找朱允炆后代的任务。直到嘉靖年,东南沿海经历倭患,于是“十七剑”便开始转职为军事情报部门和暗杀组织,以配合戚继光抗倭。

  初代“金陵十七剑”,正好共有一十七名绝顶的剑客高手,所以才称为“十七剑。”但历经数代,人数已不能保证还是一十七人,有时多些,有时少些,譬如嘉靖年时曾有二十三人,而万历年时则只有四人。现在的“十七剑”则有十三人,如今这一代的领导人,便是武功超凡、外号“江南一舟”的周讨虏。

  由周讨虏统御的“十七剑”托名在南京应天府,表面归地方政府管辖,众成员也都充任捕快身份,数年来也着实缉捕诛灭了奸徒、盗匪不少,破获大案无数,因此在六扇门中的威望上几乎已和京城三大名捕——“醉公子”、“入殓师”、“百变魔人”相并列。

  “金陵十七剑”中的众情报员,可以说是各怀绝技,都是身手不凡;又一向以捕快身份在江湖里惩奸除恶,济危扶困,极得武林和绿林好汉们的敬重,侠名远播。那红发少年步惊蛰虽才不过十八岁的年纪,不知何故竟却破格被招入进“金陵十七剑”里,哪知却又稀里糊涂在这里被石墩子给砸死了。

  赵畸零虽然追踪术和侦查技术算得上在当世顶尖,但总是常常走神,即便是在紧张的执行任务中也是,走起神来无论身边发生什么事他都完全不知道。

  就看赵畸零一把抱起红发少年步惊蛰,大声道:“惊蛰!醒醒!别睡了!时候不早,都到晌午了,太阳高照,咱们该吃饭了哩。”

  话音刚落,红发少年步惊蛰竟真的睁开眼来,一下从赵畸零的怀里挣脱,站起身来,抱住赵畸零道:“啊!我睡过头了?都到吃午饭的时候了?哪吃去?吃什么?”

  哪知刚站起来身子却不稳,险些栽倒,却被赵畸零扶住,道:“惊蛰,你饿晕了吗?怎么下盘不稳哩?一站就倒?”步惊蛰道:“是啊,头晕晕的。像被大榔头砸了头似的。”赵畸零道:“瞎说!你又没练过硬气功,被大榔头砸了头,还不准得死。我察言观色看你一定是饿了哩。你说,饿不?”

  步惊蛰点点头,觉得自己好像也没那么晕了,站稳了道:“我想吃馍,想吃馕,想吃饼,想吃馒头,想吃窝窝头,想吃土豆地瓜山药蛋,想吃打卤面,饸饹面,拉面,龙须面,手擀面,乌冬面,山西刀削面,陕北臊子面,还有重庆小面。但我最想吃的还是肉。”

  适才他被大石礅自砸中,竟然没死,而他自己又完全把这事给忘的一干二净。

  赵畸零道:“你饿了找你九哥我就对了。走,北边儿一家店铺的砂锅肘子、手扒肘子、酱肘子、冰糖肘子、红烧肘子不错,咱吃去哩。对了,你爱吃肘子么?”

  说罢,他二人便要相携而去。围观众人见红发少年步惊蛰被二百斤的石墩砸死,居然死而复生,难道是没砸死?众人都惊讶的愣住,瞪大眼瞧着赵、步二人说说笑笑地离去。

  就听赵畸零道:“惊蛰,你武功太差了,打架实力堪忧,所以这次来洛阳千万不要惹事。记住了吗?你看,刚才就围了这么多人看你,你说是不是因为你躺地下才引来的围观?围的人这么多哩,万一踩着你头怎么办?到时你会受伤的。”二人嘀嘀咕咕地去了。

  那边沈不奇和风雪流见红发少年步惊蛰居然没死,也都很是诧异。沈不奇喃喃道:“红发小子,有点儿古怪!”

  风雪流心里正震惊诧异着,这时身边有几名灰布长衫、似乎是名门正派装束的人过来对他道:“不愧是武林第一大派修真教的高手剑客,风大侠适才于危急之中,以四两拨千斤之力,让那红发少年挡住了飞落而下的石墩,救了路人性命,却又不伤那红发少年分毫,如此神乎其技,实在令人叹服!我等在武林大派面前真是钦服之至,高山仰止之至。”风雪流得那几人吹捧,也就哼哼哈哈的应承着,心里不禁想或许真是自己的修为已入化境,才没伤了那红发少年。一时心里糊涂,也就顾不得再去找沈不奇的晦气了。


  (https://www.xdzxsw.cc/book/16399/9039532.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