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吕后本纪 > 230.楚王之死

230.楚王之死


  楚王刘交深感窝囊,自己提着脑袋和齐国共同向长安逼宫,本指望自己万一做不了皇帝,让刘襄那小子占了便宜,看在自己与他并肩作战的份上,天下自此会以萦阳为界,让自己统领东方诸国,不曾想,半路杀出来一个什么功劳都没有的代国刘恒,生生把大家的桃子给摘到他自己的筐里了。这小子在那帮悍臣操持下,归还了齐国失去的土地,声势浩大的齐国算有失有得,但楚国除了从帝都得了一车黄金,却没有额外奖赏。这说明长安对自己有了提防。楚国不上不下卡在这里,以后日子要尴尬了呀。

  反正,灌婴依然陈兵在荥阳,他若以长安天子令,讨伐自己,楚国危矣。

  这刘交本来就年迈,是刘家老一辈中读书最成功的《诗》品大家,在楚地颇有声望,对长安的武人朝政颇不以为然。于是那天傍晚念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昔,雨雪霏霏”中,竟然在楚王宫御花园水榭上跌落,伤到了脑袋,被下人发现,架到宫里榻上,晚上便眼含悲苦地咽了气。

  楚王意外薨去,正在边境监军的太子刘辟非慌忙骑马疾驰回宫,不曾半路经过一片树林时,竟被途中的劫匪盯上,两方人马在打斗中,楚国太子竟中流箭。被抬至楚王宫时,已不治身亡。楚国等于两天内损失了大王和太子,举国齐悲。据把太子抬回来的卫队说,那些劫匪武艺高强,不像寻常百姓中的悍人,一出手就训练有素,由其说是劫财,不如说是专门取太子性命而来。给太子致命一箭后,才想起来要拿点钱财,慌忙逃窜。总之,不寻常。

  失去了在刘氏宗亲中拥有巨大影响力的族长式人物刘交,又同时失去了有勇有谋的太子,楚国顿时元气大伤,再没强人能与长安抗衡。就此,灌婴在荥阳的部队,失去了警觉得意义,可以撤回。

  对于老迈的楚王刘交和年轻楚太子刘辟非的故去,刘恒听闻后,眼皮也没翻,当朝的三公大臣们也没什么异动,楚王年龄大,难道薨不很正常吗?太子的早卒不正常,但楚地民风彪悍,碰到了刁民与你舍命相拼,也只能怪你命苦不走运。何况作为刚刚逼宫长安的反王,似乎薨了比活着更让人省心。于是宣室殿内正商议继续执行吕太后在位时颁布的“黄老之治”的好处时,右丞相周勃左丞相陈平,和御史大夫除了说了些悻悻相惜的话,这一天一晃就这么过去了。大家正正衣冠,拿起各人的令牌符节,下朝而去,皇帝低调走向御书房,大臣们则很气派地从未央官的北门迤逦回府。

  傍晚,一轮淡月东挂树梢,刘恒从御书房出来,散淡地就地席坐在殿前的台阶上,遥望向西,清冷月光下,大片茂密的树林留下浓墨一样的剪影。他忽然想起了孩子们,尤其那一对颇引人注目的孪生兄弟,大着嗓门在代地王宫门前的一片槐树下嬉戏,呼兄唤弟,自己绊倒在地嗷嗷哭叫,引来王后在兄弟间评理……这些惹人烦的孩子,每每争吃争玩,总让人不安生,也每每把年轻的父亲气得掉头就走。现在想起来,孩子们活灵活现,依然犹如生活在代地,也许他们现在就在代地,和他们慈爱的母亲生活在一起,也和自己一样正坐在门槛上……一家人,相隔千山万水,遥看同一轮淡月。

  “王后,你要原谅我,这不是个让人安宁的世界。你在那边好好照顾他们,他们都过去了。”刘恒变得比在代国沉默,黑暗中总会情不自禁泪光滢滢,几乎每晚都自言自语说上几句。他没法掩饰心痛,八个儿子,两个月内,整整失去了一半嫡子,剩下的都为妾生姬生,从心里就觉得上天掳走了自己最优秀的孩子。他不能原谅自己,也不能原谅那些人。

  也就在王后和王后所出的四嫡子一女命丧的两个月里,他与母亲的关系也发生了更桓久的改变,他不再是过去那个温和、谨慎、随时听从母命的乖儿子代王了,他变成了皇帝,变成了未央宫的主人,他的内心也因悲痛而充满了压抑的力量,他决意要按自己的意志行事,要让自己的牺牲和失去有价值!他不想再听从任何人的摆布,哪怕东宫太后的。所以,长信殿的新女主薄太后让侍从请皇帝挪步东宫时,他听了,却选择直接无视东宫侍从的存在,直接从御书房出来,把门关在自己身后,不让任何人跟来,不言不语地选择独处。这是他的对抗方式。

  楚王刘交和楚太子接连薨,对长安的刘氏皇族来说都是大事,楚在关东算国富民强的藩国,自吕太后驾崩,楚王几乎算刘氏皇室的族长,这样的人物逝世,新皇帝是不是要有所表示?看得更长远的薄太后也以新任族长的身份一一把刘氏宗亲年长的翁媪都接到宫里,大家追忆往昔,怜惜楚王刘交这位刘家最有学问的《诗》家大拿。这种自家的追悼自然不能少了皇帝。但刘恒选择不露面。薄太后只能替儿子圆场,说陛下忙碌,听说叔父薨,心里悲伤,不便前来云云。但刘交在长安一直做宗正的次子刘郢客心里有疑,非要去面见皇帝。

  刘恒在侍中的一再禀报下,回到御书房,看到了一脸伤悲的昆兄。两人在静静的对望中,看不出对方悲伤的虚情假意。刘郢客本想怒吼:“我怀疑我父亲和兄长去逝世得蹊跷,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刻这么巧合地先后去世?”

  刘恒却很平静,“楚王薨,楚王太子薨,朕很悲痛,欲任命兄长回楚国袭楚王的爵位,兄长可愿意?”

  刘郢客因暴怒而皱起的眉宇马上平复了,只需眼前皇帝的一句话,自己就能新晋成楚王了?要知道,兄长刘辟非虽然死亡,但兄长有子嗣,没有皇帝的特许,楚国的王位恐怕落不到自己头上。

  “谢……陛下!”

  刘恒点点头。

  就这样,一场兄弟间的仇怨悄无声息平息了。刘郢客马上卸掉长安的九卿宗正之职,拿着皇帝的诏书,回楚国做了第二任楚王。

  即便如此,刘恒对楚国依然不放心,刘郢客在长安做了那么多年的宗正,人也油滑如老狐狸,把若大一个楚国放在他手里,他对自己有几分服气?楚王薨和太子薨他真猜不出几分?

  为了牵制楚国,刘恒想到在楚国当了十多年的丞相陈婴。陈婴家世良好,做过秦朝的县令史,楚怀王的上柱国,在楚汉争雄时降汉,又有定淮之功,在江淮一带颇有声望。高帝高后让他在楚地为相多年,也是用他的影响力辅佐楚王刘交在楚地扎根。陈丞相在高后五年去世,但其家族在楚地乃名门望族,声誉日隆,且陈氏与楚王一直关系不错,这一点不类张苍在淮南国做丞相时与淮南王刘长的关系。现在让张苍在长安做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之位,其实对淮南国是一种牵制,若同时再牵制楚国,陈婴家族此时便会派上用场。

  堂邑侯第二代陈婴之子陈禄已袭父爵,陈婴之孙陈午正是弱冠之年,婚配正合适。堂邑侯的封地在临淮郡,良田地沃且产铁,是富裕之乡。刘恒和他的幕僚贾宜、袁盎等人思来想去,决定用联姻方式,把皇帝的长公主刘嫖,指婚给一千八百户食邑的堂邑侯陈午。

  但一千多户是不是少了点,有点配不起公主?陈婴在高帝被封时仅为六百户,在所有封侯中倒数第二,因其在楚国为相有功,后来才擢升至一千八百户。关键是堂邑侯不仅要制衡楚国,还要看住吴国。吴国在整个政变中虽保持着平静,但并不表示没有事,该提访还是提防。若此时突然加封堂邑侯,未免太过明显,齐国之事还没平静,怕打草惊蛇,没事也会搞出事来。

  于是大家想了数日,想出一折衷的主意:不加封陈午,直接加封公主,给公主一个更富饶的馆陶县做陪嫁,也能达到增加堂邑侯实力的目的。这是有先例的,高帝高后的嫡公主鲁元太后,就是直接封赏了一个鲁县做她的汤沐邑。相信楚国和吴国也说不出什么来。

  馆陶公主被指婚和得到她一生的封号时,生活在未央宫里的其母窦姬也荣升为皇后。


  (https://www.xdzxsw.cc/book/143000/7458020.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