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吕后本纪 > 209.燕王刘建之死

209.燕王刘建之死


  在两年前,吕雉就接到过燕国燕夫人的手书。

  精明的燕夫人通过帛书,自述身体有恙,恐怕会不久于人世,先请求为女儿在燕国建一座衣冠冢,将来自己和燕王故去,也会和映雪的衣冠冢葬在一起,一家三代,希望有个形式上的团聚。刘建之母映雪本身作为高帝姬,死后自然要收葬于长陵内,但燕夫人特殊在,她多年前因“疯癫,已回到砀郡”,可以不入长陵,但现在身为燕国夫人,位高责重,想在燕国好好守护外孙精心辅助燕王一脉,在燕地世代做个本分的王族,所以会事无巨细,都要一一请教于当朝太后……她稳妥的做法,希望能让吕太后感知到燕国的诚意。

  吕雉基本对燕夫人是满意的,她自到燕国,一向低调谨慎,从没出过妖蛾子;刘建做燕王十五年,也算老实守疆。至于燕夫人的请求,吕雉能理解,作为早期高帝姬,因为燕国太后之母的缘由,她不便随葬长陵,又不舍得女儿,想在燕国为女儿做个衣冠,母女相陪,亦合乎情理。

  吕雉回:准。

  燕夫人在病中收到长安女主的回信,自是感动。她是孝惠帝元年来到燕国,代燕王之母安享了燕国王太后的殊荣;对戚姬不择手段的报复,也浇灭了她离宫十年的积怨,开始全新整理自己的人生;对女儿映雪的所作所为,亦多反思,后悔把复仇的执念传递给下一代。所以在对待刘建上,她倾注了全部的慈悲心,立志把外孙教导成一个有为的燕王。刘建是孝惠帝四年,五岁时来到燕国,此后

  从一个童稚燕王长成到少年燕王,全仗燕夫人一腔心血。

  燕夫人不懂如何治理国家,但没关系,有长安朝廷派来的丞相全权管理燕国的大小政务和国计民生。乖巧的燕夫人只需谨享富贵,不过分过问朝政就可以了,燕国大小事项自有丞相对长安负责,出了纰漏也自有丞相担着。燕夫人便把力气全放在培养外孙上。早年,她和高帝刘邦在一起时,就一直梦想能育有一子,却没成,现在刘建虽不是自己亲生,亦如亲子。作为曾经砀郡里的大族世妇,她也有自己的野心和算计:拼尽心力把燕王培养成这么一个国王:忠于汉廷,忠于吕太后和皇帝;同时身体强健,既能对付周边作乱,又能为大汉守边;热爱燕国,世代守燕,在这里修成枝繁叶茂的王族一脉。

  为了看到这个成果,燕夫人决定不仅要把自己葬于燕地,自己的墓碑还要写下毕生所愿:燕王世代一系,繁盛于此。以做鞭策燕王以后的王道之路。

  但身为高帝之子的诸王们,其优越的血统就让其内心澎湃着力主中原的雄心,孝惠帝在世也就罢了,那毕竟是嫡兄长,但少帝如此年幼,让这些渐渐长大的年轻雄主听令于一个娃娃侄儿皇帝,哪里肯甘心。现在只是背后嚼舌头而不敢,屈服于吕太后这个嫡大母的余威罢了。而太吕后已年近六十,他们都似乎在焦灼不安地等待某一时刻的到来。

  这种等待的不安分,燕夫人这么对国事迟钝的老太后都能感觉出来,更别提更为敏感的吕太后了。但燕夫人谨小慎微,一再交待刘建不可造次,无论其他刘氏诸王怎样,他都决计不可参与其他藩王们的任何密谋中。

  再早一些,燕夫人曾主动提出燕王与吕氏女联姻。随着吕太后撑控大汉天下,吕氏一族权势日隆,大汉王朝的太后、皇后、各藩王的后位都逐一落在吕氏女手里,燕王要没有一位吕氏王后,就有不稳定被人挑战的风险。

  吕雉也察看了自己娘家的各位侄孙女,还偏没有与刘建特别匹配的,倒有个七八岁的小丫头,青涩得毛桃似的,还得再等几年。

  燕夫人就真的认真等待。连刘盈不也二十岁行弱冠之礼时才娶的皇后吗?刘建也等得起。

  但智走千虑必有一失,让燕夫人看走眼的是,她如此珍爱具有刘汉皇族血统的燕王根本不喜女色。这让她大惊失色,开始以为小外孙的好男风,只是男孩子之间的胡闹,不曾想,燕王从十二岁就与一侍从过于亲密,一直亲密到十四五岁,还是形影不离,且从不曾亲近过任何其他女子,哪怕强行把一有颜色的宫女塞进他寝宫,他也能安然处之,纹丝不动。

  刘建长相英俊,高帝刘邦人到中年还高鼻龙准,是地道的美男子之相,包括吕后在内的一系列妻妾不是端庄就是美人胚子,所以下一代刘姓男子也都生得高大健硕,眉眼英挺。刘建的姿容近映雪,更是一种接近娇艳女相的男色。

  从高帝好男风开始,大家都有心理预期,刘汉的皇子们也会有此遗风。但没料到刘建会遗传得如此彻底,压根就放弃了女风。燕夫人真是急得冒火,燕国不能没有燕二世呀,这吕氏女真娶过来可如何是好?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不久,吕太后也从燕国丞相的奏疏中得知燕王有龙阳之癖,但因看惯了高帝和惠帝对男侍的过分恩宠,并不惊奇,既然也有此症状,就先把吕氏女留一阵子看看再说。

  看看再说,就是证实一下刘建是不是过分极端喜男风。

  燕夫人则狠狠把燕王责骂了一番,痛斥他让自己失望,并督促他赶紧先生一个孩子,证明自己能行后,再去娶吕氏女。

  这让年轻的燕王颇感为难。燕王与一个叫庄悍的侍从从小一起作为玩伴长大,一起出行游猎,一起巡视边境,两人多年一案就读,一榻而眠,不知不觉已相知相爱至深。当青春年少的燕王和爱人,正需要热血表白心迹的年龄,正共赴荣华富贵的愿景时,怎么能让一介女子大煞风景地突然横插一杆子,离间彼此间正浓烈的情意呢?

  燕王回道:“大母,寡人已有爱人了。”

  燕夫人怒,“净说混账胡话,那也能叫爱人么?”

  “寡人是燕王,寡人说了算!”

  燕夫人大哭,“建儿,你打算只过你这一辈么?没有继承人,燕国以后传给谁?”

  那么燕国就需要一个继承人,这是很现实的问题。爱人庄悍不能孕育生子,少年燕王就开始动脑筋想办法,答应老太后燕国一定会有燕二世。

  燕夫人就战战兢兢等待了。等的过程中,还把那叫庄悍的骄蛮侍从给强制调离国都,顺便把王宫里的男侍都换成年轻漂亮的宫女,整天燕燕莺莺围绕在燕王身边,不怕燕王不动心。

  不久,果然有一个宫女宣布有喜。燕夫人自喜不拢嘴,赶紧让太医号脉,却发现此女已暗结珠胎四月有余。这就不对了,把燕王圈囿在王宫才不过一月余,哪来的四个月身孕?于是对那个胎儿,燕夫人如烫手栗子般不知如何是好,逼问燕王,燕王倒也诚实,说是和庄悍精诚合作,共同努力的结果,为了燕国有后,两人分单日和双日分别临幸过此宫女;寡人与他都相爱到能共同分享一个女子,也不在乎孩子到底是谁的了。

  燕夫人差点被外孙的话气疯和吓傻,用可怕的眼神直直瞪视燕王,“也就是说这孩子有一半的可能不是你的,他将来怎么能继承燕国王位?”

  刘建这才意识到不妥。但事已至此,也没办法了。燕夫人就焦虑万分地等孩子生下时,看看孩子的长相,期望能像当年刘长生下因长相类高帝而被认可一样,孩子能类刘建。但燕夫人最终也没等到这一天,吕太后也没等到把吕氏女嫁进燕国。这年秋天,燕国天气反常,寒潮来得特别早,燕夫人染了风寒,因高龄,半个月后竟在燕国王宫逝世。逝得有点不清不楚不明不白。

  又惊又喜的燕王悲伤地为母亲的母亲举行了国葬,终于没人耳提面命管束自己了。不久,燕二世出生,是个漂亮的男孩。至于男孩长相像谁,没人敢说不像燕王。

  唯一知道真相的燕二世之母,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宫女,在王子出生几天后也离世,死的有点蹊跷。燕国丞相还专门打听此事,都没打听出来。

  连丞相都打听不出来的秘密,让在长信殿的吕雉一下子感觉到燕国的妖蛾子终于扑棱棱飞起来了。这名男孩的血统可疑,否则孩子生母不必死,以后,王太子的身世,就真成了秘密。吕雉自己身体有恙,忧虑于身后安排,燕国这档子事也没多少精力追究,何况燕王年轻,到二世时怎么也得几十年,就不是自己能管控的事了。

  但燕王悲催的人生像被人诅咒了般,燕夫人去世,王太子出生,自己喜男风的名声也几乎天下皆知,吕氏女也不愿来燕国约束自己了,那自己就可以与最爱的侍从双宿双飞双游猎了。在他把男宠接回来的第三天,两人骑马驱犬出去猎狐时,乐极生悲,在追逐一窝狐狸时,被无路可逃的母狐咬伤了小腿。回到宫里医治,竟越治越溃烂,燕王开始发烧,有太医诊断出刘建是中了疫病。

  吕太后七年九月,做了十六年燕王的刘建薨,终年十七岁。

  此时襁褓中的燕王之子尚不足两月,还没来及禀长安皇室造册在案。

  吕雉不放心,派长信殿中大夫去探问燕王王子的身世。本来燕国丞相就怀疑小王子的血统不正,就和中大夫一起,把燕王的男宠庄悍捕获,经过严刑拷打,那男宠承认王子有一半可能为自己所出。

  燕国王子有一半的血统存疑,还要不要立他为燕王?吕雉可一点也没含糊,这种事,高帝刘邦可是做了表率的。刘邦年轻时长年在外游荡时,也是和不少外妇有染,生下了不少子嗣,但只认可刘肥一人为自己所出,就带回家里养,其他凡是血统存疑的,一概不认;到后来行军征战,一路把脑袋别在裤腰上,过得有今没明,助兴的歌舞伎却也没少招惹,就因那些歌舞伎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也不单单侍奉刘季一人,所以即使生了孩子,刘季亦很少去认领,认回的也仅有戚姬之子。被遗弃的,有不少可能真是高帝亲子,但就因高帝自己也无法证明,所以宁肯信其无。所以,这也是为何高帝的儿子多年幼,就因刘邦称帝后,才有了相对稳定的日子和居所,帝姬们也都能稳定生活在后宫里了,能让子嗣的血统纯正无误了,才让他年逾半百高龄后连续添获了几个儿子。

  对于燕王刘建的这个儿子,吕雉下令处死,留着是祸害。燕国一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需要有一个时时指证自己对燕国有继承权的可疑王子吗?对于空出来的王位,就把已逝的兄长悼武王吕泽之孙吕通封为燕王,去代天子镇守苦寒的燕地。


  (https://www.xdzxsw.cc/book/143000/7457999.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