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吕后本纪 > 195.麒麟殿六十功臣排行榜

195.麒麟殿六十功臣排行榜


  下一步,吕雉便把目光盯在功勋列侯们和势力过大的刘氏宗亲上,他们迟早会妨碍孙儿们将来掌权。不过自己只要活着,他们还翻不出手掌心去。

  眼下是如何再度用好他们。

  当年刘邦为了保护自己年幼的子嗣,扶植吕家和自己来对抗这帮翻脸无情的悍人们,现在自己只不过把老头子平衡的手段再度用用罢了。只是用法恰恰相反,就是先拉拢一下这帮功臣列侯们。

  吕雉在宫室里走来走去,体会到了当年刘邦在权力巅峰平衡各方势力的那种陡峭感。

  这些悍人们的存在,从来是把双刃剑,刘盈活着时,感觉他们会对儿子的治理造成麻烦,对他们多有威吓,但也没想着再除掉谁,都一把年纪了,光自己也能熬死他们多数。现在,此一时彼一时,不能再冷落他们了,孙儿的过度弱势,大汉还是需要这些功臣集团维护的。但如何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与孙儿们的统治利益捆绑在一起呢?那就是唤起他们的荣耀感!哪怕就是无赖流氓,也有荣誉的趋光性。

  所以,吕雉在朝堂上,又向朝臣们提出:“大家都是高帝时的老人,都有军功在身。现在有多少年的和平时期了,各位年轻时英武的身影,估计现在的年轻人都看不到了。”

  这话说的各位老头爱听,现在年轻人耀武扬威,都不知道自己当年热血洒向河山的勇气。

  “所以朕提议,事隔十多年,再做一次对大汉有功的功臣排行榜,选出前二十四名,藏于高庙,以后每年与高帝一起享用皇帝和百官的祭拜;再选出六十名,挂在麒麟殿以供后世有识之士的瞻仰,各位以为如何?”

  前二十四名,都去世得差不多了,但前六十名,基本都囊括了站在朝堂上的各位。所以大家一听,简直热泪盈眶,还以为大汉刘家江山到手,要兔死狗烹了呢,没想到太后还这么想着大家的功绩。于是百官马上摩拳擦掌,以陈平周勃等人为主,立誓要拿出排行榜,到时让太后过目。

  为了让自己随高帝和大汉一起不朽,并被后世永恒尊重,三公九卿各府衙恨不得几天几夜灯火通明,在争吵权衡中讨论各位功臣的功绩排位。这样讨论的过程,本身就能唤起诸位的热心,诸位和高帝一起并肩而战的峥嵘岁月,并潜在激起对大汉的热爱和对皇帝的向心力。

  很快,吕雉就收到各种排行。首先是右丞相呈上来的:

  萧何 、张良 、吕泽、韩信 、曹参 、丁复、周勃、樊哙、灌婴、陈平、王陵、张敖…….

  陈平又单独递上去一份:吕泽,张良,萧何,曹参,周勃,樊哙,丁复,灌婴,韩信,陈豨,张敖,陈平……

  前十名中,陈豨显然是叛将,但由于他是吕泽的旧部,所以心思缜密曲折不见底的陈平感觉有必要提出来,他也特意加持了吕泽到首位。

  吕雉喜欢陈平这份,尤其是前十二名,光吕家的家将就将近一半:吕泽,樊哙,丁复,陈豨,张敖等。如果以吕家的视角看,简直就是吕氏的荣耀:吕家的女婿们和儿子共同草创了大汉!吕太公地下有知,他当年的梦想已被子女们完成,有多欢心鼓舞!

  然后把谋反的,陈豨、韩信,划掉。

  吕雉把一百二十名功臣名单摆出来,前二十四名,悬挂于高庙内高帝两侧,受后世皇帝们祭拜。前六十名,高悬于麒麟大殿内。麒麟殿是藏历代史书典籍之所,每天都有饱学的太史、士子文人们在这里徜徉,是要在文典上被后人铭记的呀!

  这一着,很让众功臣集团振奋。毕竟太后是和皇帝是想着自己的,不是人走汤凉。于是,很多花白头发的,也来看自己的军功,或是看旧主的军功,以荣耀自己。

  吕雉向众人重新封赏,多是形式上的,但这种安慰很起作用,除了重新唤起这些曾经为大汉撒下热血的有功之人对大汉的感情,激发他们的自豪感,更重要一点:还想把那些外围的功臣重新凝聚起来,把他们都聚集到长安。毕竟老功臣们去世不少,次一些的,还有令人敬畏的活力。而且,你不知道帝国广阔的国土上,什么时候反汉的小火苗再度复燃起来。

  犹记得,当年始皇帝在帝国大道上巡游,刘季远远地看到了,羡慕地道了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而项羽那个少年见了,也道:“彼可取而代之也!”

  大秦的覆灭,在吕雉看来,你让吕太公这样看到未来走势的大贤之人产生觊觎之心,让刘季这样天生就能吸引贤人能人悍人的天才之士看到你的劣势,让项羽这样略有引导就能崩发出战神潜质的孩子在大街上游荡,让韩信这样的军事天才整日无所事事、东张西望,都是不对的。现在大汉也立国十余年了,眼看也到了始皇帝那个让人窥视的危险时间段,自己绝不可掉以轻心,一定要把能打能攻又有野心的武人悍人、能人异士都召集到长安来,到自己眼皮底下,给他们一些活计做。自己要亲自看管着他们!对召集不来的,也不知哪位可能是未来大汉潜在掘墓人的豪侠,就采取另一种办法:大规模赐田。凡是大汉内有名有姓的男子,都可无偿取得几十亩土地,可买卖,可传给后人;若你有一身好力气,好好耕种,总比你出去各种闹腾日子过得体面。

  反正就是让你们有事做,都不要闲着,该养家养家,该糊口糊口。让民心安定的同时,也为了唤起民意:这都是刘室皇帝为大家所做的一切。因为各诸侯国也要执行皇帝诏令,各诸侯国的百姓感激的是长安的刘姓皇帝,而不是各路刘姓诸侯王。这是吕雉以孙子的名义与各地刘姓诸侯王争夺民心,不至于将来自己去世后,各刘姓诸侯王对百姓的号召力都大过皇帝。

  所以,无论除三族罪、妖言令,还是奖励耕种为目的赐田制和名田制,都是以天子诏或天子制书发出,直接惠及帝国内每一户百姓。将来惠帝的子孙能否长远地与其他刘氏宗亲竞争,就靠这些百姓的民心向背了。

  然后,吕雉开始按大汉功劳排行榜,排各位功臣在朝堂的位置。这是太后要清洗掉右丞相王陵的手段之一。

  王陵功劳不高,却位极右丞相,为什么?所以,吕雉就理所当然把王陵的右丞相免了,让他另任皇帝太傅,把陈平升至右丞相。

  同时陈平还私下告诉太后一个多年的秘密,当年高帝只所以把赵隐王刘如意送到赵国,以周昌为相,加以保护,这都是现任御史太夫赵尧的主意。他本是周昌属下的署丞,却因这个主意,让周昌调离长安,去了一个区区赵国为相,他自己立码因有功被高帝任命为御史大夫,据说周昌知道后,很是痛恨。

  吕雉就讨厌这种损人利己的小人,而且你又不是刘如意和戚姬什么人,你为何出这种主意?

  吕雉便废除赵尧的三公之位,提议任敖做御史大夫。任敖乃当年自己在沛县坐牢时,曾对自己有救助之恩。

  吕雉信奉,有仇不报非君子,有恩不报真小人。

  把军事朝臣都调整到位了,吕雉才把目光转向刘氏宗亲势力,他们在关东诸国的势力越来越大,大到估计等不到自己的孙儿长大接管皇位就能叛乱了。他们若发起疯来,实在比功勋列侯更有血统优势,自己辛辛苦苦扶持刘氏皇室,惠及的是自己嫡系的刘氏儿孙,可不是什么刘姓都可以来瓜分自己的心血。所以,必须派人去抵制他们无所顾忌得发展坐大。

  于是吕雉在朝堂上,继续册封:封昭灵夫人为昭灵后。

  昭灵夫人是刘邦的父亲刘太公的继室,只生了一个刘交,就是现在的楚王。在刘邦心里,自己的亲娘才算太上皇后,后母只能算个夫人。吕雉觉得太上皇可以有两任皇后,先皇后和继室皇后,再说,这都是去世多年的人了,只是荣耀而已,不用太过计较。而且,昭灵后,也有荣耀楚王刘交的意思,毕竟在刘邦兄弟中,就剩他了,除了自己这个太后,刘交也是刘氏宗室的族长。

  刚封过刘氏族人,吕雉又加封自己的父亲吕公为吕宣王,吕泽为悼武王。

  此时刘氏宗亲,和功勋列侯也没觉得有什么,毕竟昭灵夫人,吕太公,吕泽,都是过世之人,吕太后作为刘家媳妇、吕家女儿,给先人象征性荣耀,并无不妥。

  但吕雉又接着提出,封吕泽之子吕台为吕王。从齐国单拿出一个济南郡,为吕国的封国。

  朝堂上出现片刻的安静,宫殿外的鸟鸣都听得见。然后,一片窃窃私语后,朝堂上炸了。

  太后要封王了。


  (https://www.xdzxsw.cc/book/143000/7457985.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