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吕后本纪 > 160.孤独的爱情、无依的灵魂

160.孤独的爱情、无依的灵魂


  “爱姬到底要为谁提亲?”

  “太子,陛下。”戚夫人小心翼翼提出来,察看着皇上脸色变化,“太子周岁已然十五,已到定亲娶妻的年龄,而戚小妹也年满十二,正直婚配年龄。妾觉得,这门婚事要成了,也算亲上加亲——”

  刘邦只是笑了一下,专注吃饭。

  “更重要一点,”戚夫人也看透了皇帝,豁出去了,“太子与戚家联姻,将来才能保妾与如意的平安。皇上百年之后,太后就是看在刘盈和太子妃面上,也必不和妾母子再计较。再等将来太子妃涎下男嗣,咱们的儿子如意不仅再无险境,还与陛下未来太孙亲上加亲——”

  这话打动了刘邦。也是,天天想法子,也没想出将来如何保全戚姬母子生命无虞的好办法,要是把戚族女儿配与太子,倒是一招妙棋。“朕想想。你先把你侄女宣过来,看看。”

  “诺!”戚夫人这才展露笑颜,多日的积郁可谓一扫而光。

  要不是自己病体沉疴不可愈治,刘邦一准就把这事一鼓作气给办了。身体不好,来日无多,就意味着太子婚姻最终如何,将取决于皇后。

  于是皇帝在戚姬催促下,再次难得驾临椒房殿,把戚小妹嫁于太子为太子妃的事一说,还以为吕雉不悦,各种推脱。

  哪知皇后很高兴,“陛下,太子正说没找到合适的正配,既然是戚家的女儿,那应是良配,自当隆重一些。我马上叫来奉常商议一下,优选良辰吉日,下三书,走六聘,让少府准备一下帛锦金钱等聘礼。当初咱们的乐儿就嫁得匆忙,现在不可再委屈了戚家的千金。”

  刘邦一听,满意。这一妻一妾将来要合了么?

  “还有啊陛下,以前因为军粮,还有别的权宜之计指给太子的姬妾,也都一一接了过来吧,太子到了年纪,也该开枝散叶了,说到底刘家子嗣是大事,不如都趁这个机会加紧办了。”

  皇后如此积极操持,刘邦反而不好说什么了,更乐于做个甩手掌柜,“皇后看着办吧。”然后屁颠颠回去向戚夫人交差了。

  戚夫人一听,出乎预料地顺,高兴!找来奉常卿来问问吧。奉常位列九卿之首,皇室婚嫁就是其主管内容之一。

  太子迎娶太子妃,怎么说都是皇室数一数二的大事,毕竟是娶未来皇后嘛。那奉常卿就把这两天半个官署的官员连夜准备好的太子嫁娶仪式仪规的竹简一一递上去,竟整整摆了小半个案子。戚夫人随手拿一卷打开,蒙了,这六聘走完,竟需要近两年!

  近两年!那甜瓜吃了一茬,种子都再结出另一茬了!啥啥不都晚了么?

  “为何用这么久?”

  “禀戚夫人,皇后特意嘱咐说是太子大婚,乃国之重事,每一步骤自然要看天呈意,隆重操办,不可懈怠。”

  “再隆重,需要两年吗?”

  奉常卿伸出手指头一个个算:“禀夫人,根据《周礼》,这六聘中的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每一道程序,都需太卜令占卜问天,请得良时佳日,方可行事。所以,纳彩,定在六月,问名,适宜在金秋九月,也就是过新年之际…..既避讳了天道循环带来的污秽之气,又用未来天子之气冲去哑暗,迎合昌隆天时。戚夫人,您就放心吧,太子大婚由皇后亲自过问,定会办得风风光光,让夫人和太子妃家族门楣光彩、风光无限!”

  戚夫人急了,“大人若再快一些,我就更满意!”

  “呃,”奉常卿眼珠转了转,依旧慢条斯理,“微臣去请示皇后。”

  然后退去。

  吕雉一听,微微一笑,“这么急着嫁给我儿子啊?我儿子再金贵,那也得等着。”看了眼前的奉常卿一眼,“卿可去回禀:天意不可违!一年后的八月,就是大婚的良时,就说太卜令占卜出来的。”

  “诺。”

  戚夫人听了回禀后,感觉白白空欢喜了一场,娶都答应娶了,还以为皇后顺水推舟再卖一个人情给自己呢,没想到一年后的八月,竟成了不可更改、改了就对大汉不利的天意!

  戚夫人心冷,这就是故意嘛!一年后老皇帝隔屁了,你到时娶不娶,还不是你们母子一句话的事!

  所以,戚夫人回头再去找皇帝催,您宴驾前把太子的大婚办了,不是一句话的事么?

  但偏偏刘邦早已接到奉常有关太子大婚的奏折,上面有理有据,关键一处是太卜令的一句话:此流程是奉了上天的旨意,汉二世治下定能风调雨顺。刘邦本身就很敬天,自己是赤帝之子的流言,这么多年下来连自己都相信了。儿子的命运又现天启,当然就准了。戚夫人突然又来催,刘邦就感到为难,天意好违么?

  所以皇帝随便敷衍了戚夫人几句,就忙更重要的事去了。

  更重要的事是:汉境南疆,封了南武侯织为南海王。

  接着审食其和赵尧也从燕国回来了,通报是:卢绾有造反迹象。

  于是燕王被废,正式封第八子刘建为新燕王。同时派樊哙和周勃去讨伐卢绾。

  这种战事,竟前前后后商讨了七八天,大军才出发。

  然后皇帝又回到温室殿,发现有关戚姬的一切衣物琴瑟,甚至脂粉花钗都不见了踪影。一问石奋,说戚夫人这几日悲泣难抑,把自己关在昭华台几天没出来了。也不让皇帝去找她。

  呃,什么状况?

  刘邦不禁抱着病体去探个究竟。终究是辜负了她,于心不忍。

  心灰意冷的戚夫人在昭华台已泪洗面几天了,觉得提心吊胆活着不如死了好。忽听兰儿在门外通报:“夫人,陛下来看您了。”

  戚夫人当即冷冷地回,“让他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刘邦一听,伤心,“爱姬,朕病了。”本能打悲情牌。

  “病了找太医,找妾何用?”

  “朕想你了。”

  “妾要睡下了。”

  戚夫人就是不开门。刘邦撵了兰儿,只得斜拉着病恹恹的身体支在门框上,拍着门隔门与爱姬说话,“爱姬,朕这几天腰酸背痛,朕想让你给朕捶捶背。”

  戚夫人在里面冷淡的声音,“皇上身体不适,就不知道妾也有身体不适的时候?”

  “那你开开门,朕进去给你捶捶如何?”

  “妾无福享用!”里面冷哼一声,“以后的日子,还请皇上过皇上的,妾过妾的,从此恩爱两绝,互不相欠!”

  刘邦突然眼睛湿润,“爱姬为何对朕如此绝情?”

  里面咬牙切齿,“妾没绝情,绝情也是被逼的!既然皇上不想给妾留后路,妾也就不要这后路就是,等哪天皇帝殡天,妾也就一头撞死在这昭华台!皇上自有长陵安葬,妾就随了如意,埋在赵国,陪着我儿子便是。”

  皇帝倚着门,听着这绝情到心窝子的话,一句没说,又斜拉着半个身子,一步步挪到台阶上,再一步步走下来,到半途,突然一口鲜血涌出,张口喷在丹墀上。

  一直在不远处观望的太医令连忙走上来,搀扶住,“陛下,您这身体,需要卧榻休息,不能再在外面吹风了!”

  刘邦在料峭的春风里抹了一把凌乱而花白的头发,被太医令扛着半个身体,一步步挪向暖室殿。

  睡到半夜,皇帝发起烧来,呼吸都忽鲁忽噜的,一摸前额热得烫人。刘邦给烧得两手在榻上乱抓,嘴里却说着胡话:“爱姬,爱姬,你是朕后半辈子最心爱的女人呀,不要不理朕,所有女人中,朕最心疼的就是你啊…….”

  太医令一边给皇帝用湿巾降温,一边对助手太医丞道:“去请皇后。”

  太医丞小声,“大人,皇上不喜皇后,没听一直在念叨戚夫人吗?要不,在下去请戚夫人?”

  “唉,赶紧去。”

  那太医丞就赶紧往戚夫人宫里跑,隔着窗就惊慌喊道:“戚夫人,皇上发高热,正叫您的名字,请夫人还是过去看一看吧!”

  里面却没有声响。

  “夫人——”

  这边太医丞声声切切,那边皇后吕雉睡不着,正说走过来看看,远远听到医师的声音,心里鄙夷了一声,这就叫恃宠而娇吧。然后快步向暖室殿走去,恰好皇后是从殿左侧走的,刚扶级而上,有一个跌跌撞撞的人影也出殿门,摇摇晃晃从殿右侧台阶下去了。

  吕雉走进殿里,正看到太医令端着药碗走过来,赶紧道:“见过皇后。皇上现在龙体发烧,臣正想派人去找皇后。”

  “陛下病情没大碍吧?”毕竟也病了好几个月了.

  “陛下这些天一直发低烧,若今天还是低烧,臣就觉得可能不妙。不过,陛下三更开始发了高热,这就表示无大碍。”

  吕雉听着走进去,就愣了,榻上无人。

  太医令叹了口气,“皇上为了戚夫人,太不爱惜自个儿的身体了。”

  吕雉听了,心里有点难受,赶紧就往昭华台走去。

  清冷月光下,门口台阶上,竟歪歪扭扭坐着一个披头散发的老人,颤抖着双手把一只小鼓抱进怀里,然后僵硬的手指砰砰地在上面敲着。

  鼓声厮哑,是一种饱满不起来的干瘪之声,但皇帝依然努力地敲着,让它发出声音,同时嘴里喃喃,“这么多年,朕一有空就为你敲小鼓,然后看你在朕面前翩翩起舞,斜看佳人笑,醉卧纱帐眠,过去多美好的日子,爱姬——”

  吕雉在台阶下面阴影里,看着刘邦竟像一个小孩取悦母亲那样,言语间充满了求饶撒娇之态,不由心酸,觉得刘邦真是老了,变得又贱又可怜,虽说老夫爱小妾如老房着火可以不顾一切,可你们这把火也烧了十余年了,还没烧透么?再说后宫那么多年轻美貌的女子,偏偏就喜欢在她屋檐下讨点露水喝。看来,皇帝在意她,是用了真心的。

  吕雉没去打扰他,自行悄悄退了,顶着霜白月光,僵硬地行走在宫宇间,喟叹:戚姬,你不是号称最爱极皇帝的吗?你们不是经常标榜爱情吗?求仁得仁,你也算得到一个男人的心了……没得到江山,又有什么要紧?生和死,人且只能顾一头,其他又如何兼得?

  忽然感觉这么多年来,受尽这个男人的折腾,受尽那小贱人激起的妒火垂炼,以为内心早已化成灰烬,不曾想,竟莫名泛起一股酸意。吕雉自我解嘲地笑了一下,回了宫。

  皇后周身彻凉,踽踽独行的身影后,留下刘帮一人,一边咳嗽着,一边可怜兮兮地敲着小鼓,嗵,嗵,嗵……

  全是孤独无依、形影相吊的灵魂。


  (https://www.xdzxsw.cc/book/143000/7457950.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