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吕后本纪 > 147.戚姬建议刘盈去平叛

147.戚姬建议刘盈去平叛


  现在刘邦被众人从清凉殿给拉出来,造反是大事啊。私下和丞相一商量,萧何谨慎,说不可能吧?先派使臣看看吧。

  本来刘邦身体不行,真不想现下再动刀枪。但那使臣一到淮南国,也多少看出一些门道,英布的确都布防好了,刀剑出鞘,战车集结。加上英布一个武人,心里急躁,不会玩心眼,觉得叛徒贲赫肯定都说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杀了使臣,正式扯起反旗:老子就正大光明反了!

  刘邦一听,真是赶鸭子上架,朝廷想不出兵都不行了。本来么,大汉三猛将,就剩一个英布,想着身体好点了再收拾你,现在,得,太子那点事也不是事了,赶鸭子上架也得解决你了。

  朝堂上,众武将纷纷喊打:“陛下,末将请求出兵揍他,活埋了这老小子!”

  “对,陛下裂土封他为王,分赐爵位让他显贵,面南听政立为他万乘之主,他反而贪心不足,主动谋反!陛下,杀无赦!”

  看着群情激愤的战将,刘邦尽管头上冒着虚汗,还是热烈地决定:“丞相,备粮草。诸位听令,准备下月发兵淮南国!直击英布!”

  皇后听到朝会上皇帝东出的消息,一颗心终于放回肚子里,皇帝能干别的事就好。但隐隐担心皇帝的身体,叫来太医令,问道:“皇帝的病情可有好转?”

  太医令摇摇头,“陛下已到体迈多病的年龄,这不是微臣的医术佳不佳的问题,而是到了天意难为之时。”

  吕雉一听,没琢磨明白,“我椒房殿没有外人,太医令不妨直说,皇帝还有多少时日?”

  太医令叹了口气,低下声音,伸出一个手指头,“顶多一年。”

  吕雉听了神色黯色,沉默不语。

  此时在昭华台,管媪也在悄悄向戚夫人传递皇帝的病情。戚夫人一听,吓得脸都白了,“不到一年?太医令可是胡说!?”

  管媪也不确定,只管拿笔在竹简上写:婢从太医暑里听说。

  “这种话,怎可乱传?不怕陛下治罪?”

  管媪讪讪,再写:奴婢花钱打听的。秘报。丞相皇后亦不知。婢想报答戚夫人。

  戚夫人这才放下心来,“你不用报答我,刘诙被封为梁王,不是我的意思,是陛下的意思。其实我现在也无能为力,在椒房殿面前,昭华台也很累,有其心而无其力。”

  夫人,断不可半途而废。废,您和赵王仅有一条不归路。请打起精神,现听说有藩王谋反。夫人可知太子在哪里?

  戚夫人摇摇头,“我手中可用之人不多,刘敬已多日不与我联络,更别提主意了。太子在哪里,我怎么知道。”

  太子驾车东去……婢虽不知他去向,但陛下如此病重,太子却独自逍遥,望夫人提醒陛下!若陛下不在了,夫人就真危如垒卵。

  管媪写完,拿了一块湿布,在写过的竹简擦了擦,把所有字迹擦掉,欠身离开了。

  戚夫人立在瑟前,也在瑟瑟发抖,现在一头乱麻,什么太子东去,什么藩王谋反,对自己来说,有什么重要?最重要的是皇帝要长命啊!皇帝不长命,自己一切都将落空。

  在她愣神时,那边刘邦咳嗽着已走进来,进来就跌落在榻沿上,没落稳,直接翻到地上来。戚夫人连忙扶起皇帝,只见以前魁梧身躯的刘邦已弓成一大虾米,快把五脏六肺都咳出来了,然后一口鲜血喷在地上,歪在一旁奄奄一息。

  戚夫人立即给吓哭了,扑上去,“陛下,陛下,陛下万年呐!”然后在兰儿提醒下,才想起来,“快宣太医令!”

  太医令慌慌张张跑进来,探脉,观色,近闻,悄声道:“陛下近日肝火太盛,脾气不足,需安心静养,以固体本。臣给陛下开些药,以安神。”

  刘邦惨苦地笑道:“安心静养?朕怎么安下心来,淮南王造反,下月朕要东出讨伐逆贼……朕的人生,后半辈子就是一头驴子,拉着大汉这个沉重的大车,东奔西跑,一刻也不得安闲,累死方休——”然后又咳嗽得如狂风暴雨。

  戚夫人在一旁哭道:“陛下龙体如此欠安,不能让别人代去么?”

  刘邦好不容易才喘上气,“代去?现在谁能为朕分忧?朕要晚去一会儿,英布那小子就会觉得朕怯懦怕他,就会激烈地攻打其他国家,祸害一方百姓,引发大汉更加不必要的恐慌……”然后又是一阵急咳。

  此时刘如意拿着剑进来道:“父亲,儿臣愿意代你出征!”

  刘邦都咳出眼泪了,还笑着,招手把儿子揽到身边来,笑言,“这就是朕喜欢如意我儿的地方,知道为父分忧了,而不像那个小子,懦弱得很,现在都没露面。不过你可不能去,箭矛无眼,战场很危险。”

  戚夫人小声,“陛下,您这样子妾很担心你有个三长两短呐,要不,让太子代您出征如何?”

  刘邦想了一下,“朝会后,刘敬看到朕身体欠安,也曾提到过太子。”此时呼呼喘着粗气,也很为难,“传太子,朕要听听他的意见。”

  戚夫人再小声,“听说太子前几日已东去,恐怕现在不在宫中。”

  刘邦一听,把手边的药碗扫到地上,骂道:“关东内乱,朕在宫中重疾,如坐釜中受煎熬,这不肖子却悠闲自得,跑出去就不见人影了!石奋,去太子宫看看,若没人,直接给朕封了太子宫! 让他无家可归!另外,吩咐卫尉,把好长乐、未央宫大门,不准那小子再踏进宫门一步!今日不回来,你就别回来了!”

  石奋从没见过皇帝对太子这么发火,有点哆嗦地应了声“诺”,出门而去。

  刘邦还没解恨,受病痛折磨,把所有积怨都发泄在太子身上,“朕要废了他,立我爱子如意为太子,继承朕的大统!不然,朕死不瞑目!”

  戚夫人听了,心里的火焰又腾腾烧起来了,感激拜谢皇帝,然后勤快地给刘邦捋腿拭汗,捶背。此时的刘邦,也极需要戚夫人温暖的怀抱和关爱,像个老小孩般,再也不想生病孤零零地躺在空阔的清凉殿里生闷气了。

  石奋得圣令出了昭华台后,也琢磨了一下局势,感觉昭华台母子在有皇帝强势撑腰下,也快合椒房殿母子打个平手了,现在要传太子,估计是找不到人,不如直接去找皇后,透露一下皇帝的口风,好歹万一将来皇后逆转,自己也无需多解释。

  于是一向谨慎的石奋拐了个弯就直奔椒房殿而来。吕雉一看到他,赶紧把下人都支开,直接问:“万石君,皇帝现在如何了?”

  石奋也有点着急了,“皇后,赶紧把太子召回来,陛下生气了,要把太子关在宫门外!”

  皇后此时还掩饰,“太子被我派去祭守宗庙了,难道祭祖也有错吗?我去找皇帝说——”

  石奋摆摆手,叹气,“皇后,还是先把太子找回来吧,先进了宫面见陛下,消了陛下的火气再说。现在陛下生病了,英布又在造反,陛下心情很差,逮谁骂谁——”

  正说着,白水在门外报:“皇后,太子回来了!”

  皇后和石奋这才松了口气,眼见风尘仆仆的青衣刘盈从椒房殿台阶一步步上来。

  石奋先跑上去,匆忙行了个礼,道:“太子,赶紧跟在下去面见陛下——”

  吕雉还担心刘邦的坏脾气,也上前一把扯住儿子,切切叮嘱,“儿子,若你老子骂你几句,就咬牙忍着,若他拿刀拿剑,你千万要快跑,跑到母亲这里来!”

  刘盈朝母亲施了一礼,回头轩昂地跟着石奋去了。

  吕雉本能觉得,太子这次去面见皇帝,一定有重要事发生。

  昭华台里,刘邦心里难受,坐在案后,还在不住地咒骂刘盈,竹简大笔被扔的到处都是。戚夫人在不远处低头捡着,如意立在不远处,也不敢靠近。

  这时石奋轻且稳的身影轻轻从窗上晃过,在门外轻声道:“禀陛下,太子到。”

  刘邦一愣,就见房门外光影处,一青衣少年轻盈地走进来,脸色虽略显疲惫,其儒雅文静之姿颇让人赞叹。

  “见过父亲。”刘盈对父亲行大礼。

  刘邦板着面孔,“这几日,你去哪里了?”

  “禀父亲,这几日儿子出宫东去,寻找一些珍贵草药,想给父亲母亲治疾。父亲患病,独卧宫中,母亲也经常偏头疼,儿子寻遍关中,想为父母分忧。”

  “噢,是么?”刘邦尖着嗓子,一副揶揄的神情,“太子可寻得解救朕于病痛的神丹妙药了?在哪里?”

  “儿子在商山,长陵山,的确访到一些秦时的名药和名医典籍,已装在车上,现在已到永巷。儿子会令太医署的医师一一勘验,希望对父亲的病情有所缓解。”

  “你是大汉的太子,不关心国政民事,不知道守民固本,更不知道汉境内的乱臣贼子正在闹乱,却整天就盯着你父母身体那点小事,舍本求末,是朕看走眼了吗?”刘邦根本不领情,还把案上仅存的一研水墨扫了出去。这么重的石块就擦着太子的耳朵飞了过去。

  刘盈本能就怯了一下,不可抑制的,多年前自己一再被这个父亲从车上踹下来的情景再次浮现在眼前。这么多年了,他仍不知道该如何对待这个动不动就对自己不是吹胡子瞪眼就是莫名嘶吼的父亲,心里不禁有疑问:父亲,你为何如此恨我?

  看到太子那胆怯疑问的小眼神,刘邦即惭愧又痛苦,多年前踹掉太子以自保的情形也经常出现在自己脑海里,当时有失厚道也实在有情可原,但这种自责也伴随了自己很多年,每次看到太子就感觉很痛苦,感觉有愧于他,这辈子都难以取得他的谅解吧。也无法让自己释怀。这就是这么多年见到这个儿子都无法轻松随性的内在原因。好像你的卑怯与疏离,朕要负全责似的,虽然自己确实负有责任。

  随着研水磨重重落地声音的过去,父子俩神情也都恢复了正常。刘盈正了正身子,脸色脱去了那层惧怕和胆怯。

  刘邦也冷静下来,仔细看了看眼前被骂得狗血喷头的儿子,身材虽单薄,但身形是正的,看五官眼神就知道这不是个能做坏事的儿子。当即,声音温和下来,问道:“太子,现淮南国英布发生叛乱,朕身体有恙,你可愿意代朕东征?”

  刘盈完全和刘邦想象的不一样,面无惧色,像在说要随丞相去实勘田亩一样,“儿子愿意!”

  刘邦都以为听错了,“那英布乃贼寇出身,勇猛异常,太子真愿意?”

  刘盈面不改色,“儿子愿意!”

  “好,下月初,太子代朕去北营点兵,朕将亲自为你壮行!”

  刘邦突然欣慰,这个儿子也不差嘛,是男子汉大丈夫所为!

  这时在一旁的刘如意突然说:“父亲,儿子赵王刘如意也愿意和太子兄长一起东征,为父亲解忧!”

  戚夫人一惊,想拦已晚了。

  刘邦挥手让太子退去,再挥手让爱子到怀里来,搂着儿子笑道:“赵王真愿意陪太子东去?”

  戚夫人急道:“如意不能去,你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跟着就是捣乱!”

  刘如意道:“母亲此言差矣,本王绝不捣乱,我要比太子还要勇猛地去杀敌。我要向父亲证明,我比太子还要厉害!”

  刘邦摸着爱子的头发,哈哈大笑。

  戚夫人却怒了,“战场上刀枪无眼,你要被什么流枪流箭伤着,还让母亲活吗?你要去,我就直接一头撞死!”

  刘如意才闭了嘴。

  刘邦摸了一把儿子的小脸蛋,“赵王,你母亲说的对,你上战场年龄还太小,这次让太子去。”

  如意小小的声音,“要是太子也被流枪流箭伤着呢?嫡母会不会也一头撞死?”

  嫡母自然指的是吕后。刘邦和戚夫人都讪讪哑了言。


  (https://www.xdzxsw.cc/book/143000/7457937.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