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吕后本纪 > 135.帝后合力对外2

135.帝后合力对外2


  “陛下在担心什么?”

  刘邦把榻上碍事的刘长抱到较远处的另一个小榻上,自己则躺在刘长刚才的位置,把枕头垫高,头枕胳膊,与皇后并肩望着大殿顶。

  一看这好多年都没遇到的架势,吕雉就知道皇帝碰到难题了,自己作为有权有势被忌惮的吕家代表可以忽略不计了,刘邦正妻的身份变得更为重要:一家人么,自己要有所承担了。

  “韩信是一只猛虎,他不愿随朕出征代地。”

  “我听见了。”

  “娥姁解韩信么?”

  她的字,都被叫的很温情亲切。

  黑暗中,吕雉黑亮的眸子闪了一下,笑道:“陛下刚刚不是说他是一只猛虎么?”

  “一只被困于沙滩的猛虎。”刘邦一只大手伸过去,迟疑了一下,轻轻拍了拍吕雉的脸——吕雉面孔轻轻一颤,还莫名惊诧了一下,一只被困的猛虎就让皇帝转性,如此亲近自己了?

  “被困,只是被困而已。韩信在兵法上足智多谋,很会用心思,能心藏百万雄兵,对战事的了解和对谋局的安排,出神入化…….普天之下,也就朕降住了他。把这么一个人留在长安,娥姁,我怎能放心?”

  推心置腹,刘邦称自己为“我”。

  吕雉沉着冷静的目光无畏地看着夫君的眼神,坦然道:“我明白陛下的顾忌,怕我一个妇道人家守不住后院…….”

  “娥姁,这次陈豨造反,非同小可!咱们的大汉,这次恐怕要经受非同寻常之考验!”继而叹了一声,“我忧心如焚啊!”

  吕雉以惯常的冷静,“陛下,你走后,南军可交于我指挥?”

  “南军的三千宫廷侍卫,我都交于你。”

  “那陛下可以放心了。”

  刘邦哪能放心,身子转过来,由平躺变侧躺,眼睛温热,“娥姁,韩信与项羽不同,项羽是贵族,悍勇;韩信是平民,多智。”

  吕雉嘴角冷冷一笑,“项羽不是被陛下打败了吗?”

  “项羽是被朕、吕泽、韩信和七十万大军联合打败的。唉——”暗夜中抚额,“没了项羽和你兄长,,韩信就是天下首屈一指的战争奇才,有勇有谋,除了你男人我,无人可节制。萧何称他为国士无双,名符其实!”

  吕雉沉静了一下,“陛下,可否相信我,对大汉无比的珍爱?”

  刘邦黑夜中看着她一双熠熠生辉的眼睛,“相信。”

  “大汉就是你我夫妻艰难孕育多年才诞生的另一个儿子,你要相信一个母亲的勇强,凡危及我大汉江山稳定之人,就是天王老子,我也绝不姑息!”

  这声音里带着女性特有护犊子的霸道和阴戾肃煞之气。

  刘邦呆了一下,一抹满意之色爬上嘴角,“娥姁有这个勇气,有这个胆略和防范意识,朕甚感欣慰!但你终是女流,未必能镇得住韩信。我得到密报,陈豨一直与韩信有联系,我怕前脚去平叛陈豨,后面有人拆台,里应外合…….” 

  刘邦从来没和吕雉谈过如此深的军事机密,很多都是靠吕雉本能悟出来的。现在看夫君如此坦露心扉,也油然生出一股大丈夫之气,郑重地看着刘邦的眼睛,“陛下相信老娘吗?” 

  刘邦叵测地笑了一下,“你帮你男人在长安城把淮阴侯看住了,就是大功一件!”

  吕雉一笑,“那我可以保证,在陛下出征期间,韩信不会造反。”

  刘邦点点头,“这就足够了!”然后支左臂,坐起来,显得很高兴,“明天,我会把南军虎符交给你。以前朕出征在外,从来都没担心长安会发生什么事,因为有朕的皇后娥姁在。皇后有一个最大优点,就是冷静,能看懂人心,能镇住场面,能让为夫放心前行!我走后,家里一切,都由你做主!”

  瞬间,以前磕磕碰碰不甚和睦的夫妻,开始有了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志向,并且开始互相欣赏起对方来。两人忽然发现,原来彼此总是这么容易在“大汉王朝”面前形成统一意见,并能迅速做到一致对外,同仇敌忾。

  “陛下,这汉王朝就是我们的另一个儿子,其安稳,我必然放在心上,不会容他人觊觎半分!”

  “所以,朕一直信任皇后。”

  吕雉突然淡淡讽刺道:“咱们另一个儿子,太子,陛下可也如此对待,不容他人侵犯?”

  刘邦呵呵笑着,“咱们的太子,本质是个品性高洁之人,就是性子有点懦,太过良善,朕怕他以后受那帮悍臣的欺辱。你说也奇了,这小子,怎么一点也不随你我?不像朕倒还罢了,怎么也不像皇后?”

  皇后淡淡地笑着,“也许是咱们命好,老天特意送了这么一个与众不同的善良儿子到我们身边。儿子善,又不是蠢和笨,陛下无需担心什么,您作为开国之君,一辈子都在马背上东奔西跑,打打杀杀,到我们的儿子汉二世,不是正好可以在马下治理天下了?不同的命而已,儿子的命比你我好。”

  若真如此,倒令人欣慰。但刘邦内心还是微叹了口气。

  接下来,金阳之秋,长安之北,锣鼓齐鸣,战旗猎猎,北军沙场点兵正当时。在金秋收获的爽风里,战将们重甲披挂,威武雄壮地跃于马上;兵士们则站列成阵,如松如林,上方,密集的枪戟刀戈在阳光下闪烁着锋锐的寒光。

  整个点兵场塞满了大汉的虎狼之师。

  皇帝刘邦也金甲裹身,健步跃于夯台之上,面对成谷成山的将士们,红色大氅在身后被大风塑成流动的云,召唤着热血——

  “我大汉的将军们、士兵们!你们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现在有逆贼犯我大汉天威,扰我百姓…此贼当诛…朕乃大汉天子,天下共主,特此率尔亲征,讨伐逆贼!”

  铿锵激昂地发表完讨陈檄文,扬手拔出闪烁青凛之光的赤宵,剑指代地——

  下面将士们声势如排山倒海:“皇帝必胜!”“大汉必胜!”“讨伐逆贼!”“大汉万岁!”

  气势地动山摇,撼动天宇!

  吕雉和太子坐在后面的缯玄华盖下,看着皇帝振聋发聩的振臂一呼,天下应者云集,好不威风!然后金戈铁马,跃于马上——但刘邦毕竟近六十岁的人了,跃马的气势犹在,却不复当年的威猛矫健,某种程度上,那是稍显吃力的,并夹杂笨拙的,或许有些力不从心的气喘吁吁。这种与岁月相杠的硬拼,让吕雉不禁眼睛一热,心里涌出痛惜和苦涩,夫君老了,在大汉风云震荡之际,就这么不可抗拒地老去了,衰败了,尤其那一头黑发,什么时候也变得和自己一样了?

  看着皇帝晃了两晃,终于落坐马上,挥剑北上,用最后的余力给儿子开出大汉基业的坦途…….感念之余,以前的各种怨愤,各种恨意,都在这一瞬间抚平,自己和他是夫妻,是荣辱与共的一体,他的奋斗不是自己的奋斗么?他的苦难不是自己的苦难么?他的衰竭不也意味着自己的无力么?

  随着大军开拔,沙场上的兵士很快如云般席卷而去。吕雉久久地望着眼前扬起的白色沙尘,眼睛里满是心疼和敬意。

  第一代开国君主,往往就得这么呕心沥血、穷尽心智的垦荒,才能把天下的秦人、楚人、齐人、赵人、韩人…….统一成为汉人。把“汉人”打造成这块丰饶壮丽的大地上,众多百姓最终且唯一的名字。

  果然不出意料,刘邦战场上看到勇猛迎战的陈豨,心伤之余,激愤地上前斥责道:“阳夏侯,朕一向待你不薄,为何叛我?!”

  陈豨坐在马上哈哈大笑,“因为我也想当皇帝啊!”

  于是两队人马,瞬间杀得天昏地暗……

  ~

  为了让长安成为皇帝亲征的安稳大后方,吕雉用虎符秘密调集了南军的一半甲士,悄悄埋伏在甲第区各个路口,尤其是淮阴侯那条街上,只要出现韩信反常的情况,淮阴侯院内将万箭齐发,格杀勿论!

  连刘邦都对韩信如此深忧,关键时刻,自己镇守长安,看护身边如此一只猛虎,晚上可如何踏实安睡?

  于是深夜,吕雉坐于立鹤宫灯下,把炯炯目光从地图上移开,看向对面神彩熠熠拈花而立的审食其。

  “你可知道韩信有七十余舍人家臣?”

  审食其道:“知道。处于侯爵之位,蓄养七十余舍人,并不多。韩信还是顾忌陛下猜忌,这方面倒有分寸。”

  “那七十多人,能力如何?”

  “我门下有舍人三千,那七十余人,虽数量不多,能力却未必在我之下。”

  “那些人对他忠心如何?”

  “死忠!”

  吕雉点点头,“辟阳侯,你的三千死士现在都在府上?”

  “都在,随时待命。”然后抬了抬眼,看了看女主,“死士虽忠,但将不同。我得承认,我用兵差韩信很远。”


  (https://www.xdzxsw.cc/book/143000/7457925.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