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吕后本纪 > 133.又见映雪

133.又见映雪


  那天晚上,被母亲数落了的刘盈,像往常一样,悄悄找了一个角落,自己消化苦闷。多少年了,一遇不顺,就甩掉尾巴似的近侍中涓,孤独坐着对夜发呆。不是自己打不过刘如意,而是对这种毫无意义的暴力避之不及。当可以讲道理时,为什么非得动手呢?穷极手段了吗?

  但对母亲甩了戚夫人那一记耳光,还是蛮觉解气的。当众丢人,也不是自己喜见的,自己喜欢正大光明地以理服人,喜欢人与人之间那种君子动口不动手的体面。自己这些年,跟着张良、萧何、母舅吕释之和张苍等人,也算博览了古今全书,别人看不到的珍本,自己也看了,对过去国君种种个性暴躁易怒性情的人,其实充满了同情,不过心智浅、心性薄脆又亏容人的风度罢了。自己深受道家学说影响,就一心一意做一个自己想成为的那种有风度又有雅量的君子吧。

  在栎阳王宫偏院最安静的角落,正对月冥想,似乎角落飘飘渺渺传来温润的声音:

  “太子——”

  是女子的玲珑之声。

  “太子,我在这里…….”

  那种和悦甜美之声里,竟有掩不住的欣喜。

  刘盈转过身,不由愣了,融融月光下,一位身着飘逸宫纱曲裾裙的纤腰少女正笑盈盈立在杏子树下,向自己招手。

  “你…….”刘盈有点恍忽,似曾相识的鸭蛋脸温润如花,哪里见过?

  “太子,还记得我么?”那少女以春风化雨般的笑容,向他花枝招展地走来。

  “你、你不是…….”

  “我是!”那眸光清亮的少女两步到前,面容更清晰地展露在他双瞳里,“我是映雪啊,太子!”

  “映雪!”刘盈心颤了一下,,不由眼睛一热,声音也急切起来,“你怎么在这里?这些年我一直找你,不知道你去了哪里?”

  “我一直在这里啊。”映雪见太子一如既往对自己充满了关切,很是愉悦,用淡淡的口气谈及过往,“以前在洛阳汉宫时,我年龄小,被无良人所利用,一不小心卷到了管夫人那档子事中…….后来,赵夫人心好,怕我受连累,就悄没声地把我送到了这里。一呆,就是四五年。”

  “这四五年,你怎么没给我一个信儿?”刘盈是真真的担心这个以前燕夫人留下的姐姐,不禁上前拉了她的手,“这些年,能找的地儿,我都找遍了,还以为你流落出去,消失了......”。

  "不亲眼看到太子登基为帝,我怎能消失?"面对青梅竹马般少年人的热眸,映雪大大方方地说了实话,“与太子联络.......我不敢。我是谁呀?那些年,我母亲还在宫里时,我好歹还能混个二等公主,而我母亲离开后,我留在宫里还以什么身份?看人脸色的婢女吗?”

  心性单纯的刘盈,自然想起燕夫人离开时,特意拉着自己的手交待自己的话,要好好照顾这个小姊。当年自己和家姊刘乐沦落砀郡时,就是燕夫人如母亲般照顾了自己和家姊。那时映雪是自己最要好的玩伴,也是最信任的,以至多少年了,还对她牵肠挂肚。

  “你放心,你要回到长乐宫,自然不会是婢女…….你可以看文牍书简,侍弄花草…..而且家姊刘乐,也在长安。她已经嫁人了。”

  “乐公主漂亮,人好,一定会嫁个如意郎君的。”映雪有一双和自己年龄不相称的灵活大眼睛,无论太子还是自己每说一句都欢乐地眨着眼,以至笑出眼泪来。

  “你怎么哭了?”刘盈几乎下意识地就为小姊去拭泪。

  “高兴啊,终于又看到你了,我还以为这辈子都不会再见面了。”然后拂面抽泣一下,以更小的声音,“若是那样,我一辈子都不会嫁人了。”

  刘盈就呆了一呆,自己十三岁,映雪比自己大两三岁,从小她就比自己成熟,常说自己悟好几天还不懂的话,现在隐隐约约,那种不熟悉的亲切感又来了。不过,自己真高兴,高兴到到手心汗涔涔。

  “那、那就去长安嫁人吧,离家姊也近。”

  映雪就看着刘盈那永远比自己稚嫩一些的面孔,琢磨着他这句话,什么意思呢?直到现在,还没情窦初开吗?

  “那感情好啊,我在这小小的栎阳宫,早呆烦呆腻了。后来又来了一个唐山夫人,对我也颇有约束。她琐事多,不是个好相处的人。”

  刘盈不自禁看着她的眼睛就笑咧了嘴,几乎目不转睛地瞧着,恐怕一不留神这少年时的玩伴再隐没于夜色中,消失。“映雪,这些年你长高了。”

  “是啊,还有呢?”她似乎在逗他,“不过太子长得比我还高。”

  “还有.......这些年,你过得可好?”

  “刚才不是说了吗?在这个小地方,很苦闷,我也不想服侍唐山夫人。”她上前捉住他的手,“太子,我很会整理书简的,也擅长侍弄花花草草,你要不嫌弃——”

  "不嫌弃!"刘盈会意,笑着,“过两天就回长安了,我有单独的车乘,到时我骑马,你躲到我的马车里,不出声就没事。”

  “这样好吗?”

  刘盈郑重点头,“放心,我是太子,没有人会检查我的车乘。”

  少年总是不知愁滋味,一转眼功夫,刘盈就把白天的不快忘了。

  ~

  在汉宫另一侧,唐山夫人已开始跳灵巫祈求太上皇灵魂升天了;灵乐响起,众人肃穆。

  吕雉也难得片刻安宁,想想心思。这时审食其那娇媚的面孔偏偏挤到自己身边来,悄声道:“北疆边关是真的不太平了,陛下去信让陈豨来栎阳参加葬礼,陈豨没来。看来,据各条线索,大家相信陈豨在北地可能做好准备作乱了。陛下现在很头疼。”

  “皇帝待陈豨不薄,把代赵两地之地都交于他,他乱来何为?”

  “据说啊,呵呵,”审食其闪了闪清亮的眸子,清咳一声,“据说陈豨上次跪拜五六岁的刘如意,口称王上,心里很不忿,他这样打天下的热血将士,跪拜今上也认了,毕竟皇帝英明神武,但要从此给一个小屁孩守护封国,不甘心吧。”然后冷笑一声,“要我,我也不甘心,臣服皇帝倒也罢了,还要臣服一个没甚能力的小孩子,凭什么?这天下不是有能者得么?老子碰到有能力者,服!没能力者,直接反了!由其窝囊死,不如再冒险逐鹿一次,死也心里痛快!”

  审食其不过随口而出的肺腑真言,吕雉就忧虑地延伸想了,这些有本事又居功自傲的功勋们,不肯服刘如意,难道将来会服汉二世刘盈吗?刘盈有优点,就是很早就封为太子,天下人共知,又是刘吕两家联姻的产物,一般人都会不看僧面看佛面。但刘盈毕竟也没有领兵打过仗,这些悍人们能服一时,那二时呢?

  陈豨,吕雉是了解的,不属于刘邦老家丰沛那一帮故交,但在反秦和楚汉战争时,却和自己兄长吕泽交情不浅。周吕侯吕泽和刘邦虽是大舅哥和妹夫的姻亲,却从来不是职务上的隶属关系,而是创建大汉地位平等的合伙人。吕泽有自己独立的军队,独立的地盘,独立的建制,就是那支赫赫有名的汉二队,从反秦到楚汉对峙,几乎所有重要战役都参加过。而且吕泽麾下猛将如云,加上吕氏家族是个旺族,在各地深耕多年,吕太公一直很注意结交各路豪杰,又有祖上吕不韦这样的能主作为号召,有一段时间,吕泽的风头和影响力盖过刘邦。

  本来么,刘邦起义,在最开始阶段,说起来还是吕家起义的一支——吕家两个儿子和两位女婿在战场上驰骋天下,两个儿子和两位女婿都有独立的地盘,互相支援,互为倚角,谁能做大,还真不好说,好在吕太公有早前的预言:说大女婿刘邦有帝相,是福星,所以吕家的儿子们才会顺从父亲的预言,最后臣服了妹夫,吕家军改为汉二队,汇于汉王旗下。若没有此说,刘邦及有可能混不起来。所以,吕家的功劳才这么特别。

  功臣封侯时,谁的食邑最大?真的是萧何么?不是,是周吕侯吕泽!

  吕泽在世时,刘邦从没想过要废刘盈,没法给大舅兄交待。自吕泽薨逝,皇帝才有了易储的念头,除了先前与功勋们“共治”天下的约定,大家如此齐心反对换刘盈,也是因为大汉治下的功臣们,有很多都是吕家的老部下,为旧主出力,应该。

  这陈豨是吕泽以前旧部。吕雉和二兄吕释之深信,要是长兄活着,陈豨不会造反。就是造反,只要吕泽出面,这事也能化干戈为玉帛。

  以刘邦的精明,早已收大舅哥的麾下为心腹,也包括这陈豨。

  陈豨是个眼界和能力都出众之人,不然也不会被皇帝安置到代赵两地监军。刘邦一直精心拉拢大舅兄的旧部,为自己所用,像神射手丁复,算得上大汉前五名的当打猛将。现在陈豨造反,对刘邦的自信是一个巨大打击,忽然发现,属下的忠诚度,只能投在一个人身上,无法向下一代转移。就像始皇帝,统一了六国,天下臣服,但这个臣服也只能是服他自己,却无法传递给他的秦二世。

  现在要轮到自己身上了。

  其实从刘邦称帝,每年都有人造反。经过战国时代,经过赢政改建帝制,天下几百年,老百姓对皇族的忠诚之心早已荡然无存,几乎人人可以拉帮结伙学陈胜王,振臂一挥:王侯将相宁有种呼?

  但陈豨的造反只所以引起刘邦的忧虑,就是这个人比陈胜还有能力。

  有一个佐证:大汉的兵家牛人,其中一个就是韩信,活着就被称为兵仙兵圣级人物。牛人的特点就是恃才傲物,心性也高,对樊哙周勃灌婴这类大汉排名前列的勇猛之将都是瞧不上眼的。韩信被刘邦从楚王贬为淮阴侯后,一直心情不佳,有一次去樊哙的军营拜访。樊哙当时手握重兵,又是皇亲国戚,一看到韩信,竟毕恭毕敬单膝跪拜道:“大王,您终于肯来我这里了!”

  韩信都不屑一顾,以“羞于与樊哙等人为伍”笑着离开了。

  樊哙这等攻城掠寨当打的武人,要不是真正见识过韩信的真本事,佩服到五体投地,还能在他失势之后给予如此高的君臣之礼?而且,能让他口称为大王的人,也只有项羽和刘邦。所以,韩信的军事才能足以震服了樊哙。

  韩信这种心性之人,又敬服的是谁?又能看得上谁?其中之一就是陈豨!

  吕雉能想像得到,像陈豨这种封了侯,为大汉立下汗马功劳之人,让他为刘邦去做代相,御防匈奴,他是没意见的,要让他跪拜刘如意,从此为刘如意马首是瞻,对他绝对是个刺激!一个小娃娃,让老子为你守国,凭个啥?就凭你的血统?你有始皇帝的儿子们血统高贵么?那秦二世还不是让老子照样揍趴下!

  向你一个毛娃子下跪鞠躬,就是羞辱老子的心智和能力!所以,老子一定反!凭刘邦这种战场上屡战屡败的小人物都能做皇帝,老子凭什么不可以?

  要是有吕泽活着,他这大话就不敢说。吕泽比他强,吕泽都臣服,你凭啥不臣服?若是张敖还是赵王,他也反不起来,张敖是有军功之人,人家爹张耳也有军功有名声,再加上与皇室联姻,地位牢固,没法反。

  所以,在吕雉心中,陈豨反,和刘如意被封为代赵两国的联合王,应该有着直接关系。

  吕雉虽不出去征战,但能从这些事中层层推导出来,以陈豨个人的影响力,他的叛乱可能会引发大汉的一次强烈地震!

  夜晚,她在出门时,就看到皇帝还在议事厅与众臣商讨,其中里面坐着二兄吕释之。看着一头花白头发,在大厅走来走去,无法安坐的刘邦,吕雉清楚地知道,越是外面造反分裂的局面,自己和太子的地位越稳固,因为自己和吕家,都能帮到皇帝稳定朝局;越是在吃饱喝足没事干的安逸年代,自己和太子的位置才有可能被颠覆掉;安逸年代,不需要优越的势力,一个恩宠就足可以占领一个男人的心性,改变乾坤。


  (https://www.xdzxsw.cc/book/143000/7457923.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