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刚阳之怒 > 第141章 局势突变

第141章 局势突变


  连降数日雨雪,岛山城内如获至宝,倭军上下一片狂喜。

  “水啊水……大神在保佑我们!”

  “啊啊啊,终于喝到水了!”

  有人一下扑倒在地,将雪直接塞进口中,不料冰得牙齿酸痛,捂着腮帮子大笑;有人接水烧热,端给已病倒的战友喝;有人甚至对着天空张嘴喝了起来,也不管干不干净,只要能解喉间干渴便好。

  外面摆的到处都是坛坛罐罐,用来收集雨水、雪水,以供日后之用。

  “哈哈哈!”加藤清正喝着煮好的茶水,只觉甘甜无比,润肺清心,乐滋滋道,“我军有天照大神的庇护,区区几万明朝联军算得了什么呢?”

  “那是当然。”浅野幸长也早喝了几大杯水,解了口渴,浑身无不舒畅,不由笑道:“咱们在城中据守,建有石屋,因此尚可以避寒……不过敌军他们可就惨咯,在外扎营而宿,四面迎着风口,那些大帐又难遮雨水,湿寒袭身,我听说他们不少人已冻出病来。”

  “对了,宇喜多秀家和黑田长政那边有回信了吗?”加藤清正想起此事,立时向他问起。

  “还没呢。”浅野幸长转而说道,“不过我最近观察敌军动向,发现他们已撤退不少……”

  加藤清正听说敌方反而先开始撤退,不由更加兴奋,“那定是天气太冷,他们抵抗不住了!”

  “不是这个,冻伤最多有一千人便了不得了。”浅野幸长摇头,说道:“我听说是他们国内东北发生了叛乱,而且战况不佳,急需抽调兵力前去征剿……据我粗略估计,这一下至少抽走了两万人。”

  加藤清正眼珠朝上转了几转,在心里盘算一阵,说道:“那他们也还有两万多人,可咱们经过消耗,现在剩下不到五千了,而且也已心神疲惫,无力战斗……双方兵力依然悬殊啊!”

  浅野幸长“嗯”了一声,走到他桌前来,“将军,靠天降雨雪来维持城内生计终究不是办法,咱们还得谋划一个新的方略,打破这僵局才好。”

  “你有什么想法,直接说吧。”经过数次的事情,浅野幸长过人的见识已凸显无疑,所以加藤清正对他充满信任,令他快说。

  “凡事不破不立,咱们就来个先破而后立……”

  加藤清正一脸茫然,看着他说:“破?怎么个破法,立又是怎么个立法。”

  浅野幸长将战策地图拿来,在桌上摊开,指着图上几点说:“将军请看,岛津君在泗川,小西君在顺天,黑田在这儿,宇喜多秀家在这儿……”他拿笔画了几个圈儿,勾出几条线来,最后合为一点,“我观测过了,城南敌军撤得最多,兵员最少,所以包围圈的薄弱之处就在城南。我们不妨率军趁夜突袭,破围而出……”

  加藤清正一听,急道:“你的意思是叫咱们放弃这岛山城?”

  “将军请先别急,听我说完。”

  加藤清正见他脸上神情,心知应有妙策,点了点头,看着图谱听他说。

  “我刚才说了,中华有句老话叫‘凡事不破不立’,咱们目的当然不是弃城逃跑,而是先破合围,摆脱这被动守势。”

  这几日明军大量撤走,城外的包围圈已薄弱了很多,加藤清正和浅野幸长两人站在高处远眺,只见整片山地显得空旷不少,没了先前那种压抑之感。

  “哼,明国内忧外患,他们也拖不起了。”雨雪纷纷,寒风凛冽,加藤清正虽披着厚毛大氅,身子依然微微颤抖,说话间白气直冒。

  “可要说起来,咱们这边也不好过。”浅野幸长露出一丝忧虑之色来,“国内又来信,说太阁殿下的身子越来越不行了,只怕难以活过今年……到时候他若病逝,整个日本也是忧患交加。”

  加藤清正想起与成元齐的谈话来,不由心中一紧,眉头深锁:“那日在亭中谈判,成元齐这老家伙竟然对我国局势了如指掌。”

  “他虽是一心想使挑拨离间之计,让咱们内部自乱,不过也确实有几分道理。常言道‘防人之心不可无’,且不说小西君、岛津君他们如何,至少东部那些大名绝不可不防,依我之见,最主要的便是那个德川家康……那时他不就与太阁殿下争过政权么。”

  曾经统一日本大势的织田信长死后,日本再度陷入割据混乱之中,群雄争霸,战火连天。丰臣秀吉捷足先登,一举夺得中部领地;德川家康则占领关东等地,试图与丰臣秀吉分庭抗礼。双方战过几次之后,丰臣秀吉见如此消耗下去对自己大大不利,便提出讲和,条件极为优待;德川家康权衡利弊,觉得和平共处无疑更为明智,遂成为丰臣秀吉的从属。

  加藤清正心里发沉,恨恨道:“妈的,到时候大家撕破了脸,一通乱打,谁也别想好过!”其实这只是一时的气话而已,他清楚自己的部队已经不多,并没有多少实力与那些人抗争。

  “只盼太阁殿下再撑住一段时间……只要他还在,日本一时半会儿便乱不起来,咱们也就还有作为的机会。”浅野幸长看着远处的敌军包围圈,叹了口气道:“待我们这次反攻成功,也许事情便不一样了。”

  风声呜呜响,将他这句话压得听不清晰。

  “成先生,人死……不能复生,还望您节哀。”

  俞修龙见他眼角皱纹愈深,鬓间星白,又憔悴了不少,忍不住劝慰道。

  “太元真气”玄妙奇绝,修炼者想要延年益寿本不在话下,可这抗倭军务太过繁重,既要阵前对敌又要时时向朝廷回报军情,另外还得兼顾朝鲜当地,可说是几头都难;而且成元齐又伤痛爱子阵亡之事,近日来根本没有好好休息过一晚,不免心神衰弱,顿生老态。

  成元齐盯着他发愣一会儿,笑道:“兵者大凶,既然上了阵,谁不是冒着必死之心?人家的儿子能捐躯报国,我的儿子又何尝贪生怕死。小龙,你不必劝我了,我没事。”他叹了口气道,“只是这模样没办法……我本来就老了吧。”

  俞修龙看着眼前这位老者,心中愈发崇敬,他神通极高却不自傲,反而心胸宽大,待人温恭,只觉他是这世上第一伟大人物。

  “小龙,最近练功如何了?”成元齐伸手握他手腕。

  俞修龙一直勤练不辍,功力已有不小长进;成元齐伸手一探,微微皱眉道,“气势已足,但控制方面仍欠火候,不可懈怠,你要好好下功夫才是。”

  “是,小龙知道。只不过驭气练起来难度很大,往往愈想控制便越容易乱了真气。”每当真气一乱,便在体内胡撞开来,挤塞真气要道,俞修龙立时浑身阵痛,那滋味儿颇不好受。

  成元齐将他的手拍了又拍,说道:“慢慢来吧,练功这件事最急不得。练功初期往往痛苦困顿,许多人都在这一关便熬不住了,这就是心志不坚的表现。若你忍住艰难继续向前,持之以恒,一旦开了窍悟到其中玄机,立时便能上一大步台阶,功力飞涨。可这个时候,却又是极考验心志之时。”

  俞修龙听他讲到这里,张口问道,“怎么个考验心志?”

  “之前为了功成练得太累、憋得太苦,一旦有所成就,往往容易放松自我,任意妄为起来。只因此时能力已非同小可,若不能继续约束自我,势必如同开闸泄洪,猛潮急下,十有八九要惹出事来。”

  “如此说来,磨炼心志贯穿于整个练功过程。”俞修龙经他提点,很快便悟到了这个道理。

  成元齐手抚长须,满意点头,“记住,这世间酿祸的往往不是‘练不出’,而是‘管不住’。”

  “小龙谨记您这句话。”

  俞修龙得了这一句真言至理,已可胜过十本武学典籍了。

  他从成元齐的帐里退出来,仍不住回想这句话。


  (https://www.xdzxsw.cc/book/133910/8157999.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