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三国之潜龙出渊 > 第264章 程苞首秀和讲武堂

第264章 程苞首秀和讲武堂


  秦泽听得程苞的分析不由冷笑一声道“当年我为兵曹椽为县尉的时候,尚且不惧他们,现下做了巴郡的太守,岂惧他们!”

  程苞劝道“此时不同往日,当初府君你是太守府麾下吏员,上面有府君为你保护和转圜,可现在不同,府君你为巴郡太守,自不能如之前一般行事。”

  “毕竟府君您本领再大,也不过是一个人,不可能面面俱到,也无法在郡内所有事情上都事必躬亲。”

  “就如这设置俘虏安置点的事情,倘若无有郡内积压的事情牵绊,以府君之能,恐怕很快就能做好,但因为郡内诸事太多,不得不下放给田曹。”

  对于程苞的这记马屁,秦泽欣然接受。

  实际上正如程苞所说,对于如何设置俘虏的安置点问题,他早就有了腹稿,只是因为郡内积压事情太多,所以一直没机会去做,只能交给田曹去寻地方,做方案。

  “府君所做之事,就是把握大方向,指定政策和施政方向,倘若完善和执行,都是需要下面的吏员帮忙。”

  “那些世家豪族们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用吏员离职这一点来试探或者说是提醒府君,毕竟很多吏员都出自他们家中。”

  “当然,大概也因为府君您之前的威名,让他们不敢一步到位,只敢用这种方法试探,若是换了其他人一来就采取这么大的工作,恐怕太守府早就被他们用计弄得瘫痪了。”

  秦泽闻言忍不住自嘲一笑“那我还得感谢他们惦记着我之前的威名了?”

  程苞道“府君,不若这件事就交给某来做如何?”

  秦泽知道程苞也想证明一下自己的能力,当即点了点头道“正好看元道(程苞字)你如何行事。”

  当下秦泽便召来田曹椽白通,后者入内拜见之后,秦泽便指了指程苞,告知白通,设置俘虏安置点的工作全部交给程苞负责。

  待到秦泽讲完之后,程苞便问白通田曹内的吏员情况,得知田曹内的吏员居然流失了九人之多,已经占了田曹所有吏员的五成,所以昨日白通才报称影响了秦泽下派的任务。

  程苞又问白通,是否确定了吏员情况,那些个生病的是否是真的生病。

  白通支支吾吾无法回答。

  程苞便让白通立即出去确认。

  半个时辰之后,白通确认归来,称那些生病的都得了重病,确实无法胜任曹内工作。

  尽管不知白通所言真假,但程苞却是懒得一一确认,当即便令白通自府库内取来钱财,分别令人给那些生病无法工作的人送去。

  同时以秦泽的名义告知他们安心养病,什么时候病好了,什么时候可以再回太守府工作。

  白通虽然对于程苞的安排一头雾水,但却不好在说什么,见秦泽没有别的表示,只得依照程苞的命令去做。

  等白通回转,却见秦泽的屋外站了十多个人,这十多人年岁都不算大,最大的也才十六七岁,最小的也才十三四岁的模样。

  等白通入内,程苞便对白通道“白田曹,外面的那些人乃是我寻来的,他们能写会算,足以胜任你曹的吏员工作。”

  “之前缺失的吏员就由他们之中的某些人担起来,至于多出来的,也分配给你曹,配合你曹尽快落实府君下派的任务!”

  白通这下不由惊讶的看了程苞一样,没想到程苞居然已经做了准备,不过一想秦泽之前在宕渠县的时候就和宕渠的冯家等几个家族交好,而程苞又是自宕渠县赶来,想来这些人应该是冯家等几个家族的子弟。

  这种情况虽然江州这边的世家豪族们早有预料,但是却没想到冯家等人对秦泽的支持这么不遗余力,一口气就拿出十多人来。

  这消息得赶紧通报给家族,江州太守府这边的吏员想来是江州世家豪族们的禁脔,不愿别县世家豪族染指,倘若他们这次因为有意为难秦泽而致使冯家等家族趁虚而入,恐怕会偷鸡不成蚀把米。

  白通忧心忡忡的带着那些人回转田曹,开始完成秦泽分派的任务。

  回到田曹之后,他仅仅是简单的一试便发现,这些被程苞带来的人别看年纪不大,但是术算方面几乎个个顶呱呱,有一两个处理文书的手段都能赶得上积年老吏。

  这种情况顿时更让他心生惊慌,连忙寻了个机会,让一个常随去将此间消息通知白家,让白家赶紧和其他几家商议,看看该如何去应对。

  不提白通心中的惊慌和接到白通通报消息之后那些豪族世家心中的焦虑,秦泽此时却高兴的很。

  无他,只因为随白通入田曹的那些人并非白通猜想的是宕渠县冯家等几家子弟,而是在秦家的讲武堂之中培养出来的人。

  光和五年(公元一八二年)的时候,因为李颙去职,曹谦新到任,为了拿回郡兵的兵权,同时清理前任李颙在郡内留下的影响,曹谦和秦泽进行了短暂的交手。

  这被郡内之前被秦泽“迫害”过的世家豪族们看成了曹谦要拿秦泽开刀的信号,遂暗中寻找秦泽的错处。

  彼时程苞正受到刺史府内某些人的设计,丢官去职不说,还被冠上逃官的名头被朝廷通缉,秦泽为了防止藏身在己处的程苞被发觉,就假托秦原耐不住宕渠县城内的无聊之名,欲要在县城外起庄园和教授孩子武艺,让程苞一起前去居住。

  后来程苞伤好之后,左右无事,便在秦泽的邀请下,担任那些孩子们的文学教授。

  其后,教授规模进一步扩大,内里不但有宕渠县内的孤儿以及穷苦人家的孩子,还通过九州通衢带来了不少别处的孤儿。

  秦泽见状,遂将其命名为秦家讲武堂,并亲自编纂了术算教材,除了武功之外,主要教授读书写字和术算。

  中平二年(公元一八五年),秦泽离开宕渠北上后不久,程苞便去信给秦泽,想要在武堂内加上兵法谋略的课程。

  秦泽想了想就表示同意,同时将自家前世的一些军事谋略的思想简单的写了一些交给程苞,让他试着传授给武堂内的学生。

  虽然依照秦泽和秦原的初衷,武堂倡导有教无类,但人与人的资质和领悟能力实在是相差不小。

  所以在后期的时候,逐渐开始分班。

  很多资质普通的人,武学上仅学了简单的防身和健体的武艺,文学上则是学了最基本的读书写字和简单的术算。

  这些人就算是未来走上社会,因为能够读书写字和会术算,基本上就饿不死。

  当然,那是在和平时期,处在东汉末年恐怕难说,好在秦泽手上还有九州通衢这个商队,正好吸纳这些学成出师的普通人做事。

  至于某些资质不差的学生,则是被重点的培养,不但教授读书识字和术算,还有选择的教授兵法谋略和政务处理,当然也有专门教授武艺的。

  程苞这次带来的十多人,就是讲武堂里面重点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之中年纪大的几个都曾经在九州通衢商队内实习过,年纪小的也不差,毕竟这时代的人普遍早熟……


  (https://www.xdzxsw.cc/book/125183/6701219.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