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三国之潜龙出渊 > 第249章 进兵路线

第249章 进兵路线


  褒谷关打开之后,伍习又将哨探分作三队,一队回转后方通知大军,一路守着褒谷关,以免在出现什么异常情况,最后一路则是前往褒中县城,拜见当地的县令,请对方划出大军驻扎地点。

  褒中县令之前也未得到大军入蜀的信息,见得拜见的伍习也是一惊,好在他知晓伍习手上的文书做不得假,连忙令人带着伍习到县城外寻找大军驻扎地点。

  送走伍习之后,褒中县令一面派人将大军入蜀的消息通报给汉中郡的太守苏固,一面召集县丞、县尉以及各曹主官商议,如何应对朝廷派来的大军。

  很快,伍习便选定了驻扎地点,留下十余哨探盯着之后,便带人回转褒谷关面见严颜。

  等到到达褒谷关的时候,严颜统带的前锋一千兵卒正在有序的入关。

  伍习当即去寻严颜缴令,严颜对伍习的工作很满意,赞了他几句,令他再入褒斜道,将此间的消息通报给后面的秦泽。

  待到伍习领命离开,严颜便统带麾下兵卒朝着褒中县城的方向行去,到了目的地之后,立即下令兵卒们开始扎营立寨。

  兵卒们当即不顾赶路的疲惫,立即开始就地扎营。

  而严颜也见到了闻讯而来的褒中县令,和对方进行简单的会晤之后,严颜便请褒中县令帮忙,在城内购置一些米粮肉蔬等物,作为后续大军的军粮。

  听说大军并未强做征粮之事,反倒要出钱购买,褒中县令颇为意外的看了严颜严颜,立即表示一定配合平叛军的工作。

  就在前锋将大营立的差不多的时候,秦泽便带着后面的四千人行至褒斜关前,看着和当初离开之时一般无二的关卡,秦泽不由欣慰一笑

  当初离开的时候仅是个被人设计送到战场上的讨逆校尉,带着满腔的拼搏之念和对前路的忐忑之心离开。

  历经三年阵战,受过皇甫嵩打压,董卓的陷害,也受到了张温和袁滂的看重,期间受过伤,也流过血,更是斩杀不少敌人,困窘过,也意气风发过。

  好在三年的奋斗没有白费,让他从一个可有可无的杂号校尉,做到了大汉的奋威将军,几和最初陷害他的董卓同级。

  暗中感慨了一番,秦泽回首四顾,发觉身边的秦琪、沈弥、娄发、甘宁等随他一起出去的人也都个个满脸感慨。

  甚至还未及冠的甘宁更是红了眼眶,显然,再临益州,虽然还未归家,他们都和自家一般,心中颇为感慨。

  张郃、庞德以及胡车儿几位别州的将领见状都未多言,只将这种静谧留给秦泽等人。

  不多久,伍习上前通报,称严颜已经在褒中县城扎下营寨,只等秦泽统带大军过去。

  秦泽当即一摆手道“走!”

  大军行至褒中县城附近,褒中县令、县尉等主官陪着严颜一同前来迎接秦泽,秦泽和他们简单的叙了几句话,便令大军进驻严颜已经立好的大营。

  褒中县令邀请秦泽晚间去赴宴,想要给秦泽接风洗尘,秦泽却委婉的拒绝了,只说军务在身,不好赴宴。

  其后又告知褒中县令,他准备在褒中县这边休整一日,后日再拔营离开,在此期间要做一些事情,还请县令帮忙。

  虽然秦泽和褒中县令互不统御,但秦泽可是奋威将军,虽然也是杂号,但在汉军之中也属于两千石的高级军官了,领的俸禄可是和一郡太守差不多。

  再说秦泽麾下还统带着五千兵,身上更是带着朝廷下达的平叛命令,若是看褒中县令不顺眼,扣他一个阻碍军务的帽子就能拿了他,到时候喊冤都没地方去。

  所以,对于秦泽的要求,褒中县令自然一一应允。

  打发走了褒中县令等人,秦泽便召集严颜等军中的校尉、司马级别的武将开了个短会,安排了一些事宜便让他们离开。

  第二日,在褒中县令的协助下,秦泽等人顺利的寻到了一些常年走商的人,当即便亲自召见了他们,向他们询问了不少入蜀的道路情况。

  实际上在接到入蜀征剿马相、赵祗的叛乱命令的时候,秦泽并不担心马相、赵祗麾下兵卒的战力。

  在他看来,马相、赵祗等不过是一群活不下去的普通百姓,战力根本就和之前他们打过交道凉州叛军以及南下劫掠的胡人差远了,凭五千骑兵,绝对能够轻松的扫平马相、赵祗二人的叛乱。

  他头痛的乃是道路的问题,他这一世自十岁开始便在德阳县生活,后有在巴郡任职,深知益州的路况信息。

  自周以将,说秦汉,便是后世直到满清民国的时候,益州的道路就令大多数人感到头痛。

  所以才会有李白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以及某些人说的“天下已定蜀未定,天下未乱蜀先乱”之说。

  无他,都是出入益州的道路实在让人头痛,无论是普通百姓和统治阶级都感到无奈。

  其中自关中入汉中,目前能用得着的一共有四条道路,分别是陈仓故道、褒斜道、黨骆道,但是黨骆道和子午道都年久失修,且地势险峻,不利于大军前行,秦泽第一时间就放弃了。

  褒斜道相较于陈仓故道又平坦一些,秦泽因为带的全是骑兵,所以对道路要求不低,所以就选择了相对平坦一些的褒斜道。

  但就这相对平坦的褒斜道,也走的秦泽心中发麻。

  他从京兆的驻扎地出发,到达右扶风的眉县褒斜道入口,大约近三百里的道路,只用了不到四天就走完。

  但自从进入褒斜道之后,两百余里的道路竟然足足走了近十五天,其中艰难,让秦泽都不愿意带兵再走第二次。

  所以出了褒斜道第一件事情,就是在褒中县城内寻找那些常走出入蜀地道路的人,询问他们入蜀的道路。

  问完之后,秦泽客气的派人送那些商旅离开,转而便召集军中将领商议。

  “经过详细询问,我们目前进入广汉郡征剿叛军可供选择的有两条道路。”

  秦泽一边指着使人加急赶出来的地图一边开口道“一条就是从汉中郡直接走石牛道入蜀,这条道路很是险峻,最狭窄处仅容一个人通过。”

  “不过通过这条道路之后,出来就能直面敌军。”

  “另外一条就是走过汉中郡,出米仓道,转到巴郡,然后再入广汉郡。”

  “原本米仓道也比较险峻,但是听说最近三年,得益于宕渠县的发展,汉昌县、宕渠县以及宣汉县三县联合在一起,将米仓道拓宽了不少,使得道路平坦不少。”

  “又因为汉昌县和宕渠县为了加强联系,对境内道路多番修整,这对我们是极为有利的。”

  “俗话说宁走十里远,不走一里短,我意咱们走米仓道入巴郡,最后再进广汉郡。”

  “你们觉得如何?”

  众将一听秦泽都这么说了,便知他心中有了决断,自然都表示同意,实际上他们一听石牛道险峻就不想走,当初的褒斜道已经走的他们欲仙欲死,自然不想再走同样险峻的石牛道……


  (https://www.xdzxsw.cc/book/125183/6701204.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