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三国之潜龙出渊 > 第132章 被设计

第132章 被设计


  而就在秦泽前往军营的时候,陈中郎也把秦泽的资料整理出来,随后连同其他几个校尉一级的人的资料,一并带到皇甫嵩所在的中军大帐。

  中军大帐内,皇甫嵩正在和帐内诸人讨论军事。

  自他三月到任一来,和叛军们发生的大小战事也足有十余次了,奈何他此次前来所带的兵卒并非都是之前平灭太平道叛军时候所带的北军精锐,而是只带了不足万人的北军,剩下的多半是京师附近的义勇。

  这些义勇乃是去岁各地参与平灭太平道作乱的豪族大户们收拢之人,因为他们的组织者随着皇甫嵩和朱儁一道回转京师受赏,故而尽皆聚集到京师附近。

  然而义勇就是义勇,不是正规军,太平道的叛乱一平定,这些人大部分都没了用处,在他们的组织者得了官职之后便被就地解散。

  恰好朝廷再度征伐西凉叛军,因为大将军何进把持着兵权不放,并说动灵帝以保护京畿的名义拒不派兵,所以朝廷不得不征调这些还未完全离开的义勇重新入伍,一道发来皇甫嵩这边同叛军作战。

  义勇之中虽然不乏能人,但是整体实力并不如人意,再加上西凉来的叛军多是骑兵,所以几月作战,朝廷一方损失不小,但获得的战果却少的可怜。

  当然,还有副手董卓所带的万余西凉兵。

  不过皇甫嵩却对自家副手的能力深表怀疑,毕竟去年打太平道叛军的时候,董卓因为轻敌冒进,中了太平道的计策,被打的损兵折将,因此被捕入狱。

  听说他这次之所以能随着自家一起征战,乃是走了十常侍的路子。

  皇甫嵩出身将门世家,但就算是将门世家,自然也是属于世家,天生就是党人清流中的一份子,而且皇甫嵩也一直以党人清流自居,一直视十常侍为朝廷祸害,毕竟当初因为十常侍的迫害,可是有不少党人清流受害。

  董卓走了十常侍的路子,自然不受皇甫嵩的待见,不过现下十常侍势大,且又是皇帝的任命,皇甫嵩自然不敢明面上搞董卓。

  不敢明面上搞,暗地里却是没有问题,皇甫嵩直言朝廷给的命令就是守护好皇家陵园,不能浪战,西凉兵战力不错,自然需要留下来守卫陵园,所以一直没怎么捞到仗打。

  这自然引起了董卓的不满,太平道作乱的时候他就送钱给张让,想要在太平道作乱的时候大展身手。

  哪想到因为立功心切,居然翻了车,被张梁用计打的大败。

  要不是路过的那个叫刘备的家伙救了他一命,恐怕当时连命都丢掉了。

  当然,事后他也没落到好处,直接以丧师之名被投入监狱,要不是灵帝大赦天下,恐怕不知道要怎么受到哪些朝中大臣的磋磨呢。

  事后又听说西凉的羌人反叛,朝廷要发大军征剿,连忙再度给张让送了钱,张让便给皇帝吹吹风,使得董卓以中郎将的身份做了皇甫嵩的副手,共同统率汉军对付叛军。

  可惜副手就是副手,就算是他董卓使关系调来了之前的老部下带着的万余西凉兵,但依旧被皇甫嵩牢牢压制住,不能立功。

  适才听说叛军又攻雍县,董卓便来请命带兵拒敌,皇甫嵩自然不允,两人又闹了一番不愉快,董卓气哼哼的离开了。

  “将军,你这么压着他也不是办法啊,现在云阳、杜阳、漆县等纷纷落入贼手,既然这董仲颖有心杀敌,就让他出战又如何?”

  待到董卓离开,帐内一个年约五十二三的将领开言道

  “若是失败了,将军您正好能够以此弹劾与他丧师,正好拿了他。这样就是他背后的阉竖也没有办法。”

  “若是成功了,那也多半是将军您的功绩,何乐而不为呢?”

  上首的皇甫嵩闻言却道“非是我有意压他,乃是不得已而为之。”

  皇甫嵩见帐内诸人都是一脸茫然,当即解释道

  “董仲颖早年在西凉就有豪杰之名,羌人多与之交通,我若派他前去,若他同叛军同流合污,转头来对付我等,那我等岂不是损失更大?”

  帐内诸人都觉有理,可之前说话那将却又道“可若是任由叛军这么嚣张下去也不好啊,雍县、陈仓二县互为犄角,正好护着右扶风,若是二县被破,那贼人可就要长驱直入了。”

  “恭祖莫急,此时我心中也有了计较,不日就将出兵,攻伐贼人!”面对此人的质疑,皇甫嵩如是解释道。

  这叫做恭祖的人乃是扬武都尉陶谦,因皇甫嵩和其有旧,在统兵前来的时候遂表奏武将同行,当时正做议郎的陶谦被表为扬武都尉,随他一起前来,为他参谋军事。

  陶谦闻言略感无奈的抱了抱拳“原来将军您心中已经有了成算,是谦孟浪了。”

  不久,帐外传来禀报,称负责接洽管理从各地征调过来的武将的从事中郎陈乾有事要报。

  得了允许的陈乾入内后便将近段时间入职的武将名单递交给皇甫嵩,并请皇甫嵩为他们指派职司。

  皇甫嵩草草看了看,发觉大部分都是各地征调的校尉,这也是朝廷应他所请从各地征调过来的。

  虽然这些人他一个都不认识,但也知晓乃是朝中各势力安排进来想要立功受赏的,他们都知道皇甫嵩为人了得,所以也乐意自家子侄入伍镀金。

  皇甫嵩荐了陶谦几个旧交故友,自然也得允许别人推荐人,这乃是应有之意,他自然不好拒绝。

  “这个秦泽何人,为何刚刚及冠就做了讨逆校尉?”皇甫嵩的目光忽然落在了一个人名之上,当即开口问道。

  无外乎他不留意,一则秦泽封号中的“讨逆”二字较为引人注目,二则则是秦泽的年纪实在太轻。

  遍观陈中郎递上来的名单,年岁最小的也有二十五六,秦泽这个才二十一的人自然极为显眼。

  皇甫嵩不介意别人送人过来镀金,但你最好也靠谱一些,二十一岁分明是刚刚及冠的年纪,即便是入职做官,也不过才做了一年,你让这样的人过来带兵,不是捣乱吗?

  陈中郎早年就随着皇甫嵩做事,故而对皇甫嵩的脾性极为了解,早知秦泽会引得皇甫嵩的注目,立即将秦泽的背景介绍了一遍。

  听及秦泽出身寒门,并非世家子,但却已经做过了一郡兵曹椽和一县县尉,并且还在巴郡的五斗米道之乱中立了大功,无论是皇甫嵩还是帐内诸人,本能的不相信。

  在他们看来,秦泽的所为,便是豪族世家的子弟在他之前的年纪中也未必做得,偏偏他秦泽这个出身寒门的人的履历上却都有留存。

  一边的皇甫嵩的侄子皇甫郦却忽然笑道“将军,关于这个讨逆将军秦泽,我听说他乃是时任议郎的徐淼举荐的,而徐淼乃是前太尉许馘(guo)的儿子。”

  众人一听顿时心领神会,许馘谁不知道,之前就阿谀十常侍,同司空张济一起污蔑捕拿了不少边郡清廉刺史、太守,乃是十常侍在朝中的代理人。

  虽然在中平元年的时候因为太平道的作乱之事被牵连丢官,但他儿子徐淼却被十常侍保下,做了议郎。

  既然是徐淼举荐的,那这秦泽定然是十常侍一伙儿,即便背景上没出现和十常侍的关系,那至少也是使了钱才被十常侍安排了讨逆校尉的职位。

  至于之前的功绩以及履历,极有可能是十常侍借了别人的功绩套在他的身上,这乃是十常侍惯用的手法,不久前的平灭太平道的叛乱的时候他们就用过一次,导致很多有功劳的人没能得官,反倒是十常侍有关系的人纷纷升官。

  这么一想,众人心中顿时对秦泽升起了厌恶。

  皇甫嵩又看了看其他几人的履历,想了想便同帐内诸人商议了一会儿,开始为其他几人安排职司,至于秦泽则是被他选择性的忽略了。

  待到将除开秦泽之外的其他人的职司全部安排完,陈中郎便告辞离开,接着众人又议了几件事情,随后纷纷离开了中军帐。

  待到众人离开,皇甫郦却突然出主意道

  “叔父,我估计这秦泽多半是出钱买官的寒门小子,不若咱们如此如此,这样一边可以震慑一下那些来军中镀金的人,令他们好好做事,一边也让那些买官想要往上爬的鄙薄之辈识得厉害!”

  皇甫嵩闻言却是有些犹豫,他本心是不愿因何十常侍的敌对牵连到他人的。

  “叔父,阉竖势大,屡次陷害忠良,又时时处处与您为难,您要是再不反击,恐怕会让阉竖更加猖狂,倒是恐怕就不好压制住有阉竖们支持的董卓了。”

  “而且这秦泽乃是贪图他人功绩的幸进之辈,咱们这么做,也是为了还那些被他贪图了功绩的人一个公道,更是让那些妄图依靠阉竖们幸进的小人们看看咱们这些清正之人的力量。”

  “由此才能震慑小人,吸引更多清正的人站出来同阉竖们作斗争!”

  皇甫嵩沉思了好一会儿点点头道“你说的有理,就按你说的办吧


  (https://www.xdzxsw.cc/book/125183/6701087.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