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秦相李斯 > 第二十六章 公子

第二十六章 公子


  听了韩非的话,李斯和张杨对视一眼,都没有说话,谁都知道,韩国积贫积弱,又跟秦国最近,可谓是危若累卵。

  身为韩国公子的韩非,怎能眼睁睁的看着韩国被秦国所灭呢?

  为此,韩非多次上书韩王,希望改变治过不务法制、养非所用、用非所养的情况。

  然而,韩非的主张却并未得到韩王的采纳

  再者,韩非生来口吃,朝堂之上,虽然胸中有万般计策,却说不出口,被其他奸佞之臣所诋毁。

  韩非无奈,只能够长叹:“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

  从此以后,韩非不再过问朝堂之事,而韩王也乐得耳根子清净,也不主动召见韩非。

  就这样,兄弟二人渐行疏远,韩国的情势却日渐危急。

  就在这个内外交困的时刻,韩王然却又给干起了蠢事。

  韩然很是奇葩的给自己取了一个“桓惠”的谥号,自此便称为韩桓惠王。

  这谥号往往是君王死后,大臣们以其生前的文成武德为标准所起,用一两个字来对君王的一生做一个概括性的评论,算是盖棺定论。

  而韩然却在生前给自己起了“桓惠”二字作为自己的谥号,这让韩国上下所有人都看不明白。

  当然,这也让其他诸侯国看了热闹。

  然而,韩王然身边多佞臣,明知此事不妥,却无人提出反对意见,置韩王成为笑柄于不顾。

  只有韩非,当他听说韩然给自己取谥号之后,上书劝谏,却被韩王认为有二心。

  这让韩非有些心痛,于是索性闭门不出,专心著述。

  再后来,桓惠王不顾秦国在西虎视眈眈,却执意出兵讨伐北方的燕国。

  结果不用多说,讨伐燕国,白白消耗了国力且不说,秦国也抓住这个机会,攻打韩国,获取了韩国的陉城和汾城。

  再后来,秦国出兵攻打韩国的野王,直接将韩国上党郡与本国之间的联系切断了。

  韩桓惠王听取谗言,决定将上党郡送给韩国,以达到息事宁人的目的。

  结果,上党郡守及士卒百姓都义愤填膺,拒不投秦,而是率全郡投降赵国,企图以强赵对付暴秦。

  随后,赵国派平原君赵胜率五万士卒接管上党,又以廉颇为将进驻长平抵抗秦军。

  秦赵两国之间的长平之战便由此爆发。

  数年之后,内耗严重的赵国有些扛不住了,派赵括为将替代廉颇,主动出击。

  赵国没想到,秦国也偷偷的换了将领,正是武安君白起。

  两军之间的硬扛,以赵国完败结束,四十万赵军被杀神白起坑杀,成为了秦军升爵的牺牲。

  自长平之战以后,赵国国力急剧下降,再也无力抗秦,算是被韩国,被韩桓惠王狠狠的坑了一把。

  韩非虽然生气,虽然心痛,但看到韩国朝不保夕的境况,还是忍不住走出了家门。

  这一次,他没有冒然再去劝谏自己的兄长,韩桓惠王然,而是驱车南下,来到了楚国。

  这里,有一位走遍各国的大贤,熟知各国的情况,韩非要虚心请教,找到一条救国之路。

  李斯和张杨两人听着韩非絮絮叨叨,结结巴巴的把他来兰陵的目的,以及韩国面临的一些情况说完,都不禁有些唏嘘。

  韩非一边说,一边喝着郁酒,竟然有些醉了,而李斯听得很认真,倒是没顾得上喝多少。

  咕咚!

  韩非又喝了一白陶小碗的郁酒,叹道:“非自------自认为精通黄老之说,又兼融申、慎之术------术、势,通晓法令,精于刑名,若王兄肯------肯信我,虽不至于称------称霸天下,但总能自------自保于强秦之下,惜乎惜------惜乎!”

  听着韩非长吁短叹,李斯才明白,之前韩非为什么说,宁愿生于普通人家了。

  生于王室,长于富贵,这些王子王孙,在被人看来,自是丰衣足食、无忧无虑。

  如今天下诸国,大部分贵族子弟生活奢靡,整天纸醉金迷,混吃等死。

  尤其是面对着强秦的威胁,很多王公贵族都怀着一颗过一天是一天的惫赖心,生活之糜烂不是李斯现在能够想象到的。

  而韩非不同,他自小口吃,被其他公子王孙孤立,于是发奋读书,明理辨是非,不忍看韩国被灭,不忍祖宗社稷被毁。

  韩非的境况,让李斯想起了他们楚国的屈原。

  屈原乃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芈姓屈氏,与楚王同宗,也是王族。

  与韩非一样,屈原及有才华,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之职,主持楚国的变革。

  然而其变革触动了其他贵族的利益,被排挤诽谤,先后被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屈原恐有报国的理想,却不被重用,与韩非一样,退而著述,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再后来,怀王被骗,客死秦国,而楚国郢都也被秦军攻破。

  当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屈原心中那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情绪彻底爆发,来到汨罗江畔,投河自杀,以身殉国。

  而楚顷襄王却和那些执政的贵族们一起,狼狈不堪的逃跑,苟延残喘于陈,依旧是过着“歌舞升平”的富贵日子。

  韩非如今的境遇,与那屈原可是太像了,李斯想到这里,心里不由得一震。

  这韩国公子非最后的下场,莫不是会同屈原一般,以身殉国?

  李斯再次上下打量一遍韩非,心道,若果真如此,那就太可惜了。

  可惜韩非生在了韩国这样的公族之中,无法被重用,满腹的才华无法施展,最可惜的是,还不能离开。

  若是身为公子,却公然背叛母国,那天下之大,谁还会信任呢?恐怕也没有什么容身之处。

  想到这里,李斯便有些庆幸了。

  庆幸自己没有这层身份的羁绊,只要自己学有所成,那边真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

  李斯相信,凭借自己的才华,无论到哪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想到这里,李斯微微一笑,举起身前的白陶小碗,道:“斯祝公子找到救国之道!”


  (https://www.xdzxsw.cc/book/104458/5433530.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